《鲍氏文苑》第一期 寻根溯源话“三鲍”

    中华鲍氏网 2010年12月26日 鲍世行


 

                                                                                      (一)
        有多少探险家、地质学家、地理学家……为了找寻大江大河的源头而历尽千辛万苦,甚至牺牲宝贵的生命,又有多少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为了探索民族的历史源头而呕心沥血、苦苦求索。同样,为了寻找一个家族的源头,人们也是满怀激情,并为之而奋斗不止。请看永臣兄在《闲人忙事》一文中叙述的一幕罢(《万卷楼通讯》第八期):
        某日,我在开封街头问路,遇一老者,问及:“贵姓?”“姓鲍。”“是鱼字傍的鲍吗?”“没错。”老人起立:“老弟,咱们是一家人呀!您可知道鲍姓的来历吗?跟我说说罢。”我无言以答,深感歉意。老者说:“我原籍河北,年轻从军,征战南北,如今落户开封。至今四处寻问均无从知悉鲍氏来源。越是来年屈指,越是想得励害。”永臣在文中说:“自从告别老人以后,他的心病就传染给我。从此,只要地图上有‘鲍’字的地方,什么‘鲍庙’、‘鲍集’、‘鲍墟’、‘鲍家营’、‘鲍官屯’、……我都要亲自一到为快。”永臣说:“我觉得这不单是兴趣,更是责任。”
        是呀,我又何尝没有这种“寻根溯源”的心病昵!每当我在史籍中见到“食采于鲍,因以为姓”,我总苦苦思索,“鲍”这个地方到底在哪里?也许在古代齐国的某一个地方,因为始祖敬叔公曾任齐国大夫,也许在海滨某个地方,因为“鲍“是水生动物。
        《和州鲍氏谱略》“鲍氏迁居郡地”一节称:春秋时鲍叔牙事齐襄公、桓公、食采于鲍邑,并有注释称:鲍韦昭国语注,杜预左氏注,只曰邑名,皆不详其地。
                                                                               (二)
       为了寻觅“鲍邑”,我曾数次去山东淄博临淄。临淄是齐国故都,现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临淄我考察了古城墙遗址、齐国故城排水道遗址、孔子闻韶处、齐文化博物馆,以及近年来建立的东周墓殉马坑博物馆、古车博物馆等,厚重的齐文化深深地感动了我。
        但是,真正找到鲍城的线索却是另外两件极为偶然的事。第一件是1996年元月我去淄博评议淄博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方案,当评委之一、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李志宏老师知道我是鲍叔牙的后裔时,就告诉我在济南城东30里王舍人镇的济南钢铁厂职工生活区内有鲍叔牙墓,附近还有鲍山。但由于公事在身当时我没有时间到实地去考察。第二件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1996年5月23日《齐鲁晚报》上刊有族兄鲍家虎“鲍山寻古”一文,文中详细介绍了鲍山、鲍墓和鲍城,以及作者在当年清明节登临鲍山的情况。
        直到1997年我才真正实现了亲临“三鲍”(鲍墓、鲍山、鲍城)探根溯源的夙愿。那是因为我接受了一个指导山东章丘的规划任务,章丘位于山东济南东部,而“三鲍”所在的济南历城区也在济南东部,因而使我有机会专程地拜渴鲍墓,并于当年的6月1日、7月8日和8月14日三次拜谒鲍墓,(详见《万卷楼通讯》第6期拙文,“拜谒先祖叔牙墓记”、“先祖叔牙墓的复建设计与施工情况记实”、“三谒鲍墓”)次年5月29日我又在上午和下午来鲍墓拜谒,上午是为了筹备拜祖事宜,下午则是陪同淄博周村族兄鲍泽生前往的(详见《万卷楼通讯》等7期拙文“日记一则”)。
        先祖叔牙墓座落奄山东济南历城区王舍人庄济南钢铁厂生活区内,墓坐南朝北,背靠巍峨的泰山山脉,面向广阔无垠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南高北低“风水”很好。可惜墓地南在叔牙南街南侧修建了两排四栋职工宿舍,使人已不能感受到当初的环境。墓地北叔牙北街北侧为济钢花圃,视野开阔,但济青公路北已建成大型钢铁厂,不然在墓地上居高临下定能看到广袤的平原和著名的华不注山,那就是另一番景色了。
        鲍墓在墓地西侧,从地面踏上八步台阶(宽800CM),为一石砌平台,再上十步就是叔牙墓了。两侧台阶各宽288CM,中间有一“二龙夺珠”石浮雕(160×96CM)浮雕上下各雕有一龙,周围是云纹。浮雕石上下各有搓板石一块(80×96)。墓半径800CM(古营造尺,一尺=32CM,合2丈5尺)墓前有墓碑和春秋案。墓四周用上有箭垛的矮墙围合成半封闭空间。周围墓地已广植草皮、树木、砌筑小路。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浓重的历史氛围使我浮想联翩,我想到这里安息着伟大的历史巨人,管鲍之交无愧为万世传诵的协奏曲。我想到鲍墓是一座用石头砌筑的活的历史博物馆。它经历了数千年,幸运地、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这是中华鲍氏的幸福,它不愧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无价的瑰宝。鲍墓早于1956年由山东省人民委员会(56)鲁化丁字第1880号文件《山东省人委关于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鲍山在鲍墓西侧,据周传铭《济南快览》称:“……有千佛之屏障于南,其他环城而峙者弘为华山、鹊山、鲍山、匡山、药山、标山、粟山、崛(橛)山等。皆为地理或历史上有名之胜地,古人称谓齐州九点烟是也”。济南周围有九座小山,济南千佛山有“齐烟九点”牌坊。根据周传铭之说,鲍山为齐烟九点之一,但“齐烟九点”众说不一,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而。j已。 鲍山经过济钢多年经营已树木掩映,绿化很好。有环山路汽车直达半山腰,蹬h。石级而上,有亭榭数处,极目四望,济钢、厂区、生活区尽收眼底。史载,文学史中 “后七子”之一李攀龙(字于鳞)于嘉靖 三十五年辞官归回,在山前林中建白雪楼, 故有“鲍山白雪”一景。(详见鲍家虎:“鲍 山寻古”一文)今白雪楼已不可寻,鲍山 已由文人墨客题咏之处,变成为广大职工 游览胜地。 《山东通志》记载:“鲍山在县东三十里,山下有城,鲍叔牙食邑也。明李于鳞白雪楼故址在鲍城前。”可见鲍叔牙食邑一鲍城确在鲍山山下。这次我收集到“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目录(第一批)一纸,可能是1956年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的初稿。在这份表格的历城县栏目中,对鲍城有如下阐述,鲍城:西南三十里鲍山下。传为周鲍叔牙食邑。但建国以后进行了建设,特别是1958年后,这里建设了大型钢铁企业,沧海桑田,如今鲍城已不可寻了。1998年5月29日,我去访问济钢原机械设备制造厂范培德经理(当时他已退休),他说:最近他对鲍城作了一些调查,己发现一些线索。据说:鲍城在今王舍人庄西部,镇里十八中学北原有一桥,应为鲍城北城门桥的位置。当然,桥已非原桥,但原来这里有泉水、河流(应为原来的城河)。这座桥相传为“分金桥”,后被埋入地下。他还说:王舍人庄中部的南北向干道正j!:寸一株大槐树。这条干道应是鲍城东城墙。王舍人庄南还是鲍城南城墙。他说关于鲍氏封地,孑L子所书《春秋》也有谈及。(详见《万卷楼通讯》第7期,拙文“日记一则,,)总之,鲍城的具体位置尚待进一步研究和实地勘察。从鲍城的朴朔迷离中,更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思。“食采于鲍,因以为姓。”中华鲍氏的根原来就这里。这里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生存繁衍的地方。对于鲍氏,这儿就是洪桐大槐树。直到齐平公五年(公元前476年),田氏代齐,田常尽诛鲍、晏(晏婴之后)之族,鲍氏遂奔三晋(今之山西)。那末,如果从公元前686年齐恒公主国算起,直到田氏代齐的476年,鲍氏祖先在这里至少生活了二百余年。
        “三鲍”是一部读不完的无言的史书,透过“三鲍”我们可以读到值得炫耀的悠长的历史,我们将从中得到鼓舞,而勇敢前进,“三鲍”将永远是中华鲍氏凝聚的标志,它将成为永不熄灭的灯塔。
                                                                                      (三)
        下面抄录1998年4月5日清明节,我给亦骧叔信中的一段作为本文的结束语罢。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形而上学》一书中曾经说过:“哲学与科学的诞生要有三个条件:一是“惊异”,二是“闲暇”,三是“自由”。我常在思考“鲍”姓的来历,当我在书中读到“食采于鲍”时,我就想了解“鲍”究竟在哪里?经过了解现在终于知道“鲍邑”原来就在山东济南的东面,我很钦佩您研究家谱时那种探根溯源的精神。您说为了阅读收集相关资料,经常清早就去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中午只在小饭馆吃一顿便饭。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实在可敬、可佩。这里又使我想起了高祖寅初公,这样一位翰林院编修(在今天是不是可以算“院士”了),为了收集家谱的资料,竟从绍兴专程去安徽歙县新馆,白天专心工作,夜晚睡在三块门板搭成的床铺上,历时长达一月有余。正是由于这种执着的探索精神,才可能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分析出有关的资料,化了数年时间才完成了编撰家谱这样艰巨的任务。我想这种精神就是先哲亚里士多德所指的“惊异”罢。
        历史在前进,科学在发展。现在的时代已远非寅初公的时代了。我们现在对修编家谱、家族溯源的认识已经大大地突破了一个家族的范围。因为透过“家族”这一滴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家族是社会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份,家族的兴衰和发展往往和社会的演进紧紧相联的。《红楼梦》之所以有这么多人来研究,无非也是从这个家族中,不同的学科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不同角度的折射。
        “盛世修志”。物质条件当然也是修编家谱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回想食不果腹的三年困难时期,连温饱都成了问题,还有谁会来考虑寻根探源的事。现在不少人在积极探索考虑编撰家谱的事,正是社会安定物质丰富的一个反映。另外,还有一点,这就是从这次拜祖活动反馈的情况来看,我们鲍氏是一个以文化人为主的家族,一批建国前后学成的知识分子在工作岗位上紧张地工作了几十年,现在已届退休年龄,正在先后离开工作岗位。他们有可能有“闲暇”的时间集中从事一些研究家族问题的工作。这是一支不可小视的队伍。
第三点就是“自由”了,社会的氛围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比较宽松的政治气氛,为此提供了条件。试想在那风雨如磐、泰山压顶、黑云压城、性命攸关的“史无前例”时期,怎么还可能有人来修撰家谱、寻根溯源呢?现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百家姓”节目(内中还有不少台湾地区家族活动的情况反映),有关的书籍也出版了不少,一些家族开始聚会活动(报上有报导),相关的刊物开始出版,正是这些才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分享按钮>>《鲍氏文苑》第一期 当代鲍氏文化名人
>> 致燕氏宗亲联谊会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