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文苑》第四期 鲍氏与宜兴陶业

    中华鲍氏网 2011年1月1日 鲍旭琦


         编者按:本期新辟“创业史’’栏目,因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定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生活在各地的鲍氏族人本着“诚信’’精神,或经商或办企业,历来都成绩卓著。需大家来撰稿宣传和发扬。


                                  鲍氏与宜兴陶业
                                                            口鲍旭琦写于尊彝堂
        宜兴。建国后称陶都,闻名世界。宜兴的产陶区集中在丁蜀镇一地。丁蜀镇现今面积约56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是仅次于江西景德镇而居全国的第二大镇。丁蜀镇在建国前称丁山,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因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京杭国道由北向南从镇中心穿过,白宕大河由国道起自西向东直达太湖。古往今来交通极为便捷。丁蜀镇的陶业生产主要区域是沿白宕大河北岸而建。东西长不满1.5公里南北宽不足o.5公里。建国前是丁山鲍氏和葛氏(鲍氏的世代姻亲)两姓的产陶区。建国后,这一带建成了六个国营陶业工厂,职工达一万余人。
        宜兴产陶历史可上溯五千余年,但宜兴鲍氏从事陶业是从明朝中叶开始。鲍氏先祖在宜兴为别人捣坭、学徒、制坯和帮做长工,呕心沥血苦干数代,才置下一点资产,在丁山白宕里定居。族人团结一致,本着刻苦耐劳的精神,到明朝末年就具备了一定发展条件。崇祯年问,白宕大窑户邵氏一族经营陶业破产,将一条长达40米的大龙窑作价白银1.8万两和32问厂房作价白银400两转让鲍氏经营,鲍氏一族同心协力艰苦经营两年就还清了邵氏债务,比契约期限提早了整整一年。因而赢得了“诚、信”的声誉。清顺治二年(1649)丁山首富林余泰,为皇室烧造大龙缸(容量500公斤),连续数年遭到失败,违约了皇室期限,被官府抄家后罚没家产。官府将林氏设在丁山镇中心最大的陶器货行典卖于白宕鲍氏。得此货行后将其改名为“鲍鼎泰货行”。从此如虎添翼,形成了产销联合的资本经营规模。“鲍鼎泰”开张后,鲍氏族人立下了五条世代不变的规矩。一是鲍鼎泰货行是鲍氏共有资产,后代子孙不准分割。二是入行销售的各种陶器均要正品,次货一律不得人行,各户自理。三是入行陶器的货银按生产成本价加30%结算到产户,货行销售获利与各产户无关。四是主管货行由族中选三位长者共同负责,两年轮换,财务帐目每十天公布一次,受族长及各产户监督。五是货行销售获利为族中共有,用于鲍氏公益事业。如建祠、兴学、救灾、助难补穷等。白宕鲍氏这种对外讲诚信,对内公平合理的规矩,为生产发展、销售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康熙九年(1670)宜兴鲍氏从多年积累的销售资金中划出大部,在白宕中心置地五亩,迁移当地十余户住户,用了三年时间,于康熙十一年(1672)建成了“白宕鲍氏宗祠”,祠堂共三进,每进六间,首进开八扇红漆大门,每进间有偌大庭院,各进东西为厢房。后进较高大,上有阁楼。祠堂后有花园。这祠堂的规模直到解放后的1954年还被称为“丁蜀镇第一祠堂”。1955年后改为税务局和房管局的办公地点。
        康熙中期,宜兴鲍氏已称首乡里,陶业生产发展迅速,销售渠道不断扩大。康熙卅九年(1’700)荷兰东印度公司向鲍鼎泰定购容量达500公斤的各式大缸数千只,运至马来西亚,盛放橡胶树汁。因容量大,烧制时技术难度极大,且前辈大窑户已有过倾家荡产之鉴。为此,族长带领各房长者,出丁山遍访能工巧匠,历经一年,如期完成。创造了当时缸器的最高容量。也开创了宜兴陶器向海外销售的先例。到康熙后期,宜兴鲍氏接连建造了三座大龙窑,并买下江浙交界处的大片山地种下松树,培植自己的燃料基地。还聘请县内名儒,开设祠塾,教导族中子弟,打破一房一户各请教席授业的格调,使学子受教统一,培养了许多入仕之材。到了清乾隆年问,白宕鲍氏已被同镇乡亲公认为“书香门第”,乾隆五十六年(1791)鲍鼎泰货行总管鲍春驷太公在年度祠堂聚会上向族长建议:“为减轻淡季陶器积压,旺季货源不足,资金周转滞后的痼疾。建议将鲍鼎泰货行分出,迁往上海码头开张”。此建议得到鲍氏多数窑户的响应,族长同意筹资,一切由春驷太公操办。经数年努力,在上海南市口毛家弄边置地五亩,建房六间,当上海鲍鼎泰行行将开张之际,恰逢乾隆驾崩,全国大哀,官府令:“各埠码头,三年不准开张新店”。直到清嘉庆三年(1738)秋,才正式开张。经数年经营,销售得进一步扩大,原本滞后的资金得以充分运转,使淡旺季间生产得以适当的调剂。形成了家族性的集团资本。将原料制造、运输和销售一条龙的发展。为适应南洋各国对各式陶器的要求,大力生产花缸花坛,集中在上海鲍鼎泰行中销售。到道光年间,上海鲍鼎泰行生产的花缸、龙缸和蛋缸在南洋诸国已声誉卓著。仅道光廿一年(1891),经上海鲍鼎泰行销售的货银已达17000余两。到了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占领宜兴,丁山地处三省要冲,你来我往,激战数年不定,鲍氏族人纷纷外逃避难。随着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上海南市口一带被圈为“法租界”。鲍鼎泰行被强行拆迁。从此陶器销路被迫中断。待乱平后,同治五年(1862),丁山鲍氏族人中男丁仅存260余口,族人失散过半,陶业生产一厥不振。同治六年,为恢复和振兴陶业生产,经商议,将上海鲍鼎泰行所积累银两,分摊各户,由各自安排用途,因而鲍氏陶业生产得以复苏。光绪年间白宕鲍氏共分十三房,其中有四房生产发展较快。其当家人少怀曾祖公为再度开辟市场,于上海城隍庙边置地三亩,建房五间,开办“鲍泰陶器行”。乱后社会相对安定,销路很好,即组织族中市场货源,向海外营销。在此期间经上海销往海外的陶器,最远达到南美地区。使鲍氏陶业重新得到崛起。光绪六年(1880),少怀公曾三下南洋考察市场。光绪八年(1882)在新加坡开设“福”陶器行。开创了宜兴陶业在海外设行销售的先例。受到新加坡政府资政官的高度赞扬,并亲手书写“福陶器行”的长匾悬挂于店门之上。因宜兴鲍氏所产的花锁坛形器端正,画面美好,南洋地区的姑娘出嫁都要购置数对做嫁妆,用来防鼠害。鲍氏陶业已在宜兴陶业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鲍氏陶业将传统的均釉工艺改进釉料配方,使均釉产品更为光鲜亮丽。宣统二年(1910)鲍氏明亮先生制作的高1.6米风耳均陶大瓶,获南洋劝业博览会全优奖。
        清末,宣统三年(1911)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白宕鲍氏的陶器展品花缸、花坛又获全优奖。辛亥革命成功,宜兴地区政局相对较稳定。民国初年白宕鲍氏的陶业生产经营是宗族性集团方式,为提高经营效益,族中长辈经过商议,将陶业生产过程按行业分工划分,并进行分户管理。如将原料和燃料合一,统管称“山户”,捣碎练坭称“场户”,陶器运输称“船户”,制坯上釉称“坯户”,装窑、烧成、出货称“窑户”,内、外销称“行家”。从采矿到产出陶器,其间实行统一结算。既节约了资金,又杜绝了原材料的浪费。因分工明确革除了往年等候资金生产的弊端。这时期白宕鲍氏陶业产品多姿多彩,在传统釉料基础上开发出深蓝、金黄、月白、天青和名冠全国的翡翠绿。翡翠绿釉因成本昂贵,已失传仅剩数件孤品。民国三年起,随着日本市场对宜兴陶器需求的扩大,日商多次在上海与少怀先生商谈共同生产经营均陶产品遭拒绝,又派出人员以考察为名几次潜入白宕窑场,想收买均釉配方而未得逞。民国四年,丁山陶业中外姓窑户纷纷崛起当时江苏省实业厅也投资合股,支持新生窑户开办工场。县政府派员协调建立“陶业公所”,制订陶器价格并收取税金。原鲍氏宗族联合分工经营体制被迫解体,改成每户一生产工场方式经营,因原来基础扎实,打乱后的人员搭配合理,竞争中仍立于不败之地。
        民国五年,宜兴鲍氏留学法国学者驹昂先生无意于官场,回里发展陶业,与其大哥青昂先生联手,制订并完善了陶业公所法规,组建白宕缸业公会,联合他姓窑户共同出资,协助地方公益,深得好评,被推选为宜兴陶业驻省全权代表。当时江苏省实业厅投资十万银元在蜀山开办陶业工厂,专业生产紫砂产品•任命潘某为厂长,建厂期间潘某大肆贪污贿赂,三年才建成低矮厂房二十余问,小窑一座,引起地方人士的民愤。民国七年省公署参议员兼窑业全权代表鲍驹昂先生不负众望,上书省长,弹劾省实业厅长和县商务局长“用人不当,任人唯亲,导致政府资金流失,厂长潘某弄虚作假损公肥私,贪污款银造私房、置田地,应立当法办”省府接上书后,派员调查,情况属实。实业厅长撤职,县商务局长监管,潘某得信后连夜乘小船潜逃它乡。为此向驹昂先生颁发嘉奖令,并追加拨款银元二万,授命其监督改进陶业工厂投产。如此在民国七年十一月,宜兴陶业第一家官办紫砂工厂开工,结束了宜兴无官窑的历史。民国十年。江苏省公署对宜兴陶业作统计:宜兴窑业分丁山、汤渡和蜀山三处。从业人员7400余人,年产获利银元120万。缸器业仅丁山一处,共有大窑户39家,其中鲍姓窑户21家葛姓lo家…。年产值占总数的51%。同年五月,宜兴县政府颁令:将丁山、蜀山和汤渡三小镇合并为丁蜀镇。三地陶业严格按行业分工,分成缸器业(称粗货业),坛瓮业(称溪货业),盆类业(称黑货业)沙锅水罐业(称砂货业)紫砂业(称砂货业)等五个行业。各业之间不得擅自制作跨行业产品,如能改进更新陶器面貌,可自行生产三年,别的行业不得仿制。此令对鲍氏陶业打击颇大,族中中小窑户的利益损失尤为严重。此时身为“宜兴陶业联合公所协理”的鲍青昂先生,急召族中各大窑户组织人员走出家门了解市场,更新品种,保护“粗货业”中小窑户利益,并派人赴闽、鲁等省考察。经数月后,汇总各路走访情况,为各地酿造业特制大容量带盖子大口酒坛,为酱坊改进制作了加盖酱坛,为油坊制作专用桶形加耳和盖的中小盛器,面向城市居民开发出绿釉面盆,加盖便壶及农村和山区大量需求的阔边绿套盆。这些更新产品面市后,销路很好,各地陶器行店求购者络绎不绝,获利颇丰。宜兴鲍氏每逢在受到外部挤压和面临困境时,总会有有识之士出来总结经验,开拓新路,使陶业不断发展,长盛不衰。白民国廿年起,宜兴陶业渐由手工工场生产向小型工厂生产过渡。外销海外的陶器日新月异。鲍氏窑户虽各自经营,但氏族内的凝聚力强于他姓。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青昂先生统筹下,遴选和聘请了专业人员,开办了放样制图室,造型模具研制室,釉料配方试验室和堆花工艺绘图室等专门研发新品,并请各家派出能工巧匠参与制作。新品试制成功后,核算成本,请各房白行挑选可适合生产的产品组织生产,并统一对海外销售。经数年努力,鲍氏各工场生产的各式六方腰圆形陶台、陶凳,腰鼓形陶凳、陶台,均釉马槽形大水底,菱形花盆,像耳花瓶,仿古花插及改进变化形体的堆花缸类、坛类等。畅销澳洲、南美一带及十多个国家。被同行誉为“洋装货”。为城市和乡村更新的产品被誉为“白绿货”,延产至今。鲍氏开设的陶器行也向大中城市发展,拓宽了内销渠道。
据民国廿四年,当时商业部和省商业厅对宜兴陶业窑户资产统计:“粗货业发展很快,资产以大龙窑为主,仅白宕一地长70一80米窑有16座,其中动烧13座,待修3座。厂房2907问共有大中窑户43户。其中鲍姓27户,葛姓13户…。开设在外埠各省陶器行店有35家,其中鲍姓19家…。其时,鲍氏有大龙窑7座,窑产为氏族公有,资金较多的大窑户每月烧四至五次,产值每窑约1200银元。中窑户每月烧一至二次,小窑户资金不足由多户集中烧成。19家行店遍布沪、苏、浙、鲁和闽五省一市的主要码头,外销陶器以上海和新加坡两地为主。在宜兴整个陶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宜兴鲍氏从明代中叶开始从事陶业,历经磨难,前赴后继经二十余代的不懈努力,到1936年,使鲍氏陶业发展达到巅峰。为宜兴制陶业作出了卓越贡献。鲍氏先祖以“诚信善即为德”教育后人,告诫后人“富而致以善道”,“做善事,创善举”。因此宜兴鲍氏也为地方公益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根据可查资料记载:清道光四年(1824)白宕鲍氏为运柴草,出资建造了T山连接汤渡的大桥,称“柴独桥”(至今还在通行)。清光绪二年(1876)白宕鲍氏出银千两协助县府创办“育婴堂”收养弃婴。县令孙士逵颁令丁山分堂“义善堂”由鲍氏主事。光绪十一年(1885)县府令地方乡绅筹资修缮“东坡书院”,鲍氏出资银元3600元。光绪卅二年(1906)白宕鲍氏联合地方绅士共同筹资购义田110亩建房若干。田租房租收入用于慈善建义仓“保善堂”。逢荒年,开仓赈救灾民,烧粥布施乞丐。民国四年(1915)白宕鲍氏从上海购买灭火“洋龙”一条组建救火会,会员十人,薪俸由地方商号和窑户分摊,由鲍增泽任会长负责丁山一带消防救火事务。民国九年(1 920)丁山拓宽修建街道,动迁较大,鲍氏宗族见难而助,无所不施。白宕鲍氏在地方上资助公益,布施善事,广积德行,有目共睹。                 1937年11月20日,日寇狂炸丁山,龙窑厂房被毁大半,炸死居民无以数计。27日,日军侵入丁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鲍氏族人扶老携幼,纷纷逃难于江浙皖山区。此后两年中,丁蜀镇共有27座大龙窑被日寇拆毁改作炮台碉堡。强行拆毁厂房1400余间,宜兴陶业全数瘫痪,白宕鲍氏首当其冲,除祠堂幸存外,各窑户资产丧失大半,大龙窑仅存三条残窑。194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丁蜀镇由日伪汉奸政府维持。为筹集税收和军饷,动员窑户回乡复产,鲍氏仅有少数小窑户回乡复产。全年只烧一窑所谓“太平窑”,以维持最低生活,还可保存残窑不受他族侵占。1942年日本文化特务为获取宜兴均陶的制釉配方,将刚从外地逃难回家的鲍竞德老人抓走,要他交出配置均釉的秘方。遭老人拒绝后,将他悬在破窑顶上吊打,连续三天,折磨得老人奄奄一息。但老人始终不供出配制均釉的秘方。眼看老人即将被折磨致死。其弟德清老人获悉后,从逃难处连夜赶回丁山,从家中抄写一张配方交与汉奸,救了老人一命。竞德老人抬回家中,经急救后苏醒,得知弟弟泄密,大骂其“背叛祖先”是不孝子孙。弟弟见状,怕再伤为兄的身体,忙道:请你尽管放心,鬼子用这张配方去制陶,一百年也制不出均釉陶器。众人不解其意,他忙道:我将“窑鼻涕”制法抹去了。原来“窑鼻涕”俗称窑汗,乃是松树在1300度高温中的挥发物,经多年积累,挂在火墙上如钟乳石般,是制作均釉中不可缺少的釉引。直至今,日本无法制出均陶产品,每年还需向宜兴产区进口。抗战胜利后,鲍氏族人纷纷返乡。经过国难,本是煌煌千百人大族,只剩400余人。但鲍氏族人没有气馁,知难而进,修残窑建厂房,恢复生产自救。到1948年已恢复到可烧大龙窑有6条,投产厂房820间。
        建国后的1 950年陶业开始恢复生产,政府颁令各窑户的燃料山场和陶土砂场收归国有,由国家物资购销站统一供应。白宕鲍姓窑户,因原、燃料上涨的指数比其它窑户要高数倍,因而生产恢复十分缓慢。51年春,政府为解决广大陶工的生活,促进陶业的发展,向全镇窑户发放低息贷款,要求窑户用产品偿还,白宕鲍姓窑户产陶开始恢复。同年十月政府成立“丁山陶业联合营业处”重新订立陶器价格,统一收购各户产品,对各窑户开设在外埠的陶器行、店,按统一价格供应进货,鲍姓在外埠的销量锐减,但生产开始得到迅速发展。此时,鲍姓窑户除生产传统陶器外,开始向国内急需的化工陶瓷领域拓展,研制出各式耐酸耐碱的专业容器,受到各大城市化工和电镀行业的赞赏,纷纷前往丁山白宕订货。l 954年,白宕鲍增泽开办的“兴盛”和鲍耀生开办的“同泰”陶业工场所制作的电解溶液方缸、双底穿孑L长方形墟酸马槽和储运硫酸、硝酸专用的40公斤双耳执把酸坛,因质量最优,被各地化工企业视为长期合作伙伴。两大工场的流动资金迅速达到卅八万余元,居全镇各大窑户之首。同年11月政府将白宕村102户小窑户组织成立了丁蜀镇最大的“第一陶业生产合作社”鲍姓小窑户有57户加入。经政府协调,将丁蜀镇最大的二条大龙窑划归陶业社。其一称“大水路”,长达72米,为宜兴龙窑之冠,另一称“乌龙窑”,长达68米。此二窑先后建于清康熙末年和乾隆初年。是鲍氏最为值得骄傲的窑产。“第一陶业生产合作社”因此成为当时省内最大的陶瓷合作企业。
        1956年政府号召实行“公私合营”,白宕鲍姓九个大窑户联合万姓四窑户成立了“公私合营大新陶瓷厂”。鲍氏四条大龙窑和680余间厂房全部入厂,十三大户总计流动资金达六十三万元,鲍增泽任私方厂长,鲍耀生任副厂长。该厂成了江苏省内的最大的公私合营陶瓷企业,受到省人民政府的热烈祝贺。白宕鲍姓的其它43户中窑户也加入了另外五个公私合营陶瓷企业。1957年宜兴成立陶瓷公司,统一管理全县的陶业生产。鲍耀生当选为第一副总经理,负责陶业生产技术事务。同年10月鲍增泽先生被选为江苏省人民代表,后又被选为省政协委员。
        1958年大跃进时,丁蜀镇第一陶业合作社改名为“宜兴县第二化.工陶瓷厂”公私合营大新厂更名为“江苏省国营宜兴化工陶瓷三厂”直至文革。 改革开放后的今天,白宕鲍氏族人在宜兴市的各行各业中发挥聪明才智,作出了很大贡献。仅陶瓷业中就有江苏省工艺大师二人、高级工艺师和高级工程师二人、工程师六人和工艺师九人。据1986年统计,全市共有鲍氏族人一千六百十九人。聚居于白宕一地就有一千二百余人,他们都是鲍氏兴旺发达的后人!


分享按钮>>《鲍氏文苑》第四期 山西社科院马志超来信
>>《鲍氏文苑》第四期 我国盐业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