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文苑》第四期 鲍姓族系发展演化轨迹(二)
- 中华鲍氏网 2011年1月10日 鲍亦冈
鲍姓族系发展演化轫迹初搞(二)
口鲍亦冈
三、鲍姓族系发展的第二阶段(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50年)
前文已经述及,公元前476年是春秋时期齐国历史上剧烈变动的一年,当时齐国的田姓贵族,想实现废立齐国君王,达到自己控制政权,以田齐替代姜齐的目的,进行了激烈的夺权斗争,在斗争中尽诛鲍、晏、阚止等家族,鲍氏族裔当时几乎受到灭门之灾,不得已而外逃之年。而公元前50年大体上相当于鲍宣公诞生的年代,在各种正史或谱籍中均查不到宣公诞生的确切年分,祗好大致设定一个年分,以宣公的诞生作为鲍姓族系发展第二阶段迄止之年。在这漫长的四百二十余年中,是鲍氏历史上非常艰难的时期,为了躲避劫难,奋力求存,逃往穷乡僻壤,隐姓埋名。因此有关这一段历史时期中的重要史实记载几近于零。在此祗能提出几个应该搞清的主要问题,并依据一些另星史料,作一定的分析推断,以期能大体勾划出当时的历史概貌。
1.逃往哪儿?
从齐国出来,逃奔到哪儿?这是首先必须查考确定的问题。经查找资料,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不很确切的记载。
①奔向山西上党
据《重编棠樾鲍氏三族宗谱》卷之四上有下述记载:“鲍牧为齐悼公大夫,诸公子谤之而出于潞,由此知鲍氏世居于潞,又名鲍邱。其先敬叔、叔牙食采之地在济南城东三十里,有山曰鲍山,山上有城曰鲍城。”按:潞即上党。尚党(上党)为古冀州之城,本潞子国,春秋初为黎国,后为狄境,晋三分时属韩,秦置尚党郡,唐置潞州。
②奔向渤海高城(今河北盐山县)
在《南皮县志》(清康熙十九年版,1993年重印)上有关(人物)这一栏目内记载有鲍宣的事迹。其中提到:“鲍宣,字子都,渤海人。(祖墓在高乐城东三里)……”
在《盐山县志》的(人物传)这一栏内,对鲍宣有如下记叙:“鲍宣(?~公元3年),字子都,渤海高城(今盐山)人。好学明经,初任乡啬夫(掌管税收、诉讼),后举孝廉,历任议郎、谏大夫、豫州牧等职。……”
古时渤海郡处于春秋时代的燕、齐交界之处,当地有高城、高乐、千童三城相邻较近,高城即今之盐山县,在河北省东南部,漳卫新河北侧,南与山东省庆云、乐陵县隔河相望,西南接南皮县。平均海拔高程4~7米,东部为低洼地区。看来二千多年前,高城距渤海海岸线不会太远。春秋战国时代为齐地,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高城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称盐山县。高乐城的城址在今南皮县的董村,曾建县,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高乐县并入南皮。南皮于东周初年属于齐国,周惠王十三年(公元前664年)齐侯割地送给燕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南皮县。千童县城的遗址在盐山县城西南23.5公里处,今称旧县镇。当初秦始皇派方士徐福率领千名童男童女出海寻找长生不老丹,曾在此城集合出发,因而称千童县。到汉灵帝时改称饶安县。
对上述资料作进一步的考证分析后,认为从齐国出来,直接逃奔到上党的可能性不大。其依据有二:
a,在《山西通志》(光绪五年,1879年版)卷九中提到:上党郡有著望十姓,鲍氏居于十姓之首,鲍氏这一条目下记载着:“夏禹之后。有鲍敬叔,仕齐,食采于鲍,因氏焉。敬叔生叔牙。汉司隶校尉鲍宣徙长子,生太尉昱。昱子夜徙东海,永嘉之乱过江居丹陵。”这部光绪年版的《山西通志》最初由任山西巡抚的鲍源深主持编写,他于1877年卸任后,由曾国荃继续完成。在该通志中明白无误地提出,是“鲍宣徙长子。”
b,《前汉书》卷七十二的鲍宣传记述了他的梗直和敢言,鲍宣不知畏惧,甘冒杀身之祸,上疏切谏,指出朝廷中外戚专权,贵戚奢侈无度,老百姓则穷困不堪,并把当时人民的悲惨状况归纳为“七亡”和“七死”。鲍宣无顾忌的直言指斥,使哀帝十分难堪,终于抓住了把柄,以鲍宣“拒闭使者,无人臣礼,大不敬”的罪名被逮入狱。由于一千多名太学生请愿行动,使哀帝将鲍宣免了死罪,而处以“髡钳”(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在该文中接着写道:“宣既被刑,乃徙之上党。以为其地宜田牧,又少豪俊易长雄,遂家于长子。……”在这部我国极为重要的史书中,正式记载了是鲍宣于晚年被刑后才举家迁往长治。而不是先辈为了避难,从齐国逃奔上党。
c,当时鲍牧被杀,其子孙为了躲避杀身之祸,应该向着偏僻地区逃奔,以达到隐藏的目的。今天的上党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带相比,是相对比较落后的。而在古代,上党地处太行山与黄河中游的结合部位,属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在这里曾发展起了夏商时代的古代文明,可以纳入中华民族的摇篮地。尧、舜、禹时代,上党是“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上党离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县蒲州)、和禹都安邑(今安邑北)都很近。从《竹书记年》中可以看到,酋领们经常活动在上党。相传尧的长子丹朱在上党筑城,就是现在的长子城,长子县就因之而得名。现在长子县还有丹朱庙,长子和高平交界处有丹朱岭。《墨子》记有“舜渔于滢泽(今阳城县)。禹治河到过太岳、底柱、析城、王屋、太行(见《尚书•禹贡》)都在上党。商周时期,在“汤伐三嵕(zong)(今屯留县的麟山)”,“西伯(周文王)戡黎(古黎国,今长治、潞城、黎城一带)”的记载。至于纣王之兄封于微子(今潞城县微子镇),周文王之子封于原(今沁水县西北)等一类分封之事,在上党还有许多。上党有着发达的古代文明,因此当时的鲍氏族子不可能向着相对较为繁华之地逃奔。
去上党不可能,而逃奔渤海高城则有较多的资料依据。
a,如前所述,正史和地方志上都确切肯定了鲍宣为渤海高城人。而且在《南皮县志》上记载着:“鲍宣祖墓在高乐城东三里。”这里所提到的鲍宣祖墓是泛指祖先的祖坟所在地,是好多代祖坟埋葬之地,反过来也可说明鲍氏族系在渤海高城已生活繁衍了多代了。至于究竟是从齐都逃出来后直奔渤海,一直居留到鲍宣这一代;还是先奔别的地方,后又转到渤海高城定居,目前还难以说清。
b,高城县的古县城遗址在现在的盐山县城东南9.7公里处,座落在大傅庄乡故城赵村的东北,宣惠河南岸。尚存土筑城墙高1至4米不等,遗址内曾采集到战国“盖弓帽”、秦朝“半两钱”、汉代“五铢钱”、新莽“货泉钱”等文物。这里地处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的冲积平原,历史上黄河在境内有过三次改道。当时频临渤海,人烟还比较稀少,像鲍宣祖墓所在地的南皮县董村就有“风起沙飞地搬家,一夜起个大疙瘩”的谚语流传。该地虽然属于齐国,但因处于燕、齐交界之地,所以形成三不管的状态,正是逃亡隐避的有利之所。
依据以上分析,现有的结论是:逃奔到渤海高城的依据最多,可能性最大。
2.何时迁居山西上党?
在上文中已引用了《前汉书》卷七十二鲍宣传的资料,即鲍宣被处的“髡钳”的刑罚后,乃徙之上党,家于长子。但这发生在哪一年?查《中国历史大事编年》一卷(远古一东汉)(北京出版社,1989)上的记载:
公元前3年(戊午年)汉哀帝建平四年八月,名儒谏大夫鲍宣上书,痛陈时政阙失,诒民有“七亡”,又有“七死”。指出:“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
公元前2年(己未年)汉哀帝元寿元年七月,哀帝将孔光诏回朝庭,任职为丞相。但为众所指责的董贤仍为大司马,丝毫不肯动他。为此鲍宣又上疏极谏,一方面肯定哀帝自责求过,罢退外戚和那些行尸走肉的做法;一方面又再次向董贤大张挞伐。同时,他还要求哀帝召回何武、师丹、彭宣、傅喜,“以兴太平之端。”
公元前1年(庚申年)汉哀帝元寿二年五月,哀帝将何武、彭宣召回朝庭,并恢复正三公官名,以卫将军董贤为大司马,丞相孔光为大司徒,御史大夫彭宣为大司空。并辞鲍宣为司隶,督察京师百官。可是不久哀帝就抓住了把柄,要置鲍宣于死地。由于太学生们的请愿,遂改为处以“髡钳”。鲍宣被刑后,被徙于上党郡。同年六月汉哀帝因瘘痹宿疾一命呜呼。鲍宣到上党以后,认为该地宜田牧,乃徙家于长子。根据上述考证,鲍姓族子是在鲍宣徙家到上党以后,才开始在山西繁衍生息,并发展成为上党地区的一个望族。由此算来,鲍氏迁居上党的年份约在公元前一年,至今已有2003年历史了。
3.鲍氏族子从齐国国都外逃后,直到鲍宣的上一代止,依然继续为官从政吗?
据《和州鲍氏谱略》记载:“……昶生信为太原节度使,信生祥为青州太守,祥生律,律生国正亦为大夫。国正生茂林,茂林生阳春,阳春生铭,铭生森为东平刺史。森生苏,苏生瑞为上党太守。瑞生远,远生宣为司隶校尉。……”在该谱系上信是第八代,应该是率家小从齐国国都外逃谋生存的一代,他们远离政治斗争的旋涡,逃奔到避远地区,隐蔽下来,图谋生存,寻求今后发展机遇,这是首要的举动。因此该谱略中提到鲍信任太原节度使,以后历代大多为官从政,这一情况有待查找资料认真考核,以勘正误。实际上该谱略中已有一行小字作了批注,曰:“按汉献帝时有济北相鲍信,与袁绍等讨董卓者也。秦汉时亦无节度使之官。”说明已对此提出了怀疑。再者,鲍宣妻桓少君是上了国家正史《二十四史•前汉书》的,在康熙十九年版的《南皮县志》卷之七人物篇内引述了鲍宣妻桓氏的事迹:“桓氏,鲍宣妻,字少君。宣尝就少君文学。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装资甚盛,宣不悦,诏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衣裳,与宣共挽鹿车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乡邦称之。”这里说明了鲍宣少时贫而有志,为人修德守约。若其祖辈为上党太守等官职,就不至于存在如此清苦的家境。因此在鲍姓族系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内,鲍氏族子应该是基本上退出政界,清贫守志,谋生存,图发展。
综观以上几方面情况的分析,可以认为在公元前476年以后长达4个多世纪的历史时期内,是鲍氏族系发展上最为困难的时期,也是留存下历史记载资料最为几乎近于空白的时期。从齐国国都逃奔出来后,最有可能的趋向是奔向渤海高城,因为当地地处燕齐交界,频临渤海,黄河多次改道泛滥,人烟相对稀少,有利于隐蔽下来。在当地艰难的生存环境中,退出政治舞台,隐姓埋名,清贫守志,既延续了鲍氏世系,又保持了秉性正直、刚正不阿的气节,这是回顾族系发展演化第二个历史阶段中的总的概貌。至于这一阶段中族系发展世系表的排列,对比各本家谱都有一定出入,如何考证订正是一大难题,留待今后逐步解决。
注:本文写作过程中永臣兄提供了他所收集的极为珍贵的资料,而且一起深入讨论分析,为本文的写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分享按钮>>《鲍氏文苑》第四期 国子监孔庙寻进士题名碑记
>>《鲍氏文苑》第四期 鲍姓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