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文苑》第四期 睢宁鲍氏

    中华鲍氏网 2011年1月20日 鲍俊盛


                                                                           睢宁鲍氏考
                                                                                口鲍俊盛
        提起睢宁鲍氏,一般都认为是城西北鲍庙之人,也算得上是当地的望姓大族。岂知睢宁的鲍氏细考起来,虽属同宗,并非一派。据有关谱料记载,早在宋朝时期就有鲍氏迁居睢宁了。近年来,随着纂修家族谱的活动,必然要对家族的历史进行一番考查研究。笔者经过考查参阅大量的谱牒资料得知,原来睢宁鲍氏并非同时代由一个地方迁来,虽考远祖同属一宗,迁睢有先后之分,有支派之别。现将实际情形记录如下,以裨族人及有兴趣者知晓。
        一、宋朝迁来的一支移入皖苏边境池山:该支属迁来睢宁最早的一支,时在南宋。据睢宁县沙集南鲍庄《存德堂》鲍氏支谱中记载:汝莱公携长子名燮,自歙移入皖苏边境池山。池山即今泗县境内的找沟集西边,当时睢宁地界至找沟南三界堂。当然那时宋季离乱,睢宁也不叫睢宁,而属东路淮阳军,宋与金讲和后此地割与金,金改为河南路。燮公以仕农为生,卒葬池山,立有碑记。燮公墓至今犹存,也算得上是~座古墓了。燮公碑因年久风雨摧剥,字迹渐至模糊,至清末民初,其后裔子孙又重立新碑,可惜均毁于文革十年浩劫之中。这是睢宁有鲍氏最早的记载。
        二、明朝初叶迁来一支,即鲍庙支系:元公携二子自歙迁居睢宁西门内,未几,又移居城西北十二里许。后因建万寿庵,始名鲍家庙。此是鲍庙地名的由来。鲍庙家谱序言中说:“游睢水,爪瓞呈祥,螽斯志善,外有同宗,兹为故里”。这里所指的同宗,当然应是以早迁来的池山那支了。其后子孙蕃衍,遂成望族。由此迁居外省他郡者不可胜记。其间也出过不少有美德、有才学、有名望之人。如在《睢宁旧志选译》科举志中所载:明永乐年间有岁贡生鲍安,官知县;明景泰年间有岁贡生鲍函,任经历;明正德年间有鲍珑亦是岁贡;明嘉靖年间有岁贡鲍舜民为主簿。清朝时期有鲍仁昌者年93岁参加饮宾寿典;清乾隆七年有鲍长盈者做生意到扬州,一日如厕,拾得遗失包袱一个,解开一看全是白金。长盈即坐在厕旁等待失主,顷刻失主慌张而至,说是“父被贼人污陷下狱,特变卖家产前来营救。”追问其数,一一相符,遂全部归还失主,不告姓名而去,乡人传为美德。可巧长盈年届50尚无子,次年即得一子,可见积德行善之人不绝嗣。鲍庙家谱堂号是《上党堂》。
        三、清乾隆年间自歙迁来一支,即沙集南鲍庄支系:该支始迁祖名士玉,据祖莹碑记,其夫人是桃园县(今泗阳)韩家湾人。其间也曾迁居过韩家湾一段时间,因水旱灾害,不能久居,又迁回本县,始居沙集之南约6里许,后子孙蕃衍成庄,称鲍庄。该支家谱中称上庄,其后分迁有中庄、下庄,即今凌城东鲍庄和宿迁南通河镇老王集鲍庄。该支叙家谱时取堂号为《存德堂》。士玉祖茔原在上庄西头,有碑、石桌、石烛台等,均毁于文革十年浩劫之中。 以上三支,均属歙之鲍后裔,虽支分派别,以家族谱往上追溯,至隋末唐初时期的安国公则为这三支的公祖了,所以属同宗同源。据有关资料记载,古歙隋末唐初之时,安国公领兵在妻弟汪华的协助下,保障郡邑,后被唐封为六州大司马。当时屯兵处,后称为鲍屯,子孙居之。
        四、燮公后裔考:燮公支后裔,由于朝代更替,水患兵燹,家道中落,且人丁不盛,连续十几代单传,远不及后来迁睢的两支人丁兴旺,以至原有住泗县找沟西刘塘坊附近的鲍,后因种种原因外迁,以至现在鲍宅处已无一家鲍姓人居住。而在刘塘坊及附近张洪庄等处尚有十余家姓鲍的,据分析判断,当属燮公后裔无疑。但如前所述,在家道不兴的情况下,缺乏修纂家谱的能力和人才,代远年湮,失记失考,而逐渐与由睢宁鲍庙迁往邱集东南之鲍合二而一了。睢宁鲍庙迁往邱集的是长房,人丁兴旺,繁衍成东鲍楼、西鲍楼、鲍圩三个大庄。由于后来地域疆界的划分,东、西鲍楼属江苏睢宁县,鲍圩属安徽泗县。燮公后裔实际上是与鲍圩合二而一,因其所居地在鲍圩东边不远。另外,早在清末民初,他们本支有个名叫鲍德公的,外号鲍老庭,也曾和沙集南鲍庄支发生过联系。经过通力合作,将被外姓侵占的燮公祖茔地8亩余夺回鲍姓手中。此后,沙集南鲍庄支序修支谱时,由于当时交通、信息等条件的局限,未有将本支祖上接世系考查清悉,加之文化水平所限,对谱文化知识的缺乏了解,只将士玉祖作为迁睢一世祖,又鉴于要将燮公墓地祭田写入谱中,变成白纸黑字,遂将燮公排在士玉祖名下,作为二世祖。其实,据考燮公乃是宋朝时人,士玉公乃是清朝时人,将燮公排在士玉公名下,显属谬误。先哲云:“宗支不可附会,本根不可妄托”,关于此处事实,另有考据文字,这里不多述了。
        睢宁之鲍源于安徽歙县,歙晋时称新安,新安之鲍的由来是:自东晋咸和年间有弘公者任徽州府新安太守,家于歙,其后子孙繁衍,此是歙之鲍的由来。先是递分为三族,进而分为七派,再繁衍为二十九派,均尊弘公为歙之鲍始祖。自弘公至安国公是9世,最早迁到睢宁的汝莱公和燮公分别是第25世和26世。明初迁睢的元公世次尚未考查清晰,暂不知属多少世。最晚于乾隆年间迁来睢宁的士玉公是第45世,目前已繁衍到58世。
        睢宁之鲍,除外迁他省他县者,在睢宁大地上,分别聚居于10个乡镇20余个自然村庄。多年以来,他们在睢宁大地上繁衍生息,和其他族姓一道,为建设睢宁、美化睢宁,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把其家族的传统美德如忠君爱国、慈孝仁爱、勤劳俭朴、诗书传家等得以在睢宁大地上发扬光大,同时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不断地发展完善自我,形成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品格。


分享按钮>>《鲍氏文苑》第四期 鲍家庙
>>《鲍氏文苑》第四期 叔牙公又一支回族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