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八期 鲍 照 传

    中华鲍氏网 2011年2月18日 鲍俊盛辑


                                         鲍 照 传 略
                                                                        口鲍俊盛辑
    鲍照(约414—66年),字明远,东汉太尉鲍昱之后,祖籍山西上党,迁居东海(郡治今山东苍山南),南朝宋著名文学家。曾任秣陵令、永嘉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闰五月,孝武帝殂(死亡)后,前废帝立,明帝泰始元年(465年)11月,前废帝被弑,明帝立。1 2月29日,临海王解督雍州,被命为镇军将军、徐州刺史。但他并未赴任,仍滞留荆州,至次年正月十一日,明帝即命其留荆州刺史本任。明帝泰始二年正月,江州刺史安王刘子勋称帝,荆州刺史临海王刘子顼举兵响应。宋明帝派建安王刘休仁统大军前往江州征讨,至八月,子勋兵败被杀,临海王因参与谋反被赐死。就在这个八月,荆州治中宋景、土人姚俭等勒兵入城,鲍照与典签阮道豫、刘道宪同时遇害。鲍照生前自称“北州衰沦,身地孤贱",在当时颇不被人重视,所以钟嵘《诗品》说“嗟其才秀人微,故嗟取湮当代”。由于出身微贱,而又生活在门阀特权盛行的时代,鲍照的一生受尽了歧视和打击。这种遭遇使他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腐朽。他的作品充满着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感情,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现实中的许多黑暗现象。其长于乐府,尤善七言歌行。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岑参等颇有影响。他的乐府诗,得力于汉乐府,颇能继承与发扬汉乐府的优秀传统。虽运用华美的辞藻,却不乏强劲的骨力,和当时诗人们柔弱的作风有显著的不同。尤其是其七言乐府诗,更是为后来的七言歌行奠定了基础。这类作品中杰出的代表作就是著名的《行路难》十八首。这十八首奇特瑰丽、音节错综的抒情诗,未必作于一时,也不专咏一事。在表现手法上,有时是直抒胸臆,有时则纯用比兴,都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现实的情绪。鲍照乐府体以外的五言诗,以《拟古》、 《咏史》等作品较为突出。他的赋以《芜城赋》为最著名,其散文《登大雷岸与妹书》是被历代评论者称赞的名篇。著有《鲍参军集》传于世。
 


分享按钮>>文苑八期 鲍 照 考
>>文苑八期 鲍照籍贯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