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八期 历代文人评明远

    中华鲍氏网 2011年2月19日 鲍永臣辑


                                        历代文人评明远
                                                                          口鲍永臣揖
    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江左风味,盛道家之言,郭璞举其灵变,许询极其名理,仲文玄气,犹不尽除,谢混清新,得名未盛,彦谢并起,乃各擅奇,休鲍后出,或亦标世,朱蓝共妍,不相祖述。今之文章,作者虽众,总而为论,略有三体,一则启心闲绎,托辞华旷,虽存巧绮,终致迂回,宜登公宴,本非准的,而竦慢阐缓,膏肓之病,典正可采,酷不入情,此体之源,出灵运而成也,次则缉事比类,非对不发,博物可嘉,职成拘制,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倚岖牵引,直为偶说,唯亲事例,顿失精采,此则传咸五经,应璩指事,虽不全似,可以类从,次则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弦心魂,亦犹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斯鲍照之遗烈也。


    陈师道:《后山诗话》:鲍照之诗,华而不弱。
    敖陶孙《诗评》:鲍明远如饥膺独出,奇矫无前。
    陈绎曾《诗谱》:六朝文气衰缓,唯刘越石鲍明远有西汉气骨。李杜筋取此。
    陆时雍《诗镜总论》:鲍照材力标举,凌历当年,如五丁凿山,开人世之所未有,当其得意时,直前挥霍,目无坚壁矣,骏马轻貂,雕弓短剑,秋风落日,驰骋平冈,可以想此君意气所在。
    王夫之《姜斋诗话》:古诗及歌行,换韵者必须韵意不双转,自三百篇以至庾鲍七言,皆不待钩锁,自然蝉连不绝:
    何悼《义门读书记》:明远天才赡弱,尤长於夸饰,故光焰腾於褚墨之表。
    沈德潜《说诗啐语》:鲍明远乐府,抗音吐怀,每成亮节。代东门行代放歌行等篇,直欲前无古人。大风柏梁,七言权舆也,自时厥后,如魏文燕歌行,陈琳饮马长城窟,鲍照行路难,皆称杰构。
    又《古诗源》: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五言古亦在颜谢之间,抗音吐怀,每成亮节,其高处远轶机云,上追曾植。五言古雕琢与谢公相似,自然处不及:
    黄子云:《野鸿诗的》:明远沈雄笃挚,节亮句道,又善能写难写之景,较之康乐,互有专长。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七古自晋世乐府以后,成於鲍参军,盛於李杜,畅於韩苏,凡此俱屡正锋,宋以后只当以老谢作主,其馀若江鲍,若何范,若小谢,皆其羽翼,观昭明选录体裁,便自如此。
    刘熙载《艺概》:孤蓬自振,惊沙坐飞,此鲍明远赋句也,若移以评明远诗,颇复相似。张景阳诗开鲍明远,明远惊遒绝人。
    钱振伦《江鲍二家文钞序》:原夫南朝作手,江鲍并称,大率参军集如万仞峭压,独绝人踪,醴陵集如上界琪花,别成奇采,上方汉魏,则浑颖不及,而涂辙易明,下比陈隋,则繁缛未开,而风格较峻,子莫执中,若斯而已。
    李详《与孙隘谌书》:太冲三都之后,士衡安仁,渐趋今轨,明远文通,起而振之,藻耀高翔,足称劲敌。
    夏敬观《八代诗评》:宋以后乐府,音调渐变,用七言杂言者尤甚,鲍照拟行路难,其机轴出自陈琳饮马长城窟,至其变句句协韵,为隔句协韵,非复柏梁体也,谢庄怀园引山夜优.沈约八泳等诗,尤注重音节,开出唐四杰之派.唐人七言古诗,又变其音节,而隔句协韵,实始於鲍照,吴均费昶之行路难,萧子显之燕歌行,则又排偶而换韵矣。是时文辞,受此影响颇甚,其为乐府,能稍存汉魏文骨者,惟鲍照一人矣。
 


分享按钮>>滕国故城再建规划设计工作已正式开始
>>文苑八期 鲍照存世作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