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八期 历代南蔡庄鲍氏名人事略

    中华鲍氏网 2011年2月28日 鲍合振


                              历代南蔡庄鲍氏名人事略
                                                                     口鲍典章摘编

                                                                           鲍 重 光
    鲍重光,河南省偃师县南蔡庄村中平街人,生于清嘉庆年间。为偃师县清代第一所义学——南蔡庄义学的创办人。 
    鲍重光的祖父、父亲早年在洛河、黄河经营水运,由于父子二人经营有方,获利甚丰,至重光时已有货船两艘,土地百亩,宅院两处。重光公继承家业后仍以经商为业,积累了一定资产。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深感没有文化知识的苦痛,又见街邻贫家子弟不能读书,终生目不识丁,被人欺负,遂痛下决心兴办义学,造福乡邻。
    道光十九年,鲍重光卖掉部分家产,在南蔡庄西门里太平街路南购下空闲地一处,然后买料盖房,经年余施工,于道光二十年义学正式落成。这是偃师县清代建成的第一所义学。义学计有砖木结构大上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并有风雨走廊,走廊与上房前檐相通,雨雪天可相互走动,前建古式大门楼一间及生活设施。建成后的义学清堂瓦舍,宽敞明亮,结构严谨,环境清静,定名为“南蔡庄义学堂”。学堂费用及选聘教师费用皆有重光承担,义学堂免费收受学童就读。为保证办学的连续性,鲍重光还拨出好地20亩作为义学堂学田,以维持日常开支。
    南蔡庄义学堂建成后,声名大振,府尹、县令接踵前来祝贺,拨款相助,在院内、院外竖碑六通,褒扬这一善举,并在义学大门悬匾三面,上题:“乐善好施”、“敬业乐群”、“一乡善士”。入学学童多时达70余人,除本村学童外,还有来此负籍求学的外村学童。
    南蔡庄义学堂一直开办到二十世纪初科举废除、维新小学堂开办为止,‘前后办学60年,培养学童达数千人之多,被清政府命名为“文明义学”,为南蔡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偃师县志》对其事迹做了记载。

                                                                                        鲍 启 俊 
    鲍启俊,字秀甫,又名千吉。河南省偃师县南蔡庄村太平街人,生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卒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中宪大夫,邑庠武生,河南河北镇(总兵)盐运使运同衔,赏戴花翎,清末民初偃师著名士绅。妻蔡氏、侧室李氏均封为宜人。
    鲍启俊出身于富裕家庭。祖父鲍风翥,邑庠生,乡中士绅;父鲍奎壁,邑庠生,例赠云骑尉,例授修职郎,曾以县试冠军人庠,为偃师士林名流。启俊公同堂兄弟六人均有功名(启俊为老大,二弟鲍启泰,三弟鲍启灿,字文若,四弟启纶,五弟启琨,六弟启缄)。鲍启俊自幼生性聪慧豁达,胸多智谋。初以儒为业,后弃文习武,中选邑庠武生员,武授外委,入河南府北镇任职,在军中先被赏戴蓝翎,后又被赏戴花翎,加盐运使运同衔。后辞军返乡,在县城经营商号,家有商号多处,资本雄厚。
    宣统年间,帮助叔父鲍奎午创办全县第一所维新高等小学,偃师县令温某曾委任他开办习艺所、工艺厂,他身为业主,从不支取厂里的一文工资,甘愿白尽义务。
    宣统元年,伊洛两河接连河涨水发,县城南郊和东西关内外,被水淹浸泡,民房大都坍塌,无法居住。启俊见此情况,一面协助县令向省府禀报灾情,请求拨款。一面租来抽水机,亲自指挥工人抽水,水顺渠道流人河中,水势立减,所淹房屋露出水面。为表彰其功绩,县令赵某特赠送给他金匾一面,题为:“拯济功深”。同年夏天,天涝,秋庄稼欠收,启俊首先主持募捐。在县城西郊济渎庙设粥厂数月,过往饥民可免费到这里就食,百姓称赞他为救命大恩人。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夏,欠收。次年春天,启俊献出自家的谷子在义里六图(即南蔡庄)等村赈灾。特别贫困者按人口发给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启俊喜爱戏曲,曾出资组建剧团,名为“仁和班”,吸收许多名角搭班演戏,活跃了村里的文化生活,受到百姓的好评。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大师常香玉的父亲张凤仙当时即为该班掌班,与启俊公十分友好,深得信任。
    鲍启俊爱骑马,曾选购一匹宝马,名为“火车头”。每次骑马办事回家,进村都下马步行,和乡亲打招呼,十分亲切,从没有官架子。他的这一行为一直被广为称道而名扬全县。 
    偃师解放初期,一天,有两名八路军的负责干部专程来到偃师县老城村专访知名人士鲍启俊的儿子鲍春辈、三人攀谈一个多小时,动员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鲍氏子女参加革命。他们对鲍春辈说: “你们鲍家在偃师是很有名的,我们在南坡(由皮定钧领导的八路军在嵩山、登封、偃师一带的抗日根据地)的时候早就听说了。希望你参加人民政府的工作,我们可以为你负责介绍……”。鲍春辈当时因身体原因而回绝。二人走后大约过了一个多月,他们又专门从西安给鲍春辈写来一封信。信中说,他们现在都已经是师长,关于参加政府工作的事不知鲍先生考虑好没有?欢迎随时来信联系,等等。可惜鲍春辈因身体欠佳,再加上家务锁事繁忙,家中离不开人,参加革命的事情未能成为现实。虽然如此,春辈的二弟鲍定五、叔伯弟鲍群辈、叔伯侄鲍化南、鲍化忠都在抗日战争中先后参加革命。当时,仅鲍家大院子弟前往延安的就有四人。他们是:鲍定五、鲍群辈、鲍化南、鲍子昭。

                                                                                      鲍 焕 章
    鲍焕章(1872—1930),字文庵,河南省偃师县南蔡庄人,眼科名医。少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早年,耕读之余,悉心钻研眼科医学。十年寒窗,锲而不舍,终于学术有成。遂不遗余力,为四乡眼疾患者义诊。先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甘作奉献,不计报酬,在洛阳、偃师、孟津、巩义等地享有声誉。
    清光绪三十三年,洛阳举人尤士奇之父眼患恶疾,求诊于鲍先生。诊断后,药到病除,尤家甚为感激。与此同时,洛阳商界名绅陈烙三,眼生云翳,到处求医,但终因医治无效而失明。陈得知鲍先生治好尤家眼病之消息后,马上接鲍先生到洛阳为其看病。诊断后,仅服用十四付中药,眼中云翳彻底消退,使陈恪三重见光明。此事,当时曾轰动洛阳城,人人奔走相告,称鲍先生给眼疾患者带来了福音和希望;给失明者带来了光明。前去求诊者,络绎不绝。鲍先生在洛阳连续义诊二十多天后,方得回家。为表感激之情,尤士奇、陈恪三和一些其他患者为先生赠悬金字匾额一面,赞日“手妙景和”。
    时隔二年,洛阳翰林林东郊之母,眼疾甚重。虽请多位名医会诊,七八天过去,病人眼睛仍疼痛难忍,昼夜难以入眠,当翰林焦急无奈之际,由朋友介绍求诊于鲍先生,诊断后,翰林急不可待地问:“先生,您看这病……”先生答道:“病情确够严重,但如能及时用药,应该充满希望。”当即开出处方,要求尽快用药。 
    买药后,处方转到翰林之妹手中(其人生于书香门第,颇通医药理论),看后,对其中一味中药提出商榷意见。林家把意见转达给鲍先生:“姑娘提出用此味药是否合适?”先生答道:“姑娘之意见,不无道理,按一般常规,此药实应禁用,但据我的临床经验,服用此药,还属必要,请完全放心,决没问题,今天我又不走”。言外之意,我对病人绝对负责。
    病人当晚服药,一夜安宁。次晨,鉴于先生对病人一贯高度负责之精神,天不亮就披衣起床,讯问病人情况。林家答道:“昨晚老太太服药不久便卧床甜睡,直至目前未醒。”先生说:“久睡不醒,说明疼痛解除,不可惊她,让她充分休息。”此时翰林极其高兴地紧握先生手说:“鲍先生,我佩服您,感谢,感谢!”继而,连用几天药后,病人彻底症愈。翰林挚意要给先生挂匾致谢,先生拒之不开说:“若一定要挂匾,就给我母亲挂吧!因为老娘为我的成长付出太多了。”翰林尊重先生之报孝美意,给鲍老太太挂匾赞日“和丸春薄”。同时,给先生馈赠锦帐一面,赞日“功同良相”。匾和帐均为翰林亲笔书定。遗憾的是,匾和帐在“史无前例”中收缴,至今下落不明。
    当先生58岁,医术正趋于炉火纯青之际,不幸病逝。殡埋时,全村绝大多数乡亲都自发为先生送葬;邻村乡亲也纷纷摆设路祭桌子,频频拦灵祭奠。众人惋惜,有口皆碑。公认先生之仙逝,实为本地当时社会之损失。
    名医鲍焕章之次子鲍东俊,字德倚(1906—1987)。青年时代,跟随先父学习眼科医术。言传身带,耳濡目染,加之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医疗技术提高甚快。
    鲍焕章老先生过世后,鲍东俊大夫即遵承先父遗愿,开始为眼疾患者义诊。不图名利,默默奉献。几十年如一日,为众多病人解除病痛,送去光明。深受乡亲爱戴和敬仰。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突破了不少眼疾领域中疑难。如1970年秋,本乡渔古村生产队沈二生在带领社员打场时,右眼被谷穗打伤,疼痛难忍。生产大队当即派人送往洛阳抢救,但经几天治疗,病情不见好转。一天,几个医生查房会诊后说:“你的病情十分严重,我们会诊认为你的右眼球无法挽救,必须摘除,否则会危及生命。现在继续用药,几天后即可手术。”病人听后,如晴天霹雳,对医生苦苦哀求,恳请想想办法,千万得保住眼球,无论花多少钱都可。医生说:“我们已经付了最大努力,摘除眼球是唯一的医疗措施,否则,你们可出院另请高明。”他们考虑人院实在不容易,出院后又如何?抱着试试看的一线希望,背着医院,星夜赶回蔡庄求诊于鲍大夫。大夫说:“病情确实不轻,但我认为还达不到不可救药的程度。先用几付中药,以观疗效。”当夜他们又赶返洛阳。装着用西药,暗用中药,几天之后,病人自感病情明显好转,他们看到希望,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马上办理出院手续,回蔡庄接受治疗。经过几个疗程治疗,眼病彻底痊愈,保住了眼球,恢复了光明。沈二生再三向鲍大夫道谢,称大夫是他永世不忘的大恩人。当时,鲍大夫为沈二生保眼球的故事在家乡广为传颂。

                                                                                        鲍 安 国
    鲍安国(1883年一1926年),字静尘,乳名庚申,河南省偃师县南蔡庄村人,清末民初河南省著名书法家。
    出生于一个富裕书礼之家,幼受儒学熏陶,5岁人私塾,7岁学书法,12岁在同学中崭露头角,14岁代先生为别人书写碑文,15岁另立门户,书法超越其师。16岁和南蔡庄三个秀才鲍启灿、鲍玉成、刘源清考入河南省法政大学,19岁毕业后,在光绪年间的最后一次科举中选为邑庠生员之一。民国时期任河南省财政厅调查员。
     鲍安国前期书法以柳公权、颜真卿、黄庭坚为主,中期书法学苏东坡。还苦练欧体,对行、隶、篆、魏碑诸体多有涉猎,对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和王铎碑文用功尤勤。尤其钟爱清末书法家潘岭皋的字体,得其神髓,并创造性的发展、吸收各派书法特点,独具风格,自成一体。他的行书、隶书、篆书字体见长,个人书法风格鲜明突出,整体面貌劲健老练,瘦硬刚强。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深厚临池功夫,高超的笔墨技巧,更能体现作者的创造意识及作品表现出的内涵丰富,高雅韵致,令人反复咀嚼回味。安国作书一实一虚,虚实相发,则腾龙起凤,一派生机。虽然在书法历史上找不到他的位置和名字,但他给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书法作品,却历历在目,笔笔有神,妙趣横生,偃师市乃至全省许多人收藏他的作品,在群众的心目中,他已成为书法爱好者的尊敬老师和崇拜偶像,其书法一点一划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匠心独运,成竹在胸,运笔如犁耕地,铁锥画沙,平正中见险绝,有些字的笔划上虽细如毫发,却能挑千斤,险绝扛鼎。他的字在结构和章法处理上大小参差,顾盼生姿,疏落有致,完全依靠他的天资与勤奋才取得这样的结果。
鲍安国的书法艺术进入笔法娴熟之境,却仍不满足现状,经常收集名人字帖,取其所长。正当他书法艺术渐入鼎峰时期,这位老百姓喜欢的民间书法家在1926年因心肌梗塞,于一家宴席上暴病亡故,让病魔夺去了年轻的生命,终年43岁,乡人无不为之遗憾。

                                                                                鲍 群 辈
    鲍群辈,又名振刚、超群、竹、磊生、毅生、辰光,生于1912年11月24日,卒于1996年2月,河南省偃师县南蔡庄村太平街人,出身于富裕家庭,其父鲍凭佛(平甫),又名二吉,清诰封奉政大夫,曾任山东盐大使。伯父鲍秀甫,诰封中宪大夫,三叔鲍文若,曾任孙中山总统府参议。鲍群辈1935年毕业于偃师县立中学,1937年毕业于开封师范学校。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连指导员、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洛阳办事处干部、中共洛阳中心县委宣传部长、中共伊JII县委宣传部长等职。他是南蔡庄村最早的共产党员。 
    1937年,正值中华民族的多事之秋,卢沟桥的炮声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在这国难当头危急时刻,开封师范毕业的鲍群辈和其他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毅然放弃了优越的生活,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民族解放的战场。同年11月,他改名鲍竹,和偃师的一群爱国知识青年一道打起行囊,奔赴延安。年底,根据组织安排,在山西参加实际上由共产党领导的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任军士二团八连指导员。不久,即在香山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当时任教导师军士二团政治部主任的黄一然(后任北大副校长)、特务科长吴培林(又名凌云,解放后任国家公安部副部长、国家安全部部长)、宣传科长和顺(后任国家七机部经理)、七连指导员雷英夫(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等在一起工作。当时,鲍群辈和凌云同在一个党支部过组织生活,与雷英夫因同为洛阳人,又都善讲善写,在军中被同志们并称为“洛阳才子”。
    1938年6月,鲍群辈与雷英夫、胡林(解放后在北京工作)、邓聪(后任吉林省军区副政委)等人,同时奉组织之命,调往延安学习。鲍群辈和胡林两人分到中央组织部党训班学习,雷英夫则调往驻扎在洛川的八路军总部工作,此后,雷英夫一直未离开部队。鲍群辈则于1938年10月党训班结束后,同刘子久等50余名同志一道随中央军委统战部负责人刘向三到洛阳筹建第十八集团军驻洛阳办事处并在其中工作(办事处位于洛阳南关贴廓巷56号,简称“洛八办”)。
     洛八办成立后,形势发生变化。由于其他战线吃紧,日军暂缓了对豫西的进攻,洛八办的工作重点也因此转移,由原来的准备开展游击战争转变为为抗日根据地护送干部、中转物资,掩护地下党开展工作,开展上层统战工作及收集情报等。
    1939年2月,按照组织安排,鲍群辈离开洛八办,化名鲍磊生,到洛阳李家屯学区负责地下党的工作。在李家屯一带,他和其他党员一道宣传群众,扩大队伍,发展组织,先后吸收了关庚午(后在中央军委任职)、李天乙(后在广州军区任职)等十八九位先进分子加入党的组织,为党组织增加了新鲜血液。 
    1940年2月,鲍群辈再调洛阳复旦中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直接受中共洛阳地委组织部长李汉周领导,与赵文甫(解放后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品清等一 道共同负责中共洛阳中心县委的工作,鲍群辈任中共洛阳县委宣传部部长。期间,他发动和 组织领导了洛阳复旦、河洛、明德等中学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宣传了马列主义,为革命培 养了一批后备力量。
    1940年元月,根据工作需要,鲍群辈化名鲍辰光,调往伊川县吕店小学,以教书为掩 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任中共伊川县委宣传部部长。在伊川,他与当时的中共伊川县委书记 傅希晨、组织部长张思贤一道,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筹建农民支部,推动了伊川县农民运动 的蓬勃开展,为豫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1年1月,组织上调鲍群辈到新四军工作,途中因黄河泛滥,路途受阻被迫返乡。 1944年春,偃师沦陷前夕,鲍群辈在家乡南蔡庄一带收集枪支,组建抗日游击队,同日寇 对峙,当时队伍曾达loo多人。、
    解放后鲍群辈在郑州铁路局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鲍群辈曾一度被打成叛徒、特务,受到不公正待遇。    1979年11月28日,中共铁道部郑州铁路局委员会下发文件为鲍群辈平反。1996年2月29日,鲍群辈病故于郑州,享年84岁。他的骨灰被安葬在故乡南蔡庄村北邙山之阳,坎坷一生的游子最终又回归故乡。

                                                                             鲍 化 南
    鲍化南,又名鲍建萍、柳英,河南省偃师县南蔡庄村太平街人。生于1911年3月11 日,卒于2004年1月17日。历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秘书、工兵八团政治委员、 南京第一工程兵学院政治部副主任(正师职待遇)等职。
    鲍化南出身于富裕家庭,是偃师南蔡庄村鲍家大院的子弟。
    鲍化南自幼聪颖,学业优良,思想进步,在河南省府开封和偃师中学上学时积极参加学 生运动,与党的地下组织接触密切。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1937年冬,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因在山西境内遇到土匪,被洗劫一空,被迫返回;1938年春节过后,再次与表兄弟孙振兴(抗大学员,曾先后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和东北局工作)、孙全兴(曾任抗日民主政府区长,1942年12月牺牲于山西夏县)3人一同奔赴延安,2月在陕西吴堡入伍,加入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法西斯的抗日革命洪流,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第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文书、副股长,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总务科副科长,炮兵十三师政治宣传科长、工兵二团政治处主任,工兵三团政治处副政治委员、工兵八团政治委员、南京第一工程兵学院政治部副主任(正师职待遇)等职。1970年4月离职休养。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2年晋升上校军衔,1957年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勋章。
    抗日战争时期,鲍化南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秘书,鲍化南对待党和人民交给的重担,从来是任劳任怨,他北上南下,哪里需要就战斗在哪里。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时,鲍化南在负责梁桥筑路部队的领导岗位上,同广大官兵一起裹狂风,卧冰雪,修通了翻越二郎山到达西藏拉萨的康藏公路,保证了大军的顺利入藏。在修建康藏公路过程中,他和所在部队的指战员们一道创造出了著名的“听党指挥,不怕困难,任劳任怨,勇往直前”的二郎山精神,20世纪50年代一度风靡全国的歌曲《歌唱二郎山》,歌颂的就是他所带领部队的英雄事迹。 
    在和平建设的新时期,鲍化南时刻不忘国家、民族的安危,他曾亲自领导建设了威海(刘公岛)、厦门等地的海防工程,也担负过我国甘肃酒泉核导弹基地的具体施工建设,呕心沥血,尽职尽责,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在1960年~1962年期间,鲍化南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抽调到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参与完成上级交给的编辑《红四方面军战史》的工作。
    离职休养后,他从不放松学习,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始终心系党和国家大事。
    2004年1月17日12时10分,鲍化南因病医治无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93岁。
鲍化南逝世后,骨灰被安葬于南京市雨花功德园革命军人公墓,长眠在了他长期工作过的地方。他的墓地与前新四军领导人项英的墓地毗邻。

                                                                                鲍 资 琛
    鲍资琛,乳名甲辰。河南省偃师县南蔡庄村北后街人,海林公独生子。生于1914年2月,卒于1969年3月。出身中农,民国时期任本村教员和联保主任。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八团四中队文书、县委秘书、县政府财政局局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人民政府民政厅科长等职。解放后,历任北京军区军管会财经处秘书、北京市财政局党委副书记、及北京市税务局局长等职。
    鲍资琛作风正派,平易近人,办事谨慎,刚正不阿。于1969年3月23日在北京宣武医院病逝,享年54岁。遗体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鲍 广 途
    鲍广途,1962年4月lO日出生,河南省偃师县南蔡庄村人,现任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副州长。
    鲍广途1985年毕业于塔里木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工作,历任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种子站站长、农业局局长、阿合奇县县委书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副州长等职务。对自治州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鲍合振) 
                                                                                                          (鲍典章摘编自《南蔡庄史话》)
在《南蔡庄史话》一书中收录有较多鲍氏族人事迹,本刊选择了一部份人物刊登介绍,特此说明。
 


分享按钮>>文苑八期 洛阳东郊的管鲍分金沟
>>文苑八期 我的战友鲍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