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十期 仰效先祖善举抢修支祠宗谱

    中华鲍氏网 2011年3月7日 鲍杰


                                仰效先祖善举抢修支祠宗谱
                                                                                 口鲍杰
    蜀源鲍氏始祖居仁公是鲍荣第四代孙,迁居蜀源时间基本与二哥居美、三哥居安定居棠樾不相上下。以荣公为一世,时至今日,蜀源鲍氏已是三十五世传人了。
    自居仁公葬母守坟定居后,蜀源鲍氏宗祠:“著存堂”仰先祖庇荫,子孙劳作生息繁衍,安居乐业。随着人丁日益增多,到1450年左右,十二世安公、十四世天兴公率先始立安公门和天公门,至1500年前,十五世珍、琦、兹、寿正四公相继创立珍公门、琦公门、兹公门、正公门。自此,蜀源鲍氏六大门鼎立,除宗祠大活动集中举办外,其余祭祀等活动则各门自行开展,或宗祠安排各门轮流承担某项活动。
    十五世后,各门按亲缘远近及人丁多寡,又先后分别建起九个支祠,每个支祠都有一座祠宇。除珍公门有“继恩堂”、“行庆堂”、“孝徵祠”三个支祠,天公门有“德义堂”、“永思堂”二个支祠外,其余琦、兹、正、安四门都是一门一个支祠,六门中以珍公门人丁为冠, “有珍门珍半村”之说,当然,这是发展到清末民国时期的情况。安公门到二十三世仅景麟公一人,况寿短,1760年卒时年仅23岁。殁后,由延炯公四子改名开运绍入为子,辈埒为二十四世,全门仅其一人为继,解放时,该门在蜀源就早已无后裔。至于开运公后来的断限是未娶未嗣,或返归原支,还是他因,无文字及片言只语为依据,只能留作后话,事实则无讹。
    蜀源地理环境极其优美幽雅,山光水色美伦美奂,前人留下三座牌坊十余幢祠宇(宗祠、支祠或厅屋),六座小石桥,还有多处亭庵等古景古迹,是全国农业生态示范村和休闲养生之地。村庄四面环山,形成一块盆地,村中平坦舒延,一条金带溪自北折射向南潺潺流去。沿溪两岸千余亩水田因山因坝或因水系相隔而分成几大片,各得其名,如百亩段。(山东)石桥下田段等。土质肥沃,水利资源丰富,给水稻生长带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山高树多,气候宜人,阳光照射相对邑城周围开阔地带短,稻米柔软,焖饭喷香,吃起来可口生津,享有“灵山贡米”同誉。有此几大片(还有多处山坞中梯田)良田依托,蜀源人大多数祖祖辈辈皆以农耕为生计,秋收后粜粮,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部分人外出苏、浙、两湖等地替人当店员(村人称为做生意),也有不多几户在外自己开业经营。
    蜀源村历史上较为突出的数珍公门“继恩堂支祠”,后来的“仁本堂房”,该堂裔孙仕途通达,村中历代为官九品以上者达近百人,除明代鲍镇公(三品)外,余者基本上均属其子孙,其中七品以上55人,最高为二品,鼎盛于康熙至清末的二、三百年之间。不能不提的是“行庆堂支祠” (后期的“耕莘堂房”),在蜀源村也算后起之名门旺族,村人口碑较好,享有一定的声誉。但所走之路与上者不同,本堂是以农工商结合,起步也稍晚。
    “行庆堂支祠”自十七世溥公开始,人丁起伏较大,以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五、二十九世较旺,特别是时至民国后期的三十世,兄弟姐妹有二、三十人。到解放前夕,行庆堂支祠主要是耕莘堂房为继。本堂先祖建堂之初即用心良苦,费尽心机告戒后世子孙,要以人为本,以德为行,多施善举,立下珍贵的二十字家训:“家世宜修德,伦常贵之基,诗书延祖泽,士庶守遗箴”,并以此为辈埒,本堂子孙严遵祖训,“诗书礼仪传家”。传至三十世,众兄弟姐妹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客观形势和思想观念随之发生较大变化,由原来做生意转向读书求学,大部分都是由校门走向工作岗位,也就顺其自然在本省本县城、外省市就地成家栖居,少数以农为业的女性嫁出蜀源。本世纪初,二十九世先祖已全部作古,三十世裔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先后走出了祖代籍居的蜀源古山村,目前仅有两户居于蜀源,且两家子女全部在屯溪、歙城、岩寺(徽州区所在地)三地创办事业或谋生,并都有自己的住房,已成定居之态势。
    “行庆堂支祠”的现状已非常清楚地预示,尽管后裔子孙众多,却几乎全部离开生养故土而在外定居,蜀源家乡老宅大部屋空门锁,就是现仍居住的两户,其中一户为孀居,三位花甲老人只能说是暂时空巢而守,不容避讳,无需多少时日,“行庆堂支祠”裔孙在蜀源故土就难以觅踪。2006年清明节,津、宁、肥、屯、歙几地全是六、七十岁以上的八兄弟,约同回蜀源会亲祭祖,闲谈时感慨万千,对家乡的变化极其赞赏和欣慰,对本堂后人胸有大志在外奋博可喜可贺。面对本堂在蜀源本土即将隐失,此情此势,尽管是好的走势,但多少又有些对家乡思恋而生的惆怅与茫然。拂去遗憾的阴影,必然焕发出胸中的激情,顿时迸出一个共同的心声,抢修本支祠宗谱时不我待,它的必要性,迫切性比起他族他堂更显之急。为此,当场商榷具体操作办法与措施,予以分工,明确职责,分头行动,必要时小范围面议,并定下2008年清明节,邀集本堂三十世为主体的全部兄弟姐妹,在家乡蜀源大聚会,一是扫墓祭祖,二是领发续谱。
    历经两年,在众位宗亲的关心、支持、参与下,同心同德,积极勤奋操作,克服史料不全,修谱人员分散异地等困难,采取短途登门搜访,电话交流与鸿雁传书等多种可行的形式,取得完整的第一手真实资料。完成初稿后印发给多人,反复征求意见与核对,几易其稿,由几位发起人自愿解囊捐资,终于按期完成《蜀源鲍氏行庆堂支祠续修宗谱》打印本(分上、下部),了却了日思夜想之夙愿。
    本堂在蜀源故土即将不再有人居住前夕,《续谱》面世一事其意义之大,分量之重可说是难以言辞,可免再现蜀源鲍氏安公门全门不知湮没之因果。尽管《续谱》撰写水平不高,甚至疵点不少,但此一善举正如《继恩堂支祠续谱》中所说“上无愧于先贤,下有泽于来者”。这样,蜀源鲍氏行庆堂支祠重要一支的延续演绎,就较为清晰地与《歙邑棠樾鲍氏三族宗谱》紧密衔接延伸,为蜀源鲍氏史料的完整留下重要一笔,不致断线飘忽。同时,也弥补了自1760年编撰《三族谱》后,除部分支祠留下续修手抄本外,蜀源鲍氏就未再正规续过谱的遗憾,多少也算做了一件功德之事。 (本文作者是歙县审计局退休干部,蜀源人。)
 


分享按钮>>文苑十期 棠樾鲍氏族谱述略
>>文苑十期 贵州安顺鲍氏始迁祖福宝公世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