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十期 鲍照公及其诗文之我见

    中华鲍氏网 2011年3月8日 鲍亦冈


                                   鲍照公及其诗文之我见
                                                                                口鲍亦冈
    本人在《鲍姓族系发展轨迹初探》之六文中,在论述“望出四郡”的问题时(见《鲍氏文苑》第九期),曾对鲍照公的情况有过简略介绍;另外2006年正逢鲍照公逝世1540周年,在该年出版的《鲍氏文苑》第8期上曾专门辟有一个专栏,集中而详细地介绍了有关鲍照公生平的资料和文章。鲍照是我鲍氏族系发展演化历程中涌现出来的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为我国文学和诗歌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本文不必再在一些材料上作重复性叙述,拟着重在鲍照公的生平与为人、以及其写作的文章和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等几个重点问题上,提出一些看法和探讨。
    鲍照(414—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他出生于晋安帝十九年(414年),这时已是东晋末年,再过6年,即公元420年时,刘裕逼晋恭帝让位,建立南朝宋,东晋亡。因此鲍照为南朝宋人。在正史《(南朝)宋书》上并没有为鲍照立传,仅在临川烈武王道规传的后面附了约l千字的短文简要记述了鲍照公的生平,而且这近1千字的短文中,又全文刊载了鲍照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河清赋》,因此在正史上并没有为鲍照公生平作过评价。稍后,南朝梁钟嵘所撰的《诗品》中对鲍照有简要的评述:“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以后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中基本上都引用这一评述。进入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不少文章和书籍中在谈到鲍照生平的时候,往往对《诗品》中的这两句话加以引申和发挥,如《历代文选》一书中(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在对鲍照所附的作者小传中是这样介绍的: “……鲍照生活在门阀特权的南朝时代,因为出身寒微,所以尽管他胸怀大志、才华出众,却一生潦倒失意,受尽了上层社会的歧视和打击,正如钟嵘所说的:“才秀人微、取湮当代。”他的作品,在内容上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愤懑情绪,……”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其它许多书籍和刊物中也经常表述成这类看法,为此需作必要的商榷。从上面这一段话中有三个问题需探讨澄清:
    1、才秀人微就是“出身寒微”吗? 鲍照的生平在正史上没有立传记载,而且他又是非正常死亡,被乱兵所杀。故而其出身和世系无确切可靠的记录。钟嵘所说的“人微”是一种泛指,并没有限定为“出身”,也可以理解为没有担任显赫的官职,社会上所处的地位低微等等。若就出身而言,他是上党鲍姓郡望迁东海郡之后代,族系中从汉至魏显赫的名人辈出,传至鲍照父辈以上几代,史乘上已无其名。因此确切地说,鲍照这一族支可称之为“没落了的门第”。所以通常还是以“才秀人微”这4个字来泛指较妥,非要严格地“出身”上套,就有点画蛇添足了。 
    2、所说“才华出众却怀才不遇,受尽上层社会的歧视和打击,因而愤世疾俗”问题。
    参照《鲍照年表》 (鲍氏文苑第8期8—10页),鲍照公是在26岁(439年)时步入仕途。那年他献诗临川王刘义庆,义庆爱其才,擢照为国侍郎。时临川王义庆为江州刺史,照赴江州赴任。侍郎是审核文件、奏事,并作咨询顾问,也就是作文笔和顾问参谋方面工作。5年后(444年)临川王义庆卒,照自解侍郎职。445年,照从衡阳王刘义季,义季督豫州,后迁任徐州刺史,照亦去豫州,后转徐州。447年义季卒,始兴王刘溶任扬州刺史,拜照为国侍郎。449年10月刘溶为(南)徐、兖二州刺史,出镇京口,照亦往京口。451年辞侍郎任,456年照43岁,被宋孝武帝任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中书舍人这一官职,中书即中书省,是三国时代魏国新设置的机构,掌管机密文件,若皇帝有秘密诏书下达州郡及边将,统由中书省发出。中书省的属官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著作郎、著作佐郎等。到两晋时代,最重要的中央机构是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这三个。遵照皇帝的旨意制作诏令是中书省的主要职责,因此中书省就成为机要之司,地位极为重要。晋亡以后,进入偏安江左的四个王朝,即宋、齐、梁、陈,其官制基本上沿用魏晋制度,但从官员的实际权利的运作来看又有明显变化,变化最大的是中书省,自宋开始,因为南朝建国的几个皇帝都是寒门出身的武将,他们对士族出身的“尊官”无法指挥,不得不引用寒门出身地位稍低的中书舍人寄以心腹之任,将实权逐渐转移到中书舍人身上。所以宋、齐、梁、陈四朝的中书舍人号为“恩幸”,拥有很高的权力和权威。鲍照公在456年当他43岁时被宋孝武帝委任为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这正好说明孝武帝认为鲍照与豪门士族的关系不大,并有很高的才华,才以心腹之岗委任给他。仅从以上事实足可说明提出鲍照是“怀才不遇”之说是难以成立的。说鲍照是受尽了上层社会的歧视和打击也是缺乏依据的。
    3、鲍照是代表这一个“寒士阶层”的要求而出现的吗?他为谁而歌?
    有人在评述鲍照的生平时,立论于他怀才不遇,一生潦倒失意,受尽士族和门阀社会的排挤和打击,‘因而具有最现实的寒士阶层的不平。这就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他的诗歌是为谁而歌?他是仅仅由于个人仕途失意而鸣不平吗?
    在上面我们已经谈到了,说鲍照是受尽了上层社会的歧视和打击是缺乏依据的,但是纵观他的一生,在思想情绪上确实也并不是非常得意的。就拿他被任用不到一年即离职去外地任秣陵令来说,纠其原因是孝武帝喜欢写文章,自称别人不及他,即嫉妒别人的文才超过他。鲍照是做文字工作而且又是很有文学才华的,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他的才能得不到伸展,他必须写一些粗俗和拖沓的语句来表示才不如帝王,像这种卑躬曲膝的事他是不能干的,他个性梗直,绝不能曲膝侍权贵的。鲍照以这样的语句来表述自己的思想情绪,他写道:“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他是看清看透了混乱的社会现实,他不能垂下羽翼来回徘徊,但他毕竟祗是一个文人,他不是一个有着伟大魄力能推动和改造社会的政治家,作为一个文化人必须依附于人,因此他祗能“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由于他孤傲而梗直的性格,他不能“蹀躞垂羽翼”,他不能混迹官场,也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在躬身田间劳动中去追求农民的乌托邦思想。所做的就是用奔放的诗歌直抒胸臆,通过慷慨高歌以解胸中块垒。在南北朝乱世之际,当文坛上充满了贵族化霏霏之音之际,鲍照公本着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战乱中百姓疾苦的关心,对当时社会作无情的抨击,在《拟行路难十八首中》这样写道:“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其四)”他不能吞声踯躅,他要奔放地歌唱!因此鲍照绝不是由于感到自己“怀才不遇”才“愤世疾俗”,他是为时代为社会为人民而高歌!
    再谈鲍照公的诗、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史书上将鲍照、谢灵运和颜延之称之为“元嘉三大家”,这是在文学成就上的尊重和肯定,但很不具体。元嘉是南朝宋文帝的年号,公元424年宋文帝即位,长江流域在宋文帝统治的30年中(.424—453年),呈现出东晋以来未曾有过的繁荣现象,政治上的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和文化上的繁荣,鲍、谢、颜三位就作为这一时代的代表,并尊以“三大家”的称号。
    鲍照是不幸的,由于他在466年8月于荆州被乱兵所杀遇害,其作品大部分散失。到南齐时,散骑常侍虞炎受敕收集整理鲍照的诗文成集一《鲍照集》。在《鲍氏文苑》8期上载有永臣先生提供的丁福保先生考证资料。现存鲍照诗歌作品204首,散文类文学作品(包括赋、书、颂、铭文等)37篇。 我们要认识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作用和地位,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是了解认识当时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因为文学是时代的镜子,它反映着每一个时代的现实。要从文学内容上理解作家为人民歌唱着什么?在感情上是否体现着人民的愿望。
    二是放到文学发展史上去观察,大体上理清各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发生、发展、演变、创新的脉络,这样就能更全面地理解有关文学家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
    先说鲍照的诗歌。诗歌在语言形式上以每个句子使用的汉字数目多少和遵循的声韵规律来划分,形成了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格律诗、自由诗等几种主要的诗体,四言诗出现最早,成于2500多年以前的《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多以四字为完格,主要是四言句,形式比较简单。诗经是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起点,自汉以后,诗经被儒家尊为经典。到公元前四世纪,战国时代的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叫做楚辞,它的创始人为屈原。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最伟大的诗人,他创造了新的诗体。一般来说,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诗,乃是中国诗歌一种平稳而自然的发展顺序,而楚辞的形式发生在四言与五、七言之间,是一个突出的变革。楚辞中的“离骚”和“九章”基本上是六字句, “九歌”是以五言为主的长短句,形式上变化很多。实际上楚辞是从散文中为诗歌带来了新的语言成分,屈原用这一种他所创新的艺术形式写出了许多篇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
    汉朝是乐府诗,乐府诗当作诗体名称它的本来意义就是入乐的歌诗。汉朝专门设立乐府这一官署,将采集的民间歌谣和文人作品配以乐曲以备朝廷祭祀和朝会饮宴等演奏所用。因为它们原来都是民间歌唱的诗体,不只风格质朴浑厚自然,内容也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富有社会性和叙事性特色。它一方面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传统精神,有很多丰富的现实性,又启发了以后五、七言诗体的成长。
    进入魏晋时代则盛行五言诗,五言诗的正式确立是在公元二、三世纪之交,也就是文学史上所称的“建安时代”,在这一阶段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曹植是第一个给五言诗奠定基础的诗人,他所作的五言乐府的内容和辞藻都富有创造性,其主要特色是将乐府的叙事性发展到抒情,具有鲜明的个性。因为建安时代正处于乱世,文人饱尝流离之苦,所以诗中抒情的成分比较重。建安诗虽然大都是五言,但多半仍采用乐府题目。到魏晋交替时的阮籍,才正式确立了抒情的五言诗,他的咏怀诗八十二首是那个低沉时代苦闷的反映。到东晋末年产生了我国中古时期的卓越诗人陶渊明,他在晋宋改朝换代后改名为陶潜,表明对当时政治的不满,他的生活大部在隐居中度过,他的诗自然朴素接近人民,是很成功的白描诗人。陶渊明荟萃百家之长,在五言诗即将走向新诗体的前夕,为魏晋古诗作了最丰富的总结,也启发了宋以后的新诗体。
    粗线条地勾画了上述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历史,正是为了说明鲍照公的文学地位,鲍照是衔接着陶渊明而起的一位非常杰出的诗人,他生于东晋末年至南朝宋的战乱年代,长期的战乱,导致中原地区大批人员逃奔江南。在偏安江南的东晋朝和后来的南朝(宋、齐、梁、陈)政权中,由中原迁来的大批门阀士族在政治和经济上继续享受着特殊的权利,生活非常优裕,过着腐朽萎靡的生活。在文学上就反映为只讲求形式上的美观,不计较内容上的空泛,文章但求对偶工整,声律务求和谐。就以“元嘉三大家”来进一步分析:谢灵运创山川诗,以描写山水景色著称,他可以说是第一个用全力来描绘祖国的壮丽的山水景色的诗人,尽力雕琢字句,对景物描写人微,但未免与时代脱节。颜延之创对偶诗,专门在对偶上下功夫,作诗句句用故事,句句相对偶,过分推敲技巧,内容上显得有些干巴巴。而鲍照的心则贴近人民,他亲历到战争的苦难和人民生活的疾苦,虽然他找不到为人民解决苦难的出路,但他不能沉默,也不去逃避。他独树一帜,对当时社会无情抨击,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对社会底层民众疾苦的无比关心,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悲壮的气息,写成了无数慷慨激昂的诗篇。《古诗源》一书中评述鲍照“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他的“代东门行”,“代出自蓟北门行”,“代鸣雁行”,“拟行路难”等都是惊心动魄的慷慨高歌。因此北大教授林庚所编著《中国文学简史》一书中提出:“南朝宋的代表作家首推鲍照与谢灵运,而鲍照尤为杰出”。由于鲍照奔放的歌唱,在诗歌的语言上也冲破了五言古诗原有的局限,使诗坛的面貌为之全然一新。鲍照他大力推进了七言诗的发展,如果说陶渊明是标志着五言诗发展的顶峰,那么鲍照就标志着七言新诗的开端,林庚教授着重指出:“鲍照以他一气呵成的辞句,冲破了五言的藩篱,为七言诗奠定了基石”。鲍照不但大量的运用七言,而且又把七言诗向着成熟的阶段推进。他将七言诗从每句用韵的传统中解放出来,采取隔旬用韵,隔句协韵实始于鲍照,以后从唐宋直到今天,在写诗上不管五言、七言都是隔句协韵,这对律诗的发展创新,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鲍照的成就是为百余年后盛唐诗国高潮的到来铺好了道路。
再看鲍照的散文创作。 
    鲍照文学创作的另一方面成就是散文,据统计目前存世的照公的散文作品仅有37篇,而其中最著名的为《河清颂》、《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等篇。
    散文的发展同样与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散文发展的极盛时期,文章的体裁风格变化多样,极具文采,《左传》、《战国策》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百家之学遭到禁锢。到汉朝初年,虽然文网疏松,文章开始有新的发展,但自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唯崇儒学,这样一来,思想受到禁锢,学术失去自由。但此时辞赋却得到了发展。赋也是属于散文的一种,绝大部份汉赋多为歌功颂德吟风弄月的作品,没有多大文学价值,但它是极盛一时的文学形式,是西汉文学的代表。自西汉至六朝这个长时期里,因为赋善于用美丽的韵语,细腻地描写事物,在西汉中期走上极盛阶段。当时西汉国土辽阔、国力强盛,统治阶级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就需要有一批文人来为它歌功颂德,到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社会混乱,国势衰弱,反映到文学方面,也就从过去的铺张、排比、歌颂、转变为抒情咏物,或对现实的批判和揭露。
    散文发展的又一个历史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汉末以来社会动乱,汉朝的王权解体,儒术独尊的思想发生动摇。尤其在曹操的提倡和支持下。文章的题材扩大了,呈现一种新鲜气息。但由于连年战乱,东晋初年,王羲之的文章以《兰亭集序》为代表,俯仰古今,怅触万端,代表晋代士大夫阶层崇尚清淡、留连山水的那种生活和思想在文风上的反映。显出对现实采取消极退避的态度。到了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更发展了这种文风,不过陶渊明有其个人的特点,他真实朴素,对社会现实潜伏着一股深深的不平,但他亲自参加劳动,歌颂劳动,他的理想可以从他写的《桃花源记》中看出,不免具有乌托邦式的空想。
    魏晋以后改朝易代频繁,文人多“不涉世务”,少谈时事,多谈风月,清淡之余寄情山水。文章多为士大夫阶层脱离现实的产物。因而汉末以后逐渐发展起骈体文,至六朝而盛极一时,骈体文讲究堆砌词藻典故,内容空虚。鲍照生活在六朝,他的思想和文章不能不受到上述大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但在具体的内容和风格上,仔细品读,即能显示出其着力于摆脱当时浮靡柔弱的风气,具有明显的个性。而从其最著名的《芜城赋》等三篇文章中,似乎还可以窥视出鲍照思想感情变化发展的脉络。
    《登大雷岸与妹书》是鲍照26岁(439年)时所作。那一年他被临川王刘义庆擢为国侍郎,秋天照去江州就职,途中登大雷岸(今安徽望江县)即景抒情,给他妹妹鲍令晖写了这封信,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骈体文,文中鲍照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他登大雷岸远眺四方时所见的景物:高山、大川、风云、鱼鸟,组合成一副雄伟而又秀美的图画。通过对壮丽山河的赞美,来展望自己的前程,即景抒情,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亟盼着干出一番事业。文中所写的:“……腾波触天,高浪灌日,吞吐百川,泻泄万壑;……洪涟陇蹙,散涣长惊,电透箭疾;穹溘崩聚,坻飞岭复、回沫冠山,奔涛空谷;砧石为之摧碎,石奇岸为之瀣落。…..”这不是在观景,而是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看来他正迈向社会,有的只是青春和激情!清人许裢对这篇文章的文笔有很精彩的评述:“句句锤炼无渣滓,真是精绝!”
   《河清颂》是鲍照34岁(447年)时所作。当时长江流域在宋文帝的治理下出现了太平安乐和繁荣的景象。宋文帝于424年即位,到447年时已和平发展了二十余年,鲍照以喜悦的心情写出了《河清颂》。他列举远古以来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联系的众多事实,指出当时出现的黄河与济水同清的现象是一个吉祥征兆,这是南朝宋帝王功德昭著的结果,他对此热情歌颂,实际上反映出他对这一段社会发展的平和现象是正面接受和肯定的。受历史的局限,他的政治理想必然也只能表现在君王的圣明和臣子的勤勉工作上,以此来达到“国富刑清”、 “士民殷富”、 “閭閈有盈”、 “世无穷人”、 “民获休息”的理想社会。因此《河清颂》不能说成是为统治者唱赞歌,实际上是鲍照他那立足于广大士民,达到世无穷人那种受局限的政治理想的表述。
    第三篇著名的散文《芜城赋》则是鲍照46岁(459年)时所作。翻开当时的历史,从453年开始南朝宋又开始一片战乱,453年文帝欲废太子刘劭,劭起兵杀文帝嗣立,同年刘骏发兵讨刘劭杀之,自立为孝武帝。宋孝武帝是个暴君,疑忌心重,诸王因遭疑忌先后被迫起兵作乱,宋朝从此陷入骨肉相残,君臣互疑的一片混乱之中。464年刘子业以太子嗣位,为废帝。465年刘彧杀废帝即位,为明皇帝。这时混乱愈益加剧,宋明帝除了自己的儿子,其余残存的诸弟和诸侄几乎全被杀绝,被疑忌的文武大臣有的被杀,有的带领人马投降北魏。这段时间鲍照的思想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寄以希望的“明君、贤臣、治国富民安邦”的希望彻底破灭,因此456年孝武帝迁升他为太学博士,委以中书舍人机要重任,他干了不到一年就不干了,外派为秣陵令,后转任永嘉令。芜城是指广陵城,西汉时藩王封国时的国都所在地,非常繁荣。459年竞陵王刘诞据广陵起兵反叛,被讨平,城中居民三千余口被杀。后鲍照登城,因有感于广陵几遭兵乱和统治阶级的骄横奢侈便作此赋。用对比的方法描绘出广陵城过去的繁华和眼前的荒凉,抒发了作者对今昔兴亡之感,隐寓着对统治阶级豪奢生活不能久保的讥讽。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鲍照从20余岁的激情,30余岁展示理想,到40余岁在复杂的环境中走向成熟。他对现实采取批判的态度,不回避,不逃避,也不去迎合,走着完全健康的人民的道路,为人民而歌!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成为六朝最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和正直、爱国、为民、敢言的人格魅力!
 


分享按钮>>文苑十期 管鲍之交——新编成语故事
>>文苑十期 大司农鲍德与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