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十期 忆峥嵘岁月

    中华鲍氏网 2011年3月8日 鲍枫雨


                                             忆峥嵘岁月
                                                                                口鲍枫雨
    岁月可以无情地将一个英姿飒爽的少年雕刻成步履蹒跚的老人,但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永远不会因此被侵蚀、磨灭。我家住义乌市乡湖西路,今年已86岁,回想起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依旧心潮澎湃。
我原名叫鲍樟田,鲍枫雨这个名字,谐音“暴风雨”。这是年轻时自己给改的。名叫“鲍枫雨”,是因为受高尔基名作《海燕》的启发,希望自己能勇敢面对各种猛烈的“暴风雨”,并希望革命风暴能涤荡旧社会。
    我生于乱世,1937年初中毕业时,正值侵华日军发动“七七事变”。目睹百姓惨遭日寇铁蹄践踏的事件,我怀着满腔愤怒,向当时的《民国日报》、《大成日报》等报刊投稿发表诗文,抒发感慨。
    1948年,我到义乌鲍宅担任小学教师,从而认识了地下党员鲍亚民。鲍亚民经常跟我讲革命新思想,让我看《大众哲学》等革命书籍,并教我唱《解放区的天》等革命歌曲,鲍亚民的思想言行逐渐感染了我,引导我走上了革命道路。就在那一年,我将自己改名叫“鲍枫雨”。
    1949年5月,我和三位朋友克服重重困难,报名加入了解放军的军政干校,见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我犹如找到了亲人,热血沸腾。在军政干校学习期间,我担任班长兼学习组长,学习了不少革命新书籍和进步文学作品,接受了革命新思想的洗礼。3个月后,由于部队调动,学校迁移,学员们要行军转移到安徽水东。长时间的行军,使掉队的学员逐渐增多。我在班级里积极提倡团结互助精神。主动帮助学员背背包,鼓励掉队的学员跟上。 行军队伍到达水东后不久,又开始向西南地区进发。在长途行军过程中,我白天跟随队伍跋山涉水,晚上在微弱的灯光下编写《行军快报》。紧张艰苦的急行军生活。磨炼了我吃苦耐劳的战斗作风。
    1950年,我奉命调到警卫团九连,担任文化干事。一个深夜,我与战士们正熟睡,突然一个手榴弹从天而降,穿过屋顶落在桌子上,炸开了花,幸好没伤到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我更加坚定了不怕牺牲的战斗信念,并参加了在四川山区的剿匪战斗。我在参加剿匪斗争期间的1951年3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担任参谋,这期间,工作勤恳,表现出色,曾与部队同志们一起先后多次争得文化教育先进单位、通讯报道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直到转业回义乌。
    1979年,我从义乌市农资公司副书记的岗位离休后,每天坚持读书学习,看报剪报,而且还自学英语。如今我家的每个房间都放满了报刊书籍,书橱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剪报集,内容涵盖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方方面面。在义乌日报举办纪念建党80周年征文竞赛活动中,我撰写的《难忘的军旅岁月》荣获三等奖。我感到坚持读书看报不仅能让我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让我拥有一颗积极乐观的不老心。
 


分享按钮>>文苑十期 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编导鲍梦梅
>>文苑十期 鲍蕾:绽放花朵吐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