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十期 访唐大义将军鲍可忠后裔居住地大公岙

    中华鲍氏网 2011年3月10日 鲍贤昌


                       访唐大义将军鲍可忠后裔居住地大公岙
                                                                            口鲍贤昌
    在浙江省奉化市南端海拔945米高的第一尖西麓,有一个风光秀丽名闻遐迩的600多年的古村,它就是唐大义将军鲍可忠后裔居住地大公岙村。
    寻访奉化大公岙村鲍氏族,还得从去年冬天赴天台县唐鸿胪寺卿鲍世德故里下涧溪说起,当时在翻阅《台东涧溪鲍氏宗谱》中发现:唐鸿胪寺卿鲍世德公有四子諴(gan)、譝(sheng)、诚、諲(yin)。其中三子诚公,字可忠,号光正,为唐僖宗戊戌进士,后授大义将军,后裔遍及浙江各地。其中有天台涧溪、三门上鲍、宁海胡陈、象山樟岙、奉化大公岙、湾堪等……。宁波市文物考古专家杨古诚先生也告诉我:奉化南段第一尖山麓下,居住着一支鲍氏族,村上80%人姓鲍,还建有鲍氏家庙,从而引起了我寻访奉化大公岙鲍氏族的兴趣。
    2007年10月21日,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从宁波南站出发,踏上了寻访唐大义将军后裔居住地浙江省奉化市大堰镇大公岙村的征途。车沿着甬临线,经石、江口及奉化城区,公路两侧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随着车轮的翻滚,一个个村落被抛落车后,不知不觉,汽车驶到了尚田镇,只见大街小巷挂满了一幅幅“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横幅标语,城乡山村到处浸沉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过尚田镇区,车渐人山路,不多时,巍峨壮观的横山水库大坝映人眼帘,几湾陡坡,驶入水库上的山边公路上,只见两岸青山巍巍,不知名的野花点缀其问,库中碧波涟漪,远处的村落、山坡、梯田尽收眼底。汽车绕了一座座山岗,弯了尽数十个弯头,一层层梯田满色金黄,农民们正忙着收割晚稻,田野晒场村庄到处欢声笑语。时转景移,车越过田野村落,穿过一座座高耸的石牌坊,有的山村还搭有松树彩牌坊门,拱型坊额,红灯高挂……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绕过数十道山梁,汽车终于达到了奉化市大堰镇大公岙村。
    大公岙村地处(奉化宁海新昌三县交界)的奉化南端的第一尖山麓,东南临火棍岭,西南毗邻三坑岭,三面群山环抱,一溪西流。村庄沿溪而建,梯形向上,娇娆分外。村内新老旧宅鳞次栉比,家庙庵堂交相辉映,青山翠竹,小桥流水,民风淳朴,风景独好。
    据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鲍氏宗谱》载: “大公岙始迁祖为唐天台大义将军鲍可忠后裔鲍德寿”。相传元末明初,唐天台大义将军鲍可忠十六世裔孙,鲍德寿鲍德成兄弟俩,身背包袱,手持渔杆,自天台下涧溪来到奉化第一尖的山岗。见一水塘内冒有热气,便将鱼杆插入塘内,说鱼杆若能长出绿叶,我们就在此定居,不然我们明天再继续寻找。第二天黎明,插在水塘边的鱼杆果真长出绿叶,兄弟俩认为此是吉祥之兆,便在此披荆斩棘,发族建村。大哥德寿居住大公岙,弟弟德成迁居湾堪村。因大哥居该村,故称大哥岙,后改大公岙。至今已有38代,历640多年的历史。全村约120余户,400多人口,160亩耕田,3000多亩山林(其中毛竹…1700余亩)。在漫长的岁月中,大公岙鲍氏后裔,耕读成风,代有传人。
    今年61岁大公岙鲍氏第35代孙鲍常法先生领我绕大公岙寻古访旧。
    青瓦灰墙的鲍氏家庙坐落在村庄丛中,背依青山,面临清溪,三扇大门。中大门门庭悬“鲍氏家庙”匾额。入中大门,迎面是戏台屏风,屏风把门楼隔一为二,前为横向通道,供人们左右出入。门楼戏台、祭厅与左右厢房围成一个四合院,戏台紧挨着门楼,正对着祭厅,戏台飞檐翘角,颇有气势。台顶为螺旋式藻井,上嵌铜镜,有余音饶梁之妙。祭厅上悬一块清同治辛未岁(1871)腊月吉旦溶书写的“孝思堂”匾额。额下安放着唐大义将军鲍可忠及列祖列宗神位,逢年过节,供族人参拜。新春佳节和庆丰之年,家庙常有戏做,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夜幕降临,悠悠戏曲回荡夜空,家庙内外一片欢乐。 
    在鲍氏家庙西侧墙角边,有一块浙江省水利厅石碑,十分引人注目。上书:“县江奉化源头水保护区”,县江(含横山水库)源头(大公岙),山高林密的大公岙,水源冬暖夏凉,甘甜爽口,列为县江源头,不仅是大公岙的荣耀,更是第一尖的骄傲。
    村西山下有座红星庙,三开间,东边有道庙门,殿正中座有两尊神,东殿土地菩萨,西殿塑鲍氏始祖,可谓别具一格,独领风骚。神像前设帐幔案桌,桌上陈列印信、笔架、令旗、堂木、宝鼎、蒲团。每逢初一月半,人们来此焚香祈福,烟雾绕缭。
    临溪傍桥的白鹤庵,因年久失修,今已破败不堪,庵内虽显破落,但在其不凡的气度中,还可悟出昔日烟火绕缭的景象。
    修竹丛中的横溪岗上,有一座黄墙黑瓦的建筑掩映在竹林丛中。那是建于:300多年前的先福庵,庵建有大殿和厢房,大门墩悬“先福庵”匾额一块,步人庵中,“大雄宝殿”,烟雾缭绕,晨钟暮鼓回荡山岗上空。
    从鲍氏家庙东走道绕小路北上,沿山坡来到一个杏树墩的小山岗,山岗上有一座大公岙始祖鲍德寿公墓地。墓背依青山,呈长方形,长约3米,宽约4米,用乱石堆筑,无墓碑。周围松柏苍翠,绿草成荫。每年清明节,杏树墩山岗漫山遍野开满映山红时,常法和大公岙村民,携带香烛,前来墓地焚香祭扫,肃立墓前,缅怀先祖业绩,寄托人们无限的哀思。
    在大公岙村,有一套清咸丰十一年的《鲍氏宗谱》,至今已近146年,弥足珍贵。在村书记鲍明陆的陪同下,来到一座明清的大杂院,从楼上木箱内取出一套约15本的《鲍氏宗谶。在秋日的阳光下,发黄破碎的旧宗谱,密密麻麻的文字,记载着大公岙始祖的姓名、历来、世系传承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理等。文革时,宗谱被抄到家庙前,差点被烧掉,是鲍常法老人冒着被批斗的风险,将宗谱藏到安全的地方,才幸免劫难。
    白云深出的大公岙,距奉化城区约60公里,盛产茶竹,交通便捷。鲍氏的祖祖辈辈,以山为家,扎根深山,建设山村。今年79岁的鲍仁荣老人,1948年参加“三五”支队,在攻打天台县城的战斗中,不幸负伤致残,今仍留守大山贡献余热。他满有风趣地说: “大公岙,虽山高路远,但他是我的出生地,谁都说咱家乡好!”
    绕村一周,已近黄昏,山村升起缕缕炊烟,萧瑟的秋风迎面吹来,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诗仿佛又在耳边回响。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通讯地址:宁波市宁穿路2号:宁波南极制冷公司鲍贤昌
        手机:13967815078 邮编:315040
 


分享按钮>>文苑十期 翔凤头鲍姓迁移探讨
>>燕狮公司产品获“消费者满意商品”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