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十期 鲍 郎 盐 场

    中华鲍氏网 2011年3月11日 鲍翔麟


                                             鲍郎盐场
                                                                              口鲍翔麟
    鲍郎盐场,位于浙江省钱塘江北岸海盐县境内,是鲍氏先人江南留下的最早古迹之一。 鲍郎盐场的命名是在东晋。据《南史》记载:隆安五年(401)五斗米道“孙恩从海上犯海盐,刘裕筑城于故邑拒之,恩败,裕与海盐县令鲍陋率千人追之,鲍陋子嗣之战殁。不久,刘裕登基为宋武帝,为纪念鲍陋之子,把他的战殁之地的盐场,命名为鲍郎盐场。后人又把盐场附近的一条河道命名为“鲍郎浦”,一个集市命名为“鲍郎市”。鲍陋后来官至益州刺使。 
    海盐县建置于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县名是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见《太平寰宇记》)。据据范文澜《中国通史》考证,当时全国有两大产盐中心,一为江苏盐城,一为浙江海盐。海盐因产盐而建县,故其县境也根据盐场的分布而划定:北至娄(今江苏昆山),南至钱塘(杭州市),西到由拳(今嘉兴市),东临海,成一沿着海岸线的狭长形。鲍郎盐场就在今海盐县南境的澉浦镇和秦山镇、通元镇的一部分。
    盐业与国计民生关系极大。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封侄刘濞为吴王,刘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益铸钱,煮海水为盐”,这两项收入,使“国用富饶” (见(使记•吴王濞列传》,并在马嗥城(今海盐县城)设司盐校尉。这是海盐县有盐官之始,后盐官演变为地名,属今海宁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海盐县先后分出海昌、华亭、平湖三县,而海盐县的县名,却奇迹般地经历二千年保持不变。
    唐代,鲍郎盐场仍是全国主要盐场之一。当时,朝廷设“监”管理盐业,在全国设十监,鲍郎盐场属嘉兴监。唐至德诗人、著作郎顾况撰《嘉兴盐监记》曰: “淮海闽骆,其监十焉,嘉兴为首。”唐开元五年(771),唐玄宗把原在长州(今苏州)的“通元寺”移建至鲍郎市,并敕赐寺额,这就是今天通元镇的来历。
鲍郎盐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首先是在海盐县海边,分布着大片海涂。据宋《澉水志》载: “旧传沿海有三十六条沙岸,九涂十八滩,至黄盘山上岸,去绍兴三十六里,风清月白,叫卖声相闻, (秦)始皇欲作桥渡海。”我们的先人,就把这广袤的海涂开发成盐田。后来,随着海岸线的变迁,海涂面积虽然有所减少,但据明《续澉水志》和清《澉水新志》记载,明嘉靖间有“滩场四千一百六弓一尺五寸”,清道光间有“滩场四千三百五十弓一一尺二寸”一弓合今制1.6米,:360弓为一里,故向东往海中伸展的滩场,当有十里之遥。滩场的两边,时北起海沙场的南四团,南至黄湾场的谭仙岭,长约20里。因此,海涂面积当在200平方里左右。
    在滩场后面,有荡地。即已经淤积成陆、尚未开垦、只长茅草的荒地,茅草正好是煎盐的燃料,俗称“草荡”。明代,鲍郎盐场有“荡地九十二顷一十四亩九分五厘二豪八忽,每个盐丁可分摊草荡十五亩六分八厘。”至清道光,有草荡三千五百九十九亩。随着外面海涂的淤积,里面的土地逐渐淡化,于是又有荒荡、熟荡和新耕荡之分,这里不再详述。
    除荡地外,盐场地附近还有低山小丘,划给盐民樵草煎盐,称为“灶山”。但在历史上,也常因争夺柴草,引起民间斗殴。据宋微水志》载: “澉镇长墙山、葫芦山、筱山、沈氏山、半潮山、青山、庙山、泽山、黄毛山、秦驻山、凡十山,官给亭户樵草煎盐。惹山、陆墓山、石屋山、杨山、碧里山、吴家山,凡六山,听百姓放牧。先是亭民、百姓互相争讼,自五代至本朝,屡经御判,以石匣驻文藏地,二百年来,尚无定属,每岁山上争杀,多死者。淳熙十一年,仓史石检详起宗委,干办公事,采酌舆论,各分定界,具奏,由是息争。”至清代,据《澉水新志》记载,道光间有“灶山”六千六百九十一亩。
    从汉代直至明清,盐民的户籍与农民的户籍,一直是严格分开的。农民叫“百姓”,盐民叫“亭民”、   “亭户”,也叫“灶丁”、 “灶户”。据明《海盐县图经》记载: “洪武初(1368),鲍郎场盐课司,官使抬盐工脚一十五名,总催四名,头目三十名,灶丁并催目一千七丁,岁办盐三千六百五十三引二百二十八斤一十四两七钱,该给工本钞七百三十锭三贯七百五十文。”后来, “灶丁”演变为一种身份,具有分到滩场、荡地的权利,和交纳食盐的义务,与盐民的实际人数相差越来越远。至嘉靖二十四(1545),审定为“大丁四百一十丁,小丁三千一百四十一户。”清康熙间,有灶丁3141丁配于各团,计南团785丁,东团636丁,西团739丁,北团981丁。民国十九年,有滩户、灶丁及雇工3400余人。建国初,1951年有盐民4337人。 
    古代引海煮盐的生产过程是:先在海边用土筑二条长堤,在堤上开几个缺口,缺口里面是沟曲,随着朝夕,海水可以有计划、有控制地流进来;海堤里面,顺着沟曲,把大片海涂整理成一方方光滑如镜的盐田,也叫“摊场”;趁天气晴和或西风时,把敲晒至细如粉的“生泥” (淡泥)挑进盐田,铺平摊匀;利用地形高低,或用人工车戽,把海水灌进盐田,让“生泥”吸收咸分,经过太阳连续暴晒和人工不断刮抄扒扫, “生泥”变成一层薄薄的白色盐花土,俗称“灰”;盐民把“灰”刮拢来,挑戍一堆,让里面浓度很高的咸水从灰堆底部慢慢淋出来,集中到旁边的灰池中,俗称“卤”或“盐卤”;“盐卤”积聚到一定数量,就可以挑到“盐舍”内,由几户盐民合伙,在盐灶上举火煎炼,制成食盐。
    从建国后在鲍郎盐场汤家团出土的一批制盐工具看,盐灶是一个长近2米,宽约1米、厚达5公分左右的大铁盘,铁盘置于盐舍内,四角用铁链吊起,下面挖一深坑,把成捆的柴草丢进去,烧至铁盘沸烫,然后让盐卤从铁盘旁边的一口大铁锅中流上铁盘,不断用铁铲翻动,约经过1小时半至2小时,盐卤就能结晶成食盐。盐盘有福字号和禄字号两种型号,每盘盐的产量,约180斤至200斤。 由于盐灶是制盐的关键工序,所以历代官府都对盐灶管理、控制极严,并把盐民按照盐灶组织起来。固定若干盐民为一灶,若干盐灶为一团,以此作为催缴盐课的依据。团、盘的数量,历代多寡不一:元代分19团;明嘉靖年间设5团,万历四十二年(1614)设东、南、西、北4团,有官盘229链;清光绪二年(1876)分20团,161灶;民国年间分15团。其中北团、顾家团、汤家团、周家团、小海团等都已演变成地名,流传至今。有关鲍郎盐场的生产工艺,在清乾隆朱琰的《晒海谣》中,有较详细的记载。
    鲍郎盐场生产的盐,色白、粒细、味咸、质纯,在汉时名为散盐,优于他地“出盐直用不炼”的监盐。由于它产于吴地,所以又称“吴盐”,清著名学者朱彝尊有“煮就吴盐雪不分”的赞誉(见朱彝尊《鸳鸯湖棹歌》)由于食盐的质量好,海盐人不仅世世代代把盐运销各地,还用盐和黄豆酿造成优质酱油,运销上海等城市,由于途中运输酱油繁忙,连从海盐县至上海市中间的一段河道,也被人呼为“酱园港”,沿用至今。近百年来,上海形成大都会后,海盐人又运用当地所产的盐和传统技术,到上海开没冯万通、徐松盛、万升等酱园,酿造优质酱油供应全市,在上海市场占领半壁江山,从业人员近干人,称为“海盐酱园帮”。 盐丁的劳动是十分繁重,生活是及其困苦的。从宋代实行“榷盐法”起,盐户灶丁是替官制盐,按丁交纳,只领取微薄的工本钱,名为盐课。制盐受天时支配,每年产盐的旺季仅农历5至8月四个月,越是天气酷热,越是烈日当空,越要“担灰摊晒”,挑担比农业劳动还要多。如果三日之内碰到下雨,半干的“灰”被淋湿,就前功尽弃,必须重头再来。如果遇到台风,潮水过塘,则盐田尽废,损失更惨。而盐民要缴纳的盐课又十分沉重,据明《海盐县图经》载,1007名盐丁,每年要缴纳3653引食盐,一引为400斤,折合今制共146万多斤,即平均每个盐丁需交纳1400多斤。因此平常年景盐民都无法温饱,碰到连绵风雨或海堤崩溃等灾害,盐民就无法生存。据南宋常棠《澉水志》载:“庚子岁(1240)大歉,亭民相脔肉自救,九灶不烟,俸活无几。”已经饥饿到人吃人的地步。因此在唐朝末年,贩盐出身的钱缪在临平起兵时,鲍郎场盐民积极响应,有屠瑰智、朱行先等人成为开国功臣,名列“功臣塔”。元朝末年,贩盐出身的张士诚在苏州起义,鲍郎场盐民也积极响应,当地有“生不谢宝应杨,死不怨泰州张”的民谣。直到近代,上海明星影片公司还于民国二十年(1931)前来鲍郎盐场西海头盐区(今属南北湖风景区),拍摄反映盐民苦难生活的电影《盐潮》,女主角由电影皇后胡蝶主演,作家阿英、郑伯奇编剧,徐欣夫导演,夏衍(建国后任国家文化部副部长)也曾来鲍郎盐场(澉浦)作前期考察。作家阿英(钱杏村)还于1932年写《盐乡杂信》十多则,刊于上海《申报》,揭露盐民的苦难。
    由于盐业和贸易的发展,唐开元五年(717),在鲍郎盐场的所在地置澉浦镇,辖境和鲍郎盐场相同,包括今澉浦镇全境和通元、秦山两镇的一部分。镇设镇遏使,由土豪杰领之,兼管盐课,隶嘉兴盐监领导。宋初仍沿用,南宋从绍兴壬申(1152)至嘉定辛巳f1221).有24人曾兼此职。自嘉定十四年(1221)起,始设专职盐官,监鲍郎盐场。首任专官名朱俯,字伯昂,吴兴人,迪功郎,宰相之孙,在澉三载,把盐场治理得“井井有条,清夷不紊,课额独登”。当时鲍郎盐场的岁课是三万五千六百石有奇,并在廨西建“秀野堂”一座,堂外青树翠蔓,凄神寒骨;堂内骚人黑客,献瑰吐琦;堂上遥芩寸壁,石剑泉伸;堂下苍苔依砌,花影画帘,为澉浦镇历史上最早的园林式建筑。元代,场设盐司令、盐司丞;明代设盐课大使,清代因之,民国设盐事长。历代对盐宫都相当重视。有宋《鲍郎场题名记》、宋《鲍郎政绩记》和历代《海盐县志》收录其姓名和事迹,直至民国,共计165名。
    鲍郎盐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所以除保存上述文献资料外,还有清末《灶户执照》和民国《灶课钱粮报单》收藏在民间,距今已近百年,可视为文物。清宣统二年(1910)《灶户执照》,长23公分,宽8公分,土纸木刻印刷,字5行,上盖“两浙鲍郎场正堂”长方红印;中华民国九年(1920) 《灶课钱粮报单连串》,长25.5公分,宽17公分,土纸木刻印刷,上盖“鲍郎场印”正方红印。
    由于钱塘江出海水道的北移,鲍郎盐场所处杭州湾北岸的海水变淡;也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原划给盐场的所有的“荡地”和“灶山”,已开垦成农田和果园,连部分盐田也逐年围垦,种上了庄稼。因此,至民国期间,食盐的产量和质量都严重下降,盐民的生存状况更加恶化。建国后,遵照1950年全国盐务会议“撤废若干无发展前途之盐场”精神,鲍郎盐场于1951年废场,海盐县人民政府给4337名盐民分配了土地,因当地人多地少,其中218户、1014人迁到离海较远的沈荡、欤城一带农村落户,同样分得土地,生活给予妥善安置。
    半个世纪过去,现在鲍郎盐场的旧址上,已经旧貌换新颜。大批摊场围垦成桔园、鱼塘和棉田,计黄沙坞540亩,老寨山外1050亩,葫芦山外2382亩,长墙山外397亩,青山外1067亩,合计5436亩。从2003年开始,又进入新一轮开发,拟围垦面积达1.8万亩。在原鲍郎盐场南部的西海头和黄沙坞,有“钱江潮源”、“沙坞橘香”、“石帆蜃气”等景点,已划为浙江省级南北湖风景旅游区的一部分,每年有游人40多万。在原鲍郎盐场北部的秦山麓,于1990年建成我国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厂——秦山核电厂,标志着我国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2006年11月3日)
 


分享按钮>>文苑十期 云南省昌宁县鲍氏概况
>>文苑十期 鲍 烈 女 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