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五期 老墓(鲍宣墓)
- 中华鲍氏网 2011年5月21日 牛成孝
老墓(鲍宣墓)
口牛成孝
我村里有一座高大的古墓,大出一般坟墓几十倍,甚至百倍,村民都称它老墓。一进村就能看见,像巴黎的凯旋门那样醒目耀眼,远远望去,像一座隆起的小山,巍然屹立于许多农舍民房之间。半腰立一幢古碑,古碑被囚在砖垒的龛里,碑文是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字,童年时看过几回,亦不知所云;老墓下面立一幢大碑,无砖龛,上书:“汉司隶鲍宣之墓",大字醒目,记忆犹新,并且在“宣”字旁边加一个“讳’’字,表示对逝者的尊敬。
据说,老墓不是我村的,是村北距离有二里之遥的鲍庄村一家姓鲍的坟墓。
老人们还讲:老墓里的棺椁用铁索吊在空中,棺椁之前放着一盏万年灯,永久不灭,所以至今墓顶不长草木。
尽管儿时听来许许多多老墓的传说,但谁也没有讲明:墓里埋的是位什么样的伟人,他有什么功迹于人类,为什么墓丘那样高大?
多少年过去了,我觉得当今南鲍人对此也很茫然。
后来我离家上学,并在异地工作,一想到故乡,这儿时的老墓就浮上心头,同时这疑念也伴随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知识不断积累,很想知道老墓中所埋的鲍宣“为何许人也”。因此,我读了《汉书》、《资治通鉴》,查阅了有关的历史资料,明白了鲍宣应是一位被我们当今社会所尊敬和怀念的历史人物。他好学明经,刚正不阿,不畏强暴,直言敢谏,敢于为黎民的疾苦鼓与呼!
鲍宣,字子都,西汉渤海高城人(今河北盐山东南),出生年份不详,卒于公元三年,距今近2000年。他举孝廉为郎,谏议大夫,一直到司隶校尉。据考:司隶校尉,是汉武帝以后设置的官职,是地位十分显要的监察官。上可纠举包括三公在内的朝中官吏,下可督察郡国要员。
鲍宣所处的时代,是汉哀帝时代,嗣后不久,便发生了王莽篡位,以及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鲍宣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汉王朝的衰落时期,西汉王朝经过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到哀帝、平帝时,已走下坡路。当时,中央政权衰弱无力,外戚、宗室、大官僚盛行兼并掠夺,阶级矛盾日趋深化,广大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汉哀帝刘欣昏庸无比,他宠幸的外戚董贤,不过是一介巧言令色而无报国心肝的小人,哀帝对他的一次赏赐,土地竞达二千顷,致使董贤家里的从客,“浆酒藿肉’’(视酒为水,视肉如豆叶),“苍头庐儿(供奔走的闲散人员),皆用致富’’。 哀帝死后,董贤被迫自杀,官府变卖其家产,达四十三万万之多,统治者已达到极端腐朽的程度。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在残酷的剥削与压迫之下,有的沦陷为奴婢,过着“与牛马同栏’’的生活,有的四处流亡,饿死荒郊,惨不忍睹。这时,秉一身正气,怀两袖清风的鲍宣,不畏杀头贬官的危险,两次给哀帝上书,为劳苦大众指陈时弊,呼号呐喊,鲍宣在上书中写道:“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此非公卿守相贪残成化之所致耶!’’
“此非公卿守相贪残成化之所致耶?”这一反问,何等的有力!鲍宣指出的“民有七亡’’(亡,逃亡,民有七种情形而被迫逃亡他乡,流离失所):一,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二,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三,贪吏并公,受取不已,四,豪强大姓,蚕食无厌;五,苛吏徭役,失农桑时;六,部落鸣鼓,男女遮列;(村干部在乡里鸣起鼓来,农民不分男女,都得放弃作业,赶到路上去搜捕盗贼,迫使人们离散家园)七,盗贼劫掠,取民财物。鲍宣又指出“民有七死",(即七条死路。)一、官吏任意打死人;二、刑法苛刻;三、冤狱陷害无罪人;四、盗贼横行;五、报怨寻仇互相残杀;六、饥荒无救;七、时疫流行。鲍宣指出这“七亡七死’’的惨局是“公、卿、守、相’’贪暴成风而形成,真是一针见血。
鲍宣为民呼号,天理昭昭。
鲍宣又说:“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陛下上为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天牧养元元(元元,即老百姓)视之当如一,合《尸鸠》之诗。’’(尸鸠,诗经篇名,尸鸠养七子,一视同仁)外戚董贤,从客“浆酒藿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今贫民菜食不厌,衣又穿空,父子夫妻不相保,诚可酸鼻,陛下不救,将安所归乎?……陛下取非其官,官非其人,而望天悦民服,岂不难哉!’’
当时,在朝居官的人都以“苟容曲从为贤,拱默尸禄为智’’(该做的事不做,该说的话不说,曲从上士,明哲保身,巧取奉禄的人被说成是贤者和智者),鲍宣深知自己对抗这样庞大的黑暗势力,与恶人结怨,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然而他迫于大义,尽谏官之职,在所不惜,这就是鲁迅所说的为民请愿的人,可作民族脊梁的人。
鲍宣为民呼号,嫉恶如仇,指陈时弊,一针见血。终于因忤孔光而被刑。公元三年,受当朝执政的王莽所迫害而自杀。
我想历史是公正的,人民是通情的,就在鲍宣因得罪孔光下入大牢时,在京的学者聚结上千人,拦住宰相上朝的车马为他请愿,并上书国君。终因民意难违,哀帝对鲍宣“减死一等”处以“髡钳’’(即剃去头发,颈项加锁)“刑后徙家于长子"。
他死后,经过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托体同山阿"的老墓,巍然屹立,尽管我在童年时没有听到他“为民请愿’’的事迹,然而这隆若山阿的老墓却人人传而说之,这和过端午节吃粽子一样,尽管有的人已淡忘了吃棕子和屈大夫的渊源关系,然而这何尝不是一种历史的纪念呢!这样高大的墓丘就是对伟人纪念的见证! 南鲍村一座老墓,村民引以自豪。我出自一种爱乡敬土的心里,很想把老墓和南北朝时期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鲍照连系起来,然而这是历史,是科学,怎么能随意杜撰呢?文学史上明明白白写着:“鲍照,字明远,东海人,即今日江苏省灌云”,和南鲍老墓,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在鲍照死后,当时的文人虞炎为《鲍参军诗集》作序时指出,“鲍照祖籍上党"。
但有好多学者不同意这个说法,当代学者张志岳在《文学评论》上发表文章,否认这个说法,但他在文章论说中同时又承认鲍昱、鲍德是鲍照的祖先。那么鲍昱、鲍德是何许人呢?《后汉书》的《鲍永传》中有明确的记载:“鲍永字君长,上党屯留人也,父宣、哀帝时任司隶校尉,为王莽所杀。’’本传附有鲍永之子《鲍昱传》,其传日:“昱,字文泉……建初四年,代牟融为太尉,六年薨,年七十余,子德……’’,承认鲍昱、鲍德是鲍照的祖先,昱、德的祖先是鲍宣,那么说否认鲍照祖籍上党是错误的。专门从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学者曹道衡先生同意这个说法,他在一篇题为《关于鲍照的家世和籍贯》一文中推测道:“屯留和长子是邻县,现在地图上屯留和长子之间还有一个村镇叫“鲍店",可见鲍宣移居上党后,家庭曾在此定居,所以他的儿子鲍永就算是上党人。东海鲍氏始祖鲍德是鲍永的孙子,当然也是上党人。我根据这些资料,每每讲到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祖籍时,总是略带自豪地说:鲍照的祖籍是上党,实际上就是我的故乡南鲍,不过说南鲍,也欠妥,南鲍是因看坟而缘起,正宗说法应该是鲍庄,当然不是鲍店了,说鲍店正是曹道衡先生的推测之词。
南鲍有个老墓,下边埋的是汉代忠烈之士鲍宣,应该算做国家的文物古迹,南北朝时期在文学史上有崇高威望的诗人鲍照又是鲍宣的后嗣,又更有一层纪念意义,所以老墓应该做为文物把它保存下来。不过我要告诉读者,现在老墓荡然无存,文革时被村民挖劫一空,就连那两块石碑也找不到。据说墓下有若干文物,也是丢东失西,不知去向,现在的南鲍人,在老墓的旧址上盖起了舞台,修通公路,老墓确是遗迹难寻了。笔者行文至此,不觉黯然伤神。
我又想:正因为想要弥补这历史留下的缺憾,我才写了这篇纪念它的文章,使人们知道:山西有个长子,长子有个南鲍,南鲍有座老墓,老墓下面埋的是汉代忠烈之士鲍宣,鲍宣又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鲍照(鲍参军)的祖先。
老墓,即使是人们记忆中的文物,也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闪光。
(作者系长治教育学院副教授) 原刊于2001年1月长治市委《创新》第一期
分享按钮>>世界总会召开常务工作会议
>>文苑五期 “老墓”的兴衰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