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五期 追寻上党鲍氏遗存

    中华鲍氏网 2011年5月21日 鲍永臣


                                     追寻上党鲍氏遗存
                                                                         口鲍永臣
    曾拜读《歙县鲍氏三族宗谱》见到:“鲍徙居上党族姓始大”一语,深知上党对我鲍氏的重要。但查史籍,只《汉书-鲍宣传》记载:“鲍宣字子都,高成人…徙上党遂家焉”。在宣公之前,鲍氏诸宗谱中所记若干先人曾任“上党太守”等,均不见史册,可信程度有待证实。故此我意欲追寻上党鲍氏遗存,希望有所发现。世纪之初,国庆刚过,我启程首访渤海,先从宣公籍贯:“高成”开始。
    一、鲍宣原籍:“高成”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高成县,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东汉改为高城县。”又查《盐山县志》:“盐山县境春秋战国时代为齐地,秦属齐郡。汉高祖五年置高成县,后称高城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改称盐山县。”
    到盐山,请出租车司机引路去高城,司机张师付讲:“是哪个高城?县城北有个旧高城,县城东南也有个高城,现在叫古城,你去哪个?”我一时讲不明,只说:“我找的是汉朝的高城,”张讲:“巧了,遇上别人未必知道,城东南的古城就是最古老的,我姥姥家就住在那里,村名叫‘古城赵村’,据说那座土城老年间没人住了,是一家姓赵的先开荒种地,搭草屋,后成小村才叫古城赵村,我车上有一本《盐山县志))那上面有记载,你看看对不对。”如此巧遇,幸甚! 
    途中翻看修于近期的《盐山县志》见“古遗址”篇:“高城县城遗址:位于县城东南9.7公里处…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于此置高成县。北齐文宣帝天体七年(556年)高城县移至大留里(黄骅县旧城),此地为高城县治达1758年之久。现高城县遗址,尚存土筑城墙高1至4米不等,墙体虽不连接,但原痕迹清晰可辨,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1320米,文化层厚约3米。在遗址内曾采集到战国‘盖弓帽’、秦朝‘半两钱’、汉代‘五铢钱’、新莽‘货泉钱’等文物。被列为盐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见《人物篇》:“纵观古今,有所建树、名垂史册者,不乏其人。西汉名儒,司隶校尉鲍宣、…”、“鲍宣(?一3年)字子都,渤海高城(今盐山)人…”。
    此时车行新修公路上,远离县城,在渤海冲积大平原上,一望无边,天兰地绿,突见前方南北一道高岗,司机讲:“高城到了”。我登上高岗,这高城夯土城墙,高有2—3米,宽有10来米,被农民整理的很平坦,所种置的白薯绿油一片。放眼四周,在这平原上此处实有居高临下的感觉,难怪在清•康熙《盐山县志》上载:“名高成县,取地面广远之意”。我请司机给我拍张照,又沿土墙南北慢步十多分钟,脑子里似乎浮现出,在田齐代姜,赶杀我鲍氏的年代,先祖们弃家北奔逃命,来此齐燕交界的荒野,那时恐尚无高成之说,很可能这创城之始有我鲍氏先祖。近日拜读温州《上党郡鲍氏大宗谱》世系,见记载有:叔牙公8世孙鲍息,“因姜齐被田族所灭,(前476年)外逃高成县…”。历经至19世至鲍宣公始迁上党长子县。算来宣公祖辈在此居住十多世历四、五百年。继续前行,见所经公路自西南斜插东北,直穿古城,破为两个斜角,到南城墙外往西一条沿城土路可达“古城赵村”,将到城角见有三人在城下田间劳作,司机相识,是王姓老者及其子、媳,王60余岁,原是村干部。向其请教这古城故事,老者说:“你算找着人了,现在村里能说的清的也就属我了。”老者说:“这土城,我记事时有十来米高,厚有八、九米,四面城墙完整,东西南北都有门,但只剩豁口了,东西有四华里,南北有三华里,北边的墙是最先平的,后又开挖宣惠河,西城墙也平了,这二年又修一条公路斜插整个土城,老土城就剩这点了,老百姓拆墙取土,平地种庄稼,墙是越来越矮,越来越薄了,过不了几年就会全平了。我现在种的这些地原来都是城墙,我身后的土城墙是现在最高的了。”(见封底照片)。辞别老者,沿土路环绕古城一周,见遗迹参差时断时续高低不等,仍见老农挖土平地,此古迹虽列文保单位,但列而不保,为时不会太久再见古高城就不易了。
    高城何时没落无人烟?我想自田齐代姜鲍氏避难此地至宣公四百多年,宗谱记有十三世,繁衍鲍氏子孙何止数人,可能在王莽时期全部逃离。至于此城无人烟,据访高城附近和乐村83岁鲍连绪讲:“此地方园数百里,燕王朱棣靖难南京时遭到百姓的抵抗,不久燕王扫北杀得此地十有九死,荒无人烟,只剩四姓有人留下,其中有我们姓鲍的”。史载明初自山西等地大批移民至此,并有许多明军屯兵形成村落,故现在称“官屯”的有七十二之多,如:鲍官屯、倪官屯、贾官屯等。询问各村民“祖居何地?”大部回答:“山西大槐树”。二千多年的古高城将在地球上消失,但其仍以历史名都记载史册,有清•同治丁卯,南皮人潘震乙撰文一首为证:
    “盐山古高城,汉都尉治也。地连瀛海,界介燕齐。民俗朴直勤俭,士风经术、耻奔兢、以廉隅自励。古今人物自汉迄明,如鲍司隶、王忠肃诸公,大节凛凛,山斗同瞻。此外俊杰迭兴,炳彪不一。虽邑濒广斥,其实畿南名都也”。
    二、鲍室祖墓地:“高乐”
    鲍宣公的祖墓地在渤海郡高乐县,我是偶然在查阅清•康熙十九年版《南皮县志》上见到的。该志沿革篇:“考禹贡为兖州之域,周则燕齐之交。齐桓公缮皮革于南域,因名南皮。秦始皇二十七年置南皮县,隶钜鹿郡。汉以渤海领二十六县,南皮隶之。新莽改迎河亭。东汉延光元年,移渤海郡于县省,高乐入焉。”古迹篇:“高乐废县,在东南四十里,今董村镇是。又名思乡城,西乡城,汉司马师丹封侯俱此”。冢墓篇:“包宣祖墓在高乐废县城东”。卷之七,人物•宦业篇:“鲍宣,字子都,渤海人。祖墓在高乐城东三里。好学明经…”。在重修凡例中有一条记载:“一、志贵传信,旧志因急速完成,未及详核,遂有应载有反遗者。如封钜台、鲍宣祖墓、王早居、高适故里之类。…今皆考明改正,适如其真,非敢辟前立异也。观者幸勿泥旧志而起疑”。
    从这县志上看出三点:1、宣公确有祖墓在高乐县;2、在康熙版县志修志时,掌修人马士琼(高乐县令)从旧县志上拾遗,补上了鲍宣祖墓的记述:3、同一一部县志上有记“鲍宣祖墓”,有记“包宣祖墓”,何故?是笔误吗?不是,光绪版《【』J西通志》(初主修:鲍源深,完成:曾国荃)载有上党十大姓,鲍为首,下注:“…宣受王莽迫害死,其后有改包姓,避祸丹阳”,近阅《上党郡鲍氏大宗谱》世系图宣公注:“…被王莽所杀,鲍族去鱼为包,奔丹阳避莽难”。王莽狠毒杀尽异已,宣公之后为保祖墓,去鱼为包,确有其事。我曾去开封参观“包公祠”讲解员讲“包公祖上为鲍姓”,近年去合肥参观“包公墓”,见其((包氏宗谱》载:“始祖申包胥”,何为真?我们不去争包文正是否祖鲍姓,但温州鲍、包同源,陕西也有包氏,其宗谱上逆祖为鲍,只可惜我无缘去拜访。 
    为探究竞,我前年访问蠡县鲍墟之后东去南皮。先拜访了“鲍官屯”的鲍炳文先生(影视名人鲍国安的堂兄)幸邀同去古高乐城。董村乡位于南皮县城东南22公里,地处漳卫新河与宣惠河之间,东北与盐山县接壤。古高乐建于秦,原名“四合庙”,汉时更名“永乐城”,又名“思乡城”,系高乐县治。南皮旧志载:“黄河故道在城东南50里处,且岸高丈余,中阔里许,境内延环30余里。”土质沙、粘层次明显。今人称“金沙岭”,现全乡面积44平方公里,居民二万多人。
    古高乐最早就是座庙,又逐成镇又演为城,古墓很多,据访该乡董镇中学教员称:解放后考古挖掘曾出土很多古墓古尸,据说古高乐还是座押犯人的监狱,询问是否听说曾有鲍宣祖墓在此?答:不知。访一位该村年最长者(83岁)亦称:从来没有听说过,全乡也无一鲍姓。来此除见二普通农村外毫无收获。但从史料记载,古渤海三城鼎立(千童、高城、南皮)时已在秦,鲍氏避难于高城历十余世,墓葬地选距居住城七、八十里的‘思乡城’,历今二千多年,沦海桑田,尽管现在尚无实物可证。亦当可信。
    三.鲍宣故里:“长子县鲍庄”
    宣公徙上党遂家于长子,《汉书》“鲍宣传”有载。可他落户于长子何处?《长子县志》上对长子县城关镇鲍庄村的村名来源时说:“鲍庄位于城东4公里。相传是一鲍姓人家先居于此,故名”,又对南鲍村的村名注:“南鲍位于城东4.5公里。据传汉代司隶鲍宣被王莽杀害后葬于鲍庄村南,后在鲍宣墓之南建村护墓,故名南鲍”。两注联系起来说明,宣公徙长子就住在此地,演变成村,名“鲍庄”,卒葬村南,名“南鲍”。
    我去访问鲍庄首先见到的是村党支部委员鲍正堂。据介绍,鲍庄200多户1000多人,半数鲍姓。解放前曾有家谱,水灾人祸早已无存,谈到鲍姓始末,有些老人尚知一二。我请村中年长者十余人开个座谈会,颇有些收获。76岁的鲍三则老人,其父是县城“鲍公祠”最后一位看祠人,三则老人幼时经常随父住在祠中,他向我详细地述说了“鲍公祠”的情况(三则老人即正堂之父,去年不幸去世);84岁的鲍仕胜老人对“鲍宣墓”较熟悉,也向我尽情介绍,还谈了许多与我鲍氏有关的事,这些“活经典”着实可贵。据说长子的鲍氏最先从鲍庄避王莽难外逃屯留等地,遍及上党七邑,后鲍升(宣次子)复回鲍庄,鲍永即住屯留,再后有鲍氏在鲍店经商,而后繁衍散居数村如鲍村、鲍寨、东鲍、西堡头、鲍家河等村。但西鲍村鲍氏自称是明初从洪洞县老槐树下迁居此村。1995年人口普查全县鲍氏13175人,占县人口第七位。但从近现代鲍氏人才上看,很欠发达。我着力想访当代长子鲍氏名人,仅拜访到县政协副主席、著名上堂梆子演员鲍根籽(女)及县公安局政委鲍起山、鲍店镇民营企业家鲍先锁,历史的变迁,也确令人伤感。引清-嘉庆间长子县令刘樾的《鲍店镇对酒怀古》诗一首以寄情怀: 
        “镇名鲍店有由来,前哲遗风安在哉。 
           姓氏犹堪追汉代,典型久已等秦灰。
           感怀司隶诗如钓,言念参军酒溢杯。
           我欲起衰当圣世,还求旧族出新才。”
    四.鲍宣墓、鲍公祠
    据《长子县志》明•正德八年(1513)刻本墓冢篇载:“汉司隶鲍宣墓县东十三里,宣被徙家于长子,卒因葬焉,岁久垄荒,明-弘治三年(1490),潞州守马公暾,行部至县,见而悲之,乃命筑围墙以杜樵牧,今废”。又《长子县志》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载:“鲍先生祠,明•弘治五年(1492),知县孙玺奉巡按御史蒋公讳勋檄建,祀汉司隶校尉鲍宣,按阮侍郎‘鲍公墓记’祠有堂,有左右室及龛桌,供器俱备,宣固不世有之贤臣也,家于长子,坟墓在焉,今祠废,而并祠之旧基亦无可考”。又《长子县志》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碑坊’篇载:“《鲍公祠堂碑》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县令王巨源立”。现摘碑记中有关内容:“…每读其七亡七死等疏,未尝不慨然流涕,及作令是邦,始得拜公之墓,因急访其祠,而邑人士皆曰无之,披检志乘乃知公故有祠也夫,自西汉之末迄今千数百年,考其行事犹凛凛有生气,凡忠臣孝子无不欣慕而乐道之,况是邦为公之埋骨地,子姓繁衍遍于七邑,顾其祠乃废弃,至询之士人而不知,何以慰天下忠孝之心,而明邑人仰止之素哉,且志云:汉、唐、宋、元皆有祠,明初蒋侍御犹檄县立祠,今祠废并祠基亦不可考,…我怀此有日,暨莅事之三年,乃克卜地谋鼎建焉。复得鲍宗之耆秀者数人,乐襄其事,历半岁祠成…”。
    从上述史料可知:1、宣公墓及祠,自汉立。历唐、宋、元屡毁屡建,至明弘治间已垄荒,轮为樵牧之所;2、明•弘治三年复修墓及祠,并由邑人阮勤(明弘治间荣禄大夫)著“墓志铭”;3、清光绪间,墓存祠又废,县令王巨源再修墓,因祠旧址无存,“鲍公祠”改建于县城南街,并立“鲍公祠堂记”碑。此次修缮墓祠即为最后一次,直至现代。
    墓之规模,参阅((爱我长子一方土》一书(199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李世钟,顾问:常光明、程计则,为当时分别任县委书记、县长)所述:“…鲍宣墓在长子城东5公里的南鲍村。墓高十多米,周围占地二十余亩,墓前矗立着两块高大的石碑,一块刻着‘汉司隶鲍宣墓’,另一块刻鲍宣的‘墓志铭’。到清代时,墓周仍筑有围墙,尚有人看护…”。当我在鲍庄老人座谈会上讲及这一段记述时,老人们认为所述是实,只是墓有石碑不是二通而是四通,墓前一通大碑、墓中腰偏右一通也不算小,而有二通在上墓顶的小路边,比那两通稍小些,其中有一通倒在路旁,只是碑文老人们都不太识字记不清了。老墓不幸在“浩劫”年,南鲍村民“破四旧”历时数日,将墓拆毁,但没有一个姓鲍的参与。我在南鲍村大路边所见到的大舞台就是原墓遗址。据老人们讲:老墓占地二十亩之外,还有九亩地是供护墓人耕种生活的。老人们向我描述记忆中的鲍墓:老墓坐北朝南,背靠土山(名‘窑上’)土山比墓略低些,从土山上墓顶很方便,从前边上去有小路,显得特别高,土山坡上有树,也种有庄稼,墓周边有残缺不全的围墙,不过半人高,墓高有三、四丈,墓顶光秃秃,方园几个村老远都能看见。谈及墓的完整,老人们讲:墓东南角挖有一洞,不到一人高,估计是早年盗墓所为,但未见有人再敢进入,其它地方基本完整。 
    当问及县城内的鲍公祠,在位老人大部都去过,特别是鲍三则老人,非常清楚:“鲍公祠正殿五开间通坨,中三间大供案上两坐牌位,一大一小,大的是‘宣祖神位’、小的是‘鲍希颜公神位’,东西厢房各十间,主要供鲍氏先祖牌位,有几间堆放祭祀物品,大门两侧门房为看祠人住,大门额横匾((鲍公祠》,正殿前左右各有一石碑(应是建祠记碑),祠堂终年香火不断。到日本侵华时期,被占为军营,解放后也再未恢复,后来就改建成粮库,归县粮食局了。(我曾去县城寻祠旧址,见近邻‘天王寺’两座大殿建筑仍在,已改为存粮库房,‘鲍公祠’片瓦无存)”。
    关于宣公墓始建于何年?参阅《爱我长子一方土》及《后汉书》“鲍永传”我推测:鲍永是位“事后母至孝”的人,在他被光武帝特封为关内侯,又任命为扬州牧之后,在任不久,后母故世,时约光武十年(34年),“鲍永离职返乡,回到长子安葬母亲…”。长子鲍氏传说:“宣公墓是与夫人合葬”,夫人当是永之后母,不会是桓夫人。另一传说:“宣公墓中尸无头,头被王莽取之另葬,其址不详”。我访南鲍村曾参与平毁宣公墓的老人时,问及墓中所见,言:“…墓中室,有平台,朽木之中见头北脚南完整白骨一具,旁边一具骨碎不整,不辩人形,无人敢动,原地挖坑深埋了”。我问“白骨及朽骨的左右?”老人言没注意。“墓中还有什么别的东西吗?”“有个小石滚子,还有个小陶罐,不知谁拿回家了”,“墓碑呢?”“开始在路边放了许多天,后来有人打碎了在河里压麻杆用了,”“挖出的砖呢?”“开始时乱扔,没多久都让人拉走盖房搭猪圈了,”“是什么样的砖?”“全是豆青色的大砖,”“还能给我找一块吗?”一位老人回家拿来大半块说:“这半块干净,搭猪圈的太脏了”,(这半块墓砖我带回北京了)。我又问“老墓背后土山为什么叫‘窑上’?”“最早可能是个烧砖的窑,”“是不是专给老墓烧砖才盖的?”老人们讲很有可能。
    据此可否认为:鲍永於宣公故世三十多年之后,将当时草草埋葬之宣公遗骨重与后母并葬,其时已有条件隆重此举,逐成东汉初宣公墓之规模。次年,光武十一年(35年),鲍永擢升为司隶校尉,后又调任东海国相,再任兖州牧,亲事三年,卒于任。上党“汉司隶鲍宣墓”始建于公元34年前后,毁于公元1968年。我这推测不知能否成立。现录祭鲍公墓诗一首: 《祭鲍公墓》(清•长子县令王巨源)
        三世三司隶,千秋动汉京。
        青山归长子,白发拜先生。
        大节留河岳,村童记姓名。
        尧峰多古意,风雨送寒声。 
    五、长子县“鲍氏牌坊”、石碑
    我去上党走了几个县,一个鲍氏碑也没见到,只在历代地方志中所见:
    1、“汉司隶鲍宣故里”碑,原在县北门‘北高庙’路口旁,此地是进入长子县必经之路,据说此碑毁于解放战争。北高庙是坐空心塔,辟为烈士陵园,各层塔壁镶有碑石,上刻抗日、解放、抗美援朝等历次战争烈士英名,我逐层查阅有二十多位鲍姓烈士英名,全是长子人,如:鲍光云、鲍老肥、鲍拴喜、鲍文胜、鲍天付、鲍天虎、鲍晚孩、鲍仁保、鲍庭珠、鲍全福、鲍明忠、鲍招仁、鲍天珍、鲍瑞生、鲍天水、鲍福安、鲍贵木、鲍成喜、鲍苗根、鲍龙则、鲍天佐、鲍金保、鲍来龙、鲍其则…。这也应是现代“鲍氏碑”了。
    2、“汉司隶鲍宣墓碑”立于长子县南鲍村鲍宣墓前,系明•弘治年县令孙玺立;
    3、“鲍宣墓志铭碑”立于长子县“鲍宣墓”右上侧,系明•邑人,荣禄大夫阮勤记;
    4、“鲍先生祠碑”立于长子县‘鲍宣墓’侧‘鲍先生祠’内,系明•弘治年县令孙玺建,邑人,荣禄大夫,阮勤记;
    5、“鲍公祠堂碑”立于长子县南街“鲍公祠”正殿侧,系清•光绪年县令王巨源立;
    6、“恩隆褒锡坊”立于长子县城东街,系明•嘉靖帝为赠福建道御史鲍卿立; 
    7、“乌台峻秩坊”立于长子县城西街,系明•嘉靖帝为福建道御史鲍希颜立;
    8、“南持按节坊”立于长子县城北街,系明•嘉靖帝为巡按浙江御史鲍希颜立;
    9、“两畿观风坊”立于长子县城北街,系明•嘉靖帝为巡按南北直御史鲍希颜立。
    六.长治市‘上党门’
    本期封面“上党门”位于长治市内,所以选为封面是因其为现代保留的唯一古代上党的象征。上党之称始于春秋,谓“太行山高,天下屋脊,与天为党”。秦置上党郡,郡治长子,东汉建安元年(196年),移壶关,(今之长治市)“上党门”所在地即是当时郡置。“上党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唐李隆基称帝前于神龙三年(707年)任潞州别驾时,曾增建钟、鼓楼,碑记尚存,金代整个府衙毁于兵火,现为明初复建,也仅有钟、鼓二楼及府衙大门,1960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世纪初去长治,上党门破旧不堪,两年后再访长治,上党门修整一新,并建文化广场,还有消息说要塑上党历史十大文化名人,鲍照在其列,后经当地贤士引述鲍宣之事迹,近闻当局有意列鲍宣为上党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幸甚。
    至此我追寻上党鲍氏遗存,除见“高城”残存遗迹外,也只有我保存的半块“鲍宣墓”汉砖了,呜呼!引清•顺治年,山东王士誉(注)《吊古》一首,以结束此文: 
        西来何事可停轩,惟有登临冥旅魂。
        司隶冢边探鲍迹,发鸠岩下问漳源。
        传闻精卫能填海,指点长平欲倒昆。 
        自昔星分争战地,尧封今日渐堪论。

    注:王士誉一山东新城人,字令子,号笔山。屏居东南铁山下,更号铁岩樵人。顺治中举乡荐,兴致泼墨,不名一家,有倪黄遗意,肆力于诗古文,有:(笔山)、(葱楚)、(毳褐)、(采蓠)诸集。
 


分享按钮>>文苑五期 “老墓”的兴衰枯荣
>>文苑五期 翻开西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