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五期 鲍宣论“民安则国安"

    中华鲍氏网 2011年5月21日 鲍英韶


                                  鲍宣论“民安则国安"
                                                                           口鲍英韶
    汉武帝时,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了一种天人感应理论。他认为,天老爷是有意志、有人格的。他授命一个有德的人当天子(皇帝):天子秉承天意统治百姓,如果天子治理有方就降下祥瑞以示奖励,否则就以灾异警诫之。这种理论、一方面是为皇权神授制造舆论,另一方面也由此指出,当皇帝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德”。如果无德,不能秉承天意子养黎民,他就应该让位。西汉元帝、成帝以后,由于皇帝昏庸荒淫、政治日益腐败。一些儒生出身的大臣为挽救汉朝衰败的命运,就根据这种灾异说向皇帝谏争,希望皇帝改弦更张。鲍宣就是其中之一。他进而提出了“民安则国安”的观点。
    鲍宣初为县乡啬夫,哀帝时两度为谏大夫。
    鲍宣认为,天下乃皇天之天下,皇帝上为皇天之子,下为黎庶父母,秉承天意来牧元元百姓。所以,皇帝治天下时应当以天下之心为心,不得随心所欲,专快一已之私意。否则,上有皇天谴责,下有黎民怨恨。成帝时外戚秉权,浊乱天下,奢泰亡度,穷困百姓,已呈现危亡之征。而现在却反而变本加厉。贫民菜食不厌,衣又穿空,父子夫妇不能相保,而外戚和幸臣董贤却赏赐以亿万数,僮奴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暴发致富,这是不符合天意的。“天人同心,人心说则天意解矣”。
    鲍宣又愤激地指出,凡民有七亡和七死。所谓七亡,就是阴阳不和,水旱为灾;县官重责,更赋租税;贪吏并公,受取不已;豪强大姓,蚕食亡厌;苛吏徭役,失农桑时;部落鼓鸣,男女遮列;盗贼劫略,取民财物。又有七死:酷吏殴杀、治狱深刻、冤陷亡辜、盗贼横发、怨雠相残、岁恶饥饿、时气疾疫。鲍宣指出:“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揩,诚难。”
 


分享按钮>>文苑五期 鲍宣公传奇
>>文苑五期 汉司隶鲍宣仕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