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五期 试探鲍照的籍贯

    中华鲍氏网 2011年5月24日 鲍淮龙


                                       试探鲍照的籍贯
                                                                            口鲍淮龙
    鲍照(407<一415>466),字明远,南朝宋东海(今山东郯城县北)人。他是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史称“元嘉三大家”之一。他长于乐府,尤工七言歌行,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出卓然异于流俗的风貌,开人世所未有,确实为七言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可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鲍照的籍贯,却由于一些学者对其籍贯“东海”多加注释,迄今已达七八个,且尚有趋增之势,这是极不正常的。因为,众所周知,一个人出生只一次,籍贯也只有一个,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因此,极需找出符合鲍照出生时间的对“东海”的准确注释来。
    产生上述这种混乱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1、东晋南北朝(公元317—589年)时期极为混乱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和设置。
    东晋南北朝时,战争频连,人民不断流徙,其情景,《宋书•律志序》卷十一,曾作过极其形象的描述:“迁徙百计,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或昨属荆、豫,今隶司、兖,朝为零、桂之士,夕为庐、九之民。”各国政权为慰籍流民,则以其旧名在流民所在地侨置有名无土的州郡县。这样大量地滥置侨立,一名数地,一地数名,朝此夕彼,频繁变化,使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和设置混乱得无以复加,连史书中的“地理志”、“州郡志”也很难弄清,后来的地方志则更难免错误百出了。
    2、对鲍照的籍贯“东海”作注释的作者,多数为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少数为编纂各类辞典等的学者,都不是研究历史人物年谱的专家。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和设置又是那样的混乱,要对鲍照的籍贯“东海”作准确的注释,实非易事。学者对“东海”作出不同的注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从所参阅的材料看,绝大多数学者都肯定“东海”是鲍照的籍贯,但各位学者对“东海”却各有自己的注释。要找出符合鲍照出生时间的对“东海”的注释,首先要确知鲍照的生卒时间。
    鲍照的生平,史书未专门立传。后人研究鲍照的生平和籍贯,主要的依据是梁沈约的《宋书》和南齐•虞炎的((鲍照集序》中对鲍照的记述。梁沈约的《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列传》中的简单记述是:“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谘议参军;其余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临海王子顼为荆州,照为前军参军,掌书记之任。子顼败,(照)为乱兵所杀。”(《宋书》卷五十一)南齐•虞炎的((鲍照集序》中的记述较为详细:“鲍照字明远,本上党人,家世贫贱。……大明5年(公元461年)除前军行参军,侍临海王镇荆州,掌知内命,寻迁前军刑狱参军事。宋明帝(公元465—471年)初,江外拒命。及义嘉败,荆土震扰,江陵人宋景因乱掠城,为景所杀,时年五十余。身既遇难,篇章无遗。”前者明确记述鲍照是“东海”人,但未提生时。卒年是子项兵败之年(宋明帝泰始2年,即公元466年),表述也相当清楚。后者记述鲍照原籍“本上党人”,未提籍贯。但说到鲍照“家世贫贱”和“义嘉败”,为“江陵人宋景”“所杀”。“时年五十余”。实际上,虞炎在这里也说到了鲍照卒年为公元466年,只是表述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时年五十余”则明确表示鲍照卒时已年过半百。这也就是说鲍照生时应在公元407—415年之间。根据梁沈约和南齐•虞炎的记述及各位学者对“东海”的注释,鲍照卒年是公元466年,无人异议。籍贯为“东海”,则绝大多数人肯定,只个别的人和单位有异说。生时则有公元405年和公元414年之说。由于至今尚无别的史料提供鲍照的准确生时,我就只能按照南齐•虞炎的“时年五十余”这句话来做文章,也就是按鲍照生时在公元407—41 5年之间来寻找对“东海”的准确注释。
    在东晋南北朝混乱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和设置的情况下,各国政权设置和侨置的“东海郡”的“治所”也变更频繁。现根据《辞海》[注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注2]、[注3]和((中国历史地图集》[注4]、[注5】等提供的资料,将“东海郡”的“治所”的变化情况列表介绍如下:
     从83页表中可以看出,在短短不到300年的时间里,设置和侨置的“东海郡”的治所多达8个,而且其中有三个治所,还先后各有两次。这也就是说,设置和侨置的“东海郡”总共曾有11个。另外,我们还发现,在公元572年前后的那段时问里,曾有两个“东海郡”同时并存过。一个是设置的“东海郡”,治所在“安流”;另一个是侨置的“东海郡”,治所在“京口”。仅从“东海郡”这一具体例子,我们就可看出东晋南北朝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和设置的混乱来。同时,它还说明梁沈约的《宋书》中对其混乱状况的描述并没有言过其实。 现在,我们所需要的是,从上述这11个“东海郡”的8个治所中,找出那个符合鲍照出生时间的对“东海”的准确注释来。 
    首先,以“常熟县北”为治所的“东海郡”,其侨置时间是在鲍照出生时间之前近一个世纪。毫无疑问,这样的“东海郡”的治所,肯定与鲍照籍贯不会有什么联系。
    其次,以“安流”和“朐山县”为治所的三个“东海郡”,其设置时间分别距鲍照去世已有近一个世纪、一个半世纪和近两个世纪。同样,这样的治所也不能把它们同鲍照籍贯扯在一起。
    再次,以“襄贲”为治所的“东海郡”,是在鲍照去世后设置的。按南齐-虞炎的《鲍照集序》中所说鲍照卒时已“时年五十余”来计算,它距离鲍照出生时间也应已超过半个多世纪了。这样的“东海郡”的治所,恐怕也不能说与鲍照籍贯有何关系。
    第四,以“连口”为治所的两个“东海郡”。首先,南朝梁在历史上存在于公元502—557年。先按公元502年设置来计算,距离鲍照去世已近半个世纪;如按公元557年设置计算,距离鲍照卒时则更远,已达近一个世纪。若按鲍照出生时间计算(注:讨论鲍照籍贯,应按鲍照出生时间来计算,而不是按其卒时来计算,这是不言而喻的),则应加“时年五十余”,那就都超过一个世纪了。这样的治所与鲍照籍贯也是不会有什么联系的。
    至于南朝宋泰始5年(公元479年侨置的“东海郡”,先不去说它“有名无土”,就是按侨置的时间来计算,距离鲍照出生时间也已超过半个多世纪。这样的“东海郡”的治所,恐怕也很难把它硬与鲍照籍贯挂上钩吧!
    第五,以“京口”为治所的“东海郡”。陈永定2年(公元558年)复名的“东海郡”,离鲍照去世也已近一个世纪,也就用不着去讨论它与鲍照籍贯的关系了。另一个“东海郡”,存在的时间虽然是鲍照生活的年代,但它是侨置的,有名无土,是虚的,恐怕不会有人认为这样的“东海都”的治所会是鲍照的籍贯。而且据查,从宋朝、元朝到清朝乾隆三个朝代所修纂的三个地方志《镇江志》和《镇江府志》均未提到鲍照。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京口”(今镇江市)与鲍照籍贯也不会有什么联系。 
    第六,以“宿迁县北峒晤镇”为治所的“东海郡”。这个“东海郡”是北魏设置的。在鲍照生活的年代,宿迁县先后属东晋和南朝宋管辖。当时,北魏尚远在北方,离宿迁县尚有近千里之遥。它是不可能在宿迁县设置什么“东海郡”的。只有在公元465—497年间,北魏占领了宿迂县后才能设置“东海郡”。因此,这个“东海郡”也是在鲍照去世后才设置的。它的治所同样是不可能与鲍照籍贯有什么联系的。
    最后,只剩下以“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为治所的“东海郡”了。《辞海》、《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等明确记述:东海郡,秦置。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楚汉之际为郯郡,高帝改为东海郡。东汉、三国魏、晋均因之,直到南朝宋公元464年未作变动。在鲍照整个生活的年代(公元407<一415>一466年),“东海郡”辖区,包括其治所“郯县”在内,都先后属东晋和南朝宋管辖。因此,只有这个“东海郡”的治所“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才是符合鲍照出生时间的对“东海”的准确注释。
另据查,自康熙元年(公元1667年)设江苏省以来,连云港市和涟水县这两个地方一直属江苏省管辖。江苏省曾多次修纂省志,如:《江南通志》(乾隆元年刻本)、《宣统江苏通志稿》(((宣统时期)和《江苏六十一县志》(民国25年)均未提到鲍照。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开始修纂,历经数十载,经五次修纂和整理补充,终于1998年出版问世的《江苏省通志稿》也只对鲍照提了十个字:鲍照,上党人。孝武初,除海虞令。(嘉庆一统志)还有雍正时期的《淮安府安东县志》(自公元1369年至公元1914年改名涟水县时止,涟水县前身一直称安东县)和现属连云港市的赣榆县《赣榆县志》、《赣榆县续志》(光绪时期刻本),以及《东海县志》(1994年本)也均未提到鲍照。这也从另一侧面表明,鲍照的籍贯同连云港市属地区和涟水县没有什么联系。
    参考文献:
    注l、《辞海》(修订稿)地理分册-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年11月)
    注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编委会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南昌
    注3、《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魏嵩山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
    注4、《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4月 
    注5、《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辑,中国地图学社,1974年
 

 

 


分享按钮>>何家花园:古园千年 风骨犹在
>>文苑五期 齐 鲍 氏 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