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五期 鲍鉁与《亚谷全书》

    中华鲍氏网 2011年5月24日 鲍恒政


                                   鲍鉁与《亚谷丛书》
                                                                            口鲍恒政
    清代梦崦居士、著名杂文作家鲍鉁;在清《鲍氏家谱》中,系清初内阁宰相鲍承先的四世孙,他所著杂文集《亚谷丛书》四卷,记述了明清间朝野轶闻,素负盛名,惟传本极罕,古称明清时代杰作之选。此书现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上海图书馆藏清雍正间十步斋写刻本。
    此书的前言由著者鲍鉁亲笔自序说:“《亚谷丛书》四卷,以甲乙丙丁编次,仿唐代甫里先生陆龟蒙《笠泽丛书》例也。亚谷为涿鹿地名(传说上古时代姬姓部落首领,号轩辕氏或有熊氏。其部落最初兴起于今陕西北部,后沿北洛水南下,东渡黄河,定居于河北涿鹿,从游牧转向定居。)出于《史记》,余两世家此。比岁赁屋辇谷下(每年在京都租破宅为皇帝协助众马驾车),辑前后四年掌中为一帙,而统系之于谷。谷者纪其始也。余凤有椠癖,尤致意于说部之书。旧时储蓄略已散尽,一无以聊生,惟籍以供茹味,虽不敢齿于作者例,然不贤识小,孔子尝言之矣。云中鲍鉁”。这段前言自序,文字简练,内容丰富,倾诉了著者所经历的艰难困苦,还表露了自己的谦虚谨慎态度。
    最近翻阅1982《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杂志第一集里选登已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谢国祯同志的《浙江访书记》选录一文中说:“我看了清代作家鲍鉁所著的《亚谷丛书》四卷后,感觉到此书写的这样博雅,考订事实也颇为矜慎,而且叙述的极为有趣。在此同时还翻阅了乾隆年间进士全祖望的博采诸书中《鲒亭集》卷十九,载有《鲍君辛浦墓志铭》,始知鲍君名鉁,字西岗,号辛浦,世籍云中(大同),后为奉天(沈阳),正红旗人。生于康熙庚午年(1690),父亲鲍复昌,官至江西督参政道,母亲安氏,被当朝封为淑人,生子三:鲍钤、鲍钥、鲍鉁。鲍鉁便是辛浦,康熙末年贡生,曾任浙江长兴县知县,官至浙江嘉兴府同知。曾著有《道腴堂全集》三十五卷,现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亚谷丛书》四卷,《稗勺》一卷,现藏于上海图书馆。鲍鉁终于杭州海防草塘通判任内,时年五十九岁。他是七校《水经注》全榭山的要好朋友,善长于文学,博识多闻,尤佩服王渔洋,诗亦效之。为人恃才傲物,不阿附权贵,因之坎坷终身。界限由于胸怀牢骚,含着满腹不合时宜的思想,有感触就寄托之于杂文和诗词中,随手脱稿,就自己书写,付诸雕刻。有人问他为什么写刻的如此之快?他叹息地回答说:”吾老矣,而又无子,漫为之,亦漫存之耳。“《亚谷丛书))的著者于考订掌故之外,颇喜谈诗,尤推渔洋的诗词。渔洋于顺治辛丑年游苏姑(今苏州),夜雨游枫桥,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有“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之句。鲍鉁口占一绝句说:“路近寒山夜泊船,钟声渔火尚依然;好诗谁嗣唐张继?冷落春风六十年”。虽格调不高,但辟口成诗,然有渔洋的逸趣。《亚谷丛书》的特长,还在记述北京的风土人情、庙宇、剧社、茶馆和当地的民族习俗、方言土语等。如记述北方的土语:补锅为骨路锅,骨路锅实际是锢漏两字的讹音。又记欲话讥笑不识字的人叫“目不识丁”,其实丁是个字,已见于邓拓同志《燕山夜话》里。而著者对于解说丁字这件事情,却早已言之。其事实见于《旧唐书’张弘靖列传》,原文云:“弘靖谓军士曰:”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经宋代饶州鄱阳著名学者洪迈考证,丁实系个字,读起来才通顺,可是沿袭应既久,便以讹传讹,就成为习惯应用的语句,于是就不足为奇了。鲍鉁的《亚谷丛书》还以时岁节令记述了苏州当地过年过节的民情风俗,山川景物、当地物产、工艺美术产品,以及赏心悦目,行春游嬉,秦楼楚馆,民间喜闻乐见的评弹说唱等风世舞台歌榭之事,无不具备。书中还赞赏了北京街头巷内的风味小吃,既经济实惠,又方便民众,实为众多普通平民所喜爱。尤其记述了北京小食品中的糖炒粟子,”这种食品柘松绵软,香味俱佳,男女老少喜食之。这种用蜜糖和沙粒把板粟搁在锅里,拿铲子翻来复去将粟子炒熟的制作方法,始于宋代汴京李和家的焰粟,就是糖炒栗子,此事见于嘉庆年间进士郝懿行《晒书笔记》”。
    谢国祯同志在《江浙访书记》选录中还写到:“鲍鉁《亚谷丛书》卷二云:”明末社事,东南最盛,迨清初犹然。有一知名之士,则波此争阑入社,甚至挟弓矢以劫之。“按明末文社之集会,盛于东南,所谓东南,指江南苏松抗嘉,江西南昌临川等地而言。当时人们称江南苏松各地为下江,江西南昌各地为上江。陈子龙、夏元义等创几社于松江,未几张溥、孙淳等人联合江南各社而为复社,大会于苏州之虎丘,舟车辐至,千人石上几为座满。于是东乡艾南英千子以文台著于江右,旗鼓相当,出而与之抗衡。两家辩论之际,于杯盘之间,张溥几披艾千子之颊,因为背后有周延如、吴昌时的政治势力,艾千子辈乃不得不铩羽而归,后虽章世纯、刘城、张自烈诸君出而与之调停和解,言归于好,而江西社之风终不能敌过于江南。因之江右人文集著述之,传播亦未能为浙江人士撰述之广。鲍鉁虽是北方人,但由于在江南作官多年,而对江南的各方面情况如此熟悉,这说明他在官位时,深入下层,体察民情,实为后人所钦佩。 
    《亚谷丛书》还记述了江南农事活动。对开荒、耕作、插秧、采茶,以及农民饲养水牛技术等都作了详细介绍。尤其是农历二十四节令与农作物的关系,写的十分准确和适宜,书中有这样几句诗:“坡田绕郭白不满,戴胜谷谷催春耕,欲寻把酒浑无处,春在鸣鸠谷谷中。”
    谢国祯同志在《浙江访书记》选录中,最后一段提到:鲍鉁在《亚谷丛书》中,所记北京书画与装潢,如云:“金匙抑夹也,玉躞轴心也,锦脬卷首也。贴绫又谓之玉地锈褫。还记有元代陶宗仪所著:((辍耕录》‘裱背十三科’装订书籍、揭裱字画等,同有研究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①《清史稿》第二本
    ②1982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三集
    ③《中国人名大词典》(历史人物卷) (原载《雁北今古》1993年第一期)
 


分享按钮>>文苑五期 是鲍鉁,还是鲍珍?
>>文苑五期 浙江三门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