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五期 浙江三门鲍村
- 中华鲍氏网 2011年5月24日 鲍贤昌鲍人伟
浙江三门鲍村
口鲍贤昌鲍人伟
出三门县城南20里,穿亭旁镇,越宁和溪,过上鲍桥西行,路旁霜叶烂漫,溪水潺潺,千年古村笼罩在山坳丛中。地处三门县亭旁镇西来山脉山麓的上鲍村,西依大龙岭,连峰叠嶂,两侧盘龙伏虎,仙鹤栖息,燕窝之地。南毗下蒋,北抵下岙。东与亭旁隔溪相望。三面环山,一溪北流,民风质朴,风景独好。
上鲍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千年古村。古有上鲍八景:即灵兔出匣、飞鹤临田、东岗积翠、西井流清、丹山彩凤、邃岭呈祥、大龙钟声、亭林物色。庵山麓金钗山,曾发掘宋代陶窑遗址,出土大量陶瓶、瓷瓶等文物。大龙岭为古宁海天台杭州三衢交通要道。宋天僖年间,岭北建大龙寺,僧众九十有九,常年香客盛门,烟雾燎绕。元至正间,岭脚建积善堂,为南来北往行人供茶水草鞋。金钗山下的迎瑞堂,“八仙殿”更是闻名乡里。建于宋天圣年间的西山庙,塑有鲍叔牙和管仲神像,全国罕见,风骚独领。
上鲍古称亭林、前鲍或溪西。后因大水,宁和溪改道,村部分被洪水冲毁。后在山坳重建,故名上鲍。
据亭林《鲍氏宗谱》载“始祖诚,字可忠,号光正,系鲍宣后裔,唐僖宗时登戊戌进士,娶刘氏早卒。其父世德公,与近郊林一星同朝为官。僖宗六年(879),同父游回浦亭林访林一星,林公有女未适,可忠入赘林夫人,侨寓亭林,后授大义将军,至唐衰鼎革,朱梁在位。公不仕。携印归里。”繁衍生息,发族建村。至今已传76代,历1100余年。全村995人,400多亩耕田。1200余亩山林。在漫长的岁月中,鲍氏后裔兴教义塾,耕读成风,代有名臣达官。其中有五代进士济南府尹鲍廷启,北宋天禧(特科)济南尹鲍德嶷,北宋至和进士浮梁太守鲍锡蕃,北宋进士常州太尹鲍孙交,南宋淳熙进士福建邵武府通判鲍士光,明弘治文林郎监察御史鲍沔等。这里又是清代武士鲍怀远的故乡。解放后,有三门县革委会副主任鲍金玉,浙江省公安厅处长鲍浩东。
在上鲍,笔者遇见了今年67岁诚公第73代孙鲍人圣,乳名志楚,家里至今仍保藏着明代鲍氏宗祠“春秋匪懈”、“分金世泽”、“贵戚款手”的三块金匾,虽破损残缺,金字脱落,但字迹清晰,弥足珍贵。家藏的一本印有鲍宣、鲍照、鲍世德画像的《鲍氏宗谱》,作序的大多为历代名人,如宋代丞相文天祥、史浩、宋宣教郎值徽猷阁主管怡州崇观新安朱熹、清进士及第内阁大学士四明立庵史大成等。由此可见,亭林鲍氏非同一般。文革中,志楚又冒着随时被批斗的风险,将“唐进士始祖诚公神位”藏进柴房,幸免劫难。
观庄严肃穆的鲍氏宗祠,望飞檐挑角的“明镜台”,祭厅高悬“春秋匪懈”、“分金世泽”、“登科”、“亚魁”等金匾有六,光彩照人,其中“贵戚款手”和“俊勉家风”为台州府宁海县正堂加三级记录五次王继槐及赐进士第文林郎知台州宁海县事浙闽两科同考试官记录五次严书。两柱楹联,意味深长:“溯本源于上党宗功深厚,分枝派于亭林世泽绵长”。整个上鲍村,最热闹的要数老祠堂,古朴的院落成了老年协会的活动基地,每逢传统节日,古戏台常有戏做,戏台上的一副对联仍然焕发当年的文化风采:“弄巧便争饶你不过前半本,含酸叫苦还你有个好团圆”。
登临鹤山,极目远眺,溪水北流,大桥横亘,村周山峦起伏,生机盎然。俯瞰上鲍,民居鳞次栉比,路绕村庄,农家炊烟袅袅,好一派山村奇景。
分享按钮>>文苑五期 鲍鉁与《亚谷全书》
>>文苑五期 宁波三桥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