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五期 棠樾鲍氏堂名撷谈
- 中华鲍氏网 2011年5月24日 鲍树民
棠樾鲍氏堂名撷谈
口鲍树民
翻开历代的棠樾鲍氏及其支派的谱牒,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宋史•孝主传》记载的文字,鲍宗岩,寿孙父子遇盗争死的故事被朝野传颂不衰。鲍氏后人在故里龙山父子遇难处建立“慈孝堂”,纪念鲍宗岩父子崇高的德行。元代嫡孙、名学者元康对将倾的慈孝堂进行了修葺,请翰林院士揭奚斯为之题额,明永乐帝朱棣诏立慈孝里坊于村东,勒御制慈孝诗碑于龙山之巅。清嘉庆年间,24世孙志道公又重建龙山慈孝堂,请翰林侍讲梁同书恭录康熙《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徽州山川考》中有关龙山慈孝堂文字,并请扬州画家薛铨图绘慈孝事迹,勒碑刻石,嵌于堂之两庑,使鲍氏慈孝堂的名声垂誉千秋。
敦本堂(男祠)与清懿堂(女祠)都是族祠堂名,标志宗族的传统道德与儒学宗旨。封建社会理家治国以礼义为本,立业以农耕为本,敦本就是敦促族人以务耕农循礼教为本,“敦本”为堂名的地方很多,据上海图书馆统计有60多个姓氏都用“敦本堂”名,可见过去对务本的重视。嘉庆十二年,志道公在明建旧祠的基础上,重新护建万四公支祠(敦本堂)。祠落成,请当时名家王文治书“敦本堂”匾额,邓石如、陈鸿寿、朱硅、梁同书、刘镛、黄钺等书楹联、义田记碑刻、鲍氏五伦述漆刻屏等。
清懿堂是24世祖启运公于乾隆四十一年独建,内供奉万四公本支妣主,故号女祠。祠务初时都由启运公家自理。成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乱后,祠宇毁坏,启运公遗命子有莱公重建,祠务遂交族公众管理。清懿堂规模宏丽,面积超过万四公支祠,这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是一个创举。堂匾“清懿堂”三字为山西应州人、嘉兴府海防同知鲍诊所书。享堂间有才女鲍明诗等名人的楹联和枋额。
嘉庆六年(1 801),鲍志道于宗祠之外别建“世孝祠”,享殿名“世孝堂”,合累世孝子之栗主而祀。他在祠记中说:棠樾鲍氏自宋以来,不独宗岩公与子寿孙公遇盗争死获免,殆至元、明、清各朝,都有感人的孝行,为了勖勉后代子孙,步武前贤,特严立规条,于春冬月朔,举行祭祀,合族瞻拜堂陛,续举今孝行彰著者上于朝,或有次之孚众望者,勒于《世孝事实碑》。世孝祠寝次、稍间壁上嵌《世孝事实》碑8方(第八方未刻),前有鲍志道作《世孝事实序》。西阶庑壁嵌《世孝祠记》碑,由鲍志道撰文,纪昀作跋,铁保书。纪昀在跋中说:“今观公是举,乃知敬父母所敬无不敬,爱父母所爱无不爱,有子务本之言具验于是。公之识量远,公之学问亦深矣!岂徒挥金结客与侠士争后先哉?”对志道公创“世孝堂”之举备极赞扬。
居宅堂构的名称体现出族支各房派主人立身处事、人生抱负和个性特征,也可看作是族祠堂宇构想的分支与延伸。
首先,谈一谈鲍志道父亲宜瑗公手创的遵训堂,堂居一村之中,右隔巷与祀孝子灿公时明的诚孝堂毗邻,大门北向前街,与尚书象贤公官邸宣忠堂相对,堂共四进,前后街贯通,后门开在东墙,与别墅“存养山房”的大门斜对。门前有高出后街的石板坦,顺级而下,是遵训堂的花园——夏园。据老辈人说,遵训堂构造宏丽,陈设精美,堂正厅次、稍间壁上悬挂乾隆户部尚书汪由敦榜书八只条屏,每屏书祖训一句,依次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谨慎为官本,和平养性方。从诚福自广,积德寿宜昌。若能遵此理,万事尽嘉祥。”这五言诗句,口口相传,后辈都能背诵。遵训堂主屋遭太平天国战火焚毁。
保艾堂 这是古徽州远近闻名的一幢大屋,有房108间,36个天井,按易经八卦方位避凶就吉组合而成。大屋有三个用名贵木材建成的厅堂:楠木厅、银杏厅、红木厅。银杏厅位大门廊屋东侧,明间中悬“保艾堂”匾额。此堂于清道光中叶为鲍志道孙均虞卿手建。据说房主的先辈中多有未满五十而夭寿者,因采用《礼记》所述“五十日艾”的说法,将大屋取名为“保艾堂”。又,“保艾”一词出《诗经•小雅•南有召》:“乐之君子,保艾尔后”,“保艾”即安养的意思,也包含着上述堂名的寓意。清末副榜、民国耆民鲍志道的嫡孙艾温公有联一幅:“时其保之,天威可畏;夜未艾也,冬漏方长。”道出未世子遗忧天悯人的悠悠情怀。
耕读堂是鲍氏八世祖山万一的家庙,后来因为支下出了两个翰林,还有五、六个孝义忠节的文人高士,村中族人都管叫它翰林祠。第一个翰林名同仁,字国良,他博学多才,通蒙古语言文字,元代授会昌州同知,召幸不赴。有《窦太师搡幽赋注》、《逸老集》等行于世,明敕建状元坊旌表。第二个翰林名颖,字尚纲,洪武元年,由朱升学士荐入京城编修元史。四年,惜遭奸诬冤死狱中。同仁公子深(字伯源),当明师攻下徽州,冒死救出学者郑玉(师山),终身不仕,后任师山书院山长;孙宁,字庭谧,经史百家,靡不通究,被荐纂修郡志,晚年著《谧斋集》、((辨正天原发微》,编《成化新安棠樾鲍氏族谱》等。耕读堂是一个典型的诗书耕读世家,从八世到十六世,贯连一个耕读为本的情结:“读书希古贤,耕田养吾亲。达则善天下,未达善一身。”
存爱堂门前有“五世同堂”直匾,相传是嘉庆帝为表彰25世集成公暨夫人黄氏治家伦理有序、绵延五代同堂的事迹而恩赐的。入正厅有“存爱堂”匾,谱载明嘉靖年问,14世祖灿公时明贾游汴京(今河南开封)时,以孙象贤曾馆周藩王府而得识王,获周藩王书“存爱堂”三字匾。后又请府学教授韩同斋作《存爱堂记》,阐述构堂立意。记中云:“故先儒以本心之全德训仁,仁者爱之理;爱者仁之用。又谓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人子之亲,必存其爱焉。”存爱堂始建于明,为孝子灿公故居,现存爱堂主屋为清建,三间四进,外附庖厨、滔厕、畜圈、后有园井、庙寝等。
从心堂堂主鲍凤岐,道光已亥(1839)举人,咸安宫教习。子吉初,福建知县。二人皆久官异地,终未归里。有人居心叵测,蓄谋其宅,卒遂其欲,然不久即一命呜呼!这件亏心事,引起里人的耻笑,当时的民国耆民副榜艾温老人,也为之作嵌字联一副:“所好竞从吾,藉藏鸠拙;此际多心得,莫咏鸿飞!”上联大意是:鸠鸟很笨拙不会构巢,现竞得我的心愿;下联告诫那些游子,不要象鸿飞一去不归,要多留一些心得呀!
是政堂堂为24世鲍琮学坚手建。当时,志道公在扬州,里中敦本、世孝二祠、文会、书院的兴修以及义田的购置、管理等一切事务悉托付给鲍琮。琮孝友敦笃,性质直,善究事理,尤精于营造之谋划,故甚得志道公之信任。堂之名“是政”者何?盖彼时族内一切公众大事均聚议于斯堂也!是政堂厅事西向,其左、右、后方皆缀有斋、轩小筑及坛圃、鱼池之属,系一饶有意趣之园墅。
堂构除以上幸存者外(个别已剩圯迹)尚有存目者如下:
诚孝堂 祀明孝子灿公时明,俗名老屋厅。
光德堂乾嘉间辑玉公建。
延裕堂堂匾为书芸公幼年所书,其家有名任衡者,主办营务,咸丰十年八月廿四夜,太平军捣毁其宅。
怀德堂用九公建。
耕礼堂道光癸未进士编修粹然公祖居,咸丰十年八月太平军毁去,仅存“十驾斋”,为公读书处。
恒德堂伯川公宅,门前有井,汲饮极便。公长子则徐,贾于翼上(今山西翼城县),至孝。
振振堂在宣忠堂之后,有三层楼,昔为尚书公住宅。
怡怡堂志道公次子勋茂公受产,后质于族日闻公。
存诚堂乾嘉间量功公手建,与翰林祠(耕读堂)相对,咸丰十年八月太平军焚毁。
泰初堂 旧为元八公派冕公之宅,冕公为明举人,父子皆中式,门巷有“父子登科”额匾。
奉萱堂 在扬州左卫街,道光元年(1821),端立、石渠(书芸)两公为迎养许太夫人而建,宅分为两:左“奉萱”,右“永怡”,兄弟各居一宅。咸丰三年,扬州被太平军占领,此宅用为女馆,太平军退,后归梅花书院。
老慎馀堂堂为志道公晚年所建。嘉庆十八年,四大房抓阉析产,为艾温公家所得。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至,其家避兵,久居灵山,此宅被右曾公第七、八两子拆毁。
慎思堂 志道公四子书芸公,道光初官刑部直隶行走,著《刑案会览》一书,首页标明“新安鲍慎思堂藏版”,故有“慎思堂”之名。书芸公子忠济老人在《独醒室联句姑存》稿本中称:“慎思空有其名,而无其宅。”作联以解嘲:“慎言则寡,尤有人手处;思义虽见,得无动心时。”亦可备堂名一格也。
分享按钮>>文苑五期 百世无愆俎豆期
>>文苑五期 鲍氏族人在“文革”中保护棠樾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