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12期 读《鲍虎传》感怀
- 中华鲍氏网 2011年10月23日 鲍儒仁
读《鲍虎传》感怀
□ 鲍儒仁
去年出版的《鲍氏文苑》第十一期刊载了鲍俊盛先生敬录于清光绪年间的宝贵史料《鲍虎传》,其间称:“鲍虎,字云楼,由山西应州迁浦口。猿臂善射,智勇超群”;《都督鲍公传》称:“都督鲍公,讳虎字云楼,其先大同应州人也。……以故其伯学士公深器重之,谓有古名将风,可大同也。”这文武兼备、有历史功绩的将军在南京有陵寝、在史志中有碑乘记录,可在应县的史志档案中查不到鲍虎将军的资料,在清修《应州鲍氏家谱》中没有鲍虎将军的记述。这个迷有待于鲍氏族人中有志者下功夫去作解析。
据祖辈流传下来的清修《应州鲍氏家谱》记述:先祖鲍孟辉,浙江省嘉兴府崇德县(后合并为现在的桐乡县)人,明弘治年间,奉孝宗皇帝旨意,以开创军功世袭应州,大同安东卫指挥。其四世孙鲍承先继承祖志,世袭武职。由于英武贤能,助努尔哈赤完善后金政权建设有功,于清初授封为宰相。现在北京的鲍家街,有中央音乐学院所驻。它曾是鲍承先的宰相府驻地。缘于此,清初叫鲍家胡同,清朝中期改称鲍家街。原任应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马良先生在编撰应县历史人物《应县历史上的几位宰相》中写道:“后金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改国号为清,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授鲍承先内秘书院大学士,参与军国政务。清初,据袭明朝的典章制度,也是不设宰相,秘书院大学士即是实际上的宰相。今应县大营村即是原鲍承先的军营,称鲍家大营。后代有一支迁居应县鲍堡村,鲍堡村鲍姓即其后裔。”从中可获知和印证《鲍虎传》中“其伯学士公深器重之”的史实,也是笔者发思古之幽情而挥毫的动因。
自二000年十一月山东济南第一次参加《鲍氏文苑》座谈会以来,每年一度的《鲍氏文苑》座谈会(除安徽三清山、山东新泰两次有特殊情况外)我们都参加了。所以积极参会,就是想通过《鲍氏文苑》座谈会这块平台,去寻求、结识全国的鲍姓同宗,了解鲍姓历史,继而寻访全国各地鲍承先的后裔们,获得其繁衍生息和对社会作出过贡献的历史的、现实的资讯,进而溯源认祖、凝聚族心,写出与时俱进的篇章,激励后人们传承祖志、报效祖国热忱。然而,十年来这个好梦未圆、憾然伤神。但愿能乘这次上党寻根的东风,以《鲍氏文苑》第五期刊登的鲍恒政文章中提示的鲍承先的五子和孙辈们曾在两广、江浙、河南、河北、山东、陕西任不同层次的官职,并会同《鲍虎传》中提供的其子孙曾在福建、广东、山西等地居官地誌为标识,使读到《鲍氏文苑》的有志族人,引起史海勾沉的思索、集思广益、寻根问底,作起鲍承先后裔们在全国各地支生的脉络,进而能够适时择地召开以《宰相流芳》为专题的鲍氏族史研究会。这一美好的愿望既实在又虚幻,情切切若望雲霓。冀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得良将出马,去领文星写意,以笔底生华的妙手、仿司马公之笔触,再记先祖功垂青史,还虎将军名盛乡闾。
分享按钮>>文苑12期 清末明初浙江盐业巨擘
>>文苑12期 鲍氏网站、博客、QQ群的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