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恩如天,堨 溉 千 年

    中华鲍氏网 2012年2月27日 鲍树民


                                    母恩如天,堨溉千年
                                                  口鲍树民
    水是世间万种生物之源。一个村落缺少了水,生活就不能继续,田地、山场没有了水,农林业就不能发展。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数千年来祖祖辈辈坚守不移的信念。
    广大人民群众,将赖以蕃衍生息、绵延世代的源流,尊称为母亲河,寄寓着深沉的思想感情。
    徽州古村落的祖先,开村创业第一件事,便是要选择一块风水宝地。这块宝地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依山、傍水”,如果上述的自然环境不够完善,那便要精心规划来改造它,完善它。棠樾村面对来自黄山的丰乐河有3里多远,由于地势高亢,在古代输水工具简陋的情况下,不可能仰给于丰乐河水。棠樾村民只有依赖雨天积水的小坑、涓涓细流的水圳以及较多的池塘。但一到缺雨的炎夏或久旱季节.仅有的溪坑、池塘迅速被汲干用涸,大面积的水田禾苗濒临枯萎,如逢大旱灾年,则大部分田地会有颗粒无收的危险。可以想见,曾有许多年月,棠樾先人寝食难安,梦想解决缺水的愁烦。
    到了元代至正年间(约l 3l 8前后),棠樾鲍氏十二世祖伯源公,博通经史,有远见卓识,他与邻村著名学者郑玉(师山先生),开创书院讲学。并与名儒朱升(枫林)、赵东山、唐白云等为友,相与论述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又从南宋郑绍处士在灵金河下游筑堨、开渠导流、灌溉郑村田亩的事实中得到启发,因灵金河流经棠樾村西之松茅山麓,河床地势较高,在那里筑堨分渠、引流入村灌溉田亩,正可以解决迫在眼前的民生水利难题。于是,他与侄儿以仁带头捐资,倡导村人在村西灵金河上截流筑堨。此堨东袤二丈九尺,西杀之高一丈二尺,中为梁,横亘五丈三尺,高二尺,竖木置闸三个,调节蓄水、泄洪。坝上右侧引流入村,有干渠八里,支渠二条,各长二里,斗渠四条各长二里,分灌农田数百亩。此堨建成后,不但解决了农田的水利灌溉,使旱涝保收,以消去饥馑之虞,而且有清流贯穿前后街水圳,便利了村舍中的用水、排水及消防等。正如元代学者周原诚在《堨记》中说:“水之暴怒有归,澄口无浊,而望者咸知其可以永秋矣!”
    然而大自然的威力是无尽的,再完备的水利工程也不能永固。据历史记载,棠樾堨坝曾数次被洪水冲毁。清康熙年间,棠樾鲍庆泽独资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濬。其后乾隆年间,庆泽的裔孙宜瑷以及他的儿子志道,特别是志道的结发妻子汪氏,一贯热心公益事业,倾力捐出私财,加固坝基,疏浚淤积,改造泄沙洞门,大大提高了抗洪蓄水功效。此堨截流盈缩有节,灌溉适时,数百年间村中数百亩农田旱涝保收,农户众口同声称赞汪氏功德无量,并称此堨为“大母堨”,与南宋时郑绍妾捐钱修建的“小母堨”上下呼应(小母堨上接大母堨灵金河水,灌田200余亩)。大母堨经过690多年的沧桑岁月,抗御了天灾人祸,仍然如磐石横踞在灵金河上,滔滔涛声,昼夜不息,似在歌颂天地的无私和母亲胸怀的宽博慈爱!

附图2大母塌页河床被私人乱掘取沙土之现状
令人担忧的是,近1 0多年来,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大片农田土地被改作他用,涣散了农村某些干部务农、护农的信心,放松甚至废弃了农田水利的建设与管理。大母堨坝体坍塌毁坏多处,河床乱取沙石,坑洼满目,年久抛修,长此下去,山洪暴发,可毁于一旦。我呼吁政府管理部门及有识之士,都来关心棠樾牌坊群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属景区这一古代水利工程宝贵遗产,并将它恢复原貌,列入参观景点,供国内游客游览。

附图:3源出大母塌之村中水圳,不见清流,杂草丛生之现状
 


分享按钮>>文苑13期 拜棠樾村
>>文苑13期 功高日月 德邵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