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13期 鲍氏得姓肇始于杞人忧天的忧患意识
- 中华鲍氏网 2012年2月27日 鲍亦冈
鲍氏得姓肇始于杞人忧天的忧患意识
鲍亦冈
“每一个人都有他(她)自己的姓和名”。这是一句极普通、极平常受到每一个人认可的语句。翻过来说:“没有姓名的人,在这个地球上现在几乎是没有的。能够找到一个没有姓名的人吗?”这又是一个太平淡无奇的问题了,因此日常生活中很不引人注意。但若仔细深究一下,问题很不简单!
说到姓氏,它是一种文化,它关系到家族和民族的历史和血脉。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我们的生命之所由来,能知道自己肉体、心灵、心理之血脉传承。“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也体现出部族的开端,是国家的根基。
“姓”、“氏”是古代先人的伟大发明,有了姓氏,开始展现文明的曙光。中国也许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姓氏起源于上万年前人们对风、云、雷等自然现象的崇拜,因此女娲、伏羲为风姓,神农之后为雷姓,黄帝以云为官,其后即有云姓。人类社会发展形成的最早期是母系社会,因此母系社会的姓多为女旁,如姜、姬、姒、姚等等。以后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父亲的“氏”取代了母亲的“姓”,“姓”与“氏”逐渐混合。到了汉朝初年,“以氏为姓,遂为一代之制。’’(钱大昕:《十驾斋齐新录》卷十二《姓氏》)从此姓与氏合而为一。据考查多数欧美国家迟至中世纪中期才开始采用姓氏制度;而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亦在1 O世纪左右才相继使用姓氏;日本更是迟至1 870年(明治三年)才准许百姓取姓。
随着姓氏的发展,相应地编写出现姓氏族谱和姓氏方面的专著,姓氏学和谱牒学随之兴起。最早出现的姓氏学方面的专著,为编写于春秋时期的《世本》,这是“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迄春秋帝王公卿诸侯大夫谱系”共五十篇,《世本》不仅为现存我国第一部姓氏学著作,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姓氏学专著。此后司马迁在《史记》中列《三代世表》。在汉、晋、南北朝时编写过多种姓氏和谱牒方面的著作,但多数均已散佚,唯有何承天的《姓苑》(南北朝时)流传至今。
唐代国势强盛,盛世修谱,唐太宗命魏元冲、柳冲等撰《贞观民族志》一百卷,唐高宗时修成《高宗姓氏录》,唐玄宗又命吴兢等续修《大唐姓氏录》一百卷。……其中幸林宝的《元和姓纂》最为完备,一直流传至今。
到了北宋,社会安定,姓氏谱牒学的发展再兴高潮,这个时期是民修多而官撰少。南宋时的邓名世和他的儿子邓椿,父子相继,积数十年之力完成了《古今姓氏书辨证》四十卷,其所收录的姓氏数量与内容远超《元和姓纂》,而且“考订伪舛,特为精核”。
朱元璋建立强大的大明王朝,命吴沈等撰《千家姓》。以后陈士元撰《姓汇》四卷,凡2500余姓,又编《姓觿》十卷,收单姓2179个,复姓1446个,共3625姓,资料难能可贵。此外有专门著述稀少姓氏的著作,如:杨慎的《稀姓录》,刘文相的《稀姓存参》、夏树芳的《奇姓通》等等。专门记述一个地方的姓氏的则有《新安名族志》。
清朝康熙时曾御撰《百家姓》,乾隆时又命稽璜、刘墉等编撰《续通志*氏族略》及《清朝通志*氏族略》。清代对姓氏学贡献最大的是张澍的《姓氏五书》共三百余卷,他在研究各种姓氏书的基础上,从史书、文集、州郡志等等各种资料中收集姓氏近四千种,叙述了各种姓的起源、发展及其历史上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使读者能识各姓之源、辨各姓之流传。
回顾我国姓氏和姓氏学发展的概况,必然会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鲍”姓是如何起源的?源于何时?何地?何因?
为了探讨这一问题,作者查阅了有关中华姓氏方面的书籍、辞典,以及能查阅到的各地鲍氏家谱,根据上述资料的记载,对我汉族鲍姓姓源的认识都出入不大。如在相对较为权威的三份姓氏学专著——《姓苑》、《元和姓纂》和《古今姓氏书辨证》中是这样记载的:
《姓苑》中载:“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时杞公子有仕齐者,食采于鲍,因以命氏。”
《元和姓纂》中载:“姒姓,夏禹之后有鲍敬叔、仕齐,食采于鲍,因以为氏。敬叔生叔牙,曾孙国,代为上卿。望出上党、泰山、东海、河南。”
《古今姓氏书辨证》载:“鲍出自姒姓,夏诸侯国,子孙氏焉。”
这三条文字记载都很简单,互相之间没有认识上的矛盾。仔细分析,他们对鲍姓“姓源”的认识上给出了五条较为明确的答案。
(1)明确了鲍姓姓氏的源头:“系出姒姓"为“夏禹之后”。
(2)明确了得“氏”的时间:是在春秋时代。
(3)限定了得“氏"的地点:是在齐国,“仕齐,食采于鲍,因以为氏”。
(4)明确了鲍氏的得姓始祖:是鲍敬叔。
(5)确定了得姓始祖的身份和得姓原因:敬叔公是杞国公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先贤鲍叔牙公的父亲,因仕齐受到封禄一‘食采于鲍”,得到一块封地“鲍城”,就以“地、邑”命氏。这里还得对“公子”一词作一说明,按照周朝的制度,王公贵族的子孙有大宗、小宗的区别,嫡长子称大宗,能继承父亲的职位;其他儿子为小宗,成为大宗的臣属。天子的小宗称王子,王子的儿子称王孙,统称王族。诸侯的小宗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统称公族。敬叔公是杞国的公子,表明他不是诸侯国——杞国国君的嫡长子,属于小宗之列,但确系杞国国君的亲后裔。
除了给出上述几方面认识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即:作为汉族鲍姓来说,其姓氏起源单一,是一元的。其他不少中华姓氏,姓出多元,那样,在对姓氏进行溯源考证和排列谱系关系时,就增加了很多复杂性。
在翻阅各地鲍氏宗谱时,还有某些带有神话色彩的记载,如在《歙新馆著存堂鲍氏宗谱》中记有一种传说:“鲍氏始祖本姒姓,蒙难于渭滨而得鲍鱼之救,姜太公称奇,荐于周文王,赐双姓鲍鱼,并赏柏檀公主。公主梦大鱼飞下得娠,一胎聚十子,长子范封御宸伯,姓鲍鱼,居上党。待到第五世昌龄公时,周穆王赏林源公主,食采于上党,并命去掉鱼字,鲍之姓自此始。……”像这类记载,可作为一种传说留存下去,因为难以求得史证。
在绝大多数家谱中都尊敬叔公为鲍氏得姓始祖,采用“姓苑"等专著中所提出的关于鲍姓起源的说法。虽然大的框架轮廓已经确定下来,但是还有种种具体细节尚待作深入的探索,问题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鲍姓得姓的具体时间。《姓苑》中提到:“春秋时”杞公子仕齐,食采于鲍,因以命氏。这“春秋时”三个字时间跨度太大了,按春秋开始之年为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春秋绝笔,历242年。究竟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哪个阶段?应该参考其它事实材料来细化确定。
(2)在《元和姓纂》中已经点明了“仕齐”的“杞公子"是鲍敬叔,那么鲍敬叔是什么原因从河南的杞国奔向山东的齐国?而且受到优厚的礼待。当时杞国与齐国分别是国力相当悬殊的两个诸侯国,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虽然迄今史无记载,但是应该对历史的原由加以梳理,以使历史的谜团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以下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分析论述。
一、鲍姓得姓的时间
考证鲍姓得姓的时间实际上就是考证敬叔公何时“仕齐",并受到赐封鲍地的时间。敬叔公生卒年份在史书上无具体记载,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叔牙公的生卒年份来分析推算。但是关于叔牙公的出生年份在史书中亦无明确记载,成为史料研究工作上的难点。在《元和姓纂》上确切地指出:“敬叔生叔牙,曾孙国,代为上卿……”在多种家谱中,敬尊敬叔公为鲍氏始祖,叔牙公为二始祖。在《鲍氏文苑》创刊号(1999)中刊有鲍世禄撰写的《先祖叔牙公传略》一文,文中提到“根据有关史料测算,鲍叔牙生于约公元前728年,即周平王43年,齐嫠公3年;卒于公元前644年,即周襄王8年,齐桓公42年,终年84岁”。上述推算数字是经过对各种资料反复考证复核后提出的,具有相对的准确可靠性。确定下叔牙公的出生年份,其它情况就可以相应的进行合理推定,不会有很大出入了。
(a)敬叔公诞生的年份应该在公元前750年前后。按一般常情,男人结婚后20岁左右生子,既然叔牙公诞生于公元前728年,由此往前推20年左右,敬叔公诞生的年份当在公元前750年前后。
(b)敬叔公仕齐开始的年份应该在春秋初期。史书上公元前722年入春秋,敬叔公据各种条件推算,约在30岁左右,正处在人生工作的旺年期,携带尚处在童年的叔牙公,由杞国来到齐国一‘仕于齐”。(由杞赴齐的原因下面再作分析)这时间大体在公元前720年左右。 (c)敬叔公仕齐后得到封地,以封地命氏,成为“鲍氏",这时间也应该是在公元前720年前后。
(d)敬叔公在杞世系排列表中处于什么位置?据《史记•陈杞世家》中记载:周武王灭商后,进行分国时将绝国的杞国后人寻之于曹东之地(即今山东诸城一带),得东楼公,重封杞国于河南杞地,以奉夏祀。周代的杞国自东楼公以后,历西楼公、题公、谋聚公、武公、靖公、共公、惠公、成公、桓公……共20传。到简公时被楚所灭,时在公元前445年,进一步查索史料,在杞武公时代即杞武公十一年时入春秋(公元前722年),杞武公在位47年,由此推算,敬叔公可能相当于杞武公的兄弟辈,他受主持杞国国政的杞武公的派遣而奔齐。 明确了以上4个方面的时间关系,鲍姓得姓的时间可以初步得到解释了。但是这里还要说明一点,严格的说,不应称“得姓"时间,而是“得氏"时间。我国古代“姓”与“氏"是有区别的,“姓”在母系社会即已出现,随着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出现了父系氏族。“氏"曾经为贵族所独有,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丢掉“氏”,即相当于丢掉了贵族的地位。有贵族身份的男子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的,只有妇女称“姓";至于“庶人”当然无“氏”,故只称“名"。敬叔公来到齐国后,受到很好的礼遇,并得到一块封地——鲍城,因身为杞国的公子,属于贵族之列,就以封地命氏,成为“鲍氏”,所以到齐国后称鲍氏,并不是改姓,将姒姓改为鲍姓,而是表示一种地位和身份。“姓”重血统,“氏”重地域和地位,一条是纵坐标,一条是横坐标,两者的交叉点,便是某一人的“定位”。“姓’’和“氏”起初是分用的,各有其含义,以后逐渐混用,到汉朝初年,整个社会上姓与氏合而为一,鲍氏按习惯即成鲍姓,一直沿用下来。
二、敬叔公因何由杞奔齐?
要探究说明敬叔公由杞奔齐的原因,就得从杞国的历史和所处的社会环境说起。
1、杞国概况
杞国是一个古老的小国,大约始自夏朝初年,历夏、商、西周,到战国初年被楚惠王所灭(公元前445年)。对于杞国的历史,司马迁在其所著的《史记》中虽然专门列有《陈杞世家》一卷,但只有不到三百字的叙述,连司马迁自己也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足见杞国历史记载之简略。
(1)夏朝时期的杞国:
杞国立国最早可追溯到夏朝,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夏本纪》中有下述记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这句话清楚地表明,当时已建立有杞国,但是立国于何地?世系如何排列等等均无资料可寻,不得而知。
(2)商朝时期的杞国:
据有关文献记载:如《史记.夏本纪》云:“汤灭夏,汤封夏之后,至周封于杞。”又《大戴礼记.少间篇》载:“成汤卒受天命,……故乃放移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世本》中载有:“殷汤封夏后于杞”。《史记’陈杞世家》则云:“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各方面的记载均肯定了商代初期也封有杞国。
商代杞国的所在地在今河南雍丘。据《史记•陈杞世家》索隐引宋忠曰:“杞,今陈留雍丘县”。《汉书•地理志上》提及:“雍丘,故杞国也”。雍丘即在今河南的杞县一带。宋罗泌《路史•国名纪四》云:“杞定姒国,商封之,今汴之雍丘有古杞城,(唐)武德初为杞州”。在甲骨文中也有杞这个地名,可见商代杞国的存在是确凿无疑的,杞国的所在地在汉时的陈留郡雍丘县,即今之河南杞县。
(3)周朝时期的杞国:
周武王灭商后,进行封国时将国绝的杞国后人寻之于曹东之地,即今山东诸城一带,得东楼公,重封杞国于河南杞地,以奉夏祀。周朝时期的杞国虽然留存至今的文字史料和文物资料也不多,但其发展的基本脉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清晰,它有以下几方面极为显著的特点:
(a)、受封的诸侯国虽小,但地位和规格极高。据《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记载:周武王时,“下存禹之后于杞,存汤之后于宋,以方百里,爵号公’。这说明杞国虽小,只有方圆百里大的一块面积,但它是禹之后,以奉夏祀,所以与其它大国一样享受最高一级爵位——公爵的待遇。但到了春秋末期,杞国已经一无所有,“入春秋已失公爵,降而曰侯,后或称伯,或称子,都无定限,足知其微弱僻陋”。
(b)、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在当时弱肉强食,相互并吞的严酷斗争环境下,生存了601年(公元前1046年立国,到公元前445年为楚所灭),这是一个极不简单的长寿国。周朝初年开始分封诸侯时,建有1000个以上大大小小不同等级规格、不同大小规模的诸侯国,到了春秋时代只存下100多个,许多小国被周围的大国和较大的封国所并吞并消灭掉了,杞国却能在大国的夹缝间,犹如羔羊面对虎狼,随时都可被吞噬的环境下艰难延续600年,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c)、迁徙频繁是杞国的又一个主要特点。杞国于周初受封立国时是在河南杞县,其周围是郑、宋、陈、卫等诸侯国。
第一次向东远徙,从河南徙往山东,迁徙的原因和时间目前无确切的资料可查,迄今为止,在河南杞县一带尚未发现过杞国的出土文物,目前所发现的杞国文物其出土地点都在山东,而且文字记载也都是杞国迁山东后所发生的事情。因此只能从这些零散资料来分析推断杞国远徙山东的时间和原因了。
依据之一是:1966年秋在山东滕县木石镇南台村出土青铜器杞伯鼎一件,鼎上的铭文为“杞伯每亡作鼄口宝鼎其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享”。这一条铭文解释为:杞伯每亡为其妻邾曹所作的铜器。滕县为古邾国的属地。邾杞通婚通好,后来杞国受侵东迁,借邾国的滕县作为落脚地,这一条是可以解释的。杞伯每亡肯定是杞国的一位国君,他相当于杞国世系表中的哪一位?这就成问题了。据郭沫若的意见:杞伯每亡就是《史记’陈杞世家》中杞国的国君谋娶公,如此说不误,那么谋娶公所处的年代相当于周厉王时代,对照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发表的《夏商周年表》,周厉王在位的年代是在公元前877年至前841年,也就是谋娶公为妻铸造青铜器杞伯鼎的年代是在公元前841年以前,属于西周时代,显得年代过于古老,难以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曹定云研究员在《春秋杞国铜器铭文考释》一文中提出“杞伯每亡,很有可能是杞孝公匄,杞孝公匄在位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20--604年。这一种看法可以解释为:杞国东迁时,不是带着已经铸制好的青铜器具东迁,以后散落入土,得存至今成为文物。而是东迁至山东,通过一段时间立国较为稳定后,再铸造这些青铜器件。因为公元前620年这个时间显得晚了一些。若在公元前620年前后杞国才由河南迁入山东,与很多史料矛盾太大,也难成立。早在清道光和光绪年间,在山东新泰出土有一批杞国铜器,计有鼎、盆、壶等共十件,器皿上的铭文与滕县杞伯鼎上的铭文基本相同,也是杞伯每亡为其妻邾曹所制造的器件,虽然出土的时间和地点不同,但都是同一批青铜器件,完全可以肯定杞国在春秋时代已在山东存在和活动的事实,但究竟何时迁入山东尚难定论。
依据之二是:杞国最早出现在《春秋》一书内所记载的事件为:公元前719年(鲁隐公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娄”。牟娄为杞国的一座城邑,在今山东诸城县西南40里处。这条记载说明那一年莒国侵犯杞国,夺取了牟娄这座城邑。而公元前719年为杞武公三十二年,说明作为敬叔公兄弟辈的杞武公当时已经在山东了。那么迁山东的时间应早于公元前719年。
又在《汉书•地理志上》提及:“雍丘,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先春秋时徙鲁东北”。这里指明杞国是在“先春秋时”即在公元前722年以前迁入山东。根据这些情况推断杞国迁入山东的时间可能在“春秋”开始以前不远的几年,即相当于公元前722年还要早几年的时间段内,那时候杞国诸侯国的君主可能是杞武公,而相当于杞武公兄弟辈的敬叔公正在青年时代。
至于迂徙山东的原因至今也没有找到较为完整的明确的记载。弱小的杞国可能由于长期受到淮夷、宋国等的侵犯攻伐,难以维持而被迫东迁。
杞国入迁山东后,继续频繁的迁徙迁都,学者提出了众多的考证意见,有二迁、三迁、四迁和五迁等众多见解,这些内容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故不在此展开研讨。据史料记载杞国平均二十年就遭遇一次被侵犯的战争,充当着弱肉强食的牺牲品。
2、敬叔公由杞奔齐原因的探析
了解了春秋时代杞国的概貌,就有可能来探析敬叔公奔齐的原因。
(1)杞国作为一个非常弱小的诸侯国周旋于大国的夹缝中,如羔羊面对狼虎,随时都有可能被吞噬,谋生存就放在最重要的首位,在极端艰苦困难的环境下,锻炼出杞国人民从上到下坚强的忧患意识,激发出为生存而斗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求生毅力。
(2)敬叔公诞生的年份应该在公元前750年前后,在他的童年和幼年时代经历了杞国举国上下从河南往山东的大迁徙,备尝了流离失所的苦难生活。到达山东后最初的立足点是在滕县和新泰地区,其周围是强大的齐国和鲁国,东面是夷人建立的小国夷维和介,还有姜姓的莱国;南面有吴国和莒国等。为了站稳脚跟,必须妥善处理与周围各诸侯国的交往关系,而依附大国则是杞国不能改变的重要外交方针。因此当时杞国的国君杞武公派遣他的弟弟 一敬叔公去齐国搞“公关”。而敬叔公正当年富力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到达齐国后,受到善待,还得到分封,把齐、杞的关系处理的很好。在那段时间内各种史书上都没有任何齐、杞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的记载。以后我鲍氏二世祖叔牙公登上齐国的政治历史舞台,从公元前685年齐桓公登基掌握齐国政权开始,叔牙公与管仲共同辅佐桓公建成霸业,使齐国在处理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上更提高一个台阶。这里所指的“霸业”并不是现在常说的“霸权主义”,某些大国凭着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来指挥一切、统治一切、霸占一切;而是“尊王攘夷”,“兴灭国、继绝世”,代表周天子来平衡和稳定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以求得协调相处。因此弱势的杞国受到齐国多方庇护,例如公元前647年《春秋-僖公十三年》内记载有:“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成”。“夏、会于成、淮夷病杞故’且谋王室也”。这里“公”、“侯”、“伯”、“男”表示不同级别的封爵称号,成是地名,卫地。这是一次兵车之会,原因是淮夷侵犯杞国而且谋取王室,因此齐桓公带头,召集相关国家的诸侯,率兵相会,帮助杞国抗拒淮夷。接着在公元前646年《春秋.僖公十四年》这一条内写道:“十有四年,春,诸侯城缘陵”。另在《左传.僖公十四年》这一条内也记有:“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这几条文字记载表明齐桓公于公元前647年利用他的地位,召集各诸侯国出兵帮助杞国抵御淮夷的侵犯。接着于第二年会同有关诸侯国帮助杞国重修已经倾倒的缘陵,杞国于是再迁都于缘陵。这些情况很生动地说明了齐国以他所处的“霸主”地位,如何处理协调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以及齐桓公高尚的政治风范;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敬叔公和叔牙公两代人作为辅佐者的政治努力和取得的政治成果。
以上两条内容已经可以说明敬叔公与杞国的关系,当时杞国所处的社会环境,敬叔公带着什么重担出使齐国,以及通过努力所取得的政治成效。因此,有理由可以说:“鲍氏得姓肇始于杞人忧天的忧患意识”!
今天,作为鲍氏的后裔,更应牢记并发挥这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奋发上进的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大业建功立业!
分享按钮>>文苑13期 “六德堂房”房名之说
>> 陕西宝鸡市扶风县成氏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