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13期 槐塘鲍姓之由来和迁徙
- 中华鲍氏网 2012年2月27日 鲍义来
槐塘鲍姓之由来和迁徙
口鲍义来
《新安名族志》之鲍姓介绍:鲍本姒姓,夏禹之后,至周敬叔仕齐,食采于鲍,因氏焉。后居上党,迁青州。由此弈叶尚国,至魏有鲍勋,为御史中丞,有忠节,其子鲍文,为太常卿;鲍文之孙鲍崇,崇生伸,西晋太康武帝司马炎时期拜护军中尉,前来镇守新安。永嘉年间青州大乱,伸之子孙避兵来此。到了东晋咸和年间,其后人鲍弘任新安郡守,故徽州鲍姓皆以为伸公之后。该文献所载棠樾、鲍屯、大址村、阶檐上、蜀源、赤坎、古溪、上洋村、新管以及祁门之狮子桥等无不以为伸公之后。
然而我槐塘之鲍,不见《新安名族志》特别标明。当然,《新安名族志》从元代开始编纂,一直到明代,虽不断增录,却仍有很多缺漏,自然不可能将徽州所有鲍姓一概录过。但从现存承法宗亲一册《老竹鲍氏宗谱》看,槐塘之鲍远比伸公早到徽州,只是明代时候槐塘之鲍正四处迁徙,且老竹鲍姓刚由槐塘新迁乍到,尚未形成影响,故未被《新安名族志》编者所重视并被载录,想也在情理之中。
我们姑以这册抄谱称《老竹鲍氏宗谱》,简称为“老竹鲍谱”。其前有“历代总记”,从“浑沌初开盘古氏”,一直记到元末,共三千七百二十四年,其后编者有记: “大明洪武自戊申至万历四十三年乙卯,方二百四十八年,此后当万世云。万历乙卯鲍贞甫集。”可见这“历代总记”为万历四十三年鲍贞甫所辑。之后为“谱序”,以历史为经,以鲍氏在徽州流徙为纬,多有新见。最后见录者有记: “历记其世,自周襄王乙未年来歙,至明初戊申盖二千有二十年矣。万历乙卯年,大节录识。”由此可知,如今我们所见之“老竹谱”,当为鲍大节从一册鲍谱中所节录,只是不知这原谱还在人间否?不然当于我鲍姓在歙情形多有了解。
我鲍氏之先世,盖夏禹之后,姓姒,传至周初四十九世孙婴公子子范,赐姓鲍鱼氏,居上党。至昌龄公,周穆王以琳源公主妻之,始除鱼字而氏鲍焉。然后绵延流长,一直到宋元时期,“后因鲍焕失去族谱,遂无查。”尤其是“小一、四七公,宋末元初人,其间经历三百余年,实不止如是数代而已,盖因焕失去族谱。自后而溯之千四公,信有可纪,自前而传之仁矩公再无可查。”从《老竹鲍谱》的这段叙述,可知宋末元初三四百年我槐塘鲍氏之活动因为族谱丧失而无考,至明初才又有详尽记载。此谱应属万历谱,即俊昂公来到老竹岭脚、玄祥公生四子为止,后面的内容为后人所加,当非原纂。
此谱我曾复印过一册送棠樾树民宗台研究,他写了一篇《读谱新得》,分析透切,现结合他的心得,谈谈该谱之特点:
一,鲍氏得姓,非是敬叔 据《姓苑》记载:鲍氏“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时杞公子有仕齐者,食采于鲍,因以命氏”。又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所载,春秋时,夏禹裔孙敬叔仕齐,食采于鲍邑(原为夏朝的诸侯国,故城在今山东省历城东三十里),其子叔牙以邑(国)名为氏,称为鲍姓。而《老竹鲍谱》则以为我鲍姓“盖夏禹之后 ,传至周初四十九世孙婴公子子范,封居尚党,而赐姓鲍鱼氏:及孙昌龄,周穆王以琳源公主妻之,始除鱼字,专氏鲍焉。”从时间上看,敬叔公在春秋时仕齐食采于鲍邑,即公元前700年前后,然后其子叔牙以邑为名。而“老竹鲍谱”记的是西周初夏禹之后姓姒名婴公的生子十人,第十子名子范,被国王赐姓鲍鱼,居尚党:大概到公元前950年前后,周穆王以琳源公主许配子范之孙应称鲍鱼昌龄的,不知什么原因,自此始除鱼字而氏鲍,这便是鲍姓由来的又一种说法。在此我们干脆来个大胆推想,或许昌龄公后人来到齐国后,将那住地称为鲍邑,也未可知?总之鲍鱼昌龄得鲍姓比之敬叔食采于鲍还要早二百多年。
二,鲍姓入歙,又多一说
该谱叙述: “叔牙、叔度者,卜居名山大川,足迹遍海宇,得未辟之歙州,曰上坦,始开荒而得金圭,遂名其地曰金圭坦,因居久之不复归焉,此鲍屯之所以昌盛也。”又“叔牙惠王十八年壬戌生 叔度周惠王二十五年己巳生,同兄叔牙离尚党卜居歙州金龟坦,歙之鲍氏,实始于此。”这是有关鲍叔牙所有记载中没有见过的,树民宗兄以为“这段故事富有传奇色彩,至今未见经传,存疑待考。”
“老竹鲍谱”所记颖公,蜀汉十六年即238年生,先住鲍屯,后往槐塘开质铺。如果以为叔牙、叔度来歙记载尚缺资料支撑的话,颖公之于槐塘及其后世繁衍,这不仅见之于记载,尚还有槐塘史迹可考。这样比之东晋弘公来守新安郡、定居歙县还要更早些。
三,槐塘之鲍,凿凿有记
由“老竹鲍谱”可知,槐塘之鲍,昭然有记。如“颖、信公兴槐塘,则有鲍山坦之可考”:又“颖往槐塘开质铺,后渐居此”,而且在撰者以为,槐塘之鲍姓,非颖、信二公始,事实上应早于他们就有鲍姓前往槐塘营商,颖、信二公无非是由金圭坦迁往槐塘定居之人。谱有记: “槐塘之始非即迁于颖公、信公者也,自颖公、信公赴槐塘开质铺初,犹客槐而主屯也。自是之后,不知凡几,日增月盛,遂家居焉。其间水木本源,不一而足。大都先人皆忠厚长者,求不陨家声而已。里中之社名长庆者,从长庆、长清、长远而得名也。其曰鲍山坦者,从先人之姓氏而得名也。嗣是而程、唐、汪、李接踵而居,较之为近时。”这告诉了颖公、信公迁槐塘,初起仍以槐塘为客居,而以鲍屯为故家,定居槐塘是这之后的事。槐塘鲍姓曾有一个长庆社,其来由因为颖公生清远、清平、清泰三子:清远又生三子,为长庆、长清、长远,后人以长庆取为社名。有坦名之鲍山坦,又名鲍家坦,皆是因鲍姓居住的关系。棠樾近邻槐塘,仅两里之地,树民宗台也听说过这一地名,但一直以为是宝山坦,因为他从不知道槐塘有鲍姓居住的历史,直到见了“老竹鲍谱”,才与其子鲍雷有过一次实地考察。至于槐塘的程、唐、汪、李诸姓,皆为宋元以后迁入,远在鲍姓之后。
该谱还就歙县一带之鲍姓流布作了简要概括,如“清远公葬下坦,而今大址村帘前墓犹存也,长庆公之敕社、弥通公之祀庙,尤为万古而不泯,颖、信公兴槐塘则有鲍山坦之可考:彦荣公兴棠樾,尤且世居焉而不替:唐美村则贇公别业也:蜀源、岩镇则安邦、延广二公之赘室也,他如后村、甸子上或明州或扬州,难以翻举。其要氏鲍不能外子范,而吾歙亦卒无二鲍。”
四,松保守边,是我先人
“老竹鲍谱”有记 “然一族世居,非无杰出,盖自胡元主世,乱我华夏,文学不兴,士无奇见,埋没多矣。松保公慷慨有志,欲以武士靖乱,乃乘我明太祖义召而往从事,固犹家槐而新安守耳。至洪武十四年始同沐国公往云贵而镇守普定,子成之籍,从兹始矣。松保公、荣甫公子孙非一而足,而仲荣公七兄弟犹表表于当时者。惜后也家遭回禄,分崩离析,往淮迁浙,涣然无所统纪。若道祥公、俊昂公自槐而徙老竹寨前,则弘治年间耳,不犹有可纪者乎?”
由此可知,松保公为元末人,参加了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后任新安守,属地方防卫之军职,故有“家槐(塘)而新安守耳”。洪武十四年受命同沐国公一起前往云贵镇守普定。沐国公即沐英,朱元璋义子,为明朝开国功臣,后受命赴云贵守边,松保公与之同往,子成乃松保公军籍名也。和松保公同去或后去者家人,有“荣甫公子永和、荣富公子永祥公二人同往普定。”又有“永和公子仲杰公者,天天自奋而往普定者也,俱卒云南,而子孙居焉。”如今云贵边疆,多有鲍姓村落,大都明初前往守边者所留下,并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徽州的生活习俗,安顺鲍屯尤为出名,不知与松保公一脉可有关系}
再说我老竹岭脚一支,也是松保公后人。松保公去云贵守边时,已有一定年龄,其子荣甫、荣富二公并未随父同去,所去者乃是松保公之两孙即荣甫之子永和、荣富之子永祥,永和之子仲杰也去,当是松保之曾孙了。仲杰生子名“护云“,即有护卫云贵之意。荣甫除生永和外,还有永义、永宁、永贤:永义生仲荣、仲亨等七子,正如谱云: “而仲荣公七兄弟则表表于当时者”,只是文献失缺,难尽其详。仲荣生余富,余富生俊昂、俊华、俊泰、俊隆四兄弟,仲亨生道祥、道昌,道祥迁老竹寨。我猜想道祥公最早前往老竹一地可能也是出守老竹岭寨职务,否则不会去这皖浙两省交界的山里,况这一家族的职业背景多是军功卫守。道祥公大概是先往老竹岭寨赴任,之后举家而迁,再之后影响了胞侄俊昂公前往。这正如谱上所说: “若道祥公、俊昂公自槐而徙老竹寨前。”算来我祖俊昂公乃是松保公之六代孙。就是这一时期,槐塘鲍姓族人因为各种关系更多的迁徙外地,最后反导致槐塘鲍姓之人丁不旺。
该谱就俊昂公哪年迂往老竹岭脚?为何而迁?俊昂公之兄弟及父辈上代的职业背景?还有俊昂公祖孙三代的生卒、归葬何处等都有清楚地介绍,这一切无不得益于“老竹鲍谱”之幸存。可以想见,如果没有这一文献,以上的许多历史也就湮而不传了。
当然,树民宗兄就该谱所谈之高见,想诸位早于前某期《鲍氏文苑》拜读过了,在下不怕罗嗦,稍作补充,以为助兴。
分享按钮>>文苑13期 滁州鲍氏到棠樾寻根感言三则
>>三点鲍第一人——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