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13期 南朝京口兄妹诗人鲍照鲍令晖

    中华鲍氏网 2012年2月28日 乔长富


                                                             口乔长富
    镇江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著名的男、女诗人。人们大多津津乐道清代丹徒的鲍皋、鲍之兰、鲍之芳、鲍之蕙父女,却几乎未见提到南朝时期的鲍照、鲍令晖。其实,从现有材料看,在镇江历史上,鲍照、鲍令晖不但是镇江诗坛出现最早的男、女诗人,而且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成就突出、名气很大、地位颇高的兄妹诗人。梁代钟嵘的《诗品》所评论的从汉到齐梁的一百多位诗人中,女诗人仅有4位,鲍令晖即为其中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收录了“鲍照、鲍令晖”,一些中国文学史也说到了鲍令晖,却都没有提到鲍之兰三姐妹等其他一些古代镇江的女诗人。从这种意义上说,鲍令晖可以说是镇江古代诗坛上最为著名的女诗人。
    鲍照和鲍令晖兄妹在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但长期以来,镇江人却并不把他们看作“镇江人”,不但一些镇江的方志没有提到他们,就连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江苏艺文志。镇江卷》和《镇江人物辞典》等,也都没有收录他们和他们的著作。究其原因,当是由于人们认为鲍照是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人。例如,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就说:“照,东海人。云上党(今属山西)人,非也。”其实,正如曹道衡先生《文选名篇》中所说,“东海”只是鲍照的“祖籍”。根据笔者对有关文献和鲍照诗文的考察,鲍照的先世早在西晋永嘉(307年一321年)之乱时就由东海逃难到南方,侨居于京口一带。到晋元帝初年,在京口设东海郡管理这些由北方的东海郡迁至京口一带的侨民。到宋文帝时,又把这个“东海郡”称为南东海郡。可见,从西晋永嘉到刘宋时期,鲍氏家族可说是世居京口。不但如此,鲍照又是生于京口,家在京口,在京口也有田地,青少年时代在京口度过,又曾在京口做过官,所以他对京口怀有深厚的故乡感情。他在《行京口至竹里》和《登翻车岘》诗中称京口为“故居”:他在《临川王服竞归田里》诗中称京口为“田里”即故乡:他在《从拜陵登京岘》诗中自称“疲老还旧邦”,“旧邦”即故乡。可见,鲍照是以京口人自居。以上种种情况表明,鲍照其实是京口人。他的妹妹鲍令晖当然也是京口人。
    从《诗品》称她为“齐鲍令晖”看,她当是出生于刘宋,逝世于南齐,是宋齐之间的诗人。但当代也有学者依据其他材料,认为她逝世于鲍照之前,是刘宋诗人,《诗品》有误。对于这种说法,有待深入探讨。但说她是鲍照的妹妹,却并无疑问。据“诗品》卷下“齐鲍令晖”载“(鲍)照尝答孝武(引者按,指宋孝武帝刘骏)云:‘臣妹才自亚于左芬(左思之妹),臣才不及太冲(左思字)尔。’”唐代陆龟蒙《小名录》记载:“鲍照妹字令晖,有才思,亚于明远(鲍照字),著《香茗赋集》行世。”看来,她不但会写诗,而且擅长辞赋,确实是位才女。
    鲍令晖的《香茗赋集》不传于世。但陈朝徐陵的《玉台新咏》选录了她的《拟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等6首诗,近人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又补充了l首。所以,她今存诗7首。这些诗多写妇女的思想感情,文辞清丽凄婉,真挚动人。如《拟客从远方来》写道 “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木有相思文,弦有别离音。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愿作阳春曲,宫商长相寻。”这首诗仿效“古诗十九首”的《客从远方来》,通过对“漆鸣琴”的赋写.用比兴手法表现对远方“故人”的思念愁苦和坚贞情谊,情真意切,语言清婉,构思巧妙,是南朝五言诗佳作。钟嵘《诗品》评鲍令晖诗说:“令晖歌诗,往往崭绝清巧,拟古尤胜,唯百愿淫矣。”意思是说鲍令晖诗歌往往清新巧妙,杰出超群,只是思绪丰繁,缺乏节制。这一评价大致指出了鲍令晖诗的特色。
    当今社会,争抢“名人”成风。连对吴三桂、西门庆之流也有人要认祖归宗,实在令人齿冷。但真正属于自己家乡的优秀历史人物,却不能因噎废食,有所冷落和遗弃。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对鲍照和鲍令晖的研究。最后顺带提出的是,清代丹徒鲍氏不知是否与南朝京口鲍氏有宗族关系,如果能找出两者之间有一定宗族关系,倒也是镇江文坛上的一段佳话。(本文在编辑时略有修改增删)
 


分享按钮>>文苑13期 鲍叔给人们的有益启示
>>文苑13期 “诗人县令”鲍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