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13期 老画家励志效忠诚

    中华鲍氏网 2012年2月28日 鲍树民


                                                       口鲍树民
    我幼时生活在欣所遇斋老屋里,住房壁间长年挂着一幅父亲从外地带回家来的立轴“紫藤花”。飞动的笔墨,艳丽的色彩,夺人目睛。数十年来,由于文博工作需要我曾赏识过繁多的名画,但总不能抹去在“文革”中失去的这帧杰作的记忆。
    因为幼小无知,只晓得这画是家中看重的物品,而不知道是堂伯娄先的墨宝。
    1983年我从博物馆退休,正赶上棠樾故里开展旅游业,有充裕的时间翻阅地志、家谱,同时接待了许多来故里寻根问祖的鲍氏宗亲,得到相关的口碑、笔记、史料,对父辈在外的经历,有了清晰的了解。
    鲍娄先是一位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的画家。他出生在棠樾,后随父亲寄籍于扬州,历任教职30多年。抗战期间,扬州沦陷,他辞去教职,深居简出,蓄须明志。常对人说 “我宁可饿死,也决不去捧鬼子的饭碗!”当时驻扬州的日军总司令天谷,要他画一幅《百桃园》并命题上“天谷将军教正”等字样,他一听气愤已极,怒不可遏,随手握笔作枯树一株,上结干瘪毛桃两个,用狂草题款,将“天谷”二字连写,看似“天哭”。吓得伪维持会长不敢上送,仓皇溜走,不了了之。平日他与学生们在一起。常纵情讲述古代外族侵华史,义行于色。又时阐发“美术、绘画、应为工农大众服务”的理论。反对将书画徒供有钱人作玩物奢侈品。
    又《广陵志。人物传记》 鲍娄先(1874---1958)。原名曲襄,又名奎,号南星,别号南湄散人,艺名娄先,棠樾人,后居扬州。17岁获县试第一名。武汉师范学堂毕业。任扬州两淮中学、江苏省立第八中学等学校国文、图画教员。后在上海盐商周扶九家坐馆。得与吴昌硕、王一亭等名师交往。画擅花果、古藤、枯树、仕女等科,又擅指画。用笔苍劲有力,厚重渊润,雅俗共赏。
    建国后,江苏省敦聘他为文史馆员,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吸收他为会员。晚年专事写生,深入体验生活,书法初宗颜柳,后重篆隶,下笔有金石气,作品誉满海内外。著作有《诗经释义》、《学画心得》等。
    鲍娄先生前喜收藏故乡文物,积数十年将先祖《鲍漱芳集》刻成。将历代名人书迹《鲍氏安素轩法帖》,近200方原碑刻石,捐献给扬州市博物馆:又将鲍氏安素轩法帖原拓全集,外同清代名流大家的书简墨迹60多开,于1981年,捐献给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为发扬他的人品和艺术成就,特派记者来扬州为他摄制新闻影片,予以表彰。
 


分享按钮>>原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
>>文苑13期 余热生辉 献身公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