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13期 富有特色的屯堡古村落一贵州安顺鲍屯
- 中华鲍氏网 2012年2月28日 鲍中权
口鲍中权
2005年冬,我们有幸参加了贵州安顺鲍屯建屯636周年纪念活动。虽然时间不长,但感到鲍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的古村落。回京后,即向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省、市有关部门报告,建议派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作出全面评价,在条件成熟时申报历史文化名村。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立即对报告作出批示:要“切实保护好这个古村落”。为了落实仇副部长的指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于2006年2月派出专家组进行了多学科调查。
贵州安顺鲍屯位于贵阳至黄果树高速公路沿线,距贵阳75公里,距黄果树60公里。鲍屯建屯于明洪武二年(1 3 69年)。洪武四年至十四年(1371 ---1381年),明王朝相继收编了川、黔的地方势力。但是元朝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仍盘踞在西南地区。于是,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派30万大军,从东、北两路同时进攻西南地区,全部消灭了云南境内的元朝残余势力。这次军事行动史称“调北征南”。翌年,朱元璋决定把强大的“调北征南”军队留在云贵高原,修筑驿道,建立卫民,屯兵驻守。为了解决庞大军队的给养问题,明代驻军实行“三分戌守,七分屯耕,遇有敬急,朝发夕至”的政策。在以安顺为中心的千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置了屯堡数百个.人口约在30万左右。其中,作为“黔之腹、滇之喉”的安顺一带屯堡尤为密集。
除了调集大量军队平定南方外,明王朝又从内地将破产的贫民和流民,大量强迫迁往贵州等地,划区定点,授土垦殖。这种按“就宽乡”的政策,大规模移民的行动,俗称“调北填南”。“调北征南”留下军队的居住地,称“屯”;“调北填南”移民的居住地,称“堡”,合称“屯堡”。
这种大规模的移民带来了内地的先进文明,并世代相传,他们的后裔被称为屯堡人。这种屯堡人,至今仍传承着当年祖先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这种有别于贵州当地文化的移民文化被称为“屯堡文化”。至今进入屯堡地区,人们无时无刻都会感受到,生活在祖先创造的文化氛围之中。
明代初年“调北征南”的军事行动,主要在明洪武四至十四年(137l—1381年),但鲍屯的鲍氏始祖鲍福宝入黔建屯是在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此,鲍屯是当年少数早期建设的屯堡之一。
鲍屯是有村民绝大部分为鲍姓,是当年从安徽歙县棠樾村迁黔的鲍氏后裔。他们在当地与少数民族兄弟和睦相处、世代相传,把江淮文明带到了云贵高原少数民族地区。这个保持了六百多年的古村落是屯堡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择地选址合理
根据《鲍氏家谱》记载,鲍屯始祖鲍福宝,不仅富有军事才能,而且“素裕堪舆”。他曾“观风问俗”,选择了一块“地极壮丽.脉甚丰饶”的地方。这个建于14世纪的古村落,在选址方面考虑了哪些条件呢?
l、区位条件极好。当时无论从湖南或四川进入云南,都必须经过这里,从贵阳进入云南曲靖,也是第一站,因此,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这种交通上的区位职能,即使在6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改变。不仅滇黔公路在此通过,而且后来建设的湘黔、滇黔铁路,还有贵黄高速公路都无一例外地通过这里。因此,鲍屯选择在滇黔交通要道上,地理区位条件是当时选址首先考虑的因素。
2、土地广阔肥沃。安顺位于广袤的平原地区,这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无疑是十分可贵的。宽广肥腴的土地,利于发展农业,囤粮自守。《滇行纪程》中记载有“秤土轻重”的史实记载,称: “安顺府城围九里,环市宫室皆壮丽宽敝,估人云集,远胜贵阳。昔尝议立省会于此,以秤土轻重,不及贵阳,故舍此从彼。”这说明在当时安顺地区的条件确实与贵阳不相上下。
3、自然条件优越。鲍屯四周有高山作为天然屏障,特别是西侧有云峰、玉案等山峰森然排列,挡住了冬季来风,因此,全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是种植稻、梁、麦、粟的极佳地区。同时,这里还是典型的岩溶地区,境内有多处泉水出露,因此即使附近河流干涸,这里仍是泉水泪汨,流水潺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据村民称,其它自然灾害也很少在鲍屯发生,所以鲍屯确是一个“地极壮丽,脉甚丰饶”的好地方。
4、人文环境和睦。这里是“夷汉错处”(孔庆瑚《安顺府志•序》)的地区。据《鲍氏家谱》云,鲍福宝选址时曾“观风问俗”,就是说不仅研究过风水环境,而且还作过社会调查。这一带土司势力较为薄弱,适宜在此驻军屯垦。至今鲍屯境内的苗族兄弟仍清楚地记得,在鲍氏迁来以前他们已在这里建有村寨,他们的祖先和鲍氏祖先曾结拜兄弟。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这些口耳相传的记忆,是兄弟民族长期和睦相处的深厚基础。
所以,从天时、地利、人和几方面看,鲍屯都是个极好的地方。
二、规划布局独特
整体布局鲍福宝不仅为鲍屯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而且鲍屯的规划布局也十分独特。首先,村屯采取正南北向、轴线对称的严谨布局形式,具有鲜明的明代初年城镇布局的风格和特色。其次,军事色彩浓郁,从“高筑墙”的防卫要求出发,整个村屯都有屯墙环绕。南侧是主要屯门,屯东侧、北侧各有两门,西侧则仅设一门。
山水环境:整个村落负阴抱阳,北高南低,逐步升起,面向平坝,北靠神仙山。神仙山和村落的关系,俗称“神仙撒网”。鲍屯整体布局紧密融合在山水环境之中。南端的村落主要入口正对南侧的螺星山和左右两侧的狮山、象山,被称为“狮象把门,螺星塞水”。北端为鲍氏墓园。墓园前原有一水塘。墓园背山面水,风水很好。这个中轴线和谐地融合在被称为“龙脉”的自然山水之中。
中轴线:村落的中轴线是村落的脊梁。它起自南侧主要入口。这里有广场,植古柏两株,是“风水树”。根据“唯列府寺,不与民杂居”的原则,汪公殿、大佛殿、关羽殿等三个殿字及鲍家宗祠均布置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两侧是鳞次栉比的民居和狭窄曲折的街巷。如果把轴线上的建筑看作心脏,那民居就是心脏两侧的肺叶。据传,明末“南明小朝廷”永历帝朱由榔曾青睐这里“面南而王”的酷似北京的布局,选此作为“临时首都”达二月之久。
建筑风貌:鲍屯的建筑风貌充分体现了当初的整体规划的构思。中轴线上的建筑是鲍屯的主体,均采用小青瓦、白粉墙,空间格局严整精致,主题突出;两侧民居则就地取材,采用石板瓦、片石墙,朴实无华,与中轴线上的建筑风格迥异、对比明显。这一点颇似京城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是红墙黄瓦,庄严肃穆、壮丽辉煌,两侧民居则为灰墙黛瓦,形成皇族唯我独尊的效果。两者虽然层次不同,却都采取了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色彩,以形成强烈对比手比,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民居风格古朴敦实
民居是村屯中数量最大、最贴近居民生活的建筑。村民的生活方式决定民居的建筑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居的建筑形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村屯的整体风貌。
屯堡民居建筑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外貌是石墙石瓦,古朴敦实,特别是遍布屋顶的、有规则的菱形石板瓦、在阳光下,似鱼鳞闪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内院则恬静安适,木门、木窗历史遗存亲切宜人,具有十分浓重的徽派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多为合院式,与儒家礼制文化相适应。也有采取“三房一照壁”的平面布局,显然是受当地兄弟民族建筑形式的影响。民居建筑入口多斜置,并加以重点装饰,这也是受云贵少数民族建筑影响的结果。鲍屯的民居是屯堡民居的典型形式,但建筑较附近屯堡的低矮,院落也较小,军事防卫功能更为突出。
屯堡的民居是从江淮民居中蜕变过来的,从江淮母体文化的乳汁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但是,从建筑风貌来说,它已是土生土长的屯堡民居了。它已经没有了苏皖民居中常用的马头墙、防火墙和粉墙黛瓦,也没有那种向上的竖线条,而是就地取材,采取了石板瓦、毛石墙和平缓的横线条,因而建筑和谐地融入自然山水之中,在建筑艺术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而民居内院仍贴近生活,保留着木门窗和砖木雕刻,可以见到母体文化的深刻烙印。
四、环境丰富错落有致
主要特色:鲍屯环境的主要特色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高度融合。村落和谐地置于山山水水之中。即使规模不小的水利工程,也仍完好地保持了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绝无刀劈斧砍的痕迹,到反为鲍屯创造了一景。
中轴线:鲍屯中轴线的环境是当时规划中浓墨重彩、重点处理的地方。这里布局严谨规整,文化气息浓郁。南侧的屯门是村屯的主要入口,也是整个中轴线的起始点。屯门两侧至今仍保存着明代初年修筑的石砌屯墙,古朴敦实,十分珍贵。屯墙普经是一道抵御外敌的不可逾越的屏障,可惜屯门已于近年拆毁,不久准备恢复重建。屯门广场上有古柏两株,是村落的重点标志物。有了这两颗树木,就使严肃的空间变得生动突出。这个广场为村民提供了休憩、交流,和谐相处的空间。由此往北,步步向上,空间依次逐步展开。首先是三座殿宇,这里空间比较封闭紧凑,气氛凝重严肃,体现了村民们日常练兵、比武的场所。这里的空间虽有照辟和建筑围合,但已比较开阔。中轴线北端以鲍氏墓园结束。墓园前水塘,山水相映,气氛宁静肃穆。整个中轴线上有广场、建筑、水面,空间排列有序,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丰富多彩,极具魅力,显然是经过精心规划的。中轴线好似经历了整个人生历程,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民居:中轴线两侧是低矮的民居。在线条平缓的民居中,巍然屹立的碉楼是屯堡村落中的视觉中心。这屯堡天际线的突出部分,也是名副其实的“地村”。这为防盗、防匪的需要而建的碉楼,往往建在正房和厢房相连接处,砌筑既能作守备又能作嘹望之用。碉楼的大小决定于需要和经济条件。当年,碉楼是屯堡的重要防御设施,每遇“外敌”入侵,村民可以迅速躲进碉楼。碉楼四周设有枪眼,必要时可以进行抗击。今天,沿着狭窄的小梯拾极而上,山川、田野、房屋尽收眼底,成为旅游的好去处。
水口园林:鲍屯环境建设的另一特色是在村口东南“巽位”吉方,建有“水口园林”。很明显这是受皖南古村落的影响,是水口园林在黔中的移植。这种“水口园林”盛行于皖南村落。最主要是当地村落往往和水利建设结合进行,村落中河流出口之处,多半就是村落园林所在之地。一般这里都是有山、有水,又是入村的第一标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水口园林的组成元素除自然山水以外,还有路、桥、亭、古树、碑碣、牌坊,甚至还有戏台、水街、社屋、祠堂等。这里是粉墙瓦、曲栏石桥、绿树掩映、流水淙淙,一派田园图画。水口园林的特点是:园林为全村百姓共享:园林与生产结合:园林与自然山水相融,树木辉映,是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鲍屯的水口园林与皖南的水口园林不同之处是,皖南的水口园林人文色彩更浓,较多人工建筑物,更多教诲功能,而鲍屯的水口园林则更多田园风光,更多自然景色,宛如一部田园乐章,是一幅清心的水墨画。
五、军事功能明显突出
鲍屯的布局极为重视军事防卫的要求,整个防卫系统层次清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以鲍屯为核心,周围有数个村庄和山头拱卫,互为掎角之势:制高点设有军事设施。这样一处有难,可以互相联系,几方来援。这种既分散又相对集中的村落布局形式,既能适应战斗的需要,又符合农业生产的要求。这是外围作战,为第一个层次。
2、第二层次:村庄四周有“墙”,是一道严密的防御工事。村口有“门”,易守难攻。街道狭窄、曲折多变,按八阵图布置,敌人进来如入迷魂阵。八阵图包括:青龙阵、白虎阵、长蛇阵、雄狮阵、玄武阵、金鱼阵、鹿角阵、火牛阵等,分别布置在村寨街巷各处,街道中设有一道道的门,敌入如进入,可“关起门来打狗”。重要地段设有碉楼,碉楼的小窗(猫耳窗)控制着各路街道,便于开展巷战,实行村自为战。这是防卫上的第二层次。
3、第三层次最后一个层次是逐屋战。建筑均按合院式布置,屋顶坡度平缓,各户可互相联通。屋顶上的石板瓦片,还可以作武器,实行户自为战,在冷兵器时代具有相当威力。 有了如此的多层次防卫体系,就使鲍屯成为固若金汤的村落。鲍屯的军事设施都是防御性的,甚至南侧的主要屯门也用了梁柱形的石门,没有做成拱形大门。村民传说:由于村内不准耍龙灯,所以都是梁柱式大门,实质上是从防卫需要出发,不利于敌人在村内使用大型武器,用心良苦,开人心智。
六、水利工程设施完整系统
鲍屯处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处。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坝河从村西侧流入,且河底不断有泉水补给,因而,即使遇上百年不遇的大旱,上游河水断流,鲍屯依然“春夏一片葱绿,秋来十里稻香”。大坝河进村后折向南方,汇入九溪河。村境东侧尚有河流一条,自北向南流过。由于长期的人工经营,鲍屯河流密度很大。
皖南鲍氏富有建设水利的经验,据明嘉靖三十年程尚宽撰《新安名族志》称:东晋咸和二年(327年),鲍弘任新安太守,创兴水利,以资灌溉。他创建的鲍南堨是微州建造最早、使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1600多年来,给当地人民创造了无穷的财富。
鲍南堨位于微州歙岩寺镇丰乐河上。它长160丈,南北向横浸于丰乐河中,南端没于渠引水灌溉农田。初建时灌区范围已有三千七百余亩。
歙县棠樾鲍氏还有建村结合理水的经验。元明之际,棠樾村民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水系改造活动。棠樾之水发源于灵山。元至正年间(1264—1294年),鲍伯源带领族人在此河上距灵山五里之处,修筑大母堨,截流河水灌溉良田六百余亩,确保以农耕为主的棠樾村能旱涝保收,同时引水入村,环绕如带。
始祖鲍福宝当年带来了祖籍皖南建设水利的经验。数百年来村民又不断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形成了完整的水利工程设施。整个工程系统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设施简洁、除灌溉外,还具有供水、排泄、水力利用等功能,使鲍屯具有便利的农业、生活用水和粮食加工等条件。更可贵的是在进行水利建设时刻意保护好生态环境,因此水利建设的同时还为鲍屯创造了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的自然环境。
工程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把大坝河分成三条河流,以及300余米蜿蜒曲折的渠道,建成了引蓄结合的塘坝式水利工程。工程由横坝、竖坝和高低龙口组成,使不同高程的耕地均能得到充分的自然灌溉,共可浇灌300余亩农田,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良田。人称: “小菁、大菁和垭口(指山上植被良好):横坝、竖坝顺龙潭(指充分利用水利,最后水流入九溪河)”
鲍屯有多处水碾房。水碾就是采取工程措施将水的位能转变为机械能。水碾的优点是不消耗燃料,不使用畜力,不污染环境。水碾设施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鲍屯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大致分为四个梯级,可分梯级开发。鲍屯兴盛时共有七个水碾房,分布均匀,方便本村及外村居民碾米、磨面和面条加工等。
鲍屯的水利工程不仅设施完善,而且一直完好地保存至今,其管理、维护方面的经验也值得我们研究。当然,在历史时期水利设施的管理与历史遗存维护是通过宗族自治组织的形式来进行的,有它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在传统与现代接轨的今天,这方面的经验也许能给我们某种启迪。
七、妇女服饰流光溢彩
1、凤阳汉装:屯堡地区妇女的服饰是明代传承下来的汉族传统服饰,弥足珍贵。目前,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大多保存较好,而古代汉族的传统服饰却保存甚少。这与明代以后,由满族统治有关。满清入关以后,他们着力消灭前朝记忆,在当时,穿着大明服饰,就可能被认为有怀念故国之嫌,因而引来杀身之祸。据说,当时“大约屠杀了6000万汉人.汉服才在华夏大地上消灭”。为此,也只有在偏僻的边疆地区,才可能保留了这种明朝的服饰,并一直沿用至今,这在全国是罕见的。
从屯堡服饰中,我们可以找到文化的根。屯堡妇女着衫、裤,长衫大袖,服装用料除青、蓝色外,还有粉红、金黄、深绿、瓦来、绛紫等鲜艳色彩,重点处有花边装饰,腰间系有“丝头系腰”,头上插有“梅花管簪”。而当地汉人服饰,多以青、蓝色为主,式样多为宽袍窄袖短衣、细褶长裙。所说屯堡妇女的服饰,是传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大脚的服饰,俗称“凤阳汉装”。这些服饰从安徽传来,如今当地早已失传,因而这里的服饰已成“活化石”。
这种“凤阳汉装”,生命力相当顽强。据说四清、文革时期曾强行禁止穿着这种服装,但是改革开放后不久,人们就自动地穿着起来,不仅作为节日或祭祀的礼仪服饰,而且在日常生活、劳作时都穿着。究其原因,一是适合劳动时穿着,二是美观大方。人们自觉穿着这种服饰,充满自豪感,因此,这种服饰也具有旺盛的活力。
2、丝头系腰:屯堡妇女腰间的“丝头系腰”,至今只有鲍屯一块才能生产。腰部的装饰物是汉族服饰的主要元素,是表现腰部美的重要构件。这种长腰带走动时左右摆动,婀娜多姿,煞是好看。民谣有 “大脚二妹进城来,脚上穿双绣花鞋,腰间系根丝腰带,走起路来屁股甩。”
鲍屯始祖妣牛太君入黔时,系有安徽本族所织的丝头系腰。以后,由于这种编织技术没有传入贵州,腰带被视为珍品,仅在做客时才系带。清雍正六年(1728年)鲍氏十一世祖鲍大干从崇山峻岭、交通十分艰辛的贵州,义无反顾地出发,冒着瘟疫的风险、匪贼的抢劫、凶山恶水的险阻,单人徒步,行程五千余华里,历时百日,经湖南、江西,到达安徽棠樾老家,学习织丝头系腰的手艺,并把纺丝线的小车、纺棉线的大车,以及皮钱、梳板、带子刀等工具的尺寸一一画好,记录下详细的工艺流程,拜别宗亲师傅。回村后,收徒传艺给鲍、汪两姓子孙。这种编织技术一直传承至今,成为十分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绣花鞋:屯堡服饰中最引人瞩目的要算屯堡妇女的那双绣花鞋了。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女子缠足被视为一种美与德的象征。唐以后,崇尚女子以“三寸金莲”为美,更成为一种封建礼教的时尚。而屯堡妇女却不缠足。据说朱元璋的发妻马秀英,系元末群雄之一郭子兴的义女。她自幼习武,且不缠足。她嫁给朱元璋后,南征北战,还率将校眷属缝衣做鞋。正如屯堡妇女所说 “我们皇帝娘娘不裹脚。”由于长期以来屯田战士参与战争,屯堡妇女除了操持家务处,还要参加田间劳作,因此屯堡妇女不缠足是生活习俗使然。
这种绣花鞋十分讲究,夏天着布凉鞋,其他季节着花鞋。鞋为布底,鞋面有色为底色,上绣色彩斑斓的花乌鱼虫。布凉鞋两侧镂空。花鞋有两层白布连接鞋帮沿口,至小腿肚,从脚踝向上至膝打绑腿。因为有两层白布的高统连着鞋帮,所以穿任何颜色的袜子都看不出来。这种花鞋已经流传六百余年,至今仍为屯堡妇女穿着。因而,屯堡村寨流传着:“农村人,进城来,黄泥裹脚大花鞋”的民谣。
4、发型头饰:鲍屯妇女均为皖南地区移民的后裔,个个皮肤白暂,五官端正,亭亭玉立,楚楚动人,落落大方。傩文化是我国历史上有漫长发展和流布过程的传统文化现象。在古代盛行于官方,为“国傩”,又流行于民间,称“乡傩”。汉魏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傩文化类型:军傩。《魏书囟礼志》对此有详尽的记载:军队举大傩之礼,队伍编为南北两军,布阵演礼,相互对抗,有飞龙、腾蛇、鱼丽之变,排出四门之阵,威武雄壮,变化多端。读了这些文字记载,再对照鲍屯的地戏表演,就能发现不少汉魏遗风。如鲍屯历来演出的主要剧目“薛仁贵征东”、 “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均为军事题材的地戏。演出中也多是戏列布阵,头戴面具,身穿战袍,边唱边舞,杀打拼刺,威武雄壮,唱腔粗犷,套路多变,确是军傩无疑。
唐宋以后,特别是宋以后,傩文化趋向世俗化,更具表演性,民间色彩益浓,并由中源流传至江南。元明清以后,随着中原文化不断向周边地区传播,傩文化也不断向边远地区流传。在明代初年,鲍屯始祖鲍福宝奉朱元璋之命入黔之时,正是军傩在皖南广泛流传之际,于是由于战争和军旅生活的需要,地戏也就从徽州歙县的棠樾带到了鲍屯。
傩戏传到鲍屯后,傩文化的发展有如下的趋势(1)傩戏的题材在保持以军事为主的情况下,更强调歌讼英雄人物,在鼓舞战士士气方面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2)更趋向平战结合。把傩仪、傩戏、傩舞和战时的熟练武器、训练士兵的战斗演练结合,平时则是为了强壮战士的体质和军民同乐。(3)鲍屯的地戏更可贵之处在于融合了鲍家拳。鲍屯的村民广泛习武,鲍家拳在不少男女中流传,有些地戏演员本身就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因此,他们的表演不仅有歌有舞,而且,一招一式极富阳刚之气,自成一派。
八、鲍家拳已传承千年
在今年2月专家组考察鲍屯时,鲍屯的武术队表演了精彩的鲍家拳。它包括108棍、单刀、双刀、枪铛、徒手等多种武功。徒手拳36套108式这也是附近屯堡中仅有的古老拳术,故民间有“拳打脚踢鲍家屯”之说。
鲍屯始祖震威将军鲍福宝系带兵武将,他从皖南歙县棠樾传来了拳术,其渊源可上溯至西晋鲍伸将军。据《徽州府志》记载,西晋太康年间(280一289年),护车中尉鲍伸来镇守新安,将鲍家拳带到歙县。据此计算,鲍家拳的历史较河南少林拳还早。如果按照传说,鲍家拳是由当年齐大夫鲍叔牙首创,则历史更为悠久,至今已有两千余年。
鲍家拳在当年“调北征南”中起过重要作用。鲍福宝带领的军队屡立战功。战后鲍家拳作为村中传家宝,秘不外传,并广为教习,强健村民体魄。还在家祠前的建了练武场和比武擂台,使鲍家拳得以传承。清道光年间,鲍屯附近匪祸不断,此时,鲍屯有鲍尊三的武林高手,以武功保护了四邻八乡,深受群众爱戴,因而人们送匾,曰“齿德并尊”。此匾额一直悬挂在鲍氏家祠,直到家祠被拆,至今匾额仍完好地保存着。
目前村里拳师已是入黔鲍家拳21代传人鲍灵佑。他说: “鲍家拳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学武先学德”。
83岁的鲍云武是鲍家拳高手。他说鲍家的武功,在屯堡方圆几十里内是很有名的,拳、棍、枪、镗都是鲍屯的看家功能。
这次对鲍屯的调查,虽然是一次多学科的调查,但是时间很短,工作还只是初步的,不少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学科还不够广泛,对母体文化---徽文化的研究和比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小结:鲍屯的特色,深刻、全面地表现在村址选择、规划布局、军事防卫、水利工程、农业生产、建筑风貌、生态环境、风景园林、服饰发型、戏剧音乐、民间体育、民风民俗、语言语音、美食特产等多方面。它内容广泛、形式丰富、内涵深邃,几乎涉及了屯堡文化的各个侧面。因此人称:没有对鲍屯的研究就很难完整全面地认识、理解屯堡文化。此话的确不无道理。
这次对鲍屯的调查虽是一次多学科的调查,但是因为时间很短,研究只是初步的,希望今后有机会再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2 0l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20l l UNESCO Aisa—Pacific Heriage Awards for Culture Heritage Conservation)近日公布。该奖项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文化部(UNESCO Bangkok,Culture Unlt)设立并颁发的,按奖励层级,分为卓越奖(Awards of Excellence)、优异奖(Award of Distinction)、优秀奖(Award of Merit)、荣誉奖(Honorable Mention)。
2011年亚太遗产保护奖从2011年1月开始公开征集,共有来自l0个国家的34个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参与竞争。经过l0位国际保护专家的评选,贵州鲍家屯水碾房修复项目受到高度评价,以第一名获得本年度卓越奖。
评委评语如下:
鲍家屯古水碾房修复项目,树立了在中国进行农业景观保护的卓越范例。参与保护项目的各个机构开展了富有创见的合作,注重基地的整体性。修复项目复原了水碾房这个有着600年历史的水利设施,通过它和水坝、水道以及堤围的协作,恢复了农业生产的秩序。项目高度敏锐而小心地确保复原了水碾房的真实面貌,重现了它的历史光辉。通过对传统农业设施功能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和当地文化活动的结合,这一项目为我们展现了保护在现代化发展压力下快速消失的亚洲文化景观的重要意义。
分享按钮>>文苑13期 老爷子鲍枫雨
>>文苑13期 古徽州第一大屋一保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