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名人楷模】鲍静芳终圆助学遗梦
- 中华鲍氏网 2014年5月4日 毕家镕
鲍静芳终圆助学遗梦
鲍静芳,其父鲍公伯明(光熙),曾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堂,从事教育工作,当地有名的书法家,对古典文学极有研究。祖父鲍公文镳,前清举人,曾任安徽石棣县知事,卸任后回家乡,成为当地有名士绅,提到鲍举人,少有不知者。鲍族是鲍公诚吾从安徽歙县棠樾村迁入芜湖县(现为芜湖市),分为官沟沿、迎秀门城根、乡仆老巷三支。鲍公文镳是官沟沿一支的始祖。鲍静芳是这支的长孙女、长女。
鲍、毕两家的上代,曾同时供事于石棣县,因私交甚笃,又门当户对,鲍静芳嫁给毕家,终结秦晋之好。鲍静芳的亲大姑母嫁给毕树森(茂卿),随后大房女鲍静芳嫁给毕树棠之子毕念祖(子先),二房女嫁给毕树森之子毕钟林,三房女嫁给毕树森之子毕德林。鲍家的一位老姑娘及其下一代的三位小姑娘,都嫁给了毕家,真是亲上加亲,亲亲相连。这样的联姻,城市罕见,即使偏僻的农村也少有。
鲍静芳因公、婆和夫君过世较早,又无遗产,顿失经济来源,拖带了两女两儿,先后投靠小叔、老父,时值八年抗日战争及其以后的动乱年代,社会经济很不景气,无权无势者,更是为人所弃,成了被遗忘的人。两个女儿女,一个少年夭折,一个因家贫辍学而逼疯。鲍静芳不止一次地叹曰:要是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就好了!
鲍静芳“愿穷苦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的良好愿望,那时只是一个梦想。具有鲍氏一半血统的她的儿子毕家镕,牢记其母遗愿,当条件许可后,把母亲当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2008年9月,其子到鲍静芳毕生居住的芜湖市,和教育局议定捐资建立了“毕鲍静芳助学基金”。
“毕鲍静芳助学基金”即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纪念勤劳一生贫病而死的慈母,也籍以回报家乡故里。并考虑到资助者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若老人一旦不在人间,则由子女按已定的时限、金额继续资助。基金对受助学生的要求是:刻苦学习,品德优秀,成绩良好;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失去父母或单亲家庭者优先。资助金额为每年二万元(建立此基金时,为两位老人年退休工资的三分之一),二十名中学生,每生每年一千元(后改为四名大学生,每生每年五千元),现已资助中学生一百人次,大学生四人次。
这项助学基金的特点是,一次认定、分年发放。采取这种形式,可以让更多人有可能实现其捐资助学的良好愿望,具有可普及性。人们总愿意参与善举,尤其是助学,如果你要他一次拿出几十万、上百万的巨资设立基金,一般人是无能为力的。但一次认定,在以后一定时期内分期发给,那是有可能的,这就适应那些并非巨富,但胸怀爱心人们的要求。
鲍、毕两家虽无成文的家规家教,但从祖辈们的言行中,深深感受到两家的家规家教中,都突出孝道。此助学基金的又一特点,是把弘扬孝道和实现其母爱心、帮困助学的遗愿融为一体。使那些受助学生重视、践行孝道,并为他们不至辍学提供一条生存、发展的公平起跑线,从而挖掉穷根,扭转命运,也可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更加有用之才。
年方八九的毕家镕
2014.4
分享按钮>>【倪杨氏网新闻】心滋凤仪 泽被暨阳----深切缅怀倪杨挚友楼圣耕老先生
>>【何氏网新闻】平江县何府为百岁老寿星举办生日庆典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