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文化古迹】(转载)乡愁堆积起来的村庄
- 中华鲍氏网 2014年6月22日 贵州日报
乡愁堆砌起来的村庄
鲍家屯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作者:傅传耀 盛 荣 刘 厉 编辑:李 茂
编者按 《贵州日报》、贵州《人大论坛》上刊登的“乡愁堆砌起来的村庄”一文,从五个方面全面论述了鲍家屯的特色,并对鲍家屯的历史文化价值做了全面的、客观的评价。贵州陈敏尔省长为此批示:鲍家屯等“三个村庄很有特色。”还批示:“三篇调研报告很接地气,很有内涵。”特推荐给大家一览。
文章作者傅传耀系贵州省人大副主任,因此文章具有权威性。鲍世行先生曾对文章个别笔误做了必要的润色,特作说明。
踏着瑞雪,我们来到安顺市西秀区鲍家屯村,探访这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国防大学教授鲍中行出生于此,虽和我们素未谋面,但在电话中说到故乡,他却如数家珍,一口气说了鲍家屯的“五个典范”和“三个活化石”,那份对故乡浓浓的眷恋,让人感动。
在鲍家屯,我们巧遇了寨老鲍中权。他当过村支书,是个文化人,对当地历史文化了如指掌,又热情好客,带着我们边看边讲,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鲍家屯是明洪武二年,朱元璋“调北征南”时,在贵州早期建设的军屯之一,距今有六百多年历史。鲍家屯始祖鲍福宝籍贯今安徽歙县,诰封的振威将军,后人评价他“既是带兵打仗的将军,又是水利专家,还是风水学大师”。正是他科学的规划和精巧的设计,六百多年来,鲍家屯“屯田戍边”,抵御了匪寇侵扰,发展了农业生产,积淀了历史文化,其家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独一无二“黔中都江堰”
中国水利历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冯广志曾感叹,鲍家屯的古代水利工程,“构思精巧,布局合理”,堪称“小都江堰”。虽历经六百年沧桑,该工程仍很好地发挥着“旱能灌,涝能排”的作用。
它的精妙之处在于,“鱼嘴进水,两腮分流,灌溉防洪,全部自流”。鲍家先祖通过对水文和地理的认真研究分析,在村西头的水仓河上修建了“7”字形水坝。这是古代水利的精华,如同一个鱼头,将来水拦蓄并分流。坝分三段,中间是最高的拦水墙,左边是最矮的泄洪坝,右边是灌溉坝,坝顶开有两个缺口,称为“龙口”,高度低于防洪坝,用于控制下泄流量。泄洪坝以下是古河道,用于排洪。灌溉坝以下是人工河,以及由七道高低不同的水坝和灌溉水渠构成的灌溉系统。拦水墙和与之相连的高两米的“拦马墙”像巨人张开的坚实双臂,把屯中老少赖以生存的千亩良田严严实实挡在身后。平时河水经右坝上的“龙口”,入人工河,经七道水坝调节,自流浇灌高程不同的2300多亩农田。来水稍大,漫过左坝流走。但河水再大也漫不过这精确计算得出的两米高的“巨人臂膀”,就算野马般奔腾咆哮的洪水来袭,撞到它身上都会成为驯服的“小马驹”,摔出些许浪花后,乖乖溜进古河道。由于水坝的高差和龙口的限制,多余的水无法进入人工河。灌溉支渠经过“拦马墙”的地方也都有一道小石门样的“龙口”,精确控制着通过水量。这一切灌溉和防洪过程,都在没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全自动”完成。
我们看到2000多亩土地上绿油油的油菜正茁壮生长,想必“待到山花烂漫时”,这里一片金黄,我们不但要感谢上苍的恩赐,更要感谢先人远见卓识的恩泽。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也要多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特别要兴修水利,农谚道“有收无收在于水”、“兴修水利保丰收”。做事不能急功近利,应该“上善若水”。相信“吃水的”一定会记得“挖井的”!
独具匠心村落布局
作为军屯,首要任务是防御外敌入侵。鲍家屯的村落布局通过“八卦阵”,巧妙地把居住和军事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街巷为阵,屯阵合一”的坚固堡垒,“进可攻,退可守”,还可“诱敌深入,逐个歼灭”。
外围八座小山就是“外八阵”,八个制高点相互依托、相互协防,成为鲍家屯防御的前沿阵地。如果敌人突破了“外八阵”,等待他们的还有更为棘手的“内八阵”。
首先,想进入军屯就十分困难。四周是高大坚固的石头屯墙,墙上有众多内宽外窄的瞭望口,不时有“明枪暗箭”射出,防不胜防。屯墙上开有大门一道,小门四道。大门由重兵把守,小门实在太小,“牛要过都要斜着角”,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进入军屯大门还有“经典实用”的瓮城,正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屯内建筑也多用石头,家家外墙高耸,户户紧紧相连,瞭望孔密布高墙之上,和屯中八条弯弯曲曲、细细长长的街巷组成了令人头晕目眩的“内八阵”。青龙阵、白虎阵、雄狮阵、鹿角阵、火牛阵、长蛇阵、铁马阵(注:应为金鱼阵)、玄武阵,阵阵机关重重,个个杀机四伏。八条街中有四条“死街”,四条“活街”。“死街”就是死胡同,东弯西拐又十分狭窄,勉强够两人擦肩而过。敌人一旦进入,就只能成为各家各户瞭望口中的活靶子,“往前跑,死路一条,往后退,为时已晚”。火牛阵最为精彩,同样是弯弯曲曲,又窄又长的巷子,不过在巷子另一头等待他们的是一群尾巴被点着了火,满眼充血,鼻子喘着粗气,正“有气没处撒”的老水牛。屯中还有一座三十米高的碉楼,它是屯中战斗的观察站和指挥中心,其上有对联写到“八阵巷,转弯有数,易进难出,灭匪寇;六层碉,挺拔无双,远观近击,保平安”。经历六百多年的战火洗礼,鲍家屯仍安然无恙,不愧是“大明屯堡第一屯”。
今天,我们的村庄再不用备战迎敌,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成了当务之急。但我们也要向古人学习,从他们的智慧中吸取营养。村庄规划要科学实用,功能设施要齐全完备,产业发展要突出特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更要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规划就要因地制宜、依山顺势,“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
独步千秋自然风貌
来到鲍家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犹如世外桃源,远离俗世凡尘。整个屯堡坐北朝南,屯前视野开阔,狮、象二山在远处遥相呼应,星螺山驻守当中山口。清澈的水仓河由西向东缓缓流淌,各种水鸟与鸭鹅一同在河中觅食。千亩良田生机勃勃,顺田间小路穿行,不时惊起肥胖的野鸭从头顶掠过。驿马井、珍珠井、蚱塘河井巧妙地点缀在村庄四周。泉水清澈见底,水量充沛,大旱之年,不曾干涸,成为周边百姓主要饮用水源。珍珠井,冬暖夏凉,寒冬腊月,其上雾气腾腾,似王母瑶池。驻足凝神,“放眼望,青山环绕,云蒸霞蔚;仔细听,虫歌鸟鸣,河水潺潺;深呼吸,空气清冽,泥土芬芳。”不禁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字字击中心头,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呐!
鲍中权老人对这里的自然风貌和风水格局尤为推崇。他说六百多年来,这里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历代都有朝廷命官”,且年年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恬静,不愁吃穿。
且不说“风水”是否科学,但在满眼雾霾、垃圾遍地、污水四溢的今天,青山绿水、人杰地灵,不正是我们苦苦追求和向往的吗?新农村建设不但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更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鲍家屯村口大门上的对联是对我们最好的启迪。上联是“狮象驻门前青山如黛描绘千秋画”,下联是“星螺行海口绿水似弦弹奏万古琴”,横批“天人合一”。
独领风骚民风民俗
鲍家屯人来自古徽州,历史的浸润让他们完全融入了当地,但不知是对故乡的思念,还是对传统的特意保护,古徽州一些特有的民风民俗在鲍家屯依然保留完好。
抬汪公巡游就是其一,鲍家屯人六百多年来依旧传承着这项隆重的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七,村中都要举行盛大的抬汪公巡游活动。龙灯彩旗在前,鞭炮锣鼓随后,汪公神像端坐轿上,沿村街巷缓缓巡游,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红红绿绿的彩旗,五彩缤纷的道具,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人眼花缭乱,恍惚来到明朝徽州。
清明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但在鲍家屯又有不同。除了“有320多桌人回乡祭祖”宣读祭文外,最关键的是进行孝文化教育。时逢清明,村里都要把二十四孝和新二十四孝的图片做成展板放在祭祀现场,教育后人感恩始祖。
鲍家屯女姓的服饰,可以说是世界上流行时间最长的“时装”,一穿就是六百多年。“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这一身奇异的“明朝时装”穿起来分外妖娆,被称为明朝女性服饰的“活化石”。鲍中权饶有兴致地说,女性戴上玉石梅花管簪,穿上大袖长袍,系上丝绸(注:应为“头”)系腰,套上绣花翘头布鞋,是“远离臃肿,系出苗条”。这身服饰能“机智巧妙地丰乳,恰如其分地瘦身,体贴入微地显臀”,充分体现了女性的“动感美、腰饰美、背影美、曲线美”。现代任何流行服装都不能与之媲美。
用于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鲍家拳”和被称为“地戏”的“军傩”,都是有名的“活化石”。
当地为了保护和传承好这些悠久而生动的历史文化,成立了各种协会,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歌唱大赛和服饰大赛,比比“哪位男士军傩唱得最棒,哪位女士服饰扮得最靓”。而比赛的奖品就是这百穿不厌的“明朝时装”。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乡村有了历史才有生命,有了文化才有灵魂,有了代代相传的精神,才有我们心灵栖息的家园,才有我们四处寻找的美丽。
独树一帜民族和谐
1369年,贵州尚未建省,还是一片蛮荒之地。鲍家屯始祖带着兵马,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山高皇帝远”,要在异族的土地上“养兵、屯田、守土”谈何容易。但是来自徽州的鲍氏先人深明大义,为了边疆稳定极其开明友善。振威将军先与当地杨、王二姓的少数民族头领义结金兰,成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异性兄弟,“永世交好,永不为敌”,为屯田戍边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后相互通婚,让血脉交融。并向当地少数民族传授农耕文化和先进技术,与他们共享水利设施,共同繁衍,一起壮大。
在看到结拜兄弟受到匪徒欺负,鲍家先祖不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还将从不外传的独门绝学“鲍家拳”传授他们,让他们能抵抗侵扰,防御外敌。这一头磕到地上,绝对不输当年的“刘、关、张”,六百多年的兄弟,换来的是世世代代的和谐相伴。鲍、杨、王三位先人结拜之地依稀尚存,这段鲍家屯版的“桃园三结义”还在当地口口相传。
今天,我们依然看到,苗族同胞的土地和鲍家的土地紧紧相连,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享受着古水利的浇灌。鲍家屯中的村民也不再都姓鲍,不再都是汉族,汉苗两家相互流淌着对方的血脉,早已不分你我。在火炉边,和我们一起座谈的汉族村民汪震智的儿媳就是苗族,说起此事,他还颇为骄傲。
开放包容的思想不论在古代还是当今,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发展的根本,也是发展的手段。这种思想不仅打开了鲍家屯安身立命的大门,让他们获得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也能打开我们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栅栏门,还能打开我们摆脱贫穷落后通往经济发展、幸福小康的凯旋门。
夕阳西下,我们即将返程。回望鲍家屯,忽然想起鲍中行老人那番话语。我们似乎感触到了乡愁的深意:就是对故乡那湿漉漉的思念,让人纠结、让人感伤、让人怀念、让人向往。鲍家屯处处是看得见、记得住的乡愁,新农村建设需要这样的典范。
分享按钮>>【樊氏名人楷模】樊继达副教授赴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讲述中国故事”
>>【弓氏文化古迹】道德经 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