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文化古迹】我的故乡绍兴寻根问祖之行

    中华鲍氏网 2014年7月5日 鲍亦荣


     岁月如梭,别来几十载,剪不断的故乡唇齿情。在2014年5月28日,我(鲍亦荣)和弟弟(鲍亦新)从成都出发踏上追根溯源之路。

    我的父亲鲍德冠出生于1905年7月21日,于1979年11月20日去世,享年74岁。他在世的时候,天天为工作而忙碌、含辛茹苦抚养着家人,因为家庭出生的缘故,成为解放后历次运动的打击对象,故很少提及老家的身世,特别是对从未见面的爷爷、奶奶、姑姑等亲人,从未提起过。我怀揣着种种迷惑,在2011年百度网上输进鲍德冠的名字,意外在《鲍氏文苑》中看到了父亲的生平介绍,于是我做了留言,产生了对鲍氏族史了解的渴望。绍兴曾经去过3次,都是回母亲的老家(绍兴西小路12号),距今已有34年了。但从未去过父亲居住的地方——高车头。故乡的小桥流水,,捞鱼捕虾,河边洗衣的景象,常常萦绕在记忆中,我仿佛感觉自己就像飘在天际的风筝,无论飘多远,时间有多长,都不会忘记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从绍兴北站下车后,在亲戚的帮助下,直奔高车头,父亲曾说,他读上海复旦大学至毕业一直是鲍族祠堂的供给。我们怀着对鲍氏家族一颗感恩之心去寻找和瞻仰鲍家祠堂,在高车头村委会谒见了鲍金坤书记,在他的介绍下,才知道祠堂前年已拆掉了,仅看到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心存许多遗憾。后来鲍书记又联系到鲍世济副会长,他悉数家珍的讲述鲍氏家谱、家训和祖辈生涯中的一些感人的故事。我们才知晓家系辈份的排序是:立、志、存、诚、德、亦、世、其、荣、昌。这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训。老祖宗留下的厚重文化底蕴,不仅深邃而且渊博,更彰显出立志、诚实、厚德的内涵张力。这一件件、一桢桢鲜活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撼动心灵,催人奋进。

     真心感谢鲍世济兄通过家谱的介绍,居然找到了30多年来从未知晓的嫡亲哥哥鲍亦钟,现年已92岁。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成都,经电话联系我们在6月12日见面,大家相逢喜出望外,倍感亲切。在他家中看到爷爷、奶奶和父辈的照片,思绪万千,感慨不已。在长辈里,尤其是德、亦字辈中,有的作古,有的进入耋耄之年,拾掇起这些痕迹,有着太多的曾经与过往,有着太多的成功与遗憾,也有不甘浮沉的义无反顾,还有忍辱负重的永不言败,种种云云不凡的人生经历,正是撼动子孙后代心扉的地方,也是鲍氏家族文化根深叶茂深度的必然。“厚德载物”的慈孝文化和抱团进取的创业精神,是给予子孙后代增福培德的精神财富。

      此次寻根问祖之行,获益颇深,深谙对宗族的创业史和修养文化的敬重和自豪。学习鲍家族兴衰史,传承祖训,让子孙后代铭记过去,面对当下,淡然于心,自在于世间。

     在此诚挚感谢为家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做出辛勤耕耘的兄长姐妹们。让我们携手用流年的浓墨重彩一如既往谱写和欧歌鲍氏家族文化。

 

                                          鲍亦荣

                                          鲍亦新

                                  2014年6月15日于成都

                                          


分享按钮>>【弓氏网新闻】中华弓氏联谊会“弓氏家族QQ群”群规
>>【毛氏网新闻】 我拍的枝江毛氏祖籍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