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文化古迹】给某某书记的一封信
- 中华鲍氏网 2018年6月8日 鲍世行
给某某书记的一封信
某某书记大鉴:
近日,获悉:5月5日,您赴永泰爱荆庄调研,对爱荆庄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给以高度评价,并指示要加大保护修复力度,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根据您的指示,我们最近将爱荆庄修复项目,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2018年亚太文化遗产奖。
爱荆庄修复项目,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由专家团队指导,多年来一直坚持按高标准进行修复,实现了“修旧如旧”的目的。在修复过程中,查找历史文献、访问长者,大家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在这里传统和现代紧紧地连接起来了。
以爱荆庄为例,这个建于180年前的庄寨建筑,就充满着生态意识和实践。
1、建筑选址方面:建筑选址在向阳坡地上,布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建筑好像从山水中生长出来一样。建筑周围结合自然地形,筑有排洪沟泄洪,因此,庄寨经历多次大台风,仍能安然无恙,即使像去年的“鲇鱼”大台风,仍能安之若素,固若金汤,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参见文本第22页)
2、建筑用材方面:坚持就地取材,低碳用材,节约用材的思想。庄寨四周的围墙用大型毛石作墙基,上面是生土版筑夯土墙。内部竹编隔断墙,甚至用当地白泥稻草茎泥浆涂抹墙面,没有使用水泥等现代材料,充分体现了低碳生态思想。(参见文本第32 33 页)
3、在创造宜居环境方面:庄寨内有完整的自然通风系统,充分利用地形的变化,使空气流动而生风,并设“三纵四横”通风廊道。穿过建筑密集的中部,还设有两条“穿心衕 ”,夏季时,可以打开房门,引入对流的穿堂风,进行必要的降温和防潮,创造宜居的微气候。(参见文本第24页)
4、在水环境营造方面:除了营造“风环境”外,还营造了科学合理的“水环境”。庄寨内部水的排放,实行“清污分流”制度,保证了用水安全。中路建筑多为公用部分,实行“四水归堂”,天井、院落里的雨水,通过雕刻精美的收集孔,有组织地将水资源汇集到地下存储,是“海绵社区”的雏形。由于庄寨地下水储存丰富,庄寨内的水井,水量丰富,即使枯水年也从不干涸。东路、西路多为生活性建筑,产生的污水,经“大通沟”、用“明沟”迅速排到庄寨外。(参见文本第23页)庄寨外有赤尾洋洋尾溪流过,村民重视水生态保护,都在下游淘洗和洗涤衣服。溪流出村处有“水口园林”,是富有自然风光的村落园林。
5、生物多样性方面: 在东方农耕文化的条件下,庄寨主人十分重视耕牛的居住环境,牛栏设有专门的出入口和通道。在出入口附近,利用湿地建“牛抆池”,专供耕牛洗澡、玩耍、降温。主人还在门上设计了猫狗洞,是专供它们的出入口。(参见文本第25页)这些都体现了爱荆庄人对动物的关爱,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道德范畴来说,这是对儒家的"仁",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众生平等",以及现代"生物共同体思想"的具体体现。
6、植物种植方面:爱荆庄不仅对动物爱护有加,而且对植物种植也有独到的考虑。在爱荆庄建筑中筑有“百草台”,种植有“药食同源”的植物,实行“平战结合”,平时作为蔬菜、食物,战时可以作为部分药品。(参见文本第29 30 页)
7、在传统工艺使用方面:在建造中采用版筑夯土墙,干乾砌毛石墙基、白泥稻草茎泥浆抹墙,瓦封生土封火墙,以及屋脊上的龙舌燕尾翅等传统工艺,体现了地方匠作特色。由于当地不产石灰,甚至石灰都没有使用,完全采用当地传统施工工艺,充分体现了低碳生态思想。其中,密封干砌的毛石墙基,利用毛石自然形状,内外搭砌,上下错缝,内部以片石、碎石、黄土塞实捣紧,由于不用砂浆,工艺十分复杂技术要求很高,目前只有少数工人才能胜任此种劳作。(参见文本32 33页)
诚然,爱荆庄的建筑师用生花的妙笔,在建筑艺术处理上有独到之处。
诸如,在建筑格局上,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分成四台,逐步升起。整个庄寨分成中路和东路、西路三部分。中路是建筑的主体,采取合院式,根据礼制需要,采取轴线对称,严谨布局的手法;东、西两侧,布置比较自由,两者对比明显。(参见文本第41页)
又如,在东、西两侧的跑马廊,大胆借鉴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梨花伴月”屋顶的做法,但把歇山顶改成了悬山顶,大大增加了建筑的表现力。(参见文本第22页)同时屋脊两头采用龙舌燕尾翅,封火墙贴有方形挂瓦,使天际线变得多姿多彩。
再如,建筑内部,采用明快、简洁的栏杆,古朴、通透、开敞,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和建筑外围,严密、封闭的寨墙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参见文本第14 15页)
爱静庄的铳楼特别受到游客的青睐。铳楼的平面呈不规则的五角形,在永泰地区属仅有。特别是西南铳楼,庞大的体量,内倾的墙面,重檐钻攒尖的屋面,有强大的威慑力,地下设有暗堡,为本地罕见(参见文本第08页)。
所有这些建筑风貌上的特色都是显性的,而我们这次申报材料总结的关于生态方面的特色是隐性的,因而更加深刻。我们认为:这才是爱荆庄的灵魂。
这些都是中国的故事,土生土长的故事,带有泥土芳香的故事。有些人不会讲自己的故事,一开口就是西方的,要不就是山寨的。现在外国人喜欢听中国的故事,因为中国的故事里有几百年、几千年的文化。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应该有自信,要拿自己的故事教育我们的子孙,因为这些故事里既有传统文化,又有普世文化。我们一定要学会讲中国的故事,并且让它发扬广大。
修复的古建筑应该为“当前”服务。我们已经在爱荆庄建立了“党员现场教育基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并在学斋楼建立“百年蒙学教材展览”。我们还希望在爱荆庄建立“生态文化展览”,提供学生、干部参观学习,“寓教于游”,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这项工作困难较大,特别在资金筹措方面,我们衷心希望得到您的指示和大力支持。此致
敬礼 !
鲍世行
2018年6月1日
附:<中国福建永泰爱荆庄修复项目,申报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申报文本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