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名人楷模】安徽好人鲍恩元

    中华鲍氏网 2019年6月24日 鲍俊


安徽好人鲍恩元

鲍俊

       2019年5月27日,笔者到池州主城区,敲开团结小区2栋106室,一个慈眉善目,戴着眼镜,个头不高,文质彬彬的老人,热情将我迎进屋内。他就是2018年荣登安徽省五月份“安徽好人”榜的鲍恩元宗亲。

       我俩初次见面,虽不熟悉,但彼此一介绍,还是同姓同辈一家人。于是我说明了来意,他便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与我交谈起来。

       鲍恩元,1949年5月7日出生,现龄70周岁。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人。2008年春上,在浮山镇镇政府退休后,就来到了一江之隔的池州居住。原因是儿子鲍习兵夫妻儿女一家四口,都在贵池居住,经营个体户,从事广告装潢业务。儿子过来早,先打工后创业。媳妇汪运娥就是贵池殷汇人。

       人老了就得靠儿子。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老传统。鲍老的老伴施友月2001年孙子鲍嘉轩出世时,她就来到贵池这边居住带孙子。孙子今年19岁了,在贵中读高三,今年高考。鲍老希望孙子高考考个本科。大学毕业后,能有个好工作就行了。鲍老接着说,他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机遇还好。浮山中学高中毕业后,在家种田5年,当民办教师15年,1979年入了党。入党后,在浮山镇联盟村任支部书记6年,1989年枞阳县招干考试,条件符合,他报了名。意想不到,千人竞争,只录取2名,他竟然被录取了。他春风得意,一定要好好工作。录取国家公务员后,先在枞阳县牛集乡任党委组织委员,后任义津区企业区员,最后在浮山镇(副县级乡镇)任党政办负责人。直到2008年春上,退休为止。

       鲍老是个典型的大好人。心地善良,扶危济困,孝老爱亲。他家在农村,家庭经济不好,那时,他自己是民师,妻子是农民。42年前的1975年,他婉言谢绝了亲戚朋友一致善意劝阻,作出了一个多数人难做到的艰难选择:收养了一名叫鲍海怪,无依无靠的五保老人。一收养就是42年。鲍海怪,女,1935年10月7日出生,是个苦命人。自幼父母双亡,是他大伯父母遗传下来的一根独苗,连一个正式名字都没有的智障女儿,住在浮山镇向阳村赵东组。真是人如其名。她不仅智障,不会数数、不懂事理、不会做任何事罢了,还个矮貌丑,视力差、耳朵闭、头长癞痢、性格怪癖,无生活自理能力。她幼时穿衣、缝补、做鞋做袜等一应生活物资均由鲍老父母照管。新中国成立后,成年的她因一夺能(土语:什麽事都做不来)、又无看相,一直也嫁不出去。在家养老一生。政府只好把她列为五保对象。可是那个年代,生活条件差,光靠生产队称的一点点粮食,难以填饱肚子,因此,伴之以乞丐为生。时间到了1975年,她年过40,身体日衰,耳闭眼瞎,步屦维艰,更加可怜。面对此情此景,还是民师的鲍老,与妻子施友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心不忍,就想帮帮她。于是,经过再三考虑,排除干扰,克服家庭经济困难,将其收养。同锅吃饭、同住一屋、有福同享、视为家人。岁月不由人。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她生活起居、端茶递水、吃喝拉橵,样样都得侍候。鲍老夫妻二人,对她照样一往情深,从未嫌弃过。难能可贵的是,1981年农村实行责任田到户后,鲍老高风亮节,没让组里村民负担一粒粮、一滴油、一根柴草、一分钱,也未向政府伸过手(除近些年政府发给生活补助金外)她的衣、食、住、行、医一切开支均由鲍老黙黙承担。

       2008年,鲍老在枞阳县浮山镇退休,由于多病,身体不好。儿媳们要他来贵池居住,以便日后好照顾他。于是,鲍老这年就来到了贵池,又不离不弃地将她一同带来贵池,一起居住。一起享受这里的城市生活,同鲍老一家同吃同住,亲于家人。一晃又是10年,共计42年。鲍老对这位又聋又瞎年高的五保老人鲍海怪,贴心贴意、无微不至的侍候,团结小区的居民赞不绝口,他们说:“42年如一日地服侍照顾,就是她有儿有女,也是难做到啊!”

       感时花溅泪,水拍自由诗。鲍老用42年实实在在的善举,在江淮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大爱之歌。他用行动感动了团结小区的干部和群众,他用行动感动了池阳街道的干部和群众,他用行动感动了贵池区干部和领导。

       2018年,鲍老光荣地先后被评为“池州好人”“铜陵好人”“安徽好人”,事迹传遍了江淮大地。

       人逢喜事精神爽。鲍老高兴地告诉笔者。最使他难忘的是,2018年参加了池州市精神文明表彰大会。市领导亲自将鲜红金光闪闪的“池州好人”荣誉证书授到他的手里,池州电视台记者还作了现场专题报道。面对此情此景,鲍老激动不已。他的眼睛顿时湿润了。幸福的暖流立刻涌遍了全身。                                (浮山鲍20代后裔 鲍俊)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江口街道永兴社区  邮编:247103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