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家谱源流】西蜀羌乡浩荡禹风

    中华鲍氏网 2021年4月1日 邱志荣


西蜀羌乡浩荡禹风

——在“大禹文化与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研讨会”发言

原创: 邱志荣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编者按:2019年7月7日至8日,我会邱志荣会长受邀去四川北川、汶川学术交流,现将他在汶川发言整理成稿刊登,以供同仁交流。


“滔滔岷江,巍巍华夏。古老西羌,生生不息”。我有幸受到北川、汶川两地邀请,分别参加北川的“海峡两岸禹羌文化研讨会”,汶川的“大禹华诞庆典”、“大禹文化与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研讨会”,以及“大禹华诞食礼”等活动,感受良多,思路大开。尤其是听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先生,及其夫人西南民族大学祁和晖教授等人的学术报告,其精深知识、远见卓识和博大胸怀,使我受益匪浅。


图1  汶川大禹华诞庆典

一、现场体会

(一)大禹源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理论探索和实践

“禹兴西羌”。聚集于汶山、石纽、刳儿坪,西蜀羌乡是大禹出生和故里的概念,无论是学术研究和文化认同趋于一致。今天上午的华诞庆典,以及近日的考察、学术交流使我们感到大禹文化在跨界融合,源头文化研究在不断深化,并取得了多学科的丰硕成果。

(二)新时代大禹精神的重要弘扬和展示


2014年5月在中国水利史研究会谭徐明会长带领下,绍兴的同仁到过北川、汶川考察禹迹,记得行走在北川禹迹沟中,悬崖之上,有碎石不时滚落,我们体验到了大禹治水的艰难困苦和禹文化的厚重;其时,也深为大地震留下的巨大创伤而悲痛。今天,一路过往,我们所看的是欣欣向荣,山川秀丽的景象;岷江两岸街市华美,人们安居乐业的风情,成就了一片新的乐土。这是大禹精神在新时代的力量和硕果。

(三)大禹文化的一次重要交流互鉴

群贤毕至,不同地区、诸多学科学者、专家,院校、民间团体、文史爱好者、非物质文化传人走到一起,现场考察文化遗存,共同研讨大禹文化、弘扬大禹精神、学以致用,是为可以载入历史史册,可成为“后之视今”之举。

二、《浙江禹迹图》简介

(一)大禹与浙江

大禹是中华民族千古传颂的治水英雄,被尊为“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的立国之祖。大禹治水的核心价值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大禹文化在浙江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大禹以其疏导洪患的卓越功勋而赢得后世景仰,其人其事其精神,展示了浙江的文化魅力,是浙江精神的重要渊源。”

宛委禹得天书,了溪毕功之地。史载大禹两上会稽山,一是治水成功后“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禹封泰山,禅会稽”。二是“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于是有了华夏民族万世崇仰、祭祀绵延的大禹陵、庙。会稽禹庙,始于夏启;春秋越国,句践又在都城建“故禹宗庙”。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此为历史上第一次由皇帝亲临祭大禹,证明当时祭禹中心在会稽,还开创了国家大禹祭典最高礼仪。至于康熙泊舟、乾隆驻跸,亦是绍兴禹祀的一段佳话。1995年又恢复了中断60年的公祭大禹典礼。

浙江是我国大禹文化保护、传承最好的区域之一。4000多年来,随着大禹治水精神的弘扬与实践,民间大禹信仰传播和影响,禹迹已遍布浙江大地,其主要内容有:祭祀、遗存、地名、碑记、工程、诗词、歌舞、戏剧等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深扎根于浙江山水人文之中,是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遗产和宝贵财富。    

(二)编制过程与内容

2018年《绍兴禹迹图》编制完成并发布。之后,应社会各界建议,浙江省人大又倡导并支持开展《浙江禹迹图》编制,是为浙江文化事业又一创新和盛举,绍兴市有关单位和部门积极响应并承担主力任务,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全省各地全力支持配合。我国著名水利史学者周魁一、谭徐明、张卫东等担任本图编制顾问,精心指导;著名篆刻大师张国维先生为本图治印:“缵禹之绪”。

根据言必有据的规范要求,本图主要资料来源为文献记载、历史地图、实地调查等,禹迹原则上以古代留存及古籍有记载者为准。为便于阅读和学术研究,图分别按全省11个地市、八大水系和地貌划分标注禹迹位置。    

经同仁们遍行浙江山水,研读古今文献,收集民间传说,请求方家指导,依靠集体智慧,《浙江禹迹图》编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正图。分前言、图、表、照片。为阅读方便,置书之外折页单列。    

考释。是编著者长期研究与考证成果,图文并茂,分《浙江禹迹一览表》《浙江禹迹释文》;记有“浙江禹迹”209处,其中可分为自然实体类46处,祭祀类119处,人工建筑12处,歌舞类2处,地名类30处。同时,为体现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尽可能还原历史背景,又收编“防风遗址”4处,“越地舜迹”37处,“浙江大禹同时代新石器文化遗址”30处等内容。

附录。收录浙江省人大代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倡导和支持本次寻考活动的“建议”和“通知”;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禹功之颂》;1995年记述祭禹活动及实践探索;4篇2018年大禹研究的最新理论、学术和考证文章;1935年所编《祀禹录》(节录),及《越风》中《夏禹的神话》也编入于内。  

(三)发布及意义

在绍兴“2019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前夕,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绍兴市水利局联合主办的《浙江禹迹图》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于4月2日上午,由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发布平台发布。  

“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浙江禹迹图》是我国第一张以省为单元,完备、系统编录大禹文化遗产的分布图,在大禹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播、弘扬上都是一次重要的创新和示范。本图、书特点:内容完整性,丰富多彩;学术权威性,言必有据;参与广泛性,集体创作。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水利报》、《浙江日报》、澎湃新闻等都作了报道,并迅速交流到海外。并且还将与浙江大学合作编制数字版《浙江禹迹图》,在学术地图平台发布,用现代科技方法,达到更快、更远、更好传播效果。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禹羌文化的基础研究和保护

禹羌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虽时代发展,行政区域变迁,然其主流文脉千古流传,整体性强,民风犹存。建议从古部落的迁徙发展,区域水系变化、地名演变、文化生活、考古学等方面开展深入和综合梳理研究,尤其要高度重视汶川、茂县、理县、北川、都江堰等禹羌文化的一体化研究,整合资源,求真融合,或可编制一张“西羌禹迹图”。

当地文史工作者,研究非常精深,成果厚重。建议除研究发现,另一重要工作是合理保护,如对有历史记载“方百里不敢居牧,至今犹不敢放六畜”之中的“天赦山”,既要考证与确定,还要对其中的自然和人文遗产进行合理保护。释比文化,神秘独特,看似简单,其内涵非常精深,与大禹文化有着重要不可替代的渊源关系,保护、传承任重道远。

(二)跨区域多学科研究与合作利用

大禹文化是活态的,是在不断传承中发展。人们常说浙江与四川因大禹出生地和归葬地形成“生死之交”,而这一历史文化现象也是活态和发展的。如两地“三次大洪水”、“禹穴”“禹得天书”等现象值得跨界研究。又如四川安岳汤绍恩在绍兴水利建三江闸伟业,是所谓“凿山振河海,千年遗迹在三江,缵禹之绪”。此外,两地文旅融合,共同发展,前景广阔。

(三)编制中国禹迹图

早日编成一张高水平的《中国禹迹图》已成为我国有关省、地区、大禹文化研究机构和有识之士共识,这对集聚我国大禹文化资源,科学规范展示学术成果,促进国内外交流互鉴、文旅融合,普及文化,凝聚人心,促进我国各族人民团结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2020年4月20日,国家将在绍兴举行大禹公祭活动,建议在2020年2月之前,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按照相关规范编成禹迹图,统一编印成册,在大禹公祭活动时予以发布。再经之后两年的修改完善,至2022年正式出版。期间,也可同时编制一张《东亚禹迹图》。

图5  共唱大禹之歌

附录

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何俊杰局长也同时受到北川、汶川两地邀请参会,由于公务繁忙,他只能在8号一大早从绍兴到萧山机场到成都,又驱车两个多小时赶到学术研讨会场,作了一席站位高端,知行合一,关于两地大禹文化研究和文旅融合的建言,受到了与会同仁的高度赞扬。9号清晨5点多,又离开汶川,赶往绍兴下午的公务活动。途中,何俊杰发微信照片并言简意赅写下以下感言:

汶川24小时只为《禹迹图》

禹生于西羌(今汶川)石纽山,据传六月初六为其华诞,随着文旅融合,各地都把文化资源的转化放在极重地位。绍兴因大禹会稽诸侯、长眠于此而与汶川有了“生死之约”,更因我们倡议全国《禹迹图》的编制而成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和亮点。一日千里,虽行程艰辛,但收益满满,那就是:增进了交流友谊、沟通了合作渠道,汇聚了相关学界、政界、文旅界、新闻界共同传承大禹文化、弘扬大禹精神的蓬勃之力!我们寻找大禹,探究古人的心灵画像和精神脉络,其实是在寻找我们自己的根。

(己亥年六月初七写于返航途中)

此正所谓:

寻根禹迹,精诚感人;弘扬传承,融合文旅;汶川情深,岷江流长;羌舞至简,浩荡天下。

2019年7月11日整理文稿于绍兴若耶溪畔

                   编辑:稽山鉴水(总第313期)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