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氏名人楷模】“侦察兵”鲍道榕:一切为了山里的娃

    中华鲍氏网 2021年4月22日 林晓洁余列江


“侦察兵”鲍道榕:一切为了山里的娃

   本报记者 林晓洁 余列江  

         

  从八闽大地到黄土高坡,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外部环境差异悬殊,心理落差不言而喻。2017年,初到条件艰苦的甘肃省定西市挂职扶贫时,鲍道榕不禁微叹一声。

  定西市所辖六县一区都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全国著名的干旱区,定西民间素有“一碗油换不来一碗水”的说法。当看到定西老农们皲裂的双手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有特殊情结的鲍道榕有种揪心的痛。两年来,鲍道榕进村入户,摸底调研,定西七个县区122个乡镇(街道)的深度贫困村,鲍道榕走了将近一半。曲折蜿蜒的定西山路,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为了让定西贫困家庭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鲍道榕累过、病过、拼过,他把满腔热血倾注进了黄土高原。责任重于泰山———“我把阑尾留在了定西,这辈子就和定西分不开了”

  2017年3月,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干部鲍道榕接到任务———市人社局派他赴甘肃定西挂职。从领命到出发,鲍道榕只用了4天时间。鲍道榕家庭负担不轻,父亲、岳父岳母年事已高且身体欠佳,老岳父在2016年动过一次大手术,家里女儿只有4周岁。一旦离家,家里的重担就全靠他爱人一人支撑。而他爱人当时正担任福州十九中初三毕业班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你就去定西吧,家里的事我来扛!”爱人的全力支持让鲍道榕的心踏实了。于是,鲍道榕打点好行装,毅然奔赴定西一线开展福州·定西劳务协作工作。

  万事开头难。甫一报到,鲍道榕就面临诸多困难。不适应当地气候是第一关。鲍道榕自小生活的福州空气湿润、雨量充沛,而定西海拔高、空气干燥、常年少雨。初到定西时,他擤鼻涕都擤出血来,皮肤因干燥而发痒不止,每晚都很难入睡,有时凌晨3点多还会因喉咙发痛而辗转反侧。语言不通是第二关。定西话与福州话差异很大。听定西方言,鲍道榕如听“天书”一般, “他们习惯说方言,即使在开会的时候也是。刚开始我是一句都听不懂。”可是,鲍道榕并不轻易服输。他把会议内容用手机录音,然后找定西同事用普通话讲给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可以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大体内容了。饮食不适是第三关。定西与福州饮食习惯差异很大,定西饮食咸辣油腻以面食为主,即使有米饭,饭粒也较硬。而福州饮食清淡,以大米为主。初到食堂吃饭,鲍道榕只能草草对付。

  尽管困难重重,但出于对扶贫事业的热情,鲍道榕迎难而上,闯过了道道难关。为了从一线获取贫困劳动力的就业信息,进而为福州出台针对性强的就业扶贫政策提供参考,鲍道榕多次深入定西深度贫困县区了解情况、宣讲政策,慰问定西深度贫困县区困难人员。定西地广人稀,交通很不便利。从定西市区到县域只有陇西一条高速,其他县域之间基本没有高速。每次下乡进村入户,他乘坐当地的乡际、县际班车,车程动辄数小时。2017年3月的一天,定西降下了30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所有车辆只能慢慢挪动,人走路一步三滑。天气如此恶劣,鲍道榕却顶风冒雪进村入户, “我心里着急,就是想早日摸清定西的情况,好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为了这个愿望,他执着向前。最远的岷县,他去了6次。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海拔最高,生态环境脆弱,经常有山洪泥石流发生。定西到岷县没有高速路,车程要4个多小时,有时候5月份还下雪路面结冰。司机小心翼翼,乘客胆战心惊,“一趟下来,会让我晕乎好几天。”提起鲍道榕,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心疼不已,她知道鲍道榕“拼命三郎”的个性。    

  2017年10月12日晚饭后,鲍道榕感到腹部隐隐作痛,以为是吃坏了食物,按惯例吃了几粒正露丸就躺下了。

  但腹部剧痛让鲍道榕难以入眠。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挂职同事将他送到了医院。当时他已疼得直不起腰走不了路。当天他做了阑尾切除术。

  “你的阑尾已经化脓了,再拖延就会严重感染。”主刀医生神色严肃,“手术让哪位亲属来签字?”

  家里家外妻子双肩挑,他不想再让妻子担心。最终,手术签字他委托挂职同事代劳。当鲍道榕出院后,他爱人知道了这一切,在电话那边泣不成声。尽管鲍道榕身体还十分虚弱,却还是用轻松的语气安慰妻子说:“我把阑尾留在了定西,我这辈子也就和定西分不开了。”虽是微创手术,但还是大伤元气。他住院期间,恰逢两地组织开展输转定西季节工,“这个节骨眼上,等不得、慢不得啊。”出院后,他没有片刻休息,就立刻投入季节工输转工作中。

  为了那些期待的目光———

  “看到贫困群众,我就想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定西劳动力的传统输转方向是上新疆,下四川。在不少定西人看来,与定西相距2000多公里的福州实在太远了。

  调查显示,2016年在福州市打工的定西籍乃至甘肃籍务工人员不足800人。福州与定西劳务协作历史几近空白。没有现成模式可操作,没有经验可借鉴,福州市与定西劳务协作基础薄弱,对口扶贫该从何处切入?

一般人以为,福州有用工需求,定西有富余劳动力,两地扶贫劳务协作问题不大,甚至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

  2017年2月28日,福州市人社局在定西举办“福暖陇中”大型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这是当时福州赴省外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招聘会。京东方、东南汽车、福耀玻璃等86家福州重点企业面向定西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了137个工种的8470个岗位。招聘会现场吸引了定西5000多人次前去求职,现场1568人达成就业意向。达成意向的人很多,但第一批到福州就业的仅89人。“不怕问题暴露,就怕没有发现问题。”为何求职者不愿去福州?鲍道榕开始深入县、乡、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在摸底调研中,鲍道榕渐渐发现,除了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外,两地劳务协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也影响了福州定西之间的协作。

  “有时会出现一些阴差阳错的事。定西方面组织人员输转到福州后才通知福州安排就业岗位;或者人员零散地到福州,无法第一时间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针对这些问题,鲍道榕形成调研书面材料进行汇报,“我起的是侦察兵的桥梁纽带作用。从一线侦察获取贫困劳动力的信息,为福州出台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提供参考。”

  于是,福州、定西两地人社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福州·定西劳务对接操作规程(试行)》,从就业基地(企业)筛选、进村入户宣传、定西劳务部门组织输出到福州市人社部门推荐安置就业、跟踪服务等方面全过程规范两地劳务协作有关工作。同时,要求一次输转人数20人以上,定西人社部门指定1名管理者负责带队,福州市人社部门组织接站并直接送到企业。2017年以来,两地已累计接送6000多人次。

人民群众的点滴需求,是鲍道榕最深的牵挂。

  一次,在定西安定区凤翔镇上台村,李大爷对鲍道榕说:“我要向你反映我儿子的情况,请你们帮帮他。”原来,李大爷的儿子到福州快半个月了,有些想家。工厂提供住宿伙食,但还没发工资。

“我儿子想借钱回定西,却找不到门路。”李大爷焦急地拉着鲍道榕的手。

  “老人家别着急,我们帮您。”鲍道榕轻声安慰道。

  在鲍道榕的联系下,福州人社部门立即协调李大爷儿子所在工厂,先预支工资给他。真情换来了理解,最终,李大爷的儿子也打消了回定西的念头。

  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怎么办?为了建立长效机制,福州市人社局出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困难补助政策,发放定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首次来福州就业一次性生活补贴每人1000元,帮助定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渡过刚来福州就业、没有收入的困难时期。两年来,他们累计为2059人发放补贴147.8万元。

人民群众的实际诉求,是他要满足的目标。

  在调研中,鲍道榕发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缺乏技能。这样会导致工资待遇不高、就业不稳定,怎么办?

  冥思苦想后,2018年,借鉴福州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经验,鲍道榕建议探索以劳务补助方式实施“企业千岗定向定西精准脱贫计划”。2018年以来,福州每年在扶贫就业基地企业新开发2000个优质岗位,定向招聘定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除企业工资外,政府还在最初6个月内每人每月补贴600元。

  通过一系列实践摸索,鲍道榕先后协助出台帮扶定西劳务协作市级政策文件13份,建立健全劳务协作长效保障机制,从政策层面给定西到福州务工人员吃了定心丸。

  鲍道榕找准问题所在,拟出针对措施,成立定西劳务工作站为定西员工提供娘家人服务,开设定西食堂,给予交通补贴、困难生活补贴、稳定就业岗位补贴……一系列措施让定西员工“出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

  据统计,2017年定西员工在福州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有700多人,2018年达到1900多人。

“每当我去市场买菜的时候,都情不自禁要多买些,农民生活太不容易了。”鲍道榕饱含深情地说,“看到贫困群众,我就想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扑下身子务实干———

  “让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是:不忘扶贫初心,牢记脱贫使命”

  “一切都是为了山里的娃!”在鲍道榕的见证和帮助下,不少定西学子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年来,鲍道榕协助开发搜集福州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岗位,定向招聘定西贫困高校毕业生。目前,已累计招聘177名定西建档立卡贫困高校毕业生进入福州事业单位及市政、金融、通信、地铁等国有企业工作,人均年收入超过7万元。

  定西干部群众感慨,福州市把自己的饭碗给了我们定西贫困户的娃。

  岷县闾井镇后治村的年爱霞,毕业于甘肃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她是单亲家庭,一家4口人全靠她父亲种地维持生活,家中三姐妹靠贷款上学,家庭负债累累。2013年“7.22地震”后他们家的房子成了危房。父亲四处借款盖房,生活更是难上加难。

  2017年,年爱霞参加福州事业单位定向招聘考试,被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卫生院录用。“我月收入5000元左右,一个半月的收入相当于我爸爸全年的收入。”年爱霞高兴地对鲍道榕说。

类似的故事一再重演。

  “福州,给了我生命的春天。”陇西县巩昌镇汪家门村北社77号的汪富刚是孤儿,从小由爷爷奶奶拉扯长大。爷爷80岁身患糖尿病长期卧床,奶奶82岁年迈多病。

  汪富刚2016年从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在私人工地打工,收入低而且不稳定。

  汪富刚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17年。他参加了福州事业单位定向招聘考试,被福州永泰县同安镇农业服务中心录用。 “我现在月收入4500元左右,爷爷奶奶都很开心。”他说。

  2019年大年初二,汪富刚在岗位上值班没有回家。他的工作单位正好在鲍道榕老家的镇上,鲍道榕遂热情地邀请他到家一起过年。

  欢声笑语中,汪富刚感慨:“福州真是山好水好空气好,工作稳定体面收入好。”他真诚地向鲍道榕敬酒道, “感谢你们,让我这个自小吃了很多苦的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听闻这些,鲍道榕欣慰万分。

  2018年3月,胃疼的鲍道榕四肢无力,中药吃了好几个月也不见好转。2018年8月,鲍道榕回福州做了胃镜检查,诊断结果是胃炎伴糜烂。医生诊断胃病是由于在定西长期饮食不习惯引起的。自此,鲍道榕开始自己开火做饭,并一直服用胃药治疗。

  付出终有回报。一连串亮眼的成绩是最好的佐证。两年来,鲍道榕协助组织福州企事业单位累计在定西深度贫困县的107个乡镇、村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41场,吸纳定西贫困劳动力7000多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4000多人次),近3000人在福州稳定就业超过3个月。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务数占东部地区帮扶甘肃贫困地区总数近一半,人均月收入超过3600元,直接带动近1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鲍道榕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的福州定西劳务协作,得到了两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分别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两次专刊介绍福州与定西扶贫劳务协作经验模式。

  2017年10月11日,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尤猛军在定西召开挂职干部座谈会,会上表扬了福州市人社局积极主动作为、劳务协作成效显著及鲍道榕勇于担当、勤勉工作的精神。

  定西市委常委、定西市副市长、福州·定西扶贫协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陈春光也表扬鲍道榕同志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突出重点精准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务实干”的工作作风。

  “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鲍道榕诚恳地说,“让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是:始终不忘扶贫初心,牢记脱贫使命。”

  鲍道榕的脚步从未停歇,鲍道榕的炽热从未湮灭,只是缘于那份割舍不下的定西扶贫情怀。

                                    (鲍成达荐稿)


,

“侦察兵”鲍道榕:一切为了山里的娃

   本报记者 林晓洁 余列江  

         

  从八闽大地到黄土高坡,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外部环境差异悬殊,心理落差不言而喻。2017年,初到条件艰苦的甘肃省定西市挂职扶贫时,鲍道榕不禁微叹一声。

  定西市所辖六县一区都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全国著名的干旱区,定西民间素有“一碗油换不来一碗水”的说法。当看到定西老农们皲裂的双手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有特殊情结的鲍道榕有种揪心的痛。两年来,鲍道榕进村入户,摸底调研,定西七个县区122个乡镇(街道)的深度贫困村,鲍道榕走了将近一半。曲折蜿蜒的定西山路,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为了让定西贫困家庭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鲍道榕累过、病过、拼过,他把满腔热血倾注进了黄土高原。责任重于泰山———“我把阑尾留在了定西,这辈子就和定西分不开了”

  2017年3月,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干部鲍道榕接到任务———市人社局派他赴甘肃定西挂职。从领命到出发,鲍道榕只用了4天时间。鲍道榕家庭负担不轻,父亲、岳父岳母年事已高且身体欠佳,老岳父在2016年动过一次大手术,家里女儿只有4周岁。一旦离家,家里的重担就全靠他爱人一人支撑。而他爱人当时正担任福州十九中初三毕业班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你就去定西吧,家里的事我来扛!”爱人的全力支持让鲍道榕的心踏实了。于是,鲍道榕打点好行装,毅然奔赴定西一线开展福州·定西劳务协作工作。

  万事开头难。甫一报到,鲍道榕就面临诸多困难。不适应当地气候是第一关。鲍道榕自小生活的福州空气湿润、雨量充沛,而定西海拔高、空气干燥、常年少雨。初到定西时,他擤鼻涕都擤出血来,皮肤因干燥而发痒不止,每晚都很难入睡,有时凌晨3点多还会因喉咙发痛而辗转反侧。语言不通是第二关。定西话与福州话差异很大。听定西方言,鲍道榕如听“天书”一般, “他们习惯说方言,即使在开会的时候也是。刚开始我是一句都听不懂。”可是,鲍道榕并不轻易服输。他把会议内容用手机录音,然后找定西同事用普通话讲给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可以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大体内容了。饮食不适是第三关。定西与福州饮食习惯差异很大,定西饮食咸辣油腻以面食为主,即使有米饭,饭粒也较硬。而福州饮食清淡,以大米为主。初到食堂吃饭,鲍道榕只能草草对付。

  尽管困难重重,但出于对扶贫事业的热情,鲍道榕迎难而上,闯过了道道难关。为了从一线获取贫困劳动力的就业信息,进而为福州出台针对性强的就业扶贫政策提供参考,鲍道榕多次深入定西深度贫困县区了解情况、宣讲政策,慰问定西深度贫困县区困难人员。定西地广人稀,交通很不便利。从定西市区到县域只有陇西一条高速,其他县域之间基本没有高速。每次下乡进村入户,他乘坐当地的乡际、县际班车,车程动辄数小时。2017年3月的一天,定西降下了30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所有车辆只能慢慢挪动,人走路一步三滑。天气如此恶劣,鲍道榕却顶风冒雪进村入户, “我心里着急,就是想早日摸清定西的情况,好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为了这个愿望,他执着向前。最远的岷县,他去了6次。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海拔最高,生态环境脆弱,经常有山洪泥石流发生。定西到岷县没有高速路,车程要4个多小时,有时候5月份还下雪路面结冰。司机小心翼翼,乘客胆战心惊,“一趟下来,会让我晕乎好几天。”提起鲍道榕,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心疼不已,她知道鲍道榕“拼命三郎”的个性。    

  2017年10月12日晚饭后,鲍道榕感到腹部隐隐作痛,以为是吃坏了食物,按惯例吃了几粒正露丸就躺下了。

  但腹部剧痛让鲍道榕难以入眠。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挂职同事将他送到了医院。当时他已疼得直不起腰走不了路。当天他做了阑尾切除术。

  “你的阑尾已经化脓了,再拖延就会严重感染。”主刀医生神色严肃,“手术让哪位亲属来签字?”

  家里家外妻子双肩挑,他不想再让妻子担心。最终,手术签字他委托挂职同事代劳。当鲍道榕出院后,他爱人知道了这一切,在电话那边泣不成声。尽管鲍道榕身体还十分虚弱,却还是用轻松的语气安慰妻子说:“我把阑尾留在了定西,我这辈子也就和定西分不开了。”虽是微创手术,但还是大伤元气。他住院期间,恰逢两地组织开展输转定西季节工,“这个节骨眼上,等不得、慢不得啊。”出院后,他没有片刻休息,就立刻投入季节工输转工作中。

  为了那些期待的目光———

  “看到贫困群众,我就想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定西劳动力的传统输转方向是上新疆,下四川。在不少定西人看来,与定西相距2000多公里的福州实在太远了。

  调查显示,2016年在福州市打工的定西籍乃至甘肃籍务工人员不足800人。福州与定西劳务协作历史几近空白。没有现成模式可操作,没有经验可借鉴,福州市与定西劳务协作基础薄弱,对口扶贫该从何处切入?

一般人以为,福州有用工需求,定西有富余劳动力,两地扶贫劳务协作问题不大,甚至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

  2017年2月28日,福州市人社局在定西举办“福暖陇中”大型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这是当时福州赴省外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招聘会。京东方、东南汽车、福耀玻璃等86家福州重点企业面向定西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了137个工种的8470个岗位。招聘会现场吸引了定西5000多人次前去求职,现场1568人达成就业意向。达成意向的人很多,但第一批到福州就业的仅89人。“不怕问题暴露,就怕没有发现问题。”为何求职者不愿去福州?鲍道榕开始深入县、乡、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在摸底调研中,鲍道榕渐渐发现,除了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外,两地劳务协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也影响了福州定西之间的协作。

  “有时会出现一些阴差阳错的事。定西方面组织人员输转到福州后才通知福州安排就业岗位;或者人员零散地到福州,无法第一时间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针对这些问题,鲍道榕形成调研书面材料进行汇报,“我起的是侦察兵的桥梁纽带作用。从一线侦察获取贫困劳动力的信息,为福州出台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提供参考。”

  于是,福州、定西两地人社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福州·定西劳务对接操作规程(试行)》,从就业基地(企业)筛选、进村入户宣传、定西劳务部门组织输出到福州市人社部门推荐安置就业、跟踪服务等方面全过程规范两地劳务协作有关工作。同时,要求一次输转人数20人以上,定西人社部门指定1名管理者负责带队,福州市人社部门组织接站并直接送到企业。2017年以来,两地已累计接送6000多人次。

人民群众的点滴需求,是鲍道榕最深的牵挂。

  一次,在定西安定区凤翔镇上台村,李大爷对鲍道榕说:“我要向你反映我儿子的情况,请你们帮帮他。”原来,李大爷的儿子到福州快半个月了,有些想家。工厂提供住宿伙食,但还没发工资。

“我儿子想借钱回定西,却找不到门路。”李大爷焦急地拉着鲍道榕的手。

  “老人家别着急,我们帮您。”鲍道榕轻声安慰道。

  在鲍道榕的联系下,福州人社部门立即协调李大爷儿子所在工厂,先预支工资给他。真情换来了理解,最终,李大爷的儿子也打消了回定西的念头。

  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怎么办?为了建立长效机制,福州市人社局出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困难补助政策,发放定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首次来福州就业一次性生活补贴每人1000元,帮助定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渡过刚来福州就业、没有收入的困难时期。两年来,他们累计为2059人发放补贴147.8万元。

人民群众的实际诉求,是他要满足的目标。

  在调研中,鲍道榕发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缺乏技能。这样会导致工资待遇不高、就业不稳定,怎么办?

  冥思苦想后,2018年,借鉴福州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经验,鲍道榕建议探索以劳务补助方式实施“企业千岗定向定西精准脱贫计划”。2018年以来,福州每年在扶贫就业基地企业新开发2000个优质岗位,定向招聘定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除企业工资外,政府还在最初6个月内每人每月补贴600元。

  通过一系列实践摸索,鲍道榕先后协助出台帮扶定西劳务协作市级政策文件13份,建立健全劳务协作长效保障机制,从政策层面给定西到福州务工人员吃了定心丸。

  鲍道榕找准问题所在,拟出针对措施,成立定西劳务工作站为定西员工提供娘家人服务,开设定西食堂,给予交通补贴、困难生活补贴、稳定就业岗位补贴……一系列措施让定西员工“出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

  据统计,2017年定西员工在福州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有700多人,2018年达到1900多人。

“每当我去市场买菜的时候,都情不自禁要多买些,农民生活太不容易了。”鲍道榕饱含深情地说,“看到贫困群众,我就想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扑下身子务实干———

  “让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是:不忘扶贫初心,牢记脱贫使命”

  “一切都是为了山里的娃!”在鲍道榕的见证和帮助下,不少定西学子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年来,鲍道榕协助开发搜集福州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岗位,定向招聘定西贫困高校毕业生。目前,已累计招聘177名定西建档立卡贫困高校毕业生进入福州事业单位及市政、金融、通信、地铁等国有企业工作,人均年收入超过7万元。

  定西干部群众感慨,福州市把自己的饭碗给了我们定西贫困户的娃。

  岷县闾井镇后治村的年爱霞,毕业于甘肃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她是单亲家庭,一家4口人全靠她父亲种地维持生活,家中三姐妹靠贷款上学,家庭负债累累。2013年“7.22地震”后他们家的房子成了危房。父亲四处借款盖房,生活更是难上加难。

  2017年,年爱霞参加福州事业单位定向招聘考试,被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卫生院录用。“我月收入5000元左右,一个半月的收入相当于我爸爸全年的收入。”年爱霞高兴地对鲍道榕说。

类似的故事一再重演。

  “福州,给了我生命的春天。”陇西县巩昌镇汪家门村北社77号的汪富刚是孤儿,从小由爷爷奶奶拉扯长大。爷爷80岁身患糖尿病长期卧床,奶奶82岁年迈多病。

  汪富刚2016年从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在私人工地打工,收入低而且不稳定。

  汪富刚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17年。他参加了福州事业单位定向招聘考试,被福州永泰县同安镇农业服务中心录用。 “我现在月收入4500元左右,爷爷奶奶都很开心。”他说。

  2019年大年初二,汪富刚在岗位上值班没有回家。他的工作单位正好在鲍道榕老家的镇上,鲍道榕遂热情地邀请他到家一起过年。

  欢声笑语中,汪富刚感慨:“福州真是山好水好空气好,工作稳定体面收入好。”他真诚地向鲍道榕敬酒道, “感谢你们,让我这个自小吃了很多苦的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听闻这些,鲍道榕欣慰万分。

  2018年3月,胃疼的鲍道榕四肢无力,中药吃了好几个月也不见好转。2018年8月,鲍道榕回福州做了胃镜检查,诊断结果是胃炎伴糜烂。医生诊断胃病是由于在定西长期饮食不习惯引起的。自此,鲍道榕开始自己开火做饭,并一直服用胃药治疗。

  付出终有回报。一连串亮眼的成绩是最好的佐证。两年来,鲍道榕协助组织福州企事业单位累计在定西深度贫困县的107个乡镇、村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41场,吸纳定西贫困劳动力7000多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4000多人次),近3000人在福州稳定就业超过3个月。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务数占东部地区帮扶甘肃贫困地区总数近一半,人均月收入超过3600元,直接带动近1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鲍道榕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的福州定西劳务协作,得到了两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分别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两次专刊介绍福州与定西扶贫劳务协作经验模式。

  2017年10月11日,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尤猛军在定西召开挂职干部座谈会,会上表扬了福州市人社局积极主动作为、劳务协作成效显著及鲍道榕勇于担当、勤勉工作的精神。

  定西市委常委、定西市副市长、福州·定西扶贫协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陈春光也表扬鲍道榕同志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突出重点精准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务实干”的工作作风。

  “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鲍道榕诚恳地说,“让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是:始终不忘扶贫初心,牢记脱贫使命。”

  鲍道榕的脚步从未停歇,鲍道榕的炽热从未湮灭,只是缘于那份割舍不下的定西扶贫情怀。

                                    (鲍成达荐稿)


,

“侦察兵”鲍道榕:一切为了山里的娃

   本报记者 林晓洁 余列江  

         

  从八闽大地到黄土高坡,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外部环境差异悬殊,心理落差不言而喻。2017年,初到条件艰苦的甘肃省定西市挂职扶贫时,鲍道榕不禁微叹一声。

  定西市所辖六县一区都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全国著名的干旱区,定西民间素有“一碗油换不来一碗水”的说法。当看到定西老农们皲裂的双手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有特殊情结的鲍道榕有种揪心的痛。两年来,鲍道榕进村入户,摸底调研,定西七个县区122个乡镇(街道)的深度贫困村,鲍道榕走了将近一半。曲折蜿蜒的定西山路,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为了让定西贫困家庭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鲍道榕累过、病过、拼过,他把满腔热血倾注进了黄土高原。责任重于泰山———“我把阑尾留在了定西,这辈子就和定西分不开了”

  2017年3月,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干部鲍道榕接到任务———市人社局派他赴甘肃定西挂职。从领命到出发,鲍道榕只用了4天时间。鲍道榕家庭负担不轻,父亲、岳父岳母年事已高且身体欠佳,老岳父在2016年动过一次大手术,家里女儿只有4周岁。一旦离家,家里的重担就全靠他爱人一人支撑。而他爱人当时正担任福州十九中初三毕业班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你就去定西吧,家里的事我来扛!”爱人的全力支持让鲍道榕的心踏实了。于是,鲍道榕打点好行装,毅然奔赴定西一线开展福州·定西劳务协作工作。

  万事开头难。甫一报到,鲍道榕就面临诸多困难。不适应当地气候是第一关。鲍道榕自小生活的福州空气湿润、雨量充沛,而定西海拔高、空气干燥、常年少雨。初到定西时,他擤鼻涕都擤出血来,皮肤因干燥而发痒不止,每晚都很难入睡,有时凌晨3点多还会因喉咙发痛而辗转反侧。语言不通是第二关。定西话与福州话差异很大。听定西方言,鲍道榕如听“天书”一般, “他们习惯说方言,即使在开会的时候也是。刚开始我是一句都听不懂。”可是,鲍道榕并不轻易服输。他把会议内容用手机录音,然后找定西同事用普通话讲给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可以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大体内容了。饮食不适是第三关。定西与福州饮食习惯差异很大,定西饮食咸辣油腻以面食为主,即使有米饭,饭粒也较硬。而福州饮食清淡,以大米为主。初到食堂吃饭,鲍道榕只能草草对付。

  尽管困难重重,但出于对扶贫事业的热情,鲍道榕迎难而上,闯过了道道难关。为了从一线获取贫困劳动力的就业信息,进而为福州出台针对性强的就业扶贫政策提供参考,鲍道榕多次深入定西深度贫困县区了解情况、宣讲政策,慰问定西深度贫困县区困难人员。定西地广人稀,交通很不便利。从定西市区到县域只有陇西一条高速,其他县域之间基本没有高速。每次下乡进村入户,他乘坐当地的乡际、县际班车,车程动辄数小时。2017年3月的一天,定西降下了30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所有车辆只能慢慢挪动,人走路一步三滑。天气如此恶劣,鲍道榕却顶风冒雪进村入户, “我心里着急,就是想早日摸清定西的情况,好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为了这个愿望,他执着向前。最远的岷县,他去了6次。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海拔最高,生态环境脆弱,经常有山洪泥石流发生。定西到岷县没有高速路,车程要4个多小时,有时候5月份还下雪路面结冰。司机小心翼翼,乘客胆战心惊,“一趟下来,会让我晕乎好几天。”提起鲍道榕,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心疼不已,她知道鲍道榕“拼命三郎”的个性。    

  2017年10月12日晚饭后,鲍道榕感到腹部隐隐作痛,以为是吃坏了食物,按惯例吃了几粒正露丸就躺下了。

  但腹部剧痛让鲍道榕难以入眠。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挂职同事将他送到了医院。当时他已疼得直不起腰走不了路。当天他做了阑尾切除术。

  “你的阑尾已经化脓了,再拖延就会严重感染。”主刀医生神色严肃,“手术让哪位亲属来签字?”

  家里家外妻子双肩挑,他不想再让妻子担心。最终,手术签字他委托挂职同事代劳。当鲍道榕出院后,他爱人知道了这一切,在电话那边泣不成声。尽管鲍道榕身体还十分虚弱,却还是用轻松的语气安慰妻子说:“我把阑尾留在了定西,我这辈子也就和定西分不开了。”虽是微创手术,但还是大伤元气。他住院期间,恰逢两地组织开展输转定西季节工,“这个节骨眼上,等不得、慢不得啊。”出院后,他没有片刻休息,就立刻投入季节工输转工作中。

  为了那些期待的目光———

  “看到贫困群众,我就想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定西劳动力的传统输转方向是上新疆,下四川。在不少定西人看来,与定西相距2000多公里的福州实在太远了。

  调查显示,2016年在福州市打工的定西籍乃至甘肃籍务工人员不足800人。福州与定西劳务协作历史几近空白。没有现成模式可操作,没有经验可借鉴,福州市与定西劳务协作基础薄弱,对口扶贫该从何处切入?

一般人以为,福州有用工需求,定西有富余劳动力,两地扶贫劳务协作问题不大,甚至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

  2017年2月28日,福州市人社局在定西举办“福暖陇中”大型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这是当时福州赴省外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招聘会。京东方、东南汽车、福耀玻璃等86家福州重点企业面向定西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了137个工种的8470个岗位。招聘会现场吸引了定西5000多人次前去求职,现场1568人达成就业意向。达成意向的人很多,但第一批到福州就业的仅89人。“不怕问题暴露,就怕没有发现问题。”为何求职者不愿去福州?鲍道榕开始深入县、乡、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在摸底调研中,鲍道榕渐渐发现,除了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外,两地劳务协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也影响了福州定西之间的协作。

  “有时会出现一些阴差阳错的事。定西方面组织人员输转到福州后才通知福州安排就业岗位;或者人员零散地到福州,无法第一时间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针对这些问题,鲍道榕形成调研书面材料进行汇报,“我起的是侦察兵的桥梁纽带作用。从一线侦察获取贫困劳动力的信息,为福州出台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提供参考。”

  于是,福州、定西两地人社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福州·定西劳务对接操作规程(试行)》,从就业基地(企业)筛选、进村入户宣传、定西劳务部门组织输出到福州市人社部门推荐安置就业、跟踪服务等方面全过程规范两地劳务协作有关工作。同时,要求一次输转人数20人以上,定西人社部门指定1名管理者负责带队,福州市人社部门组织接站并直接送到企业。2017年以来,两地已累计接送6000多人次。

人民群众的点滴需求,是鲍道榕最深的牵挂。

  一次,在定西安定区凤翔镇上台村,李大爷对鲍道榕说:“我要向你反映我儿子的情况,请你们帮帮他。”原来,李大爷的儿子到福州快半个月了,有些想家。工厂提供住宿伙食,但还没发工资。

“我儿子想借钱回定西,却找不到门路。”李大爷焦急地拉着鲍道榕的手。

  “老人家别着急,我们帮您。”鲍道榕轻声安慰道。

  在鲍道榕的联系下,福州人社部门立即协调李大爷儿子所在工厂,先预支工资给他。真情换来了理解,最终,李大爷的儿子也打消了回定西的念头。

  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怎么办?为了建立长效机制,福州市人社局出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困难补助政策,发放定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首次来福州就业一次性生活补贴每人1000元,帮助定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渡过刚来福州就业、没有收入的困难时期。两年来,他们累计为2059人发放补贴147.8万元。

人民群众的实际诉求,是他要满足的目标。

  在调研中,鲍道榕发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缺乏技能。这样会导致工资待遇不高、就业不稳定,怎么办?

  冥思苦想后,2018年,借鉴福州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经验,鲍道榕建议探索以劳务补助方式实施“企业千岗定向定西精准脱贫计划”。2018年以来,福州每年在扶贫就业基地企业新开发2000个优质岗位,定向招聘定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除企业工资外,政府还在最初6个月内每人每月补贴600元。

  通过一系列实践摸索,鲍道榕先后协助出台帮扶定西劳务协作市级政策文件13份,建立健全劳务协作长效保障机制,从政策层面给定西到福州务工人员吃了定心丸。

  鲍道榕找准问题所在,拟出针对措施,成立定西劳务工作站为定西员工提供娘家人服务,开设定西食堂,给予交通补贴、困难生活补贴、稳定就业岗位补贴……一系列措施让定西员工“出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

  据统计,2017年定西员工在福州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有700多人,2018年达到1900多人。

“每当我去市场买菜的时候,都情不自禁要多买些,农民生活太不容易了。”鲍道榕饱含深情地说,“看到贫困群众,我就想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扑下身子务实干———

  “让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是:不忘扶贫初心,牢记脱贫使命”

  “一切都是为了山里的娃!”在鲍道榕的见证和帮助下,不少定西学子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年来,鲍道榕协助开发搜集福州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岗位,定向招聘定西贫困高校毕业生。目前,已累计招聘177名定西建档立卡贫困高校毕业生进入福州事业单位及市政、金融、通信、地铁等国有企业工作,人均年收入超过7万元。

  定西干部群众感慨,福州市把自己的饭碗给了我们定西贫困户的娃。

  岷县闾井镇后治村的年爱霞,毕业于甘肃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她是单亲家庭,一家4口人全靠她父亲种地维持生活,家中三姐妹靠贷款上学,家庭负债累累。2013年“7.22地震”后他们家的房子成了危房。父亲四处借款盖房,生活更是难上加难。

  2017年,年爱霞参加福州事业单位定向招聘考试,被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卫生院录用。“我月收入5000元左右,一个半月的收入相当于我爸爸全年的收入。”年爱霞高兴地对鲍道榕说。

类似的故事一再重演。

  “福州,给了我生命的春天。”陇西县巩昌镇汪家门村北社77号的汪富刚是孤儿,从小由爷爷奶奶拉扯长大。爷爷80岁身患糖尿病长期卧床,奶奶82岁年迈多病。

  汪富刚2016年从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在私人工地打工,收入低而且不稳定。

  汪富刚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17年。他参加了福州事业单位定向招聘考试,被福州永泰县同安镇农业服务中心录用。 “我现在月收入4500元左右,爷爷奶奶都很开心。”他说。

  2019年大年初二,汪富刚在岗位上值班没有回家。他的工作单位正好在鲍道榕老家的镇上,鲍道榕遂热情地邀请他到家一起过年。

  欢声笑语中,汪富刚感慨:“福州真是山好水好空气好,工作稳定体面收入好。”他真诚地向鲍道榕敬酒道, “感谢你们,让我这个自小吃了很多苦的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听闻这些,鲍道榕欣慰万分。

  2018年3月,胃疼的鲍道榕四肢无力,中药吃了好几个月也不见好转。2018年8月,鲍道榕回福州做了胃镜检查,诊断结果是胃炎伴糜烂。医生诊断胃病是由于在定西长期饮食不习惯引起的。自此,鲍道榕开始自己开火做饭,并一直服用胃药治疗。

  付出终有回报。一连串亮眼的成绩是最好的佐证。两年来,鲍道榕协助组织福州企事业单位累计在定西深度贫困县的107个乡镇、村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41场,吸纳定西贫困劳动力7000多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4000多人次),近3000人在福州稳定就业超过3个月。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务数占东部地区帮扶甘肃贫困地区总数近一半,人均月收入超过3600元,直接带动近1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鲍道榕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的福州定西劳务协作,得到了两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分别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两次专刊介绍福州与定西扶贫劳务协作经验模式。

  2017年10月11日,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尤猛军在定西召开挂职干部座谈会,会上表扬了福州市人社局积极主动作为、劳务协作成效显著及鲍道榕勇于担当、勤勉工作的精神。

  定西市委常委、定西市副市长、福州·定西扶贫协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陈春光也表扬鲍道榕同志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突出重点精准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务实干”的工作作风。

  “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鲍道榕诚恳地说,“让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是:始终不忘扶贫初心,牢记脱贫使命。”

  鲍道榕的脚步从未停歇,鲍道榕的炽热从未湮灭,只是缘于那份割舍不下的定西扶贫情怀。

                                    (鲍成达荐稿)


,

“侦察兵”鲍道榕:一切为了山里的娃

   本报记者 林晓洁 余列江  

         

  从八闽大地到黄土高坡,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外部环境差异悬殊,心理落差不言而喻。2017年,初到条件艰苦的甘肃省定西市挂职扶贫时,鲍道榕不禁微叹一声。

  定西市所辖六县一区都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全国著名的干旱区,定西民间素有“一碗油换不来一碗水”的说法。当看到定西老农们皲裂的双手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有特殊情结的鲍道榕有种揪心的痛。两年来,鲍道榕进村入户,摸底调研,定西七个县区122个乡镇(街道)的深度贫困村,鲍道榕走了将近一半。曲折蜿蜒的定西山路,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为了让定西贫困家庭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鲍道榕累过、病过、拼过,他把满腔热血倾注进了黄土高原。责任重于泰山———“我把阑尾留在了定西,这辈子就和定西分不开了”

  2017年3月,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干部鲍道榕接到任务———市人社局派他赴甘肃定西挂职。从领命到出发,鲍道榕只用了4天时间。鲍道榕家庭负担不轻,父亲、岳父岳母年事已高且身体欠佳,老岳父在2016年动过一次大手术,家里女儿只有4周岁。一旦离家,家里的重担就全靠他爱人一人支撑。而他爱人当时正担任福州十九中初三毕业班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你就去定西吧,家里的事我来扛!”爱人的全力支持让鲍道榕的心踏实了。于是,鲍道榕打点好行装,毅然奔赴定西一线开展福州·定西劳务协作工作。

  万事开头难。甫一报到,鲍道榕就面临诸多困难。不适应当地气候是第一关。鲍道榕自小生活的福州空气湿润、雨量充沛,而定西海拔高、空气干燥、常年少雨。初到定西时,他擤鼻涕都擤出血来,皮肤因干燥而发痒不止,每晚都很难入睡,有时凌晨3点多还会因喉咙发痛而辗转反侧。语言不通是第二关。定西话与福州话差异很大。听定西方言,鲍道榕如听“天书”一般, “他们习惯说方言,即使在开会的时候也是。刚开始我是一句都听不懂。”可是,鲍道榕并不轻易服输。他把会议内容用手机录音,然后找定西同事用普通话讲给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可以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大体内容了。饮食不适是第三关。定西与福州饮食习惯差异很大,定西饮食咸辣油腻以面食为主,即使有米饭,饭粒也较硬。而福州饮食清淡,以大米为主。初到食堂吃饭,鲍道榕只能草草对付。

  尽管困难重重,但出于对扶贫事业的热情,鲍道榕迎难而上,闯过了道道难关。为了从一线获取贫困劳动力的就业信息,进而为福州出台针对性强的就业扶贫政策提供参考,鲍道榕多次深入定西深度贫困县区了解情况、宣讲政策,慰问定西深度贫困县区困难人员。定西地广人稀,交通很不便利。从定西市区到县域只有陇西一条高速,其他县域之间基本没有高速。每次下乡进村入户,他乘坐当地的乡际、县际班车,车程动辄数小时。2017年3月的一天,定西降下了30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所有车辆只能慢慢挪动,人走路一步三滑。天气如此恶劣,鲍道榕却顶风冒雪进村入户, “我心里着急,就是想早日摸清定西的情况,好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为了这个愿望,他执着向前。最远的岷县,他去了6次。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海拔最高,生态环境脆弱,经常有山洪泥石流发生。定西到岷县没有高速路,车程要4个多小时,有时候5月份还下雪路面结冰。司机小心翼翼,乘客胆战心惊,“一趟下来,会让我晕乎好几天。”提起鲍道榕,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心疼不已,她知道鲍道榕“拼命三郎”的个性。    

  2017年10月12日晚饭后,鲍道榕感到腹部隐隐作痛,以为是吃坏了食物,按惯例吃了几粒正露丸就躺下了。

  但腹部剧痛让鲍道榕难以入眠。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挂职同事将他送到了医院。当时他已疼得直不起腰走不了路。当天他做了阑尾切除术。

  “你的阑尾已经化脓了,再拖延就会严重感染。”主刀医生神色严肃,“手术让哪位亲属来签字?”

  家里家外妻子双肩挑,他不想再让妻子担心。最终,手术签字他委托挂职同事代劳。当鲍道榕出院后,他爱人知道了这一切,在电话那边泣不成声。尽管鲍道榕身体还十分虚弱,却还是用轻松的语气安慰妻子说:“我把阑尾留在了定西,我这辈子也就和定西分不开了。”虽是微创手术,但还是大伤元气。他住院期间,恰逢两地组织开展输转定西季节工,“这个节骨眼上,等不得、慢不得啊。”出院后,他没有片刻休息,就立刻投入季节工输转工作中。

  为了那些期待的目光———

  “看到贫困群众,我就想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定西劳动力的传统输转方向是上新疆,下四川。在不少定西人看来,与定西相距2000多公里的福州实在太远了。

  调查显示,2016年在福州市打工的定西籍乃至甘肃籍务工人员不足800人。福州与定西劳务协作历史几近空白。没有现成模式可操作,没有经验可借鉴,福州市与定西劳务协作基础薄弱,对口扶贫该从何处切入?

一般人以为,福州有用工需求,定西有富余劳动力,两地扶贫劳务协作问题不大,甚至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

  2017年2月28日,福州市人社局在定西举办“福暖陇中”大型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这是当时福州赴省外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招聘会。京东方、东南汽车、福耀玻璃等86家福州重点企业面向定西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了137个工种的8470个岗位。招聘会现场吸引了定西5000多人次前去求职,现场1568人达成就业意向。达成意向的人很多,但第一批到福州就业的仅89人。“不怕问题暴露,就怕没有发现问题。”为何求职者不愿去福州?鲍道榕开始深入县、乡、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在摸底调研中,鲍道榕渐渐发现,除了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外,两地劳务协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也影响了福州定西之间的协作。

  “有时会出现一些阴差阳错的事。定西方面组织人员输转到福州后才通知福州安排就业岗位;或者人员零散地到福州,无法第一时间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针对这些问题,鲍道榕形成调研书面材料进行汇报,“我起的是侦察兵的桥梁纽带作用。从一线侦察获取贫困劳动力的信息,为福州出台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提供参考。”

  于是,福州、定西两地人社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福州·定西劳务对接操作规程(试行)》,从就业基地(企业)筛选、进村入户宣传、定西劳务部门组织输出到福州市人社部门推荐安置就业、跟踪服务等方面全过程规范两地劳务协作有关工作。同时,要求一次输转人数20人以上,定西人社部门指定1名管理者负责带队,福州市人社部门组织接站并直接送到企业。2017年以来,两地已累计接送6000多人次。

人民群众的点滴需求,是鲍道榕最深的牵挂。

  一次,在定西安定区凤翔镇上台村,李大爷对鲍道榕说:“我要向你反映我儿子的情况,请你们帮帮他。”原来,李大爷的儿子到福州快半个月了,有些想家。工厂提供住宿伙食,但还没发工资。

“我儿子想借钱回定西,却找不到门路。”李大爷焦急地拉着鲍道榕的手。

  “老人家别着急,我们帮您。”鲍道榕轻声安慰道。

  在鲍道榕的联系下,福州人社部门立即协调李大爷儿子所在工厂,先预支工资给他。真情换来了理解,最终,李大爷的儿子也打消了回定西的念头。

  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怎么办?为了建立长效机制,福州市人社局出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困难补助政策,发放定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首次来福州就业一次性生活补贴每人1000元,帮助定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渡过刚来福州就业、没有收入的困难时期。两年来,他们累计为2059人发放补贴147.8万元。

人民群众的实际诉求,是他要满足的目标。

  在调研中,鲍道榕发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缺乏技能。这样会导致工资待遇不高、就业不稳定,怎么办?

  冥思苦想后,2018年,借鉴福州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经验,鲍道榕建议探索以劳务补助方式实施“企业千岗定向定西精准脱贫计划”。2018年以来,福州每年在扶贫就业基地企业新开发2000个优质岗位,定向招聘定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除企业工资外,政府还在最初6个月内每人每月补贴600元。

  通过一系列实践摸索,鲍道榕先后协助出台帮扶定西劳务协作市级政策文件13份,建立健全劳务协作长效保障机制,从政策层面给定西到福州务工人员吃了定心丸。

  鲍道榕找准问题所在,拟出针对措施,成立定西劳务工作站为定西员工提供娘家人服务,开设定西食堂,给予交通补贴、困难生活补贴、稳定就业岗位补贴……一系列措施让定西员工“出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

  据统计,2017年定西员工在福州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有700多人,2018年达到1900多人。

“每当我去市场买菜的时候,都情不自禁要多买些,农民生活太不容易了。”鲍道榕饱含深情地说,“看到贫困群众,我就想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扑下身子务实干———

  “让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是:不忘扶贫初心,牢记脱贫使命”

  “一切都是为了山里的娃!”在鲍道榕的见证和帮助下,不少定西学子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年来,鲍道榕协助开发搜集福州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岗位,定向招聘定西贫困高校毕业生。目前,已累计招聘177名定西建档立卡贫困高校毕业生进入福州事业单位及市政、金融、通信、地铁等国有企业工作,人均年收入超过7万元。

  定西干部群众感慨,福州市把自己的饭碗给了我们定西贫困户的娃。

  岷县闾井镇后治村的年爱霞,毕业于甘肃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她是单亲家庭,一家4口人全靠她父亲种地维持生活,家中三姐妹靠贷款上学,家庭负债累累。2013年“7.22地震”后他们家的房子成了危房。父亲四处借款盖房,生活更是难上加难。

  2017年,年爱霞参加福州事业单位定向招聘考试,被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卫生院录用。“我月收入5000元左右,一个半月的收入相当于我爸爸全年的收入。”年爱霞高兴地对鲍道榕说。

类似的故事一再重演。

  “福州,给了我生命的春天。”陇西县巩昌镇汪家门村北社77号的汪富刚是孤儿,从小由爷爷奶奶拉扯长大。爷爷80岁身患糖尿病长期卧床,奶奶82岁年迈多病。

  汪富刚2016年从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在私人工地打工,收入低而且不稳定。

  汪富刚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17年。他参加了福州事业单位定向招聘考试,被福州永泰县同安镇农业服务中心录用。 “我现在月收入4500元左右,爷爷奶奶都很开心。”他说。

  2019年大年初二,汪富刚在岗位上值班没有回家。他的工作单位正好在鲍道榕老家的镇上,鲍道榕遂热情地邀请他到家一起过年。

  欢声笑语中,汪富刚感慨:“福州真是山好水好空气好,工作稳定体面收入好。”他真诚地向鲍道榕敬酒道, “感谢你们,让我这个自小吃了很多苦的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听闻这些,鲍道榕欣慰万分。

  2018年3月,胃疼的鲍道榕四肢无力,中药吃了好几个月也不见好转。2018年8月,鲍道榕回福州做了胃镜检查,诊断结果是胃炎伴糜烂。医生诊断胃病是由于在定西长期饮食不习惯引起的。自此,鲍道榕开始自己开火做饭,并一直服用胃药治疗。

  付出终有回报。一连串亮眼的成绩是最好的佐证。两年来,鲍道榕协助组织福州企事业单位累计在定西深度贫困县的107个乡镇、村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41场,吸纳定西贫困劳动力7000多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4000多人次),近3000人在福州稳定就业超过3个月。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务数占东部地区帮扶甘肃贫困地区总数近一半,人均月收入超过3600元,直接带动近1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鲍道榕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的福州定西劳务协作,得到了两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分别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两次专刊介绍福州与定西扶贫劳务协作经验模式。

  2017年10月11日,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尤猛军在定西召开挂职干部座谈会,会上表扬了福州市人社局积极主动作为、劳务协作成效显著及鲍道榕勇于担当、勤勉工作的精神。

  定西市委常委、定西市副市长、福州·定西扶贫协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陈春光也表扬鲍道榕同志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突出重点精准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务实干”的工作作风。

  “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鲍道榕诚恳地说,“让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是:始终不忘扶贫初心,牢记脱贫使命。”

  鲍道榕的脚步从未停歇,鲍道榕的炽热从未湮灭,只是缘于那份割舍不下的定西扶贫情怀。

                                    (鲍成达荐稿)


,

“侦察兵”鲍道榕:一切为了山里的娃

   本报记者 林晓洁 余列江  

         

  从八闽大地到黄土高坡,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外部环境差异悬殊,心理落差不言而喻。2017年,初到条件艰苦的甘肃省定西市挂职扶贫时,鲍道榕不禁微叹一声。

  定西市所辖六县一区都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全国著名的干旱区,定西民间素有“一碗油换不来一碗水”的说法。当看到定西老农们皲裂的双手时,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有特殊情结的鲍道榕有种揪心的痛。两年来,鲍道榕进村入户,摸底调研,定西七个县区122个乡镇(街道)的深度贫困村,鲍道榕走了将近一半。曲折蜿蜒的定西山路,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为了让定西贫困家庭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鲍道榕累过、病过、拼过,他把满腔热血倾注进了黄土高原。责任重于泰山———“我把阑尾留在了定西,这辈子就和定西分不开了”

  2017年3月,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干部鲍道榕接到任务———市人社局派他赴甘肃定西挂职。从领命到出发,鲍道榕只用了4天时间。鲍道榕家庭负担不轻,父亲、岳父岳母年事已高且身体欠佳,老岳父在2016年动过一次大手术,家里女儿只有4周岁。一旦离家,家里的重担就全靠他爱人一人支撑。而他爱人当时正担任福州十九中初三毕业班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你就去定西吧,家里的事我来扛!”爱人的全力支持让鲍道榕的心踏实了。于是,鲍道榕打点好行装,毅然奔赴定西一线开展福州·定西劳务协作工作。

  万事开头难。甫一报到,鲍道榕就面临诸多困难。不适应当地气候是第一关。鲍道榕自小生活的福州空气湿润、雨量充沛,而定西海拔高、空气干燥、常年少雨。初到定西时,他擤鼻涕都擤出血来,皮肤因干燥而发痒不止,每晚都很难入睡,有时凌晨3点多还会因喉咙发痛而辗转反侧。语言不通是第二关。定西话与福州话差异很大。听定西方言,鲍道榕如听“天书”一般, “他们习惯说方言,即使在开会的时候也是。刚开始我是一句都听不懂。”可是,鲍道榕并不轻易服输。他把会议内容用手机录音,然后找定西同事用普通话讲给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可以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大体内容了。饮食不适是第三关。定西与福州饮食习惯差异很大,定西饮食咸辣油腻以面食为主,即使有米饭,饭粒也较硬。而福州饮食清淡,以大米为主。初到食堂吃饭,鲍道榕只能草草对付。

  尽管困难重重,但出于对扶贫事业的热情,鲍道榕迎难而上,闯过了道道难关。为了从一线获取贫困劳动力的就业信息,进而为福州出台针对性强的就业扶贫政策提供参考,鲍道榕多次深入定西深度贫困县区了解情况、宣讲政策,慰问定西深度贫困县区困难人员。定西地广人稀,交通很不便利。从定西市区到县域只有陇西一条高速,其他县域之间基本没有高速。每次下乡进村入户,他乘坐当地的乡际、县际班车,车程动辄数小时。2017年3月的一天,定西降下了30年来最大的一场雪。所有车辆只能慢慢挪动,人走路一步三滑。天气如此恶劣,鲍道榕却顶风冒雪进村入户, “我心里着急,就是想早日摸清定西的情况,好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为了这个愿望,他执着向前。最远的岷县,他去了6次。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海拔最高,生态环境脆弱,经常有山洪泥石流发生。定西到岷县没有高速路,车程要4个多小时,有时候5月份还下雪路面结冰。司机小心翼翼,乘客胆战心惊,“一趟下来,会让我晕乎好几天。”提起鲍道榕,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心疼不已,她知道鲍道榕“拼命三郎”的个性。    

  2017年10月12日晚饭后,鲍道榕感到腹部隐隐作痛,以为是吃坏了食物,按惯例吃了几粒正露丸就躺下了。

  但腹部剧痛让鲍道榕难以入眠。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挂职同事将他送到了医院。当时他已疼得直不起腰走不了路。当天他做了阑尾切除术。

  “你的阑尾已经化脓了,再拖延就会严重感染。”主刀医生神色严肃,“手术让哪位亲属来签字?”

  家里家外妻子双肩挑,他不想再让妻子担心。最终,手术签字他委托挂职同事代劳。当鲍道榕出院后,他爱人知道了这一切,在电话那边泣不成声。尽管鲍道榕身体还十分虚弱,却还是用轻松的语气安慰妻子说:“我把阑尾留在了定西,我这辈子也就和定西分不开了。”虽是微创手术,但还是大伤元气。他住院期间,恰逢两地组织开展输转定西季节工,“这个节骨眼上,等不得、慢不得啊。”出院后,他没有片刻休息,就立刻投入季节工输转工作中。

  为了那些期待的目光———

  “看到贫困群众,我就想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定西劳动力的传统输转方向是上新疆,下四川。在不少定西人看来,与定西相距2000多公里的福州实在太远了。

  调查显示,2016年在福州市打工的定西籍乃至甘肃籍务工人员不足800人。福州与定西劳务协作历史几近空白。没有现成模式可操作,没有经验可借鉴,福州市与定西劳务协作基础薄弱,对口扶贫该从何处切入?

一般人以为,福州有用工需求,定西有富余劳动力,两地扶贫劳务协作问题不大,甚至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

  2017年2月28日,福州市人社局在定西举办“福暖陇中”大型人力资源招聘洽谈会,这是当时福州赴省外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招聘会。京东方、东南汽车、福耀玻璃等86家福州重点企业面向定西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了137个工种的8470个岗位。招聘会现场吸引了定西5000多人次前去求职,现场1568人达成就业意向。达成意向的人很多,但第一批到福州就业的仅89人。“不怕问题暴露,就怕没有发现问题。”为何求职者不愿去福州?鲍道榕开始深入县、乡、村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在摸底调研中,鲍道榕渐渐发现,除了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外,两地劳务协作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也影响了福州定西之间的协作。

  “有时会出现一些阴差阳错的事。定西方面组织人员输转到福州后才通知福州安排就业岗位;或者人员零散地到福州,无法第一时间找到心仪的工作岗位……”针对这些问题,鲍道榕形成调研书面材料进行汇报,“我起的是侦察兵的桥梁纽带作用。从一线侦察获取贫困劳动力的信息,为福州出台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提供参考。”

  于是,福州、定西两地人社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福州·定西劳务对接操作规程(试行)》,从就业基地(企业)筛选、进村入户宣传、定西劳务部门组织输出到福州市人社部门推荐安置就业、跟踪服务等方面全过程规范两地劳务协作有关工作。同时,要求一次输转人数20人以上,定西人社部门指定1名管理者负责带队,福州市人社部门组织接站并直接送到企业。2017年以来,两地已累计接送6000多人次。

人民群众的点滴需求,是鲍道榕最深的牵挂。

  一次,在定西安定区凤翔镇上台村,李大爷对鲍道榕说:“我要向你反映我儿子的情况,请你们帮帮他。”原来,李大爷的儿子到福州快半个月了,有些想家。工厂提供住宿伙食,但还没发工资。

“我儿子想借钱回定西,却找不到门路。”李大爷焦急地拉着鲍道榕的手。

  “老人家别着急,我们帮您。”鲍道榕轻声安慰道。

  在鲍道榕的联系下,福州人社部门立即协调李大爷儿子所在工厂,先预支工资给他。真情换来了理解,最终,李大爷的儿子也打消了回定西的念头。

  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怎么办?为了建立长效机制,福州市人社局出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困难补助政策,发放定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首次来福州就业一次性生活补贴每人1000元,帮助定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渡过刚来福州就业、没有收入的困难时期。两年来,他们累计为2059人发放补贴147.8万元。

人民群众的实际诉求,是他要满足的目标。

  在调研中,鲍道榕发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缺乏技能。这样会导致工资待遇不高、就业不稳定,怎么办?

  冥思苦想后,2018年,借鉴福州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经验,鲍道榕建议探索以劳务补助方式实施“企业千岗定向定西精准脱贫计划”。2018年以来,福州每年在扶贫就业基地企业新开发2000个优质岗位,定向招聘定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除企业工资外,政府还在最初6个月内每人每月补贴600元。

  通过一系列实践摸索,鲍道榕先后协助出台帮扶定西劳务协作市级政策文件13份,建立健全劳务协作长效保障机制,从政策层面给定西到福州务工人员吃了定心丸。

  鲍道榕找准问题所在,拟出针对措施,成立定西劳务工作站为定西员工提供娘家人服务,开设定西食堂,给予交通补贴、困难生活补贴、稳定就业岗位补贴……一系列措施让定西员工“出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带得动”。

  据统计,2017年定西员工在福州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有700多人,2018年达到1900多人。

“每当我去市场买菜的时候,都情不自禁要多买些,农民生活太不容易了。”鲍道榕饱含深情地说,“看到贫困群众,我就想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扑下身子务实干———

  “让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是:不忘扶贫初心,牢记脱贫使命”

  “一切都是为了山里的娃!”在鲍道榕的见证和帮助下,不少定西学子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年来,鲍道榕协助开发搜集福州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岗位,定向招聘定西贫困高校毕业生。目前,已累计招聘177名定西建档立卡贫困高校毕业生进入福州事业单位及市政、金融、通信、地铁等国有企业工作,人均年收入超过7万元。

  定西干部群众感慨,福州市把自己的饭碗给了我们定西贫困户的娃。

  岷县闾井镇后治村的年爱霞,毕业于甘肃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她是单亲家庭,一家4口人全靠她父亲种地维持生活,家中三姐妹靠贷款上学,家庭负债累累。2013年“7.22地震”后他们家的房子成了危房。父亲四处借款盖房,生活更是难上加难。

  2017年,年爱霞参加福州事业单位定向招聘考试,被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卫生院录用。“我月收入5000元左右,一个半月的收入相当于我爸爸全年的收入。”年爱霞高兴地对鲍道榕说。

类似的故事一再重演。

  “福州,给了我生命的春天。”陇西县巩昌镇汪家门村北社77号的汪富刚是孤儿,从小由爷爷奶奶拉扯长大。爷爷80岁身患糖尿病长期卧床,奶奶82岁年迈多病。

  汪富刚2016年从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在私人工地打工,收入低而且不稳定。

  汪富刚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17年。他参加了福州事业单位定向招聘考试,被福州永泰县同安镇农业服务中心录用。 “我现在月收入4500元左右,爷爷奶奶都很开心。”他说。

  2019年大年初二,汪富刚在岗位上值班没有回家。他的工作单位正好在鲍道榕老家的镇上,鲍道榕遂热情地邀请他到家一起过年。

  欢声笑语中,汪富刚感慨:“福州真是山好水好空气好,工作稳定体面收入好。”他真诚地向鲍道榕敬酒道, “感谢你们,让我这个自小吃了很多苦的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听闻这些,鲍道榕欣慰万分。

  2018年3月,胃疼的鲍道榕四肢无力,中药吃了好几个月也不见好转。2018年8月,鲍道榕回福州做了胃镜检查,诊断结果是胃炎伴糜烂。医生诊断胃病是由于在定西长期饮食不习惯引起的。自此,鲍道榕开始自己开火做饭,并一直服用胃药治疗。

  付出终有回报。一连串亮眼的成绩是最好的佐证。两年来,鲍道榕协助组织福州企事业单位累计在定西深度贫困县的107个乡镇、村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41场,吸纳定西贫困劳动力7000多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4000多人次),近3000人在福州稳定就业超过3个月。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务数占东部地区帮扶甘肃贫困地区总数近一半,人均月收入超过3600元,直接带动近1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鲍道榕在其中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的福州定西劳务协作,得到了两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分别于2017年10月、2018年9月两次专刊介绍福州与定西扶贫劳务协作经验模式。

  2017年10月11日,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尤猛军在定西召开挂职干部座谈会,会上表扬了福州市人社局积极主动作为、劳务协作成效显著及鲍道榕勇于担当、勤勉工作的精神。

  定西市委常委、定西市副市长、福州·定西扶贫协作前方指挥部指挥长陈春光也表扬鲍道榕同志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突出重点精准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务实干”的工作作风。

  “我只是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鲍道榕诚恳地说,“让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是:始终不忘扶贫初心,牢记脱贫使命。”

  鲍道榕的脚步从未停歇,鲍道榕的炽热从未湮灭,只是缘于那份割舍不下的定西扶贫情怀。

                                    (鲍成达荐稿)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