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唐氏宗族文化研究会第十六次常务扩大会议经验报告

    中华唐氏网 2009年5月10日 唐富和


                     中华唐氏宗族文化研究会盐城会议发言
                                                                         山东分会 唐富和
各位会长,各位编委,到会的全体宗亲、嘉宾朋友们:
        今天,中华唐氏宗族文化研究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第二次常委会议,我做为总会副会长,暨山东省唐氏宗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主任,向大会做工作汇报,介绍一下我们山东分会筹委会,自去年十月二十六日雷州全代会后的工作情况,同大家共同探讨我们伟大唐氏的历史渊源,理清理顺我们唐氏族人在五千年文明史上的历史贡献和发展足迹,为编纂《中华唐氏通谱》提供详实的客观资料。盐城唐笑企业集团为这次大会的召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优质的服务,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感谢江苏唐氏宗族文化研究分会全体宗亲的鼎力协助和亲切接待。特别感谢唐峻副会长:对我们山东唐氏寻宗觅祖过程中的无私援助和技术指导,不辞辛劳写信到上海、南京、美国等多家图书馆为我们查询资料,此等血脉亲情给我们年轻人做出了榜样,也一定会感动我们先祖的神灵,相信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会保佑我们早日完成认祖归宗的夙愿!
        山东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更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李世民父子灭隋兴唐的根据地;我的家乡莒国故城曾是大唐开国功臣,我唐氏先祖唐俭的功勋封地,当年唐俭公做为李世民开国的二十四功臣之一,英名画像永远铭刻在“凌烟阁”,并受封为莒国公,功封终身享受莒国600户岁贡,也就是说有600户国税皇粮是专门交给唐俭公的。此待遇在当时是最高格的。莒国做为唐俭公的封地,自然是他的第二故乡,莒国在唐俭公受封后的十三年中,享受了国家的特殊政策,换来了莒国政通人和的超常规发展,俭公的恩德,在当时有口皆碑,至今郓城《唐氏族谱》中仍存有大唐名相房玄龄的赞诗:
伟哉俭公 太宗股肱 三略谙练 六韬纯衷
运筹帷幄 爵封莒公 凌烟图像 千古高名 
        由于这诸多历史原因,山东也成为唐姓大省,跟据公安机关的人口信息系统资料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唐氏族亲三十二万零五百八十人,(320580人),其中男性十六万一千六百二十八人(161628人),女性十五万八千九百五十二人(158952人)。分散在全省十七个市地。
下面,我介绍一下这半年来的具体工作情况。
         一、贯彻全国唐代会精神,筹建中华唐氏宗放文化研究会山东分会
去年十月,我受唐经棣秘书长之邀,有幸参加了雷州全国第十五次唐代会,在这次会议上,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血浓于水的宗亲之情,特别是在瞻仰菽林公寝陵的过程中,我的灵魂经受了一次热血的洗礼,并迅速得到了质的升华!做为唐氏传人,我为我们的伟大姓氏而自豪,更为有菽林公,介公,俭公,叔虞公,尧帝,黄帝这样的先祖而骄傲!同为唐氏人,面对列祖列宗的铁骨英魂,我自愧不如!我要用我的虔诚和热情,为我唐氏增光披彩!将我大唐精神发扬广大!于是,赶在大会闭幕之前,我就将会议盛况,传送给了我的一位作家兄长,会后,又邀请他加入《全国唐氏通谱》的常务编委,他是作家,在姓名学、易学方面有专攻,“中华唐氏宗族文化研究会”之名,就出自他手,他就是今天同我一起来参加会议的唐家兴兄长。
        从雷州回去后,我就同家兴兄一起,组织驻城的唐氏宗亲,召开了一次极具里程碑式的研讨会,在会上,我传达了第十五次全国唐代会精神,并倡导发起成立“中华唐氏宗族文化研究会山东分会”,并迅速着手了创建筹备工作。为了借鉴兄弟省会的创办经验,我又利用出差之便,绕道南宁,再次拜会了唐经棣秘书长,向广西、广东分会学习了一定的创会经验。回莒后,就着手寻宗联谱的具体活动,并于二零零九年三月一日召开了莒县唐氏第二次寻宗联谱研讨会(暨中华唐氏宗族文化研究会山东省分会筹委会议),来自日照、临沂十多个村庄二十二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这次大会上,我做了关于《全国唐氏通谱》编纂计划和组建莒县唐氏通谱创修领导小组的报告。家兴兄也阐述了他对莒县唐氏来源的基本探索与思考,引用了《重修莒志》中的一些历史佐证,期望大家进一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研究探索我唐氏的宗族文化。会议推选产生了“莒县唐氏通谱编纂领导委员会”、“经费筹备领导委员会”和“族谱编辑委员会”领导成员。搭成了下步发展的基本框架,部署了零九年的工作,巩固了族史研究的新成果。会议研究了临沂市林子村族谱的外迁谱系,实现了唐家湖唐氏与临沂林子唐氏的谱系衔接,对下一步探索临沂费县卞桥唐氏与莒县唐氏二世五祖的历史渊源,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会议号召全县唐氏族人,以续修家谱,接轨《全国唐氏通谱》为契机,精诚团结,努力奋进,孝老助弱,泓德扬善,文化育人,经济立业,永葆我唐氏后人屹立于世界精英之林。
         二、开发姓氏统计软件,自下而上,顺叶寻根,安营莒县,辐射山东
我在公安局从事户籍管理工作,多年来就对开发户口姓氏统计软件有过研究,去年十月全国唐氏研究会后,面对修编《全国唐氏通谱》的艰巨重任,更进一步让我下定了开发唐氏分布情况统计软件的决心。于是,我利用假期,专程去上海顶点软件公司,在该公司副总经理,我侄儿唐顺政的帮助下,完成了我多年的夙愿。这款软件的设计思路是依托公安机关的人口信息系统数据,直接使用数据库语言,只设计查询统计的核心部分,不进行编译,程序完全开放。统计时以村为单位,只统计男性,不统计女性,只统计数字,不统计姓名。这种开放式的数据库语言比较容易被公安机关的技术人员接受,只统计数字不统计姓名,不涉及保密和公民隐私,容易被公安机关的领导接受,只统计男性不统计女性,是为了避开只有唐氏女性出嫁的村庄,便于我们准确的掌握唐姓族人居住情况。这个软件的运行是在公安机关的服务器上进行统计,运行时只进行查询统计,对公安机关的电脑不做任何写入记录,统计好后导成表格格式,可以拷贝也可以打印,安全性高,容易被公安机关接受。在此,我郑重地将这款唐氏分布情况统计软件献给中华唐氏宗族文化研究会,以此帮助我们更迅速,更准确地查索我们伟大唐氏的迁徙脉络,为早日实现全国唐氏的认祖归宗做出贡献! 
         我们已经利用这个统计软件,借助工作之便,把日照市辖区内唐氏男性人口数字,以村庄为单位统计并打印出来。全市唐氏男性居住的村庄共165个,最多的村庄唐氏男性500人,最少的村庄只有一人。但我们不放过任何一处村庄,不漏掉一个唐氏族人,一个人只是我们唐氏大树的一片树叶,即使是这一片叶子,我们也要让他叶落归根。我们抽调了五名热心家族事业,有家谱理论基础,有勾通能力的族人,成立了家谱联络抢救小组,按照统计出的《唐氏分布统计表》,逐村联络,自二月份以来共行程五千多公里,联系了四个市地11个区县的100多个有唐姓住驻的村庄,抢救复印保存了10余份明、清时代不同版本的家谱,在实现了日照市唐姓谱系基本掌握的基础上,我们又向全省范围内辐射,现以联系理清了,临沂市费县卞桥唐氏,淄博市沂源唐氏,潍坊市诸城、青州南仇唐氏,河泽市郓城唐氏的脉系渊源,特别是郓城《唐氏族谱》的发现,给我们全国通谱的修订,提供了更详细的历史资料,这份家谱共有先祖画像十五幅,且每幅画像均有历史名人的题诗赞章,其中有汉代大学者杜笃称赞唐秉公的赞章,有汉代大文豪蔡邕(蔡文姬的父亲)称这赞唐珍公的赞章,有大唐名相房玄龄称赞唐俭公的赞章,有宋代伟大诗人政治家苏东坡称赞唐介公的赞章,有宋代政治家司马光称赞唐淑问公的赞章。还有很多各朝代名人称赞我历代先祖的赞章,极大丰富了我们伟大唐氏的历史文化宝库,为即将面世的《全国唐氏通谱》又添上了一笔浓浓的色彩。
        三、再努力,全省联谱;正本源,认祖归宗
        山东省是唐姓大省,唐姓族人主要分布在临沂、烟台、青岛、济宁、莒县、莒南、沂源、沂水、郓城、青州、黄县、费县等地,并且与全国各省的唐氏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江苏、安徽、山西、等省有交叉迁居的过程。其中,郓城唐氏乃“五豸唐门”介公之后人,是兄长淑问公之长子,恕公后第四代谏公的传人。世居山西平阳,谏公生有五子:万、千、百、琦、琮,兄弟五人中,兄长万公乃宋朝理宗淳佑戊申科进士,礼部儒官,于元初世祖二年(公元一二六五年)因避天灾,偕兄弟子侄东渡黄河,迁徙鲁西南水泊梁山郓城县,郓城唐氏祠堂有一副对联概括了他们的历史渊源:“阅世元明清上下七百年宗派绵延五处辑成五处谱,散居苏鲁豫纵横两千里族类联络一家常作一家人”。郓城唐氏今天没有参加会议,希望通过这次大会,找到淑问公脉系的宗亲,在此,我提请到会的宗亲给予关注。
        我们莒县是历史文化名城,莒县唐氏族人多达九千余人 ,分两大支散居于60多个行政村,是山东省境内最大的唐氏支派之一。据家谱记载,这二支唐姓先祖均来自于古东海地区。始居于九里泊的一支兄弟五人名麒、麟、獬、豸、进于明初洪武赶散从海东迁来,始居于新旺村的一支于明隆庆四年从江苏省东海县海东十八村簸箕掌迁来。经多方查证,这二支唐氏族人,很可能出自一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无法明确先祖是来自哪个具体的地方,搞不清我们的先祖隶属于中华唐氏的哪一个大支派。为了尽快寻根觅祖,也为了让历史上从莒县迁居在外的唐氏族亲方便认祖归宗,我们摘录家谱序章,发表在中华唐氏网上,抛砖引玉,以求知情和寻根的唐氏族人,尽快同我们取得联系,早日实现我们认祖归宗的愿望。今天,在这个会议上,我再次向全国唐氏宗亲真诚求助:希望尽快帮助我们莒县唐氏宗亲认祖归宗,实现中华唐氏渊源脉络的顺通相接,完成我们多年的寻祖夙愿。
         莒县现存较早的家谱,分别创修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光绪34年,各记载来自海东和江苏东海县,同时代迁徙的其它姓氏,也有说来自江南海东者;现在连云港地区的唐氏又多来自苏州阊门,加之明代区划与现代不尽相同,或许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的江苏省东海县,至于“海东”是哪个区域,就更不明晰了,据史料分析,我们的祖先与江苏、安徽、浙江省的唐氏族派,有值得探索的历史渊源,所以肯望知情的宗亲和有此研究的历史学者们,给予帮助,指点谜津,让我们莒县唐氏宗亲早日认祖归宗,正本清源,以便实现全国唐氏宗系的完全顺序统一。
        以上,就是我们莒县唐氏,暨山东分会筹委会这半年来的基本工作状况。山东唐氏宗族文化研究分会正在筹建中,我们底子薄,起步晚,又缺少经验,恳切期望总会及各省分会给予关心和帮助,衷心希望总会和各分会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我的汇报完毕, 谢谢各位宗亲!

                                                               二零零九年五月一日,于盐城

附:日照市唐氏分布情况统计表(部分)
附:郓城族谱中历史名人为唐氏先祖的赞章
附:山东省莒县唐氏传人已知的历史资料
日照市唐氏分布情况统计表
顺序 区县 派出所 村庄 男性数量
1 山东省莒县 寨里河派出所 唐家河水村 497
2 山东省莒县 龙山派出所 南楼村 453
3 山东省莒县 龙山派出所 新旺村 432
4 山东省莒县 夏庄派出所 唐家湖村 379
5 山东省莒县 寨里河派出所 唐家沟村 291
6 山东省莒县 城东派出所 大辛庄村 211
7 山东省莒县 小店派出所 古迹崖村 205
8 山东省莒县 龙山派出所 上芦峪河村 101
9 山东省莒县 中楼派出所 娄家湖村 93
10 山东省莒县 龙山派出所 范家庄村 92
11 山东省莒县 龙山派出所 崔家官庄村 87
12 山东省莒县 店子集派出所 李家城子村 76
1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小海边防派出所 曹家村 44
2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河山派出所 龙泉庄村 14
3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望海路派出所 北大村 14
4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北京路派出所 大董家村 6
5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小海边防派出所 李家营子村 6
6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三庄派出所 板石村 5
1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 王家海屋边防派出所 童家庄子村 220
2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 后村派出所 辛兴村 57
3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 碑廓派出所 石家庄村 30
4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 巨峰派出所 石门村 25
5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 汾水派出所 汾水村 24
6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 巨峰派出所 大卜落村 24
7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 碑廓派出所 大河口村 22
1 山东省五莲县 中至派出所 尧峪子 161
2 山东省五莲县 城关派出所 洪凝居 37
3 山东省五莲县 汪湖派出所 曹家官庄 32
4 山东省五莲县 潮河派出所 潮河村 20

郓城族谱中历史名人为唐氏先祖的赞章

汉代大学者杜笃称赞唐秉公的赞章是:

卓哉秉公 隐居商山 陶唐世胄 号称东园
心超日月 学贯人天 遵时养晦 甘老林泉
四皓之一 流芳万年

汉代文豪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称赞唐珍公的赞章是

英姿恬静 天性淡漠 善寡欲念 仪型纯笃
闻诵能记 神童世呼 爵列司空 度公尊诸

大唐名相房玄龄称赞唐俭公的赞章是:

伟哉俭公 太宗股肱 三略谙练 六韬纯衷
运筹帷幄 爵封莒公 凌烟图像 千古高名

宋代伟大诗人政治家苏东坡称赞唐介公的赞章是:

刚直敢言 立朝卓卓 奸谀胆寒 威於(金夫FU)钺 孤忠自矢 弹劾独多 虽遭贬谪
不畏风波 召为参政 圣心简擢 名高千古
万世永歌

宋代伟大政治家司马光称赞唐淑问公的赞章是:

擢为御史 见重神宗 弹劾奸谀 绍父直声
不畏贬谪 岂为邀名 出使二州 毅然安行

山东省莒县唐氏传人的已知的历史资料
A:始祖来源:,一处是以唐麒、唐麟、唐獬、唐豸、唐进五兄弟为先祖,明初洪军赶散,从海东而来,散居各地,唐进祖世居莒县九里泊村,至今以发展到二十八代。从第二十一代起,命名世字为:月明永和顺,正立乾坤在。忠宪传开诚,仁义玉启智。
据口传历史佐证:麒祖乃往碑廓,麟祖徙居鲁村,獬祖迁于蒙邑,豸祖不知何往,说者每谓费县汴桥唐、诸城孙当唐、青州南丘唐皆属一家,然无凭无据,何敢轻信,疑即其后也。惟南乡灰子泊唐、官山沟唐、雀山前唐、金勾官庄唐,皆自海东来者,自是一家。若鲁村唐氏曾夜来老林偷祖,由此观之,则鲁村为本家同祖无疑。
另一支派的族谱亦记载明初为避战乱,从江苏东海县来莒,隆庆四年始居莒县新旺村,且从始族唐瀛海后谱系清晰,现已发展至二十二代,从第十二代起用名世字为:升土文艹和,家继殿清东,孝德延益维,庆贤世英宗
B:外展流向:
一、 唐麒、唐麟、唐獬、唐豸、唐进五兄弟居住分散,十二世之前的迁徙皆失讳,后来的迁徙基本清晰。
二、 从莒县新旺村始祖唐瀛海这支向外县流展的去向也基本清晰,分别是:十二世唐福升从新旺迁居关东,十二世唐谨从唐家沟迁居吉林扶松;十三世唐鞠,唐柱迁居关东临江县,十三世唐(言习习)迁居临江县;十三世唐圣,唐存迁居奉天省通化县;十三世唐宪迁居吉林省辑安县柞树村(其子唐文生唐文合),十四世唐文照,唐文志迁居东北(奉天省)临江县三区六道沟乡;十四唐文酉迁居沈阳;十四世唐文吉迁居哈尔滨,十四世唐文全迁居大连;十四世唐文芳迁居通化县;十四世唐文林唐文中迁居关东;十四世唐文恒迁居关东,十四世唐文福迁居关东通化县干沟子;十四世唐文英迁居安徽省来安县马家港,葬严家大坟,唐文保迁居安徽省夹山县潘城区阳桥乡丁庄村;十五世唐莲友迁居江苏省浦镇南门鲍家水果行;十五世唐树林迁居黑龙江省;十五世唐莲语迁居青岛;十五世唐营迁居青岛;十五世唐著迁居吉林省;十六世唐里和去关东,十六世唐守祥从唐家沟迁居江苏省龙宿县龙宿村;十五世唐胜吉从唐家沟迁居吉林省通河市民主村;十五世唐琛从上芦峪河村迁居通化县八道沟,十七世唐家增,唐家中迁居通化县第四区永安村;十七世唐家德迁居济南市,十七世唐家良迁居辽阳省(辽宁)新京县,十八世唐继泽迁居济南。


分享按钮>>中华唐氏宗族文化研究会:中华唐氏宗族文化研究会章程
>>团结奋进发展唐氏企业编撰好中华唐氏通谱(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