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姓源流与迁徙分布   

    中华费氏网 2009年3月3日 万家姓


一、姓氏源流
费(Fèi,Bì)姓源出两支:
1、费(Fèi 音沸)支姓源出有五:
① 出自嬴姓,为远古帝王颛顼裔孙大费次子若木之后,以祖名为氏。相传颛顼是黄帝孙,有裔孙伯益,伯益有裔孙大费,大费有子二人,其中次子名若木,因不得继承爵位而沦为平民,遂以父名为姓氏,姓费,以标明自己的血统所出,其后代相传姓费。
② 出自姒姓,为夏禹后裔费昌、费仲之后,以封国名为氏。据《姓纂》、《轩辕黄帝传》称:“夏禹,亦黄帝之玄孙也,姒姓……”夏禹之后,因在其子孙费昌、费仲的封国中有一费国,后来就以国名为姓,称为费氏。依此,费姓的血缘始祖可追溯至黄帝。又据传说,在大禹治水时,一位名叫伯益的人协助治水颇有业绩,受封于费地,其后代则以地取姓曰费姓。
③ 出自春秋时鲁国大夫费序父之后,以国名为氏。春秋时鲁国有大夫费序父,其后代因他以费(今山东省鱼台西南)为食邑,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为姓,称为费氏。
④ 出自姬姓,为春秋时楚国大夫费无极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姓纂》载,春秋时,鲁懿公的孙子大夫无极的封邑在山东费县西北,人称费无极,费无极的子孙就以封邑“费”为姓,称为费氏。因此,这支费姓是鲁国公族的后代。
⑤ 出自小数民族中有费姓或改姓:
Ⅰ、北魏时鲜卑姓氏费连改姓而来,后来这支改姓的人又与汉族费姓融合在一起。
Ⅱ、清代满族的姓氏之一清代满族中有一些姓富、姓费者,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使用汉字“费”为姓。如费英东,为满洲镶黄旗人,本名费英东扎尔固齐,姓瓜尔佳氏;费扬古,满洲正白旗人,姓栋鄂氏;费雅思哈,为满洲正黄旗人,姓富察氏等等。汉族姓氏也是费。
Ⅲ、当代少数民族彝、布依、土家等,也都有人以费为姓。
2、费(Bì 音必)支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季友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梁相费汎碑》载:“鲁桓公子季友为大夫,有功封费,因氏焉。”春秋时鲁桓公的第四子季友受封于费邑,子孙以费为氏。这一支来源比较单一,是由春秋时鲁桓公之子季友而来,以封邑名称为姓。相传,鲁桓公是周文王及周公的后代,在周公长子伯禽被封于鲁后,数传至他,相继担任鲁国国君。后来,他生子二人,其中长子即鲁庄公,在他去世后得以继承爵位;次子即季友,在鲁庄公时以君主胞弟身份执掌朝政。尤其是在鲁庄公去世后,他的权力更为集中,又拥立庄公之子班为君主,自己独揽大权。他的专权引起其他人的不满,一位名为庆父的人乘机作乱,杀死国君,他也被迫逃亡陈国。此后,他在陈国的帮助下回到鲁国,继续任执政,并立班的儿子申为国君,申亦即历史上的鲁僖公。僖公时,为表彰他安定社稷之功,把国中一个叫做费邑的地方分封给他作为食邑。他及子孙后来也在这一带发展繁衍,再后来又以封邑的名称为姓氏,姓费。
费(Fèi,Bì)姓两支得姓始祖:
①费(Fèi 音沸)姓得姓始祖:费无极。春秋时期的鲁大夫费无极,因受封于费邑,他的子孙以封地名为姓。费无极的后裔“以地为氏”,当时的费邑,就在现在的山东省鱼台县的西南方 的“费亭”,相传就是以前鲁国费邑的旧址,是这一支费姓的最早发源地。望族居于江夏郡,即现在的湖北省云梦县东南部。此支费(Fèi)氏奉费无极为费姓的得姓始祖。
②费(Bì 音必)姓得姓始祖:季友。春秋时期的鲁国鲁桓公的儿子、宰相季友,因受封于费邑,其后世子孙以受封邑作为姓氏。根据《姓氏考略》上说,鲁桓公子季友为大夫,后代因以为氏。这个费邑,现在的位置在山东费县的西南一带,但与山东鱼台县那支费氏来源不同。望族居于琅琊郡,即现在的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此支费(Bì)氏奉季友为费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费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费姓远祖始于夏代,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夏代有费昌,费仲,据说是夏禹的后代,子孙就其以名字中的“费”为姓。因此,费姓起源于姒姓。另有一说,费姓起源于姬姓,春秋时,鲁懿公的孙子大夫无极的封地在山东费县西北,人称费无极,费无极的子孙就以“费”为姓。因此,这支费姓是鲁国公族的后代。另外,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时期,代北的贵族的费连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也改姓汉姓“葛”。在三国时期,江夏费姓出了名人,是一名蜀国大将军,于是,费姓在湖北江夏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江夏望。又《姓纂》载:“夏禹后,系出姒姓,夏末有费仲,费昌;或云楚大夫费无极之后。”据《梁相费泛碑》载:“鲁桓公子季友封于费,其后氏焉。”费姓望出江夏(今湖北省中部,辖今豫、鄂各一部),据称是由河南、山东南迁的。在今江南主要聚居在苏州、吴兴地区。


分享按钮>>费姓家谱目录       
>>费姓郡望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