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氏流源及相关问题考 (二)

    中华倪氏网 2009年3月3日 万家姓


三、倪姓与兒(郳)国考



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文献通考封建考》、《古今姓氏书辩证》、《路史国名纪》、《万姓统谱》等古籍均有大致相同的考证,即倪姓、邾姓、颜姓皆源自曹姓。王献唐先生认为:三邾居地土著居民为夷人。夷族,是古史中黄帝一族,自西往东,驱逐炎帝一族的后裔。我国古史论述中,均谓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曰安(即晏安、曹安),为曹姓。周武王封其裔孙曹挟(或作侠)于邾。历七世而至夷父颜(即邾武公),夷父生前及死后,郳、滥相继从邾分出(即史家所称“邾分三国”)。春秋时期邾、郳、滥号为三国,但溯及血缘关系,当为曹姓同宗。依照古史传说,曹挟上世累代相传,其谱系为:黄帝生昌意,昌意生乾荒,乾荒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老童,老童生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晏安(曹姓之始),晏安生均连,均连生彩白,彩白生季札,季札生武辛……生曹挟,是为邾国始封君。其后,由邾之曹姓又分化出邾(朱)、郳(倪)、颜三姓,及至后来,三姓分化出若干姓氏,支脉繁盛,苗胤不绝。



“郳”本作“兒”,商、周时如此,而至春秋战国则缀加表示地名的“邑”部作“郳”,此亦是古汉字特别是姓氏沿用发展进程中的历史阶段现象。从古文字演变及其含义分析,邾、郳均为国名,春秋战国时期,不少国名都邑名往往在本字右旁加“邑”符,以突出其地理概念。古时流行以国名或邑名冠为姓氏风气,凡以国、以邑为其姓者,必待其国、其邑而后有其姓。至于朱、倪,虽然晚于邾、郳,虽然音同,但已淡化地理概念,而专注于姓氏,这就是古时“去邑为氏”之通则。



关于郳国国君之姓氏,目前学术届多种说法,或谓曹姓、或谓邾姓、或谓郳姓、或谓颜姓,以至不少资料载为郳国灭亡之后,其后代才以郳为姓,为避仇又改为倪。然而,事实或不如此。按照史料与出土文物考证,除郳国始封君友父仍姓邾外,后世历代郳君都应姓郳,这是典型的以国为姓的实例。2002年6月,在山亭东江1号墓出土的4件铜鬲铭文均为“邾友父”,另一件铜瓶铭文是“霝父君友父”。前者显示其姓名,后者则显示名号。由于友父为郳国始封君,由邾国分生,所以习惯上以邾为姓。2号墓出土的一对铜壶各铸有对铭,曰“邾庆君”,4件铜鬲,口沿上铭文皆为“郳庆”。3号墓出土的一对铜鬲以及1件匜鼎,款识皆落名“郳庆”。铭文中君称与姓名互见,“邾庆君”与“郳庆”为一人,前者表明作器者为邾国国君名曰“庆”,后者表明作器者姓名曰“郳庆”。这说明第三代郳君仍自视其国为邾,而无小邾自称。“郳庆”二字则传达了明确信息,这代国君已经不姓邾,而是以郳为姓。《公羊传?庄公五年》:“秋,郳黎来来朝”。郳黎来晚于郳庆,此处的郳既是国名,又可视为国君之姓。《左传?昭公二十年》:“宋华、向之乱,……郳甲出奔郑”。郳甲为邾穆公次子,郳为其姓,甲为其名。这又说明,不独郳君姓郳,其家族成员亦以郳为姓。因此,可以明确地说,郳国(小邾国)始封国君友,仍以邾为姓,即邾友,其后代则姓郳。



郳为泗上小国,属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一。《史记?秦本记》载:“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余”。《史记?张仪列传》载,仪游说楚王:“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索隐》:“十二诸侯,宋、鲁、邾、莒之比也”。胡三省《通鉴注》说:“宋、鲁、邹、滕、薛、郳等国,国于其间,齐威王所谓泗上十二诸侯”。这其中还应包括费、任、邳、缯、颛臾、偪阳等小国。从地理位置看,郳国北部有齐、鲁、邾以及颛臾、费,东部有莒、缯、向,南部有偪阳、邳,西部有宋、滥、滕、薛、任。



武王克商后,曹侠封于邾,下传七世邾武公(夷父颜),因邾武公有功于周王室,周王室分封邾武公的次子邾友到兒(郳)地,故而《左传?庄公五年》云:“郳之上,出于邾国”。根据邾武公长子夏父接任邾国国君时的情况推算,邾友父被邾武公封于郳邑的时间,大概在周宣王三十年(约公元前798年)。史料记载,邾友父至少有二子。唐代因亮撰《颜鲁公集行状》说:“武公名夷甫(父),字颜公。……子孙以王父字为姓氏。以其附庸于鲁故,代代事鲁,为卿大夫。”何谓王父?王父就是祖父,也就是说夷父之孙以祖父的“颜”字为姓,而以颜为姓的支脉并不居住倪,“多仕鲁为卿大夫”、“代代事鲁” 。明代吕兆祥所撰《陋巷志》记载:友子曰志,亦小邾君,次子名爽(改姓颜,仕鲁),《陋巷志》云:“友庶子爽,因王父字始以颜姓,仕鲁为大夫”。 据此,第一代以颜为姓的人名曰颜爽,他是夷父颜孙子,友父次子。由于没有资格承袭君位,入鲁仕为下大夫,爽之后代世居鲁国。所以,颜爽才是名副其实的颜姓第一人。



从2002年6月山亭东江古墓发掘出的铜器铭文初步判定,第三代国君应为兒庆,出土的兒庆鬲、兒庆匜鼎也基本上证明了邾君庆(兒庆)为友的孙子。《公羊传?庄公五年》载的“郳黎来来朝”的郳黎来,则应为郳国的第四代国君,郳黎来来朝在公元前689年。照此推算,自邾友受封到郳黎来来朝,郳国历四世,约110年。公元前653年,《春秋?卷五》云:“夏,小邾子来朝”。杜预认为这是郳(邾)黎来始得王命,进爵为子,一时名显于诸侯。从郳黎来至郳(邾)穆公,衔接时间失考,若从公元前653年到前566年算起,约88年,至少有两世。按照史载测算,郳(邾)穆公继位时间约在公元前566年(周灵王六年),结束时间约在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年),在位时间约44年,是郳(邾)国在位时间较长而又比较辉煌的一位君主。穆公以下至惠公缺考,但在公元前522年,发生了郳(邾)穆公次子郳甲与六子奔郑的事件。至穆公之孙郳惠公之后浸微,衍六世,据何光岳《楚灭国考》载:郳(小邾)国亡国时间,大约是楚取徐州的同年--公元前261年,为楚考烈王所灭。



关于倪国的国名,王献唐先生在《春秋邾分三国考》中指出:“小邾一称,亦非国名之正。立国不自称小,邻邦亦不能以小呼之。时人以非旧邾,而原出于邾,于邾上加小为别。习俗相沿,史家因之,遂号小邾,小邾非其正名也。即非正名,又无定名,故在受爵以后,春秋或仍称郳,……。邾友父鬲之友父即夷父之子初封于郳者。又称邾,不称郳。其称郳者,沿郳国旧称也;称邾者,沿邾国旧称也”。近期出土的东江铜器铭文称兒,曰兒庆;或称邾,曰邾友父、邾君庆、邾公子害等,从不称“小邾”。这也充分证明了王献唐先生的说法是正确的。根据传统的“名从主人”的原则,并考虑到与其母国邹城之邾相区别,当时之郳(邾)国之人,大概自称其国为“郳国”也。
综上所述,可以确定倪姓出郳国,有史可考的倪姓第一人为邾友之子,郳(邾)国的第二代国君倪志;考古可以证明的郳庆为志之子,为第三代郳(邾)国国君。郳(小邾)国从邾友父受封郳(兒)地到被楚国灭亡,存国时间约为538年(约前798年—约前261年),传世约为15世。



四、倪氏迁徙考



《姓氏考略》指出:“倪氏,即郳氏,避仇改为倪,望出千乘”。倪氏世居郳地,避何人之仇?国迁何处?为何改倪?这也要从郳国在先秦春秋时的纵横联合说起。



历史上,中华民族各集团、各族系的发展历程是不断融合于一体化的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夷夏集团便在不断冲突碰撞中促进了氏族和文化的交融。郳国虽由东夷土著文化发展而来,但深受周鲁文化影响,周王朝衡量列国顺从与否的标准便是礼。遵周礼为用王命,否则即属不用命,不享,会招致诛伐。在东周时代礼崩乐坏,出现社会政治大动荡、大改组的大环境中,大国争霸越来越紧张,形成以大国为核心的若干个文化圈,地处齐、鲁、楚、吴、宋等国间的郳国,为了自身生存,不得不被迫参与各国间的征战与会盟。一是频繁参与诸侯盟会。如襄公二年冬,鲁、晋、齐、宋、卫、曹、邾、滕、薜、小邾会于戚,在虎牢筑城守以逼郑。襄公十一年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亳城北。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会于萧鱼。襄公十四年春,鲁、晋、齐、宋、卫、郑、曹、邾、滕、薜、小邾会吴于向。襄公十六年三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湨梁。 “晋侯与诸侯宴于温,叔孙豹、晋、宋向、卫宁殖、郑公孙、小邾之大夫盟曰:‘同讨不庭’”。襄公二十年春王正月辛亥,仲孙速会莒人盟于向。夏六月庚申,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盟于澶渊。襄公二十二年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沙随。襄公二十四年八月,会盟于夷仪。次年再次会盟于夷仪。襄公二十九年夏五月午,还是这些国家共同筑城于。襄公三十年十月,会盟于。昭公四年夏,楚、陈、郑、许、徐、滕、顿、胡、沈、小邾、宋夷会于申。昭公十三年秋,鲁、刘、晋、宋、卫、郑、曹、邾、滕、薜、小邾会于平丘。八月甲同盟于平丘。昭公三十二年冬,上述各国为成周修筑城墙。二是郳国曾多次派军队加入诸侯之师的军事行动。据春秋经传记载:鲁公九年冬,鲁、晋、宋、卫、曹、邾、滕、薜、小邾(郳)联合伐郑。“人、郳人赵武、魏绛斩行栗”。公十年春,鲁会晋、宋、卫、曹、邾、滕、薜、小邾、齐、吴于“夏五月甲午,灭逼阳”。当年秋,诸侯联军再次伐郑。公十一年夏,郑公孙舍之帅师宋,鲁会、晋、卫、曹、齐、邾、滕、薜、小邾出兵援宋伐郑,“观兵于南门,西济于济”。公十四年夏四月,又是鲁、晋、齐、宋、卫、郑、曹、邾、滕、薜、小邾组成诸侯之师伐秦,以报之仇,但无功而返。公十八年冬十月,鲁会晋、宋、卫、郑、曹、邾、滕、薜、小邾之师,围齐军于平阴,“齐人多死”,“齐师夜”,齐侯脱逃。鲁定公四年三月,鲁会刘、晋、宋、卫、陈、许、曹、邾、顿、胡、滕、薜、小邾、齐于召陵,谋划伐楚。春秋无义战,大国为了各自利益,分分合合,刀兵相见,使处于夹缝中的小国左右为难。郳国之所以派军队参加诸侯联军征伐达八次之多,当然是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一方面,它不敢得罪卧塌之侧的几个大国,另一方面,也是想借助泗上诸侯间的联合,参加会盟十七次,同强敌抗衡。郳国国小势微,和齐、鲁、楚、宋、郑等大国关系免不了失调,在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与晋、齐、宋等18国商伐楚大计,定公四年,“侵楚”,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周敬王二十九年(前491年),发生了宋国“执小邾子”事件,与宋交恶;周敬王三十九年(前481年),小邾国大夫射叛变,携句绎奔鲁,又与鲁交恶。郳国大约在公元前261年为楚所灭(《楚灭国考》)。上述交恶大概就是由“郳”改“倪”的避仇原因。



郳国灭亡前后,倪姓族人就因各种原因迁徙各国。公元前522年,郳(邾)穆公次子郳甲与六子奔郑,这是史载的倪氏迁徙第一人。“郳右冶戈”于战国齐境出土,时代为战国晚期,这说明郳国在战国晚期为齐之地,亡国后曾有一大批郳氏族人或被齐虏迁,或逃迁齐地,这也许是史书的“望出千乘”之说的来源(千乘郡,在现在的山东青州附近)。同时,在战国时,大国征服弱国后,也往往采取迁君移民的办法,防止其复国,以绝后患。例如,据史载齐曾灭莱并“迁莱于郳”(襄公六年十一月),笔者认为,齐君“迁莱于郳”的地点应是古郳之疆域,即距西集古郳城西约15公里的木石镇的莱村,这也说明在齐“迁莱于郳”之前(公元前567年),郳就已被征服或臣服于齐。目前,我国北方倪姓聚居地多在古齐地(即山东中东部地区)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据文献载,郳最终亡于楚,楚宣王在位时期,公元前369年—前340年,掠“二邾”之遗民南迁邾城。查何光岳的《楚源流史》即在今湖北黄冈西北十里。在此不妨大胆地推测这里的遗民便成了世居南方的倪(郳)氏支族,现今南方倪氏族人多居苏、浙、赣、鄂等地。


分享按钮>>倪氏流源及相关问题考 (一)
>>倪姓宗祠通用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