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南汤氏祖辈世系探源及东瓯后裔散隐探考
- 中华汤氏网 2012年7月13日 万家姓
灵璧县南汤氏始迁一、二世祖不知名讳,应为隐讳。三世祖同辈十六房能是同父?若是同祖父、同曾祖父岂能无一房记载或记忆父名、祖名抑或曾祖父名?况同一辈由于出生早晚及父祖辈婚姻早晚而年龄差异极大,俗语说,睡摇蓝的爷爷,柱拐棍的孙。如果是洪武或永乐间等明初从他处迁入,繁衍数百年定有所知明朝时的祖辈名讳,然无。再远,宋元时汤氏于灵璧无考。明嘉靖年间恩赐东瓯襄武王汤公讳和后裔绍宗为世袭灵璧侯至明末。然灵璧县康熙版县志言汤公后裔因官居南京等地,而未曾有居封地之记载。汤灵璧侯只派人来收取食禄(是否曾留一派子孙居于封地以主事,待考)。
确定(有谱牒及家堂可考)始祖第一班第一房,名讳守分,守分子永德,永德子币聘,币聘子悦,悦子超祥,超祥子行坦(疑由此公迁居县南小草沟南,藕尔庄西北祖坟处,第一、第二谱本只记载至行坦。记载有守礼为第一班第十五房,因谱牒残缺未见有永兆支系的记载,有往聘、敬聘,有容,有超方、超瑞,容后代仅有超庶、行果、崇文、尚忠等的记载。第三谱本似为向阳汤庙支派绪修,对本处由东关迁址祖坟处以后则无记载,也有可能因残缺无征),行坦子崇元,崇元子尚本,尚本子节章,节章子义宏(因我处仅三大房头,现(本聚居自然村)亦只三、四百人左右)。近始祖汤公讳守分者,清初卜居灵璧小草沟(今北沱河)南,于此立家建庙(是否居于此无考,旧谱言其孙、曾孙居县城东关内)。其子名讳永德,其长孙讳币聘字庆臣者,墓汤庄西畔。其墓碑文云:”先考讳币聘字庆臣为人质实浑朴不与人争即间有犯者亦容之勿……子勤农为兢兢其事……次男悦身列黉序母也积德获报光昌后人之验欤……先考享年七十有九终于乾隆十七年三月十三日……”其曾孙讳悦字梦者,进邑庠,于乾隆三十八年执笔制修汤氏家谱。命后世辈以 “修德慎行,崇尚节义,敬持礼法,万代昌盛”十六字,以寄望于后世。
据推断,旧谱言守分公(四子永德、三公、四公,他处见永兆公,言其曾于康熙五十年大会汤家庙,是否修谱无考,是否为守分公子无考)为县南汤氏一班一房始祖。根据家西祖坟碑文推断,其生卒年约十七世纪二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即明末清初时期(当时明朝名族世家该是隐名村居才是,故其父、祖辈以上名讳无考)。因为一房三世祖币聘公卒于大清乾隆十七年享年七十有九(家西祖坟碑文)乾隆元年为一七三六年故卒于一七五三年生于一六七四年。而古以三十年为一世,故一房一世祖其父辈应生于一五八四年以后(考虑古人成家早),至迟亦应十六世纪初。一房一世祖应生于一六一四年以后。不知祖坟里是否有记载生平的碑铭之类的东西。
本氏居此地已有四百五十年左右的历史,然始迁祖名讳无考,从何处迁居于此无考。据二零零七年新谱言,我北沱河河南汤家东南,邵家庄正南有我始迁祖坟茔三座。新谱将“持”字辈定为十四世,“守”字辈为四世(但是据辈分推“守”字辈应为三世)。依据上述时间的推算,始迁一世祖生卒年份应约为一五五五—七五至一六二五—四五年左右。
据老辈人言,有言来自喜鹊窝,这可能是祖辈避祸躲难的说法。据我亲口问伯父讳敬夫(曾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参与修订家谱)的话题,他说是山西曲沃。喜鹊窝应是(山)西曲沃变化而来。虽说明初山西洪洞移民,可主要是迁居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安徽则少闻。又有言来自县东关,这应是重迁居于今北沱河(古小草沟)南岸,只是至今仅七、八世约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时期的事。又有言来自山东,这应是县北汤氏的说法。县北高楼汤氏因古代高楼属徐州府而不属凤阳府管辖,近睢宁古邳,(明代汤庆墓,就在睢宁县)言为汤和七子忠后,抑或和二子軏后(曾任山西太原中卫所镇抚),軏子昇扈从姑母鲁王妃入山东兖州,后世居郓城大猪潭汤垓,后世辗转至此。又言为和公长子后,这与和公长房在明朝后期被封为灵璧侯,一直世袭到明朝灭亡为止,而后裔无考有关。而县志言汤公后代灵璧侯官居南京,只派人来灵收禄米,本人不曾居于此,抑或一支派驻此主事未可知。灵璧有三支汤氏,另一支在县西娄庄,辈行与南北皆不同,有“连、步”字辈,似乎与来安县的相同。又有“汤半城”之说,这半城要么是说势力大,要么是表示地名。从附近的区域的历史来看,似乎本支汤氏无此影响力的记载,而同属凤阳府的附近五河、盱眙、怀远等沿淮河北岸诸县均有汤氏(迁出于沫河口)的记载,且均以和公为祖(怀远县龙亢的汤氏家族,其始祖汤和(公元1326年一1395年),字鼎臣,凤阳人。明朝的开国元勋,历任统军元帅、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虏将军等职。先后封中山侯、信国公,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汤氏迁入龙亢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汤和六世孙汤涡溪携子及家眷自沫河口迁入龙亢后,在龙亢发展很快。龙亢汤氏,武承汤和遗风,文有状元之塾师,还有仁厚好施的汤敬,文武兼备,所以,龙亢人提起当地姓氏,首先想到的是汤姓,于是汤姓便赖汤敬、汤璐、汤珏、汤若荀而出名。《龙亢“汤、邵、王”排序初探》作者:支平)。百余年来,我处与五河县沫河口汤家渡(蚌埠市东北淮河北岸)素有来往。我处大汤家武林好手汤节玉、节祥,曾到那里教授当地汤氏武术。汤节玉在一九一二年曾代表我处汤氏参加五河沫河口汤家渡修谱,会集凤阳、五河、灵璧、怀远四个县汤和后人于一堂,我处的 “节、义”与彼处的 “玉、国”相对应。二○○七年九月十九日,我处重修家谱,五河汤家渡汤民强应邀与会。
古人常在姓氏后称祖居地或郡望地,如是地名则以半城为名的地方应是不多,如今泗洪县与盱眙县交界有一处名半城。此二县今属江苏淮安市,但明朝时属凤阳府管辖,从地源和历史的角度来看,与宿泗联体而与淮安隔洪泽湖。盱眙古称都梁,和公十三世孙南金公明末曾隐居于此,明亡后绝粒而终,后世无考。又在汤家村网站查询资料,见某宗亲所言,灵璧汤氏来自河北灵寿(古中山地,亦子姓乐氏发源地),源自上古汤姓的祖居地灵台,不知何处见考,何以见得灵寿即灵台,灵璧即灵寿。河北安徽相隔千里,因何故,于何时,为某支,迁入始祖为某公,见于何谱,传几世,辈为何字,均无征。如果因此二地皆有灵字,还不如说来自山西灵丘更好些,彼处据我所知现在还有汤氏居住。汤艺庆原灵丘县宗教局副局长,后辞职南下广东在深圳就职。某宗亲认为,灵寿与灵璧是异地同名或地名移植,因古人迁徙,为记念家乡故地常将迁居地冠以原居地名。本人认为谬也。因原居地命名迁居地是常见,但不能说凡两边地重名都是由某个姓氏或某地域的人口迁出或迁入的结果。
更不能因两地名中有一同字就想当然地认为是地名移植,否则会饴笑大方的。灵璧地名的形成上有一个历史过程的。宋元祐元年初,以镇设县;当年七月,撤销复为镇。七年二月,又复置零壁县,是以军垒命名无疑。宋徽宗荒淫无度,遍搜人间奇花异石,于政和七年改灵壁县为灵璧县,则是以大理石命名。今天解释灵璧县名源于军垒显然不妥,而应解释为以“声如青铜色璧玉”的大理石为名为是。在众多的旧志对灵璧的解释中最可取的要数康熙《灵璧县志•方舆志》说:“灵璧则建于宋元祐七年盖有宋全盛时也。宋初,犹仍旧称零壁镇。是时,特称为县,而仍其名。政和间,因县境有山产磬石,神之,诏设零壁为灵璧。”兼顾了两说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初,升虹县的零(灵)壁镇为灵(零)壁县(治今灵城镇),属宿州。七月,撤销灵壁县。七年二月,复置零壁县,仍属淮南东路(治扬州,今为市)宿州。政和七年(1117年),零壁县改称灵璧县。金天会五年(1127年)二月,北宋亡。三月,属金傀儡伪楚(都汴梁,今开封市),但仍宋旧制。吴二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改元洪武,灵璧县仍属河南行省归德府宿州。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灵璧县改属中书省临濠府(治钟离,今凤阳县临淮镇)宿州。六年九月,改临濠府为中立府(治中立县,由钟离县改)。七年八月,改中立府为凤阳府(治临淮县,由中立县改)。八年十月,凤阳府改治凤阳县(今府城镇)。十三年正月,凤阳府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凤阳府改隶南京(后称南直隶,治今南京市)。
有人说:“某人是某人后,某人不是某人后”。对此不应武断而草率地下结论,需要仔细推敲引证。例如,很多人自称为和公后,这是攀名心理,不一定是真。例如我灵璧县南汤氏族谱言,我族为和公之后(2008年4月11日,灵璧县档案馆在灵璧县向阳乡汤圩村汤敬尚处征集到三本《汤氏家谱》,最早的1本是乾隆三十八年本(1773年),记载着明朝开国元勋汤和的后人二百多年来在灵璧县繁衍情况。),但因保存不当谱牒残缺,无法确凿。如确为和公之后,我固然喜;若非,我亦不牵强。人各有祖,亦各有后。但要辨别真伪,这就须要考证,但不一定必须求证于官府的资料,况且官方的材料也不一定真实确凿。因为,一、名人后代不一定是名人,官史不一定有记载。二、官府因自身需要,尤其是异朝官府,对以往材料有删改行为,其史不一定完全真实。三、名人后代为了避难保全,不得不掩姓埋名,不敢明目仗胆言祖。因而只提近数代祖,不敢言远祖。例如和公子孙在明初靖难之役中避难四散一次,在明末应避难四散一次,故不能断然下结论,而要佐之以宗谱,尤其是墓碑文刻。因宗谱为后人所修,不免有虚假的东西,不可贸然信之。碑刻尤其是埋在墓穴的铭文基本真实,可以取证。言灵璧侯官南京无入灵记载,这是事实,但灵璧侯世袭数代,其庶支入灵不是没有可能。又其禄米取之灵璧,是否曾留一支主事于此也难说。又明亡后,其后是否有一支埋名隐居于此地来昭示后人不忘祖封之地,以及暗护祖坟,和公墓茔在灵璧县南仅一淮河之隔。和公十三世孙名讳南金字廷献者曾于明末隐居都梁(今灵璧东南约百里处的盱眙县),南明灭,绝粒而终。以上推测应当有道理但需实证。有些宗谱言某人只有某支,别无分支,或言其他分支或遭难或绝后,应是损人捧己,标榜自己是正宗以取利名,不足信。因为世代单传的情况应当稀少,多数应有分支,因官因商等诸多原因散居各地,不可能在一次灾难中全部落难。
和公爱美,这是当时世人皆知的事实。其晚年曾以资遣散媵妾百余人。况且洪武朝定鼎南京前后规定,出征或镇守在外的将领的正妻嫡子必须居于京师,而听任甚至鼓励将领就地取妾,故当时将领大多数多妻多子,汤和当然也不例外。虽然和公墓碑铭文载有名子五人女五人,应指被洪武帝称贤的,估计远不止于此。因为洪武朝后期,杀戮甚重,故因之疑有缺漏之记载。又以明初时极端讲究正妻嫡子制度是与其将领家属人质制度分不开的,其他媵妾和庶子的地位是不能与正妻嫡子相提并论,故争嫡避庶是人之常情。如鲁南族谱言和公及胡氏生七子一女。如洪武帝赏赐和公及胡氏,而不见其他氏妻妾受赏。有贵州谱言:和公有胡、王、谢、郑、张氏五位太君。入黔始主汤永慕、汤键乃张太君所生。汤永慕:汤和之子,明朝征南军都尉,因战功显著,被朝廷封为贵州宣慰司、征南将军、后世居贵阳。汤鑑:另一入黔始祖,汤和之子,与张尧元副将入川后,英勇善战将四川境内刘上达部平息有功,被朝廷加封为征川将军,后因调贵州任武德将军,世居贵州威清卫(今清镇市),从此远离故土率领广大将士羁职守土,世代生息繁衍于贵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相传20多代。现散居于贵州贵阳市、清镇市、贵州省平坝县、安顺幺铺、镇宁县和云南陆良、大理、蒙兹和台湾等地均有本支族人。我认为这极有可能是真实的。理由如下:
一、和公碑铭文为其第二子軏长子昱所请立,时洪武帝已薨,惠文帝刚即位不久。铭文将軏之三子昱、暹、昇位于孙辈之首,后边方是嫡孙晟。
二、和公碑铭文载五子名讳为:鼎、軏、鼐、燮、醴。长子与三子以礼器为名,四子以调和、协调为名,五子以甜酒水为名,皆与祭祀礼节有关,独二子以车之关键为名,奇特。
三、軏意为小车的关键,大车的关键为輗。证之以略后的张玉的儿子有辅、輗、軏等。论语《为政》有言:“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如此,軏不似与鼎等同母。如有同母兄弟则名应为輗。证之以鲁南苏北的汤氏家谱,果然。此谱言和公有七子,六子名輗,七子名忠。和七子忠(随父备边延安驻榆林,后任邳州卫指挥佥事,再后随父征五开卒于军,葬于古邳半戈山)二子信(永乐间山西汾阳知县有廉政名,后世袭邳州卫指挥佥事,其后人六世庆、七世克宽以征剿御倭而任总兵官,明代汤庆墓 ,在睢宁县。)、敏(永乐间辽东指挥同知)。信子文魁居古邳(今江苏睢宁),敏子文斗居凤阳府少亡,文美隐居(盖敏因效忠某王而遭难)邹县鲍店卒于正统乙末,享年七十又九。文美四子明善、鉴、整、明远。邹县《汤氏始祖墓志铭》载:“邹之处士汤公文美虽托迹邹县祖居凤阳盖善人也盖其先在元国革而泯其迹皇明初公年尚幼禀挺然之资有独立之志携家择里而寓于平阳今名鲍店村……正统乙末孟夏三日文美享年七十九岁而终卜其宅兆具礼安昔而为汤氏之始祖也……其石铭曰恪谨其行孤立其基祖丁元末时溃泯迹颠木已仆由蘖復息迺底枝茂慶衍洋溢原其所自惟善之積铭于碣石俾后瞻思成化十一年岁次乙末孟冬中旬吉日 邹庠伺贡生袁克威书并撰”。
四、明史及和公墓铭文有汤和次女为鲁王妃的记载,鲁南谱载和公二子軏的三子昇字仲瞻随姑母入鲁,其第五子文瓒娶二代鲁王肇辉女福山郡主为妻,官宗人府仪宾。兖州博物馆藏《明故中奉大夫仪宾汤公墓志铭》⑶(杨必贵撰):“公天性警敏,操履纯正……发为文章,如金钟大镛,铿訇响震。其《梅花百咏》,特奇绝焉……。”按:汤文瓒字廷器,明开国元勋汤和后人。娶朱肇煇之女福山郡主,封宗人府仪宾。生于永乐壬寅(1422),卒于景泰癸酉(1453)。
五、和公墓铭文无载的子孙,是否应为和公子时年幼或因故在外或媵妾子未得认祖归宗之故,或上述五子得到皇帝的认可,其他子年龄虽则或长,但是在谱牒上却排在后面。汤克宽,明朝威武将军汤忠(明开国将军汤和的第七子)的七世孙。汤忠祖籍安徽凤阳,因军功任指挥佥事,由榆林而邳,遂在邳州(今睢宁古邳镇)定居。汤忠死后,葬于古邳半戈山。汤克宽父亲汤庆就是随六世祖汤忠在下邳定居的,故汤克宽履历籍贯为下邳。《平吴凯旋录》•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载:初,嘉靖乙未,崇明海寇秦璠、黄艮、黄庠者为乱,官军屡衄,己丑,以汤和之裔孙庆为左军都督,充巡捕江淮总兵官,督帅邳、扬二卫官兵,合苏、松、常、镇四郡民兵以剿平之。吴中士大夫各赠以诗文,择编次以成此集。又据扬州《汤氏家族谱》记载,汤氏一世祖是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汤和,三世祖汤鸾“由凤阳避燕王乱,隐于邗东之汤庄居焉”。从此,汤家世代在扬州生息繁衍,除出了一位武举人外,大都为读书人或务农。该家谱共有4本,历经3次修订,史可法、于谦、王守仁3位兵部尚书都曾为其作跋或作序,明朝大书法家王文治也为《汤氏家族谱》作序,对汤和大加褒奖。2004年,汤志安,该市文化局的一位退休干部,系汤和的第19代孙,将《汤氏家族谱》捐给扬州市档案馆。然而汤鸾之名则不见于方孝孺字希古所馔《大明左柱國信國公贈東甌王諡襄武神道碑銘》中的孙辈名中:昱、暹、昇、晟、朂、景、昪、昺、旻、昊、曅。晟,其嫡也。还有,安徽凤阳汤日章,汤和后裔,明代迁居江苏常州;安徽凤阳汤氏,汤和后裔,明初迁居江苏吴县;安徽凤阳汤氏,汤和后裔,明永乐年间因避祸迁居江苏扬州江都张纲汤家庄;安徽凤阳汤氏,汤和后裔,明初迁居河北河间府;安徽凤阳汤氏,汤和后裔,明初迁居河南范县。这些和公后裔很难说都是其神道碑銘所提及的五子之后。
六、金山卫俞氏宗谱《邻里传》言,方鸣谦为汤和公女婿(大吴二年戊申,平定陈友定的当月,便由大将李文忠(洪武帝甥)主婚,名将俞通海作证婚人,36岁的方鸣谦续娶了汤和之女20岁汤素贞为继室妻子,在军中完婚。自方鸣谦冤死后,方鸣谦的后续大夫人汤氏素贞由于诰命一品夫人汤太夫人见爱女悲伤过度,劝慰也无效,只得央求其夫信国公将女儿接回膝前。方小夫人邹容珍也携着尚在襁褓中的一双儿女,被大夫人收留在身边,栖身汤公府。汤氏素贞自方鸣谦冤案被昭雪后,病恹之体霍然而愈,身体日趋康健,历经6位皇帝临朝,于明英宗正统十年乙丑(1445年)无疾而终,享年97岁。),但和公墓铭文无载。温州汤和庙刻有和公及夫人胡氏雕像,说明胡氏曾与和公同镇东南沿海,是否与此女有关,如属实,此女应当与鼎同胞,母为胡氏。又有言和女适傅友德子,而铭文载各女适家明确有寥、朱、俞、赖、袁家而无傅家。(汤学良宗亲所著《汤和》中有:鲁荒王娶汤和长女为妃,生靖王朱肇辉。明洪武27年(1394年)11月汤和旧部颖国公傅友德被朱元璋赐死,汤和次女是傅友德儿媳,亲家惨遭不幸,汤和闻知病不能语。不知何处见据。)
七、和公信国爵位应世袭,但明初近百年未嗣爵,众说纷纭。据本人分析:
首先,因长房嫡系势衰,鼎字伯器一子晟,晟三子长子文瑜,次文瑾、文琰。鼎、晟、文瑜皆早亡,不得嗣爵。其中文瑜子傑于英宗时曾讫爵,却被以四十年未袭而罢之。
其次,二房势盛,但不是嫡系,就是皇家有心也力不足(有人言,信国爵传与三子鼐及子弗及乃罢,不知何处见的证据,三子鼐似应与长子同母。但此说与四十年未袭而罢爵相矛盾,因为英宗时离洪武时也只不过四十余年的时间,而乞爵应在新皇即位不久进行才行。况且其神道碑銘言鼐,燮,皆早卒)。
再次,皇家吝惜,洪武初封建世袭爵位的在洪武末没有被革除的只有四、五家庭,徐氏中山王魏国爵,汤氏东瓯王信国爵,沐氏黔宁王平西侯爵,郭氏武定侯爵,耿氏长兴侯爵。靖难后,耿氏爵革。徐、郭氏历与皇家结亲,为外戚。沐氏名为太祖养子,有人推证实为亲人,得以后世代锡侯乃至公爵永镇滇黔。汤氏信国爵因和公长子、长孙、长曾孙早亡,虽乞爵于英宗,却以四十年未袭的借口停袭爵位。弘治间,孝宗追怀佐太祖打天下的异姓六王,才追录已落入民间的四王长房子孙,授南京锦衣卫世指挥使,就近祖坟地,以守护六王坟墓。嘉靖间,赠四王后裔县侯爵,汤氏为灵璧侯,常氏怀远侯,李氏临淮侯,邓氏定远侯,至明亡才绝。有人言,古之封建公侯爵位,名以郡望,有之,但也不完全是。明之信国、中山爵名先后赐予徐、汤二王。盖以此二人为擎天之柱,肱股心腹之臣的缘故。洪武帝曾称徐为“布衣之交”,称汤“先崇捧日之心,遂作擎天之柱”。嘉靖间封四王后裔县侯爵之封地,俱在凤阳府龙兴之地,盖不忘先皇太祖起事之艰,六王以云从龙佐助之功也。常氏怀远为原籍,李氏临淮为亲近皇陵,汤氏灵璧(旧时灵璧县境南北狭长,北界抵黄河故道,南界在淮河之滨,包括今固镇县地,与怀远县接壤)因和公坟茔于龙子湖畔曹山,地处凤阳、怀远与灵璧交界处(《尚书•禹贡》说这里有“淮夷珠”,珠,即蚌埠。这里有“蚌步集”,遂有“蚌埠”之名。 “蚌埠流珠”为凤阳八景之一。原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村古渡,地处凤阳、怀远、 灵壁三县交界处,有“鸡叫狗咬闻三县”之说。后来,凤阳府衙见此过路行人渐多,鱼货生意日盛,便设立“三县 司”,由府衙直接治理、收税。1908 年动工兴建津浦铁路使这个小渔村骤然喧闹繁荣起来,人口增多, 商贾纷至沓来,特别是 1913 年,军阀倪嗣冲受命于袁世凯,在此建立了“安徽督军公署”;1926 年,军阀张宗昌在此亦成立“安徽省政府”,曾一度成为全省政 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凤阳为皇明故地也是明皇陵所在地,虽然也是和公故居却不可能封给其后裔,只能封地于就近处的灵璧。而邓氏则有定远地。如此,四王子孙后代永在凤阳周边护卫龙兴之地。
再之,和公已料到建文永乐叔侄争位,为子孙后代避祸。和公早已看透“狡兔死走狗烹”的君臣之间的潜规律,及早就请求自解兵权,乞老还乡。后在洪武帝强留下赴沿海筑城御倭,事成后,告老还乡,毫不贪恋名利。此也是为子孙后代着想,当时,太子与四皇子争夺帝位已初露倪端,和公做为掌握兵权多年且经历大风大浪的人物,不得不谨慎。某历史小说《洪武帝》中的人物郭忭的原型之一应是方鸣谦。《金山卫春秋》中的《方鸣谦传》载,方是汤和的女婿,文武双全,精于医术。曾经给燕王朱棣治过病。熟悉方鸣谦将军的人,除了钦佩他那文武双全之将才外,还赞赏他有一颗以医济世的善心。洪武十八年乙丑冬十二月初一日(1385年1月12日),藩镇在北平府的燕王朱棣(帝第四子)偶患腹泻,经多名医生诊治,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日益加重,且伴有谵语(说昏话)。武德将军张玉、倪谅、忠显校尉俞振、俞肃4将,奉令往京师告急。洪武帝一听大惊,立即旨令方鸣谦和御医前往北平府为燕王会诊。鸣谦见燕王处以昏迷状态,大便干结不通,口渴唇焦,面红身热,小便少而色红,肚腹胀痛,舌苔干黄,脉宏滑实,便建议处以清热导滞的《大承气汤加味》方,御医们点头赞同。是夜煎汤让燕王就服,至夜半,就通便斗余,继而又便数升。翌日辰时,燕王便能自动起身,神志清楚,当场进食数碗,自此数日,朱棣与鸣谦不拘君臣常礼,在一起谈论纲常政事,切磋富国强兵治天下及为人处世之道。鸣谦也感到自己已遇上识才之主了,就畅谈对修身正心、养德求知、齐家治国安天下的见解,又谈防病健身养生之法。朱棣认定方鸣谦确是一个佐国之材,正可收揽到自己身边。即派参将张玉、倪谅、俞振、俞肃四将,配了百余兵丁,备了车驾,拿了奏表和书信,到京师欲接鸣谦合家到北平府定居。洪武帝接到燕王奏表,知他已康复,心中亦安。但表中提出要挽留方鸣谦在北平府任职的意愿,不免感到奇怪,这方鸣谦有多大能耐能使四皇儿如此看重,且问一下汤和有什么看法。信国公汤和也接到鸣谦家书,告诉夫人胡氏及子女,合家庆幸。汤和斟酌再三,觉得不妥。原来,那燕王朱棣恃文武全才,征战有功,藩镇北平府,拥兵自重,不甘屈居臣下,这已是明白人皆知的事了。可是太子朱标也正值壮年英豪,而且秉性宽厚,得信于臣下,他助父皇治国有方,受帝钟爱。因此,洪武帝决不会对储君有废立的举动。所以有朝一日老皇帝驾崩,燕王必有动作。宫廷政变,祸及臣僚,岂非连自己的女婿、女儿也搭上了?出于远虑,汤和早朝启奏洪武帝,说自己女儿素贞患有癫厥症,刚在初诊,请小官镇名医邹青父女俩诊治,不宜远行,况且北平府严寒,对病体不利。洪武帝听了信国公的禀述,便准奏方家暂缓北迁。洪武十八年乙丑(1385年)四月二十五日,思州诸蛮(在今贵州凤冈、务川、沿河一带的少数民族)不服朝廷,发动叛乱。洪武帝命信国公汤和为征虏将军,江夏侯周德兴为副将军,从楚王朱桢(帝第六子)前往征讨。汤和趁机以征虏需要为名要调遣方鸣谦出征。于是,鸣谦奉旨离开燕王,率师奔赴思州。楚王班师回朝,洪武帝论功行赏。方鸣谦功显,进封昭武将军,领工部侍郎(正三品衔)。信国公汤和随洪武帝起兵,戎马生涯已有四十余年,屡立战功,爵位显赫,如今年逾花甲,便考虑到急流勇退。他回朝后,自请解除兵权,洪武帝当然喜欢。只是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那些日本海盗经常乘风汛驾船到沿海上岸烧杀剽掠,海道漕运也常受拦劫。他们一见官军,能战则战,战不过就遁海,换一个地方再来骚扰,此息彼起,弄得官军疲于奔命,防不胜防,地方报警奏折不断,使洪武帝深感头痛。他便问汤和有什么长治久安的御倭良策。汤和举贤不避亲,向帝推荐了熟习海事的女婿方鸣谦。帝早就想亲自试试这个颇有名声的工部侍郎的才能,便即刻召见他,问以御倭之策。鸣谦奏道:“倭从海上来,则就在海上防御他们。请圣上下旨,在沿海量地远近,设置都司和卫、所。在各卫所陆聚步骑兵马,水备战斗舰船,军械宜用杀伤力强大的火器,倭寇就不能靠岸了,即使倭船进港,也不待上岸就被围歼了。”帝又问;“那得要调动多少兵力去防守呀?”鸣谦又奏道:“只须近海民户,每户四丁中抽一人为兵,就近成守卫所,闲时屯田,有警能战,无须去兴师动众麻烦客兵了。”洪武帝听了,深以为然,觉得方鸣谦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二月初二日,帝召见信国公汤和,对他说:“卿虽已年老,但今天朕还得要强卿所难,为朕去东南濒海之地跑一趟,实施卿与方鸣谦所献的度地筑城御倭寇之策,待此件大事完成了,卿再告老也不算晚呀!”汤和只得遵旨,请与方鸣谦同行,洪武帝欣然同意。并命江夏侯周德兴为福建筑城建关都指挥使,安庆侯仇成为两浙筑城建关都指挥使,配合汤和前往东南沿海完成此件大事。三月初九日,方鸣谦陪同信国公率水师行抵华亭县上官塘镇官塘江畔,登陆后,开始了在沿海岸量地筑城置卫所的部署。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之初,为他的子孙安坐龙椅,铲除棘刺,而大肆杀戮功臣宿将,大多是连坐诛杀。小官镇有一里长,叫邹逸仙,善于奉承,他附和道:“左仗青龙,右骑白虎,可以气吞山河。”说着又附着方鸣谦的耳朵说:“将来方爷称尊之日,逸仙也好借光作元帅。”方鸣谦一听,大惊失色,那不是明摆着要和京师对着干,想造反吗?便大声斥责那里长一派胡言,喝退了他。鸣谦左思右想,深感不安,因为自古以青龙释为野王、白虎比喻猛将,两者兼之,历来为帝王所忌。如果言行不慎,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建议,将城址骑在青龙江两岸,以城镇住“青龙”,有利大明江山万万年。再说,有城关把住青龙江,海寇就不易入侵内河,对御倭也有益。同时,河水穿城而过,还解决了官民饮用水和便利舟楫交通。汤和和仇成都认为这个方案很好,便令方鸣谦绘制金山卫、所方位及城关规格图,送京师工部备考,即日筹备筑城事宜。邹逸仙善于钻营,受到司伙司使朱同、何震宇的赏识,举荐他在司伙司中兼任巡察使,方指挥亦准予其作为。从此,邹、朱、何三人打得火热,无话不谈。邹逸仙便诬说什么“方鸣谦擅作方城,形似京师的内皇城” ;“金山卫城骑跨青龙江,以应身登龙地之兆”;“方鸣谦是方国珍之子,私通海盗,他曾自称在海岛有二十余万旧部” ;还说什么“我亲眼目睹他与倭寇大酋称兄道弟……”使听者误以为“种种迹象表明,方鸣谦必反!”谁知朱同、何震宇竟是京师都察院暗遣的金山卫筑城巡察御使、锦衣卫(护皇的特务组织)人员。他俩获得了“方鸣谦要造反”的情报,就驱轻骑星夜进京到都察院密告这一叛逆事件。副佥都御史李景龙当即面奏圣上。洪武帝自十三年处置丞相胡惟庸树党一案后,对功臣宿将猜忌之心大起。他本已久虑方鸣谦英智过人,虽然随同方国珍归朝,但恐不会甘居臣下。如果真如此,养痈遗患,应予查清属实后就地处决。即下令刑部立案,都察院详议平允,再送大理寺复审,三法司终审属实。洪武二十年丁卯(1387年)六月初十日,天使李增枝携旨至金山卫城,立即将方鸣谦逮捕入狱,并向筑城兵民宣布,皇帝诏曰,方鸣谦“假公济私,笼络人心,私通倭寇,妄建皇城,蓄谋反叛”共12大罪状,应予斩刑。六月二十日,天使将方鸣谦验明正身,押赴北门外刑场。城内外军中倾营,百姓空巷,都去为方大爷送行。正当天使李增枝下达行刑令时,信国公汤和捧着圣旨,捷马直至刑场,宣旨“刀下留人!”原来,汤和正在京办事,获悉爱婿被诬,立即上殿见帝,请工部出示备案的筑城规划清图,以身家性命担保方鸣谦光明磊落,是一位忠于大明的直臣。洪武帝很看重自请解除兵权的汤和,碍于他的情面,况且也觉得方鸣谦造反的证据不足,恐起非议,便准奏降旨赦免方鸣谦之罪,官复原职,继续筑城建关。鸣谦俯地三呼万岁,感谢圣恩。秋后,金山卫久雨初晴,兵民患疟疾病的甚多。鸣谦夫妇抛却一切烦恼,正在城乡民间义务行医,使不少患者着手成春,兵民都称颂“方大爷”是“活菩萨”。自上次险遭不测后,两位夫人心有余悸,为求合门平安,再三请求丈夫辞去官职,隐入民间,行医耕读持家,他的岳丈信国公也曾谕他急流勇退以自保。可惜方鸣谦认为自己赤胆忠心。可映日月,还想在诸城筑毕,固防海域以后,再自荐北扫残元以保大明一统江山,圣上自会明白为臣一片赤胆忠心的。所以,他仍把夫人和岳丈的苦心置之脑后,继续操持着卫所固防事宜。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金山卫筑城指挥司署内曾有一个理财总帐柜叫王士昌,此人因犯贪污公款罪而被查处,按律斩首。方指挥使念其前有微功而没有上报,仅削职为民。不知怎么其人与邹逸仙勾搭上了,两人狼狈为奸,恩将仇报。王士昌擅长伪作小技术,邹逸仙叫他模仿方鸣谦笔迹捏造城图,分为外路城和内路城,虚构城关楼宇酷似京师,又伪造鸣谦私通海盗倭寇和北元的来往书信多封,标明了所谓方鸣谦精锐部队窝藏在三岛、棕吕、东琉球、虾夷诸岛的数据。写了诉讼状,诬告方鸣谦与残元的天元皇帝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南北呼应,说是元军要攻取北平,方军藉倭寇之力夺位京师……写得有声有色,有证有据,足可将方鸣谦再次置于死地。他们将这些伪作和诬告状交于朱同,朱同一见,觉得此事非同小可,立即带了邹王二人便服进京,直抵内宫谒见锦衣卫指挥使,诬告情况,交出所谓密件,由指挥使直递皇上。洪武帝见后大惊失色,“南倭北元,乃朕之大患”,立即御批“速除隐患,就地斩决方鸣谦后即回禀。”旨付锦衣卫镇抚使司,他们岂敢怠慢,即遣李天直、何震元奉旨南下监斩。十月初一辰时,忽闻锦衣卫天使李天直、何震元抵金山卫指挥使署,传方鸣谦前来接旨。鸣谦从乡间赶来,还是一身泥巴,慌忙整齐衣冠,跪拜接旨。只听得天使宣诏:“……方鸣谦枉受君恩,不思报效,蓄谋叛逆。今有其亲告发,罪证俱在,速将方鸣谦拿下,就地正法!又念其前功,免其家属连坐,降为庶民,钦此。”不容鸣谦辩白,监斩官李天直令武士绑缚了他,解往北门外行刑亭。鸣谦冤愤交加,仰天大叫:“苍天有鉴啊!我方鸣谦若有叛意,斩时血红掩日;鸣谦是忠君为国,斩时白血飞天!”据在场目击者事后描述,午时三刻已到,监斩官一声“行刑!”有两名扬刀手,直趋鸣谦面前,扬起大刀;后面有刽子手抽刀直取鸣谦颈部。当时,正值阳光强烈,三刀飞舞,寒气逼人,白光冲天而起,耀得监斩官李天直、何震元睁不开眼,仰面朝天跌了下去,与方鸣谦的头颅滚在一起,染得两人满头血污。由此惊吓,两人竟抱病回京交差。儒林郎陆振宣和忠武校尉雷飞虎,为方公的冤屈悲愤得不惜以身殉义:悲痛欲绝,日夜嚎哭,茶饭不思,绝食五昼夜皆亡,年均40岁。方鸣谦含冤殉难,虚龄仅55岁。但是对方鸣谦却不连及妻儿亲友。这样做一则是他对主动要求解除兵权退职的汤和格外开恩,二则确实也查无方鸣谦亲友牵连的证据。这更使鸣谦的家小悲痛万分。诰命一品夫人汤太夫人见爱女悲伤过度,劝慰也无效,只得央求其夫信国公将女儿接回膝前。方小夫人邹容珍也携着尚在襁褓中的一双儿女,被大夫人收留在身边,栖身汤公府。(全文材料见依据明宪宗成化年间,金山卫左所小官街生员周瑞和(地方名医邹青之曾孙,也是方鸣谦的内侄孙)所著《姑爷鸣谦方公传》,转载在《金山卫俞氏家谱•邻里传》中,由俞氏第50代先人俞水根、陈秀英生前供稿。)和公女适方鸣谦,鸣谦遭陷而冤死后,此女由和公夫妇接回汤府。历经六朝,于正统十年(1445年)弃世仙去,享年九十有七。在汤府时期,应居南京,后随和公夫妇居凤阳。和公薨,应以老姑母身份持家(因和公诸子早卒,嫡长孙、曾孙也不知何故早卒,连信国公爵位都没有袭得)将汤府改为信国公祠,朱元璋赐联曰:“千年不朽勋臣府,万古长青信国祠”。靖难役后,安排和公子孙散居各地,以沫河口为淮河北岸散居基点,后来迁居各地。淮河北岸的信(家)湾似为和公一支后人避难所改的地名,以便于守故地护祖坟。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让汤鼎征云南佐沐英平定叛乱,鼎死于云南,赠爵信世子。和公嫡长子鼎、嫡长孙晟及嫡长曾孙文瑜皆早亡,信国公爵不得嗣。文瑜子杰于英宗时乞爵,以四十年未嗣而罢之。不知晟、文瑜因何而早亡,是否因征战而亡,鼎亡于云南是否是朱元璋之计量。和公以子孙、女婿、外孙、亲家、部将因征战早亡或遭难而心碎而死。汤公离世前,定是为后世立下规矩,深知伴君如伴虎,诫后世或以耕读为本,或守卫边沿远离朝廷。故和公后鲜有闻于朝政,仅有戍边的四世孙及受荫封的六世孙。
和公墓碑刻文被凿空,考业界认为是永乐间官府所为,因此文乃方孝孺所撰,方忠于建文,被永乐灭十族,当时藏方文当死罪,故被官府凿空。而民间认为是明末李自成犯凤阳所为,周围明代坟茔的墓碑刻文也被凿空。本人则持有另外看法。会不会是和公子孙在明末兵乱时自我保护所为。试想,如确为永乐官方所为,当和公六世孙受封为官为灵璧侯时应该请旨重撰刻。如是明末李闯所为,则不可能仅是凿碑文等费工夫而无意义的活动,而应是更多更糟的破坏活动。周围明墓亦有同样的情形,那些明墓能否确定墓主名分?又历代灵璧侯归葬何处?是否会依祖墓而安?明末和公子孙为自保及护祖坟,有没有可能凿掉碑文?待考。
灵璧县南汤氏宗谱
大清乾隆三十八年,岁次癸巳乙卯月,庠生汤悦,书于草堂窗下。
儒子训导:马梦祥 裁成:庠生汤悦
业儒:单儒清、蒋道恕、单钦、崔成恩
业儒:汤廷皆、汤超方、云升 校阅:驾常(汤超方字驾常)
……藕儿庄、牛儿庄、西邵庄……有祖坟一座。主坟一座,其左右侧,土高莫分。意必先人阴宅,因无谱系,故至不彰。可知家谱之非轻矣!继自今,我族人皆当四时致祭,训谕后昆,晓然于始祖之所在。虽不知其名与字,而水源大本之恩,相与由然心动。是亦教孝之一端也。
一班一房
守分公有四子:永德、三公、四公
永德公三子:币聘、往聘、敬聘
三公三子:林、钦、绪
四公一子:大,大子佑
币聘二子:容、悦
往聘一子:二麻
敬聘二子:有、聚
林四子:全有、全智、全信、全纲
绪一子:全义
容三子:超群、超众、超庶
悦三子:超方、超祥、超瑞
二麻一子:超某
聚一子:超凡
超庶一子:行果
超方一子:行敏
超祥一子:行坦
超瑞三子:行杰(谱为健,家堂为杰)、行成、行立
二麻一孙:行烈
超凡一子:行海
行果一子:崇文
行敏二子:崇德、崇佩
行坦二子:崇太、崇元、崇儒(谱仅有前二子,家堂则三子)
行杰(健)一子:崇儒(似为行坦三子过嗣)
行烈一子:崇钊
行海一子:崇廉
一班十五房
守礼公有五子:看林、看光、三公、四公、五公
看林一子:朝,朝二子:心明、心爱
看光三子:吕、方、允。吕二子:心锐、心宁。方二子:心安、心圣。允一子:心良
三公一子:珍,珍二子:心正、心德
四公一子:力,力一子:心(徵)微
五公一子:云,云一子:心志
分享按钮>>江西金溪发现汤显祖家谱
>>灵璧县南汤氏源流与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