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姓文化古迹介绍 善国文公台
- 中华滕氏网 2008年11月1日 中华滕氏网
善国文公台
文公台位于滕州市西南7公里的滕城,为战国时滕文公所筑,故名文公台,亦名灵台。滕文公按孟子“政得在民”的主张,“施善政”,政绩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古滕被誉以“善国”美称。
台上原有文公祠。有《谒文公祠》诗句赞曰:"扰扰群雄事战争,独谈仁义不谈兵,凭凌齐楚今何在?赢得长存善国名"。明清以后建庙立观,成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圣地"。昔日的文公台,香烟缭绕,古木参天,规模壮观。
世易时移,沧海桑田,文公台历经劫难。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滕州市人民政府拨专款修复了文公台。古台保持原有的台基,高约10米,东西60余米,南北50余米。台上建有仿古式双重檐顶的滕文公楼,楼高数十米。武中奇先生书写的《滕文公楼》巨额匾牌悬于楼上,画栋雕梁,飞檐碧瓦,绝胜于昔日之楼台。文公楼正厅内塑有滕文公问政于孟子,群臣聆听、史官笔录的腊塑彩象,一个个神采飞扬,栩栩如生。楼两翼为对称仿古式游廊,内设有滕国十大名人雕像。
巍巍高台,殿陛森森,颇具规模。古台前,两株古槐虬枝擎天,东西对峙,交相辉映,古台愈显得悠远古朴。此槐相传为唐贞观年间所植,千年古树,苍劲依旧,夏日绿叶蔽日,冬日虬龙舞天,当地人称为“树神”。观者到此敬意油然而生,文人雅士更是感叹不已。文公台正门嵌有民国初年滕邑人撰写的砖制巨联:“古迹近荆流,曾向高台怀世子;遗封原叔绣,莫将飞阁误滕王”。何谓“误滕王”?因此处本应袂奉滕文公而当时却供奉了玄武大帝;此处飞阁非滕王之阁。“误滕王”另有一说。据明万历《滕县志》载:唐贞观十三年,贵族李元婴封为滕王,因其胡作非为,鱼肉乡里,被朝廷谪贬为洪州都督(今江西南昌)。李元婴在那里又仿建滕王阁,唐代诗人王勃为之作〈〈滕王阁序〉〉使南昌"滕王阁"名扬四海。联语寓意不要将此处飞阁与王勃笔下的“滕王阁”相误,亦可见当时文公台之壮伟。
文公台东侧的古碑林,荟萃了唐以来的30余块碑碣。唐代的《造像碑》人物清楚,而碑文残缺不可读。碑林中央立有宋代《圣谕碑》,相传该碑为宋大书法家黄庭坚书,上有宋太祖赵匡胤圣谕:“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游者不仅为书法的精妙所吸引,更为那迄今颇有深意的文字所动,抚今思昔,感慨万千。
文公古台,地处墨圣故里,北邻孔孟之乡,南望楚天祥云,西濒微湖碧水,风光独秀,物华天宝。文公台正以新的风貌迎接访古寻幽、怀古思贤的文人雅士和广大游客。
分享按钮>>汤姓文化古迹,展现汤氏先祖的智慧
>>殷姓文化古迹,展现殷氏先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