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与滕国的善治(“善”文化与善国)
- 中华滕氏网 2009年6月7日 大鹏转载整理
两千多年以前,一代贤君滕文公(名弘)推行以“仁政”为核心的“善治”文化,把滕国治理成名扬天下的善国。何为善治?战国时期的善国又是什么样的?下面就让我们追寻着善文化的起源,分析滕文公与滕国的善治文化。
“善”文化与善国
善,在中国古代是美好的象征,意为品质淳厚,心地仁爱。《说文》对善的解释是“吉也”。《国语·晋语》曰:善,德之建也。《左传·襄公三十年》谓:善人国之主也。《论语·述而》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对善的描述最为经典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用水的状态和特性来说明善,意思是说,人达到了上善的境界,就会像水一样不再受形体的拘束,水泽被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这就是上善,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这是“善治”的最早出现。从老子至孔、孟、墨、荀,“善”一直是先贤大儒们的至高追求。
自公元前十一世纪,殷商灭亡,西周建立,周朝涌现出武王、成王、及周公等贤君名臣,古典文明进入了鼎盛时期。但后来却出现了厉王、幽王等误国之君,使周王朝开始衰退,逐渐江河日下。公元前七七零年,周平王放弃镐京(陕西西安)迁都洛邑(河南洛阳)为界,周朝的历史进入东周时期。该时期的周朝已经失去了对诸侯国的掌控。
进入战国时期,在齐、楚等大国之间有个滕国。滕国起源于西周,周文王第十四子姬叔绣被封滕地,即周代滕国。《孟子·梁惠王·下》记载:“滕,小国也,间于齐楚”。《左传》记载:“取长补短之五十里”。可见滕国很小。但就这样一个小国,却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君主—滕文公,也正是滕文公广施善治、善教、善政,使滕国成为政绩卓越、人丁兴旺、民殷国富、“卓然于泗上十二诸候之上”、众望所归的善国。
滕文公与孟子
滕文公做世子时就忧国忧民,多次问政于孟子。《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问:“滕,小国也,间於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於民有制。”
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三二五年),滕文公的父亲滕定公去世,文公继位。时下已是战国中后期,诸候纷争,群雄逐鹿,礼乐蹦坏,愈演愈烈。危难受命,滕文公派太师然友去邹请教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三年之丧,斋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於庶人,三代共之。”
滕国求生存须“复礼”,借守丧之机“复礼”,是一个绝佳的时机。因此,滕文公为父守丧三年,其用意是让国人看到国君“复礼”的决心。此后,滕文公便开始推行孟子以“仁政”为中心的治国之道,在滕国实行善治、善教、善政,注重农耕,执行井田制等。使滕国百姓安居、民心所向。
滕文公是一代贤君,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三一八年)因病而卒,在位仅七年。已在齐国为卿的孟子专程赶来参加了滕文公的葬礼。
善治与和谐社会
滕文公在滕国实行的善治,其“善”的意义,并非我们理解的“善良”,其中还包含动词“善于”之义。“善教”旨在教育人民做善事,行善举,人心向善。“善治”和“善政”包含着善于作为之含义,是对老子“上善”思想的继承,即善时、善能等。
岁月如流,逝者如斯。两千多年前的善国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只剩下古城那饱经岁月沧桑的城墙夯土和存留至今的文公台。看着这古城,不禁使人想象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一幕幕的鼓角争鸣和杀伐征战。现今的文公台,已成为滕文公在滕国实行善政的历史见证。斯人已去,斯国不存,但美好的善国文化却源源流长。可以断言,两千多年前的滕国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的第一善国。
温古察今,放眼世界。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和追求,而且也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十九世纪的思想巨人卡尔·马克思为人类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美好社会,也可以理解为善的最高境界。今天,我们提出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与善文化也当属一脉。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认为,善治与和谐社会是一体两面,善治是和谐社会的治理过程。当然,善治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平衡的过程。今天的和谐可能就是明天的不和谐,通过善治使之达到和谐。有了善,人类就有了爱,有了善治,世界便有了和谐。善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分享按钮>>古滕祭祖(滕氏宗亲考察团来滕国故城考察祭祖)
>>纪念上官仪诞辰1400周年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