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苏北海州朐阳殷氏基本信息
信息提供人:苏北朐阳殷氏第十五世孙 殷作斌
信息提供日期:2008年12月4日
1、支派名称:苏北海州朐阳殷氏
2、现存宗(族)谱名称:朐阳殷氏宗谱
3、历届宗(族)谱撰修情况简述:
(1)首届谱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请进士钦点内阁中书少方涟水薛尚义主持建谱并作序。
(2)二届续修谱于清同治十年(1871)由十一世祖殷及甫主持续修并作序。
(3)三届续修谱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十二世祖殷德成主持续修并作序。
(4)四届续修谱于公元1989年由旅居台湾的十五世孙殷大庆出资、响水十五世孙殷作栋主笔续修并分别作序。
4、现主要居住区域: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涟水县、响水县、滨海县、灌南县、灌云县、淮阴区、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阜宁县、东台县、大丰县等苏北县区,也有部分族人散居在淮安市、盐城市、镇江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上海市等市区。
5、现有人口数(大约):约10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因记不得先祖名而未能入谱,但可确认其先祖属于本支)。
6、郡望:汝南郡(世代口传,宗谱中无记载,但各户遇婚丧嫁娶时均如是写)。
7、祖地:陈郡(州)长平(世代口传,宗谱中无记载,但各户遇婚丧嫁娶时均如是写)。
8、祠堂号及祠堂处所:德一堂,祠堂处所不明(世代口传,宗谱中无记载)。
9、宗谱中一世始祖基本信息:
一世始祖:殷聪,配刘氏,生三子,长 殷潮、次 殷岗 、三殷谷
10、始祖源流及迁徙简述:
本支始祖聪公,本为望族名门之后,不知因何原因从何地在明初(约在1400—1471年之间,明建文二年---成化六年)被迫携妻刘氏率三子(长潮、次岗、三谷)迁居苏北荒漠不毛之地海州朐阳山之南,以烧盐为生,后入海州籍,世称江北海州殷,其三子(长潮、次岗、三谷)后裔后来形成江北海州殷中三大分支(潮大公派、岗二公派、谷三公派),传至五世祖殷松字恒吾又率族人南迁涟水,子孙繁衍,目前最晚辈已传至二十世,本支现已成为苏北人口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殷氏家族,与江南润州殷各支殷氏家族隔江相望已六百余年。
11、本支源流中存在的主要待考问题:
(1)本支祖辈世代口头流传,始祖聪公因“洪(红)军赶散,自苏州阊门来”,但未能证实,期望各位族友试在江南各支古谱中帮助查找本支始祖聪公的信息,以实现本支族人多年来溯源联宗合谱的凤愿。
(2)近有学者提出本支由北方殷氏或齐鲁殷氏南走迁入苏北之说,但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期望现居山东和世居连云港、徐州地区的各位族友试在贵支各支古谱中帮助查找本支始祖聪公的信息,以实现本支族人多年来溯源联宗合谱的凤愿。
(3)1949年建国前,本支大户每逢婚丧嫁娶时,必书写条幅“汝南郡,德一堂”、“源于殷商,望出汝南”、“传汝南世泽、振长平家声”等条幅,或张贴,或悬挂。从这些条幅对联,我们大体上可以理解族人怀念先祖、不忘本、不忘祖地、不忘祖训的心愿。但对“德一堂”这堂号的来历和使用这一堂号的祠堂的确切处所我们一直没有考证清楚。期望也拥有这一堂号的殷氏分支或对这一堂号的来历有所了解的朋友及时告诉我们。
12、备注:(无)
附件:
附件1:朐阳殷氏简介
苏北海州朐阳殷氏现有人口近10万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涟水县、响水县、滨海县、灌南县、灌云县、淮阴区、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阜宁县、东台县、大丰县等苏北县区,也有部分族人散居在淮安市、盐城市、镇江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上海市等市区。本支宗谱首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后于1871年、1902年、1989年又分别续修过三次。
本支始祖聪公,本为望族名门之后,不知因何原因从何地在明初(约在1400—1471年之间,明建文二年---成化六年)被迫携妻刘氏率三子(长潮、次岗、三谷)迁居苏北荒漠不毛之地海州朐阳山之南,以烧盐为生,后入海州籍,世称江北海州殷,其三子(长潮、次岗、三谷)后裔后来形成江北海州殷中三大分支(潮大公派、岗二公派、谷三公派),传至五世祖殷松字恒吾又率族人南迁涟水,子孙繁衍,目前最晚辈已传至二十世,本支现已成为苏北人口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殷氏家族,与江南润州殷各支殷氏家族隔江相望已六百余年。
本支族人四百年来的渴望是在其他各支殷氏宗谱中找到始祖殷聪被迫携妻刘氏率三子(长潮、次岗、三谷)迁居苏北海州朐阳山之南(朐阳地区)的踪迹和原因,以便与其他殷氏分支溯源并谱,从而将本支的连续直系祖宗上推到更久远的年代。
为了便于研究者探讨上述难题,现将本支族人间普遍存在的一些传说、现象或想法公布如下:
①本支世世代代有几乎众口一词的如下口头流传:始祖聪公本为江南名门富户因“洪(红)军赶散”,自苏州阊门迁来海州朐阳烧盐。此传说流传极广,几乎家喻户晓,但几届宗谱中都没有此方面的记载。 期望江南诸支殷姓朋友能结合自己的家谱和方志,对此传说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本支大户每逢婚丧嫁娶时,必书写“汝南郡,德一堂”、“源于殷商,望出汝南”、“传汝南世泽、振长平家声”等条幅和对联,或张贴,或悬挂。从这些条幅对联,我们大体上可以觉察到族人怀念先祖、不忘本、不忘祖地、不忘祖训的心愿。
③ 本族近有学者提出本支由北方殷氏或齐鲁殷氏南走迁入苏北的假说,但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期望现居山东和世居连云港、徐州地区的各支殷姓朋友也能结合自己的家谱和方志,对此假说进行探讨。
附件2:本族学者对本支始祖殷聪迁居海州朐阳的时间的研究
朐阳就是今连云港市朐阳山之南的滨海地带。朐阳山又名孔望山。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海州是郯子国的属地。据《左传》记载和明代海州刺史张峰考证,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秋,孔子“问官于郯”时,曾至海州城东五里处登上朐阳山观望大海,遂“世传其山为孔望山”。自明代至今约六百余年间,谱记本支殷氏始祖讳聪不知什么原因携妻刘氏率三子(长潮、次岗、三谷)迁荒漠不毛之地海州朐阳山之南,以烧盐为生,后入海州籍,世称江北海州殷,我始祖殷聪之三子(长潮、次岗、三谷)后裔后来形成江北海州殷中三大分支(潮大公派、岗二公派、谷三公派),与江南润州殷[注1]各支隔江相望已六百余年。岗二公派传至五世祖殷恒吾讳松又不知什么原因率族人自海州继迁涟水(清安东县),但仍以海州板徐为灶籍[注2]。嗣后族蕃绪衍,循礼讲让,秀者游膠庠,朴者归农野,迄今已四百余载。后来,我们这一支以涟水为中心,逐年播散到今涟水、响水、滨海、灌南、淮安、阜宁、灌云一带。我苏北这一支可能是江苏现有殷氏诸支中人口最多的一支(目前全国殷氏人口有锐减趋势,全国现已锐减到170万人,占111位,原统计数为210万人,占104位)。我们朐阳殷氏这一支,是否和江南润州殷诸支是同一支,现还不能肯定。江南润州殷各支现已查明都是东汉由陈州南渡迁润殷封字建之第二十九世孙殷秩字秉常(南宋时由泰州返迁润之丹徒)的后裔。这一点已经没有疑问了。但我们苏北海州殷的始祖殷聪究竟在何时因何故自何地迁海州板徐(即朐阳山之南一带)至今还是一个悬案。依时间推算,二届谱序言写于1871年,其中有“余始祖聪公原籍海州场,属板徐,传至五世祖恒吾公讳松迁涟水……,迄今三百余载”之语,由此可推算出我五世祖恒吾公讳松由朐阳迁涟水的时间当在1500—1571年之间(明弘治十三年-----隆庆五年),也就是说大约在江南润州殷氏名人殷正茂(1513—1592)从政的年代,我五世祖殷松字恒吾从朐阳海滨内迁到涟水一带(但仍保留海州籍),如以20—25年为一代计算,我始祖殷聪被迫迁居海州朐阳的时间应从五世祖迁涟水再前推一百年左右,也就是说,我始祖殷聪携妻刘氏率三子(长潮、次岗、三谷)迁荒漠不毛之地海州朐阳山之南的时间当在1400—1471年之间(明建文二年---成化六年),也就是可以相当准确地说,我始祖殷聪是在明初(明代建国之初的几十年间)因受明初人口强迫迁移政策所逼才从某地迁至荒漠不毛之地海州朐阳山之南一带生活的。
[注1]:现已查明江南润州殷各支大多奉宋右武大夫殷秉常讳秩为始祖,如华墅殷氏、黄墟殷氏、麒麟殷氏、留村殷氏、姚巷殷氏、申港殷氏、安徽歙县上里殷氏、吴江江震齐庄殷氏、谷阳殷氏、张家港暨阳香麓殷氏、海安殷氏、锡北殷氏、云亭殷氏、月城殷氏、常北殷氏、润城殷氏、村前殷氏等。这诸支江南殷氏各支谱均袭明代尚书殷正茂说,认为江南诸殷(含秉常支系)均是东汉时任谏议大夫的河南陈郡长平殷氏南渡始祖、唐司空殷侑的二十一代祖殷封字建之的后裔,近来经殷耀祖、殷民栋两位先生的新著《殷氏三千年----东汉世家----兼述江南“东汉世家”殷氏后裔的足迹》(简称《东汉世家》)的宣传,这一说又得到了加强,但近已根据史实考证清楚,唐司空殷侑的二十一代祖根本不叫殷封,更没有字建之其人,四百多年前由正茂公亲自主持为去世425年的南宋殷秩字秉常的隆重迁葬、重新建碑勒石、明示秩为东汉谏议大夫封公之后、并托明皇帝名义亲自为秩公戴上《东汉世家》的高帽子的族史事件实际上是过去封建家族为了攀龙附凤而塑造祖宗的虚假行为,也就是说东汉时任谏议大夫、为避党锢之祸,才弃官南渡,隐姓埋名,栖于曲阿的殷封字建之这位江南润州诸殷的所谓南渡始祖实际上是殷正茂在四百多年前塑造的。
[注2]:本支殷氏1865年首届谱序言中记有我始祖聪公“由朐阳迁涟水,既历年所”之说,1871年二届续修谱序言中又有“余始祖聪公原籍海州场,属板徐,传至五世祖恒吾公讳松迁涟水……,迄今三百余载”之语。
附件3:本族学者对本支始祖是由苏南被迫迁往朐阳的传说的研究
本支和许多苏北诸姓一样都世代相传坚信自己的先祖是因“洪(红)军赶散,自苏州阊门来的”。苏北许多姓氏的先祖来自苏州阊门地区的传说,虽未在正史中找到根据,但从苏州府志和苏北诸姓家谱记录来看,这一传说的可信度是极高的。如前所术。本支始祖殷聪应是在明初从某地被迫迁到海州朐阳。那么这个“某地”会不会是口头传说的苏州阊门地区呢?也就是说本支始祖殷聪会不会是从江南迁到苏北海州的呢?将民间口头传说与明初的历史结合起来考虑,我们认为这一传说有史实支持,比较可信。其理由有四:
一是我族各家先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口头传说,一致认同我族的祖先是“苏州阊门人”(甚至没有编入我朐阳殷姓谱系的现淮安、盐城、连云港一带殷姓后人也这么说),这众口一声的历代传说,一定有其历史渊源。
二是苏北各姓家谱多有祖先是在明初来自苏州阊门并定据海州的记载,例如,沭阳县大竹园洛安堂《孙氏家谱》、东海县张湾紫阳堂《朱氏家谱》、赣榆县沙河无锡堂《孙氏家谱》、灌云东辛洛槐堂《王氏家谱》等。灌云县下车乡《戴氏家谱》记的更为具体,明确记载该户在明初,由苏州阊门五里十甲,迁来海州定居。在走访灌云、东海、沭阳、灌南、赣榆等老居民中,十有八九皆称自己祖先在明代由苏州一带因“红蝇赶散”、或“洪(红)军赶散”、或“红蜂赶散”、或“红毛赶散”、或直呼被“洪武赶散”而迁来海州定居的,甚至在涟水、洪泽、盐城、阜宁、响水等地也有“红军赶散”或“洪武赶散”的传说,这些众口一词的家谱记载和传说,说明了在明初一定是发生了一次由苏州地区被迫向海州荒凉地区的人口大迁移事件,本支始祖殷聪或其先祖极有可能就是在明初由苏州地区被迫迁向海州地区的。
三是有史实为据,明初洪武年间为巩固初建朱明王朝的封建统治,报复苏州富户多年支持盘居在吴地的张士诚地方割据政权,确实发生了政府强迫苏州一带富商向海州沿海地区的人口大迁移事件,大多数人不敢直接说“洪武赶散”,就一代代地讹传说成是“红蝇赶散”、“洪(红)军赶散”、“红蜂赶散”等咒骂的词语。如灌云县博物馆,就有一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新安镇志》手抄本,其中比较翔实地记载了“洪军赶散”的发生原因及经过。该《新安镇志》记载:大明洪武登基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之“洪军赶散”。子孙相承,定为世例,传至嘉靖,适奉旨赶散,而苏州阊门周姓、常(常州)之无锡惠姓、及刘、管、段、金等姓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即朐阳山之南的海州地区)芦苇荒所,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又据《苏州市志》载:据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统计,时苏州府领县64700户,190万人口。初年为加强国家统治,开发落后边远地区,实行戊边屯田制,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洪武五年(1372年)迁苏州阊门一带富户百姓,至苏北沿海海州地区(盐区),二十四年(1391年)迁苏州富民,充实南京。永乐元年(1403年)迁苏州等地富民,充实北京。由此,不难看出,明初至明中的确实行过强制性的迁民政策,且这种政策贯穿于明朝始终,不仅限于苏州,包括江南的杭、嘉、湖、苏、锡、常和北方的山西等人口密集地区。据据《明史》、《明实录》以及大量的家谱、碑文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1000人,河北人口为1893000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030450人,比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还多近30万人。明初光由山西一地外驱至河南、河北等地的规模较大的强迫移民事件就有十几次,每次移民动辄数千户,甚者户数逾万。因此,可以认为,大规模的强迫迁移人口应是明初至明中时朱明王朝的国策。现在苏北和鲁南地区的所谓“红蝇赶散”、“洪(红)军赶散”等传说,当指明初至明中的移民事件。“红蝇赶散”,是一民间的咒骂称呼,在明、清文字狱盛行的时代,史家不是不知,而是不敢秉率直书,只好回避这个民怨很深的事件,这就是正史中不见正式记载或只有蛛丝蚂迹零星记载的明初苏南人口大驱散的真实原因。我族始祖聪公或其先祖大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发达的苏州阊门地区被明朝皇帝驱赶到荒凉的海州朐南地区烧盐的。
四是本支先祖是从苏南迁至海州朐阳与本支族人确信祖地是河南汝南、陈郡长平一带并不矛盾。史载东汉桓帝、灵帝时为避锢之祸,河南陈郡长平殷续的后裔确实有一支南渡迁于曲阿,并成为东吴望族,同时近来我们在研究整理江南诸殷的家谱时,已确认东汉时南迁的这位陈郡长平殷氏南渡鼻祖叫殷封字建之。由以上四点可得出一个结论:本支始祖殷聪或其先祖在明初由苏州地区被迫迁向海州地区的传说是可信的。
附件4:朐陽殷氏世系圖选(1—6世)
(说明:在世系圖中,名諱右下角的數字是該名諱的世系號,如“次貴4”是表示“四世祖名叫殷貴排行第二”的意思。)
附件5:苏北海州朐阳殷氏基本信息提供者
-----朐阳殷氏第十五世孙 殷作斌 字朐阳 的世系
始祖 聰公配劉氏生三子:長潮 次崗 三谷
二世 崗二公配劉氏生三子:長文 次賢 三舉
三世 文大公配李氏生一子:忠
四世 忠公字仰溪配何氏生三子:長梅 次松 三權
五世 松二公字恒吾配賈氏生五子:
長守鼎字定宇配宋氏生一子:璉
次守鼐字建宇配顧氏繼配宋氏生一子:琦
三守鼒字燦宇配鄭氏止
四守聘字帝臣配楊氏报捐理问生四子:長瑜 次璜 三璠 四瑾
五守道字治臣配王氏生四子:长瑗 次瑄 三瑢 四琳
六世 守聘四公字帝臣配楊氏報捐理問生四子:長瑜 次璜 三璠 四瑾
七世 璠三公字孔嘉配江氏生五子:
長可濯(讀zhuó)
次可述(可述出繼二房璜二公)
三可欽
四可師
五可傳
八世 可濯大公字我清配徐氏生二子:長汶 次浚(浚出繼五房可傳)
八世 可傳五公配陳氏(無子,可濯大公次子浚入繼)
九世 浚二公配潘氏生二子:長登連 次登報
十世 登連大公配王氏生二子:長寶林 次寶森
十一世 寶森二公配韓氏生一子:高良
十二世 高良公配顧氏生一子:佩餘
十三世 佩餘公配韓氏生一子:紹林(佩餘公不到三十歲時即爲強盜所喪,時紹林公僅三歲,韓氏伴幼子守家,壽九十餘,卒于公元1965年,乙巳年)
十四世 紹林公,生于公元1905年12月19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星期二,出生时辰为:乙巳年戊子月壬辰日吉时),卒于公元1994年12月31日(甲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丙子月辛卯日吉时),享年89岁。配北六镇西北五里处姜大庄姜氏生二子:长作超次作斌,姜氏因病早逝,卒于公元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年)。
十五世 作超大公,生于公元1931年8月22日(辛未年七月初九日,星期六,出生时辰为:辛未年丙申月乙酉日吉时),卒于公元2006年6月9日22時58分(星期五,旧历五月十四日,丙戌年甲午月己巳日乙亥时),配大新集东南五里处韩庄韩齐珍,生一子开平,五女开云、开兰、开菊、小四子、开罗。
作超大公主要业绩:公元1953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盐城师范学校(时年22岁),后长期在淮安县(今楚州区)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公元1956年10月2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后朱、李码、条河、大董、园艺场、西高、谷圩、甘姜等小学的校长。
十五世 作斌二公,字朐阳,号丹宇,(其余略)
作斌二公主要业绩:公元1961年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公元1967年毕业,历任工程师、总工程师、三河半导体厂厂长、淮阴工学院和炎黄大学教授、清河区人大代表等职,曾获得江苏省一类精品课程奖,获得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淮阴市劳动模范、省市校三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十六世及十六世以后 略)
[第二部分] 《朐阳殷氏宗谱》各届谱序文
(一) 首屆譜序
朐陽殷氏宗譜序
[清同治乙丑(1865)進士欽點內閣中書少方 薛尚義 書]
蓋聞椒衍而實蕃李蕃而根大宗之有派亦猶是也故分甲乙丙丁之姓盟若泰山溯文武忠厚之傳,長同淮水,此老泉所以眷眷於所自出而等於路人又彭澤之所爲深慨者也。殷氏系屬汝南世稱望族代有達人仲堪之陰德岸起門前羨公之賢書投石波他若談論風流清遠系一時之望文思敏經典章推三世之榮而或見重於孔明或圖像於煙閣則又其顯焉者余世居漣水獲與殷氏游,觀其昆仲叔季間詩書世澤忠厚家聲不禁心焉慕之蓋其由朐陽遷漣水既歷年所而葉茂枝榮如葛藟之莫莫文昭武穆似瓜瓞之绵绵豈曰數典而不忘耶抑亦守祧之弗失耳嗚呼世殊人易知鼻祖之有人述德歌功識耳孫之似我遙遙世胄抄撮未差緲緲宗祊昭茲來許則譜牒之所繫豈淺鮮哉予嘉殷氏之族克篤宗之式敦兄弟幸修家乘業布指而瞭然慎厥繼承如傳薪之靡罄將見十尋喬木探本非難九曲黃河尋源亦易似此绳其祖武允堪貽厥孫謀鳳卜之昌可为殷氏預必焉若夫燈傳無已醴發有原則燕翼之貽具在尤能按譜而稽考世而得更無俟予言之娓娓矣是爲序
同治乙丑進士欽點內閣中書少方 薛尚義頓首書
附:《首届谱序》断句注释版
朐陽殷氏宗譜序(十五世孙作斌加标点断句、加注释版)
[清同治乙丑(1865)進士欽點內閣中書少方 薛尚義 書]
蓋聞,椒(jiāo)衍而實蕃(fán),李蕃而根大,宗之有派,亦猶(yóu同犹)是也,故分甲乙丙丁之姓。盟若泰山,溯(sù)文武忠厚之傳,長同淮水,此老泉所以眷眷(眷眷,依恋的样子)於所自出,而等於路人,又彭澤(东晋大诗人陶潜。因曾任彭泽令,故名“彭泽先生”)之所爲深慨者也。殷氏系屬汝南,世稱望族,代有達人(乐观豁达的人,行事不为世俗所拘束的人;显达的人。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仲堪之陰德[殷仲堪,陈郡(今河南淮阳)人,东晋将领,玄学名士。公元?年至三九九年,字不详,殷融之孙,殷師之子。生年不详,卒于晋安帝隆安三年。能清言,与韩康伯齐名。调补佐著作郎,谢玄请为参军。又为长史,领晋陵太守。父病,仲堪衣不解带,执药挥泪,遂眇一目。父丧服终,孝武帝召为太子中庶子,甚相亲爱。授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镇江陵。在州纲目不举,而好行小惠,夷夏颇安附之。安帝时,与桓玄战。兵败,为玄追兵所获,逼令自杀,死于柞溪。仲堪与从兄觊均以擅文学著名,各有著述。仲堪著有文集十二卷,(《唐书经籍志》作十卷。此从《隋书志》)纂有杂论九十五卷,并行于世。撰有《殷荆州要方》,已佚。],岸(比喻高位)起門前羨公之賢書(殷 羡,字洪乔,晋代陈郡长平---今河南省西华---人。其性格耿介正直,当他赴豫章太守之任时,京城许多人托他带书函于家人,当他走到石头城时,竟把一百多封书函扔进河中,并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为致书邮”。因此,后世把寄书遗失者,泛称为“付诸洪乔”或“洪乔之误”。其子殷浩,公元?年至三五六年,字深源,东晋名臣。识度清远,好老易,为风流谈论者所宗。晋建元初--公元343年--征为建武将军,后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因北征失败,免为庶人。竟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投石波他(原文如此,棟兄在第四屆修譜時,曾將“他”改爲“池”,今予複原,待後世賢者揣摩。晉書卷77 列傳47載:殷浩字深源,陳郡長平人也。父羨,字洪喬,為豫章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致書者百餘函,行次石頭,皆投之水中,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喬不為致書郵。其資性介立如此。終於光祿勳。),若談論風流清遠,系一時之望,文思敏經典章,推三世之榮(与佚名撰殷姓宗祠七言通用联《谈论结一时之望;典章推三世之荣》为同一语也。前一分句即上联典指东晋陈郡长平人殷浩[?---356],字渊源,生年不详,殷羡的儿子,善于谈论,喜欢《老子》、《周易》,年轻时就有盛名。建元初年官建武将军,永和年间任扬州刺史,后赵灭亡,任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军事,率军进取中原。后在许昌被前秦军所败,又在山桑遭姚襄伏击而大败,桓温乘机上书攻击,被子废为庶人。后一分句即下联典指南朝刘宋长平人殷景仁[390—440],高祖武帝刘裕时官太尉参军、黄门侍郎,少帝刘义符时虽累表辞让,但仍继续为重臣,太祖文皇帝刘义隆时更加受到重用,官侍中、尚书仆射、扬州刺史。《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三殷景仁传》载“时与侍中右卫将军王华、侍中骁骑将军王昙首、侍中刘湛四人,并时为侍中,俱居门下,皆以风力局干,冠冕一时,同升之美,近代莫及。”即他们四人均以风节高尚、学问广博而名冠一时,朝中政事,常以密函形式征求他们的意见。“文思敏經典章,推三世之榮”即典指景仁历南宋武帝、少帝、文帝三朝势倾朝野的故事。),而或見重於孔明,或圖像於煙閣[亦作"烟阁",.唐代凌烟阁的簡称。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褚遂良题之,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这二十四人的姓名与事迹如下赵公长孙无忌第一、赵郡王李孝恭第二、莱公杜如晦第三、郑公魏征第四、梁公房玄龄第五、申公高士廉第六、鄂公尉迟敬德第七、卫公李靖第八、宋公萧禹第九、褒公段志玄第十夔公刘弘基第十一、蒋公屈突通第十二、勋公殷峤第十三、谯公柴绍第十四、邳公长孙顺德第十五、郧公张亮第十六、潞国公侯君集第十七、郯公张公谨第十八、卢公程知节第十九本名程咬金、永兴公虞世南第二十、渝公刘政会第二十一、莒公唐俭第二十二、英公李世绩第二十三、胡公秦叔宝第二十四。其中勋公殷峤,字開山,爲凌烟阁第十三位功臣,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来又跟随太宗评讨薛仁果和王世充,以军功进爵勋国公。在征伐刘黑闼的路上,殷开山病死,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李世民临丧痛哭赠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谥曰节。贞观四年,诏以佐命之功配飨唐高祖庙庭。] ,則又其顯焉者!余世居漣水,獲(得到的意思)與殷氏游,觀其昆仲叔季間,詩書世澤,忠厚家聲,不禁心焉慕之!蓋其由朐陽遷漣水,既歷年所。而葉茂枝榮,如葛藟(lěi)之莫莫(葛藟,植物名。又称"千岁藟"。落叶木质藤本。叶广卵形,夏季开花,圆锥花序,果实黑色,可入药。莫莫,茂密貌,《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 朱熹 集传:“莫莫,茂密貌。” 晋 左思 《蜀都赋》:“黍稷油油,稉稻莫莫。” 明 何景明 《养蚕词》:“桑叶莫莫,蚕白满箔。”);文昭武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似瓜瓞(ɡuā dié)之绵绵(瓞:小瓜;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喻子孙蕃衍﹐相继不绝,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豈曰數典而不忘耶,抑亦守祧之弗失耳(祧,tiāo,祧,,祭先祖也。古代称远祖的庙爲祧。守祧,1.古官名。掌守先王先公的祖庙。 2.谓家族中的宗祠祖庙。)。嗚呼!世殊人易,知鼻祖之有人,述德歌功,識耳孫之似我,遙遙世胄(zhòu,世家子弟;贵族后裔。),抄撮未差,緲緲宗祊(bēng,祊,古指宗庙之門或設祭處;宗祊,宗庙,家庙),昭茲來許(古时宗法制度:宗庙次序,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之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又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也按此规定排列),則譜牒之所繫(jì,簡作系,),豈淺鮮哉。予嘉殷氏之族,克(能夠)篤(dǔ,篤,忠实,一心一意)宗之(能夠一心一意地向祖宗學習),式敦(dūn,敦厚,敦促)兄弟,幸修家乘業,布指而瞭然(布指,1.伸开手指。 2.指伸曲手指。 3.谓挥动手指。 4.指挥笔书写),慎厥(jué,古同“撅”,掘。)繼承,如傳薪之靡罄(傳薪,柴火烧完,又引燃了后一根柴,火永远不灭。喻思想学问、技艺代代相传。靡罄,mǐ qìng,靡者無也,罄者盡也),將見十尋喬木探本非難。九曲黃河,尋源亦易。似此绳其祖武,允堪貽厥孫,謀鳳卜之昌,可为殷氏預必焉。若夫燈傳無已,醴發有原(醴,lǐ,甜酒,甜美的泉水),則燕翼之貽具在,尤能按譜而稽,考世而得更無俟(sì,等待)。予言之娓娓矣,是爲序。
同治乙丑進士欽點內閣中書少方 薛尚義頓首書
(十五世孫作斌注釋於2008年4月)
(二) 二届谱序
朐陽殷氏續修宗譜序 (十五世孙作斌加标点断句、加注释版)
[清同治十年(辛未---1871)十一世孫 及甫 書]
蓋聞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史以紀正統、別善惡、爲後世鑒,譜以明世系、序昭穆、爲後嗣鑒。一而已矣。故史號國乘,譜忠家乘。縉紳先生雅尚之(縉紳,古代称官僚或做过官的人)。
余始祖
聰公原籍海州場,屬板徐,世爲灶籍,傳至五世祖
恒吾公遷漣水,嗣後族蕃緒衍,循禮講讓,秀者遊膠庠(xiáng,庠,古代称学校),樸者歸農野,迄今三百餘載[十一世祖及甫公于公元1871年为第二届谱作此序,上推三百余年当是在公元1571年之前,因此,“乞今三百余载”,可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五世祖恒吾公在公元1571年之前由朐阳迁漣水,一种是始祖聪公于公元1571年之前定籍贯海州(朐阳)。第一种理解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十一世祖及甫公与五世祖恒吾公只间隔六世,以每世20-30年计,间隔六世当是相差120-180年,因此五世祖恒吾公不可能是在十一世祖及甫公之前300余年(即1571年之前)迁漣水。如作第二种理解,比较合理。因为始祖聪公先于十一世祖及甫公十世,每世按30年计,正好是300年,这正好与此序中“乞今三百余载”的说法相符。按此推算,我们大致可以估算出我族始祖聪公是在公元1500---1600年间生活在海州朐阳一带的人物,即是在明孝宗弘治十三年至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间生活的人物。我们也可以大致估算出五世祖恒吾公是在公元1700-1750年间由海州(朐阳)迁涟水定居的,即是在清康熙三十九年至乾隆十五年间迁涟水(安东)定居的。五世祖恒吾公(讳松)是二世祖岗二公的后裔,如果当年仅是五世祖恒吾公一支迁涟水,那么古涟水(今涟水、响水、滨海、灌南一带)我族后人应是全属于二世祖岗二公系,但查谱知现在古涟水(今涟水、响水、滨海、灌南一带)我族后人并不全属于岗二公系,也有一部分是属于二世祖潮大公系和谷三公系的。这说明在五世祖恒吾公(二世祖岗二公系)迁涟水后,属于二世祖潮大公系和谷三公系的我族先祖也陆续由海州沿海地区迁来涟水定居。我族祖先明初或明中定籍海州,清初继迁涟水一说,比较可信,但我族祖先在定籍海州之前,又源于何处呢?我族先祖定籍海州沿海地区后又什么继迁内地涟水呢?这一直是我族各届修谱史上的一件悬案。对此,我族诸多智者,大有争论。大致有“北方南移”和“江南北迁”两说。作栋兄在第四届谱的《殷氏家族源流考》中断言,我族祖先源于汝南后沿黄河东迁至渤海边,又经山东南移而定籍海州,成为“江北海州殷”。这一说,史无实据,不可为信。另一说是我族始祖来自苏州阊门地区,也就是在明初由江南迁来。我认为这一说有史实支持,比较可信。其理由有三。一是我族各家先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口头传说,一致认同我族的祖先是“苏州阊门人” ,这众口一声的历代传说,一定有其历史渊源。二是苏北各姓家谱多有祖先是在明初来自苏州阊门并定据海州的记载,例如,沭阳县大竹园洛安堂《孙氏家谱》、东海县张湾紫阳堂《朱氏家谱》、赣榆县沙河无锡堂《孙氏家谱》、灌云东辛洛槐堂《王氏家谱》等。灌云县下车乡《戴氏家谱》记的更为具体,明确记载该户在明初,由苏州阊门五里十甲,迁来海州定居。在走访灌云、东海、沭阳、灌南、赣榆等老居民中,十有八九皆称自己祖先在明代由苏州一带因“红蝇赶散”、“红军赶散”、“红蜂赶散”、“红毛赶散”、“洪武赶散”而迁来海州定居的(其中以“红蝇赶散”的传说流传最广),甚至在涟水、洪泽、盐城、阜宁、响水等地也有“红军赶散”或“洪武赶杀”的传说,山东的郯城、沂水、莒南、临沭等地的老百姓还说,不仅在明初,清初在海州地区也曾发生过红蝇赶散的事件。这些众口一词的家谱记载和传说,说明了在明初和清初一定是各发生了一次因不可抗拒力量的人口大迁移事件,一次是在明初明中由苏州地区被迫向海州荒凉地区的人口大迁移,一次是清初由海州沿海地区被迫向内地(如迁向涟水、沭阳、郯城一带)的人口大迁移,我族始祖聪公或其祖先极有可能就是在明初明中由苏州地区被迫迁向海州地区的,五世祖恒吾公在清初由海州迁涟水也可能是被迫的。三是有史实为据,明初洪武年间为巩固初建大明的封建统治确实发生了政府强迫苏州一带富商向海州沿海地区的人口大迁移,大多数人不敢直接说“洪武赶散”,就一代一代地传说成“红蝇赶散”、“红军赶散”、“红蜂赶散”等咒骂的词语。如灌云县博物馆,就有一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新安镇志》手抄本,其中比较翔实地记载了“洪军赶散”的发生原因及经过。该《新安镇志》记载:大明洪武登基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之“洪军赶散”。子孙相承,定为世例,传至嘉靖,适奉旨赶散,而苏州阊门周姓、常(常州)之无锡惠姓、及刘、管、段、金等姓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即朐阳山之南的海州地区)芦苇荒所,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又据《苏州市志》载:据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统计,时苏州府领县64700户,190万人口。初年为加强国家统治,开发落后边远地区,实行戊边屯田制,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洪武五年(1372年)迁苏州阊门一带富户百姓,至苏北沿海州地区(盐区),二十四年(1391年)迁苏州富民,充实南京。永乐元年(1403年)迁苏州等地富民,充实北京。由此,不难看出,明初至明中的确实行过强制性的迁民政策,且这种政策贯穿于明朝始终,不仅限于苏州,包括江南的杭、嘉、湖、苏、锡、常和北方的山西等人口密集地区(据据《明史》、《明实录》以及大量的家谱、碑文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河南人口为1891000人,河北人口为1893000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030450人,比河北、河南人口的总和还多近30万人。明初光由山西一地外驱至河南、河北等地的规模较大的强迫移民事件就有十几次,每次移民动辄数千户,甚者户数逾万。因此,可以认为,大规模的强迫迁移人口应是明初至明中时朱明的国策。现在苏北和鲁南地区的所谓“红蝇赶散”等传说,当指明初至明中的移民事件。“红蝇赶散”,是一民间的咒骂称呼,在明、清文字狱盛行的时代,史家不是不知,而是不敢秉率直书,只好回避这个民怨很深的事件,这就是正史中不见正式记载或只有蛛丝蚂迹零星记载的明初苏南人口大驱散的真实原因。我族始祖聪公或其先祖大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发达的苏州阊门地区被明朝皇帝驱赶到荒凉的海州朐南地区晒盐的。在清初也发生了类似的人口驱散事件,海州沿海地区海盗为患,据《江苏海洋渔业史》载,清顺治十八年(1662年),清廷就曾发布过《迁海令》,强迫云台山、高公岛、东西连岛等地的居民内迁,规定“片帆不许入海”,我族五世祖恒吾公大约就是在这以后或为清廷令所迫、或为海盗所逼由海州朐南沿海地区迁入内地涟水的。由此可见,祖居古涟水地区(今涟水、响水、滨海、灌南一带)的我族①和现在连云港、鲁南一带的殷姓以及现在江南地区的殷姓可能是属于同一支,栋兄在在第四届谱的《殷氏家族源流考》中说的“江北海州殷”和“江南黄墟殷”是源于汝南的两个平行的殷姓分支的说法可能是不正确的,现在的“江北海州殷”和“江南黄墟殷”可能是源于汝南经安徽南走至江南各地定居的同一支。或者说“江北海州殷”的祖先可能与“江南黄墟殷”更近些,而与河北一带的北方殷姓可能更远些,也就是说“江北海州殷”是由“北方南移”的说法可能是不正确的,而由江南被迫北迁的说法似乎更可信。-----十五世孫作斌考证于2008年4月],雖不敢稱爲望族,而守先待後,耕田讀書,其亦朐陽之善族乎。余生也晚,自總角受書時,父與伯父嘗訓余曰,余家忠厚相沿,克擒克儉,非他族比,宗黨姻婭中,凡可向上者,必玉成其美,族之散處遠方者,懇懇招致,篤一脈之誼,而譜將草創,伯若父賚(lài,赐予,给予)志以歿,余不敢言善繼,然年近強壯,托廕(同“荫”,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入泮(pàn,古代的學校),偶閱家乘,不禁怵然惕曰,此非子若孫所瞻仰者耶。因與雲程叔、瑞祥兄、義伯侄等協力同心,克紹前志,重修舊譜,諮取詢訪,訂成全牒,而殘缺失序之感,一概悉泯(mǐn,丧失)殆,亦祖宗在天不沒之靈,使然爾,因而補缺正訛,別名定字。前之長者,既有不易之呼稱,後之幼者,永定沒混之名號,廣列多譜,各成一冊,或展卷而溯其宗派,則睦 (同“姻”)孝友之心生,或按譜而考其字諱,則重出冒犯之咎(jiù)免,由是,老其老家敦仁讓於和風,幼其幼戶鮮亢(kàng,高傲)戾(lì,暴恶)而式好,孔惠孔時,是蒸是享,報本追遠,勿替勿忘,後之人嗣,而葺(qì,積累)之庶(shù,衆多),永垂於不朽也,所望於有志者矣。
同治十年仲春月
裔孫及甫薰沐敬書
[十五世孙作斌注]:本序文撰写者十一世祖及甫公(諱銳)世系表:
始祖聰公配劉氏生三子長潮次崗三谷
二世祖崗二公配劉氏生三子長文次賢三舉
三世祖文大公配李氏生一子忠
四世祖忠公字仰溪,配何氏生三子長梅次松三權
五世祖松二公字恒吾,配賈氏生五子:長守鼎大公字定宇,配宋氏生一子璉,次守鼐二公字建宇配顧氏繼配宋氏生一子琦,三守鼒三公字燦宇配鄭氏止,四守聘四公字帝臣配楊氏報捐理問,生四子,長瑜次璜三璠四瑾
六世祖守道五公字治臣配王氏生四子長瑗次瑄三瑢四淋
七世祖瑢三公字佩瑽,配陳氏生二子,長可植次可權
八世祖可權二公字時中,配沈氏生二子長淦次沁,繼配張氏生二子三渤四潔
九世祖沁二公字晴川,報 捐國學,配薛氏生一子登敏
十世祖登敏公字遜斋,道光十一年取佾(yì)生一名,配朱氏生一子銳-
十一世祖锐二公(原譜記載如此,恐長子早夭,故排行二)册名礪峰字及甫,同治八年,童宗師科試入學,三名。配王氏生三子(長崇德,字潤之,曾參與三屆續譜;次崇業,字勤之;四崇高,字攀之)
(十五世孫作斌注釋於公元2008年4月)
(三)三屆譜序
殷氏複續譜序 (十五世孙作斌加标点断句、加注释版)
[清光緒二十八年孟冬月(1902年10月)十二世孫德成 書]
嘗思一本,散以萬殊,萬殊由於一本,木本水源之義,必待尋繹,而知其所由出也。倘不探其本,則不知先祖始於何時。不思其源,則不知後代散於何處。今而知譜牒之不容忽也。
吾始祖聰公,原籍海州,繼遷漣水,開基立業,樂守田園。嗣後,天資俊秀者,爲膠庠(xiáng,庠,古代称学校)之士,人力精勤者,爲田野之夫,戶口蕃衍,支派分散,迄(所見兩本手抄譜本,子富公藏本爲“至”,法昌家藏本爲“迄”,現取“迄”)今傳十餘世矣。同治年間,及甫叔等倡首修輯。續成草譜,手書一本,以貽後代,可惜重修無人,以致孫重祖諱,穆混昭名,幾不知某房傳之某祖,某孫出自某房。數十年來,視同宗如路人,德(十二世祖德成公謙稱)目擊時艱,感激深之。告之族祖邃延大伯,公議譜事,伯大嘉其志,適有堂叔漢章[諱倬,字漢章,世系爲:始祖聰公---二世祖崗二公--三世祖文大公---四世祖忠公(字仰溪)----五世祖松二公(字恒吾)------六世祖守鼐二公(字建宇)----七世祖琦公----八世祖可宗三公----九世祖沆二公-------十世祖登閎(hóng)二公----十一世祖倬大公(字漢章)],族叔竹山(所見兩手抄譜本不同,子富公藏本爲“族叔少白”,法昌家藏本爲“族叔竹山”,暫取竹山,待考),族弟潤之(即十一世祖及甫公之長子崇德大公,字潤之)、素綺,族侄海卿等,均欲起而修之,益幸(所見兩手抄譜本均爲“益幸”,棟兄在四屆譜中,改爲简写“盖幸”,而几届谱序中,凡是“盖”均繁写为“蓋”,故可推得,这里的“益”可能並非“盖”之误写,故暂复原之)成吾志者之大有其人也。莫非吾祖有在天之靈乎?於是繪成圖隔,條分縷析,俾(bǐ,使的意思)後人於遠近尊卑,開卷瞭如指掌,庶房雖遠序不紊,服雖盡而情不疏,萬不至與前踵弊也,已至若立條約以戒子孫,訂祭期以報祖德,揀廿字以定後昆名字,抄譜請卬(法昌家藏本“卬”誤寫爲“紅”,子富公藏本寫爲“卬”,棟兄在第四屆譜中改爲“印”,似爲不妥,現恢復爲“卬”,查字典知,當“卬”讀áng時,①作“我”解,②古同“昂”,當“卬”讀yǎng時,古同“仰”,有仰慕、仰仗、仰望、向上的意思,這裏的“卬”讀哪種音,字何義,待考),管見僅能如是耳。如志期遠大,議定刊刻,此惟族之賢者是賴,余實有厚望焉。
光緒二十八年孟冬月(此依子富公藏本,法昌家藏本則爲“光緒壬寅年孟冬月”,查萬年曆,光緒二十八年即壬寅年,爲公元1902年)
十二世孫德成僅撰
附:三届谱序言正文后附《所立条约》
所立條約 (“所立條約”四字是棟兄在第四屆譜中後加的,原先兩種手抄譜本中無)
一議:父母在,以孝順爲主,父母有命下,務必聽其言,父母年高昏庸,言不近理,子縱不從其言,不可不聽,不聽即爲之不孝。嫡伯叔與父同胞,與伯叔相處,務宜恭敬,否則,不合情分,亦以不孝論。
一議:與兄弟往來,務宜和平,設或有口角,當忍耐三思,切勿滋事,以貽父母心中不安爲要。
一議:與族人往來,以和睦爲佳,,視族人爲一體,切勿視爲閒人可也。
一議:清明節祭(祖)先(兩手抄本均無“祖”字,疑漏字,故插補),家家皆然。但祭五代以下,五代以上,一概忘記。訂期清明節第二日分門同到公所,由始祖諱,書立(僅子富公藏本有“立”,法昌家藏本無“立”字)祖先單子供在桌上,用酒醴香帋(zhǐ,同紙,僅子富公藏本有“香帋”二字,法昌家藏本無“香帋”二字)祭祀,祭資須再三日(前)(“前”字是作斌加注時插字,兩種手抄譜均無“前”字)先凑齊,年年如此。
一議:後代立名,每代用一字排班,視譜立名,不致有冒犯之咎。
計開廿字
紹作開昌會 宜家履太清
其然同慎淑 永享福來春
[十五世孙作斌注]:本序文撰写者十二世祖德成公世系表:
始祖聰公配劉氏生三長潮次崗三谷
二世祖崗二公配劉氏生三子長文次賢三舉
三世祖文大公配李氏生一子忠
四世祖忠公字仰溪,配何氏生三子長梅次松三權
五世祖松二公字恒吾,配賈氏生五子:長守鼎大公字定宇,配宋氏生一子璉,次守鼐二公字建宇配顧氏繼配宋氏生一子琦,三守鼒三公字燦宇配鄭氏止,四守聘四公字帝臣配楊氏報捐理問,生四子,長瑜次璜三璠四瑾
六世祖守鼐二公字建宇配顧氏繼配宋氏生一子琦
七世祖琦大公字韓若,配汪氏生三子長可緒次可畏三可宗
八世祖可宗三公字荊武,配孫氏生四子長淵次沆三浴四池
九世祖池四公字榮波發,配姚氏、顧氏生四子長登璧次登杰三登高四登齡
十世祖登杰二公,字漢三,配張氏生二子長俻無子樹成入繼,次休
十一世祖休二公配梅氏生二子,長德成,次树成出繼
十二世祖德成大公字潤生,報捐詩禮堂啓事,先配薛氏又配王氏,生一子:子爕(xiè)兼祧長房,德成公大伯俻大公无子,德成弟树成二公出繼,树成二公配梅氏,無子,德成大公之子子爕兼祧。
(十五世孫注釋於公元2008年4月)
(四) 四屆譜序
(待录)
[第三部分] 《朐阳殷氏宗谱》正文
(待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