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殷“纣王”正名的电视剧本《骄子》网上寻找买家

    中华殷氏网 2009年7月10日 殷网根


     作者简介:杨晓峰,笔名昶旭,安阳日报社编辑记者,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硕士。《骄子》是一部22万字的12集电视连续剧文学本,现寻找国内外有识之士合作把它搬上荧屏。

        0tel:372-2553305,13503723392 


作者的话:

商代帝王殷“纣王”乃一代英王
      《骄子》是一部为帝辛(殷纣王)正名的书,是依据史料创作的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 
        这部作品的价值不止在于一个大胆的选题,也不在于艺术创造的成功,它还把人类远古文明的那段时空,一块炎黄后土上,炎黄子孙的生活的画面艺术的再现了出来。当时中原大地温润的气候,美丽的湖泊森林,水泽草地,成群的麋鹿,众多的大象。我们的祖先占卜,祭祀,渔猎,农耕,铸造铜器,纺织和佩带金光灿灿的青铜甲胄的东征的商朝大军。我们的祖先曾经怎样生活?我们从历史中走来,我们从今天走向明天。 

        正象一直关怀我成长的章仲锷,高桦老师夫妇说的:希望《骄子》得到有识者的共识和喜爱,使它早日见诸荧屏并取得成功。我也在祈愿着这一天。 
        关于<<骄子>>的诞生,触发我产生创作<<骄子>>意念的是一个偶然瞬间碰撞。1987年我刚进安阳日报社,恰巧是年殷墟博物院投建,我到工地去,一下子感到了这将是一个轰动中外史学界的大事,当时心中即拟定要采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的计划。在这篇于1988年4月8日发表于中国环境报,占了几乎整版双回标题处理的长篇报告文学的采写中,我阅读了一些有关殷商史,考古方面的资料。蓦然,郭沫若先生的一首诗触动了我: 

 偶来洹水忆殷辛
统一神州肇此人
百克东夷身自殒
千秋公案谁与论
……


        我也不知为什么殷辛这个人物自此牵动着我的心弦,为他正名用了十年心血,<<骄子>>才得付梓。三年资料阅读,酝酿,写作时间四易其稿共用了两个月,为它出版耗用了几年时间往来出版社。但我无怨无悔,仿若完成了一件使命,但只有当它走上荧幕,<<骄子>>价值才能充分实现。因之需要有识者共同为它的走上荧幕而努力。 
        写<<回归故都>>采访小屯考古工作队,与陈志达先生(曾与夫人郑振香女士一同发现发掘了妇好墓)交流了以博物苑形势保护遗址的看法后,谈了我想写帝辛这个人物,没想到,陈先生觉得很自然,欣然为我列了参考资料单。在商史学家,甲骨学家,考古学家们的心目中,殷辛这个人物正面去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封神演义是演义,大量的考古发掘甲骨文记载表明,帝辛时已不象殷商"中兴"武丁时代进行大量人殉人祭,很少人殉人祭,这固然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人力有关,但关于他为"暴君"说又乏依据。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专家学者们感动着,董作宾先生在他的<<殷历谱>>中竟这么称谓帝辛,他是位英睿之王,事必躬亲。我在思考,史家墨迹,历来胜者而为。演义传说中帝辛与夏桀罪状如出一模。司马迁<<史记>>已与他年代距远,尚能称他"帝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已是难得。文字是人类文明传播与记载的工具,甲骨文在昭示彰显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应该以艺术给帝辛以公正。究商亡原因,首先不能把罪责全堆在帝辛一人头上。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因素看,当时西周的井田制也就是封建制的萌芽,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毕竟冲击旧的社会生产力,殷商当时仍是奴隶制,一种深刻的历史的必然原因。再者,商自盘庚迁殷,武丁中兴之后,历几代帝王,至帝辛时已是国势衰微。帝辛即位曾力图重振商威,两次亲率大军大规模平定东南,客观上对传播中原文明,开发长江淮河流域,对大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具有奠基之功。当然除了社会内在的原因外,帝辛也有性格悲剧的一面:骄胜。尤其是平定东南之后,居功自傲,看不到西周对它的威胁,以及战争的负面:国力剧耗,内外矛盾加剧。致使商王朝走向覆灭。<<骄子>>是一部正剧,亦是一部悲剧。我只想将那段历史艺术的客观再现出来。帝辛与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辉煌一页的商王朝一同走向生命终结,但他的生命在那段时空中与那个朝代一同辉煌过,他以他的成功与失败使中国历史向前迈进了一步。 
        拍卖剧本,望有识之士将它搬上荧屏,使三千年英杰雄风重现!

为帝辛(殷纣王)正名的电视剧本 
        为帝辛(殷纣王)正名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本《骄子》(22.5万字) 成功地艺术创造再现了3000多年前甲骨文、青铜器时代的辉煌文明。深广的国际魅力是中华商文明的神秘,响亮撞击观众视听。惊人的票房吸引还有演义片《封神榜》为《殷辛王》的成功作背景阐释。 
        这部作品的价值不止在于一个大胆的选题,为在历史上蒙冤了3000多年的一代帝王殷纣王正名,也不止于艺术创造的成功,它把人类远古文明的那段时空,华夏大地上炎黄子孙的生活画面艺术地真实地再现了出来:当时中原大地温润的气候,美丽的湖泊森林,水泽草地,成群的糜鹿,众多的大象。商先人占卜、祭祀、渔猎、农耕、铸造铜器、纺织;商军将士佩戴金光灿灿的铜甲胄东征的浩大场景;被历史一直误读的一代英王帝辛(殷纣王)的雄风;还有被演义成狐狸精的绝代佳人妲己,一个能吸引一代英武帝王宠爱的女子,是怎样的风采柔情……揭去历史的面纱,拨开历史的烟云,商代的自然风物,商王朝的情势,与方国的关系,后宫之事……华复商先人曾经怎样生活?剧中活了的历史,活了的人物,活了的自然风物,让观众在美与悲壮的陶冶中,获得酣畅沐浴那个绝唱余响至今的朝代古文明的非凡享受。 
        我们从历史中走来,我们不只是在教科书中而是鲜活地走向世界。 
        正如一直关怀作者成长的章仲锷、高桦老师夫妇说的,希望这部剧得到有识者的共识和喜爱,使它见诸荧屏并取得成功!作者祈愿着这一天的到来,现寻找大陆、港台地区或国际有识之士合作,将这部剧搬上荧屏或银幕。联系电话:0372—2553305,13503723392。

作者的话 
        关于《骄子》的诞生(出版前这部剧定名《殷辛王》):触发我产生创作《骄子》意念的是一个偶然瞬间的碰撞。1987年我刚进安阳日报社,恰巧是年殷墟博物苑投建,我到工地去,一下子感到了这将是一个轰动中外史学界的大事件,当时心中即拟定要采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 
        在这篇于1998年4月8日发表于《中国环境报》,占了几乎整版双回标题处理的长篇报告文学《回归故都》的采写过程中,我阅读了一些有关殷商历史、考古方面的资料。蓦然,郭沫若先生的一首诗触动了我:偶来洹水忆殷辛/统一神州肇此人/百克东夷身自殒/千秋公案谁与论。我也不知为什么帝辛这个人物自此牵动着我的心弦,为他正名用了十年心血,《骄子》才得付梓。三年资料阅读、酝酿,写作时间四易其稿,共用了两个月,为它的出版耗用了几年时间往来出版社,我无怨无悔,仿若完成了一件使命,但只有当它走上荧幕,《骄子》的价值才能充分实现,因之寻找有识之士共同努力让它走上荧幕。 
        安阳是个历史文化名城,清粼粼的洹水滋润着这片文明沃土,在中学教科书中记载的在世界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一页的甲骨文字出土地和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的出土地即这里,3000多年前的晚商都城曾在这里辉煌过。而今,历史似乎离我们遥远,那个朝代似乎已与历史与岁月的尘埃一起寂然无声。然而正是它创造的历史文明载体甲骨文字,使我们依然能听到宏亮的震憾心魄的历史回响。征伐的浩荡军列,车轮声、马蹄声、人声及滚滚的蔽日黄尘;青铜器作坊铿锵的锻打声及熊熊炉火映照的奴隶工匠赤红的光脊背;被杀殉奴隶的哀嚎;朝廷风云;后宫的喜乐哀愁……随着新中国科学考古发掘工作的可喜进展及甲骨文字为专家学者们日益“破译”,这个朝代的面目以它自己的文明光辉映现得越来越清晰。阅读的过程,是思考历史和构思酝酿的过程。我在思考,史家墨迹,历来胜者而为。演义传说中帝辛与夏桀罪状如出一模。司马迁《史记》已与他年代距远,尚能称他“帝纣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已是难得。应该以艺术给帝辛以公正。当我为采写《回归故都》到小屯考古工作队采访,与当时考古队长陈志达先生交流了以博物苑形式保护遗址的看法后,谈了我想写帝辛这个人物的想法,没想到,陈先生觉得很自然,欣然为我列了参考资料单。在商史学家、甲骨学家、考古学家们的心目中,帝辛这个人物正面去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封神演义是演义,大量的考古发掘甲骨文记载表明,帝辛时采访不像殷商“中兴”武丁时大量用人殉人祭,已很少人殉人祭,这固然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人力有关,但关于帝辛为“暴君”说显乏依据。究商亡原因,首先,把罪责全推在帝辛一人身上有失公允。商自盘庚迁殷,武丁“中兴”之后,历几代帝王,至帝辛时已是国势衰微。帝辛即位力图重振商王朝威仪,两次亲率大军大规模平定东南,客观上对传播中原文明开发长江淮河流域,对大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具有卓著奠基之功。在帝辛大规模用兵的同时,一直在积蓄力量,力图东进灭商的西周趁势步步东进,壮大势力,并且改革西周的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即我国封建制的萌芽,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毕竟冲击旧的社会生产力。而帝辛又有其性格悲剧的一面:骄胜。尤其是平定东南之后,居功自傲,看不到西周对商王朝的威胁,以及战争的负面:国力剧耗,内外矛盾加剧。历史的必然和战场上包含在必然中的偶然因素,致使商王朝走向覆灭,一代英王走上鹿台自焚。《骄子》是一部正剧,也是一部悲剧,我只想将那段历史艺术地客观再现出来。帝辛与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辉煌一页的商王朝一同走上生命终结,但他的生命在那段时空中与那个朝代一同辉煌过,他以他的成功与失败使中国历史向前迈进了一步。

剧本作者即本文作者,联系电话:13503723392或0372-2553305

                                                            殷网根2009年7月10签发

 

 


分享按钮>> [人物春秋]夏祖讽的人生故事
>>【中华司姓博客选萃】司姓与相关姓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