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秉常公诞辰910周年祭祀活动上的讲话

    中华殷氏网 2010年3月29日 殷耀祖


在纪念秉常公诞辰910周年

祭祀活动上的讲话

殷耀祖

各位宗亲、朋友们:

      今天,来自省内外8 0余名秉常公后裔的宗亲代表,相聚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华墅村根地和雀梅墩先祖墓地,进行纪念宋南渡殷氏始祖秉常公诞辰910周年祭祀活动。这是殷氏一族的大事、盛事、喜事。这对传承历史文化,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践行科学发展观、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对不辱祖志,追先承后,与时俱进,实现文明、进步、和谐亦有着积极的作用。

      秉常公在汴都任职时,正遭北方金兵侵犯,公乃武人,只知有进,不知有退,竭力主张征兵抗金,收复失地,维护疆土完整。曾力谏上疏,无奈高宗不从,君命难违,命公护驾南迁,并定建都临安之策,内心甚感愧疚。后出师平寇,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未曾妄杀一人,致使巨寇投诚,与国有功,进右武大夫。因丞相和戎,苟安江左,而国势曰衰,公知已不可为,乃明哲保身,于1164年因病退休,携家眷及两子始居镇江润东丹徒县大港镇西街殷巷。1167年,秉常公病故,享寿67岁,初葬殷巷赵家花园笔竹园内。因墓地靠近江边,易受洪水威胁,曾两次迁葬营墓。1592年,洪水再次啮墓,经华墅、黄墟、麒麟、留村四地族人共议,为一劳永逸,遂将旧墓迂至雀梅墩先祖墓地,将两子之墓列在其前左右,并建“小祠堂”有专人护守墓地。每年“清明”时节,常州、丹阳、丹徒、歙县等地都有族人前来祭扫,互谒祖墓、畅叙族谊。1742年,因墓碑裂绽,润族后裔进行重勒,碑文仍照原意。建墓300多年来,一直有人守护,直至1950年冬。至今墓地墓碑仍保存完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

      当今中华,国逢昌盛,人民安康;山河壮丽,春满乾坤。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社会发展之主旨。先祖忠于国、孝于亲、义于朋、诚于友、仁于民之德行;文能治平,武能治乱之正气;耕读传家,尚武崇文,明礼知廉,和谐发展之理念;向真、向善、向美、向上之品格;已成为殷氏家族之优良传统,并发扬广大。各方族人,今朝相会,血脉相连,情长意深。大家敬祖颂德,同歌盛世,此时此刻,思潮涌动。虎气腾华夏,祥光耀神州。族人再聚桑梓地,花繁叶茂固根基。秉常公如若有灵,定会为之欣慰。让我们携手同进,共创殷氏家族事业新的辉煌。

      下面我拜读祭文:

南渡殷氏始祖秉常公诞辰910周年祭祖活动

祭 文

惟:
      公元2010年3月28日,岁次庚寅二月十三日,天气晴和,春风送暖,万物苏醒,气象更新。我南渡殷氏始祖秉常公诞辰910周年之际,为缅怀先祖,畅叙族谊,研讨殷氏文化,南渡殷氏宗亲联谊会共80余人,相聚殷氏根地——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丁岗镇华墅村,敬备三牲、果蔬、清酒时馐,祭于秉常公及两子墓前,以虔诚之心进行祭祖拜谒活动。祭文如下:

南渡殷氏 封公后裔 始祖秩公 字为秉常
始居泰州 智勇刚强 勤奋好读 骑射擅长
邑内诸生 中式武科 官任千户 使职汴都
靖康之变 颠沛奔走 护驾南迁 驻跸京口
建都临安 扶倾定危 武得将军 戚戚有愧
绍兴三年 闽寇犯顺 奉命出师 从容应对
号令严明 上下遵规 君臣声威 巨寇降归
朝廷论功 升官加禄 武节将军 右武大夫
公沐国恩 志图北伐 忠肝义胆 报国尽忠
知不可为 告疾退休 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
解组归田 润州之东 丹徒大港 洪溪之浒
英华兄弟 定居华墅 初分四支 华黄麒留
各支建祠 各祠修谱 清明时节 联宗祭祖
子孙绳绳 科第蝉联 润常歙郡 瓜瓞绵绵
九百岁月 丁繁族广 遍及华夏 远至外洋
年代虽长 血脉相传 慎终追远 俯首祖像
盛世和谐 科学振兴 仁人志士 德才辉映
耕读传家 鼎立发扬 优良家训 传世无疆
东汉世家 源远流长 汝南世泽 世代传扬
佑我儿孙 护我族望 家声永振 人健业旺
灵座在案 祭拜焚香 灵若有知 冀来品尝

          尚飨

      *华、黄、麒、留:秉常公四世之后由华墅分迁至华墅、黄墟、麒麟、留村四地。

                           (殷耀祖撰文并恭读)


分享按钮>>【安氏当代名人录】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司长安国栋
>> 坚定的革命者——燕若痴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