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网新闻】 重写阜宁—射阳惠远公支 殷氏四届宗谱序
- 中华殷氏网 2013年8月25日 殷作斌
重写阜宁—射阳惠远公支 殷氏四届宗谱序(修正稿)
(给阜宁—射阳惠远公支善春、松之宗亲的信)
善春、松之:
因为原来的那篇序文写出以后,我从古书上又发现许多内容,因而觉得原来的序文写得不好,现重写一篇,供你们使用。因新序文内容较前有所扩大,故原来想附在其后的《商、殷、殷商辨》一文不需要再附,请将原附的《商、殷、殷商辨》一文撤下。
作斌 2013-8-22
附:为你们重写的四届宗谱序(有不妥处,请修改)
殷氏四届宗谱序
----殷氏源流考
昔太史公撰《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功昭日月,泽被经天。家谱者,犹族之史记也。国之史,纪正统,彰勋德,励胸志,扬善抑恶,为治天下者鉴。家之谱,溯本源,明世系,序昭穆,敬宗收族,为持家者鉴。家有谱则明,户无牒则暗,故先人鼎力为之。今有汝南遗裔、射水名门,惠远公裔,善春、松之等,合力重修族谱,数载乃成。值付梓之时,命余作序,唯鄙人乃科技出身,不专治谱牒之学,所知甚浅。经再三辞让,终盛情难却,只好勉力为之。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将吾中华殷氏的来历、兴衰过程讲一讲,以迪后世,因命副标题为《殷氏源流考》。
吾殷氏,系出子姓,源远流长,世称望族,代有达人。上古帝胄,汉爵汝南,晋之高门,兴唐之元勋,救宋于水火……。精英显爵,不胜枚举。后世子孙,叶茂枝荣,如葛藟之莫莫;文昭武穆,似瓜瓞之绵绵。呜呼!世殊人易,知鼻祖之有人,述德歌功,识耳孙之亦众。何也?唯谱牒系之耳。
考,殷之先。始祖,契也。契又称玄王。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之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契逝,子昭明立。昭明逝,子相土立。相土逝,子昌若立。昌若逝,子曹圉立。曹圉逝,子冥立。
冥是夏代与昔大禹齐名的商族治水英雄,也是甲骨卜辞中“高祖河”的原型人。冥为夏之水官,率领夏代民众,治理黄河水患二十多年如一日。终“勤其官而水死”,业绩非凡,功同日月。殉职后受到时夏帝的高规格封赏,赠官司空,追封殷地,尊为殷侯(或可为公爵,史未明载),破例享受天子祭祀天地日月之神的高规格祀种“郊祭”。
冥的追封地曰“殷”,地望似在豫北冀南的洹、漳二水间,地处太行山以东,夏商时古黄河以西,是一块风水宝地。夏商时,黄河在豫北呈南北走向。在今安阳与内黄之间自南向北由豫入冀,然后在冀南、冀中拆向东北,在今天津附近入渤海。
冥殉职后,夏帝命冥子亥到其亡父封地“殷”去袭爵,即殷侯位。因地名立“氏”,称冥为始祖的这一支,为商族中的“殷氏族”,也因地名立国,称冥的封国为“殷国”。商族中的“殷氏族”从此始,中华殷氏从此始,冥即中华殷氏的“肇氏始祖”。自冥起,“殷”和“商”这两个本来互不相关的字,结下不解之缘,三千八百多年来,难解难分。从此,商族又可称为殷商族;商侯又可称为殷侯,夏之诸侯国商国又可称为殷国;始祖契又可称为殷契;第六代商侯子冥,又可称为第一代殷侯殷冥(或可能为公爵),后世代夏立国的第十四代商侯成汤又可称为第九代殷侯殷汤。契后十四世而兴,也可说成夏诸侯殷国传国九世而兴,至殷汤而有天下,国号殷。又传十七世,三十一王(此从《史记》,据卜辞周祭制度的祀典研究,享受天子祭祀待遇的实为十七世,二十九王,《史记•殷本纪》中的记载的“中壬”、“沃丁”、“廪辛”三王未进周祭祀典,另外周祭祀典较《史记》多了一王“祖己”),至殷帝辛(纣),为周所灭。自契至帝辛(纣),共传“国”三十世。成汤,又称殷汤,在古代的许多传世文献中,都有将成汤称为“殷汤”的例证。
成汤代夏后,定国号为“殷”,但族号仍是“商”。成汤的国号为殷不为商。成汤代夏后的国号为什么称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代夏前的诸侯国号本来就是“殷”,成汤成为天下共主后,是沿用老国号“殷”,就如同周武王代殷前诸侯国号是周,代殷成为天下共主后,仍沿用老国号周为国号一样。这本来是很自然的,自司马迁以来,绝大多数史学家一直是这么叫的。但这个被司马迁铁定了的“成汤国号冠名大案”,在1949年之后,却被中国大陆史学界又翻了过来,将成汤的国号从“殷”改为“商”,将“殷代史”称为“商代史”,将“夏殷周”三代称为“夏商周”三代。有人认为朝代冠名是小事,非也!名不正则言不顺,一个人的名字尚要以身份证上的用字为准,何况国号、朝代号?被大陆史学界推翻了的本为司马迁铁定了“成汤国号冠名大案”一定要再翻回到《史记•殷本纪》的冠名才符合史实。
据《世本》记载,商族子姓中有九大世族。成汤定其国号为“殷”以后,又将其所在的氏族,九大氏族中的殷氏族定为“国氏”。跟夏代的“国氏”称是姒姓中的夏后氏类似,殷代的国氏称是商族子姓中的殷氏。从此,殷氏族总是位居九大世族之首,其排列顺序是:“殷、时、来、宋、空同、黎、北髦(比髦)、目夷、萧”。
“殷”又是商王室的指代词,在殷商族内部又称为“大宗殷”,“大宗殷”就是商族中第一大氏族---殷氏族中第一大宗的意思,也有“天下第一宗”之意。“大宗殷”实际上就是史书上常说的“殷王室”或“商王室”。殷代的国家是一个商族内氏族如林、商族外方国争雄的国家。无论是商族内的各大小氏族,还是商族外各方国中的大小氏族,都是聚族而居,与现在的一个行政区域内可以管理好多族的概念完全不同。商王或殷天子就是靠这层层的宗族组织和精神控制手段“祭祀”来实现其统治的。为了统治的高效和集中统一。殷代有一套完整的宗法制度。商王以天下共主的身份出现时称殷天子,这时他是全天下的最高主宰;商王以商族总族主的身份出现时,称“商王”,或简称“王”,这时商王是商族中各大小氏族的最高主宰,实际就是商族的总族长。在商族中的殷氏族的内部,商王也是整个殷氏族的最高主宰,起殷氏族的氏族长的作用。在殷氏族内部的“大宗殷”的宗族内,也就是在各代时王的王室成员中,商王又是大宗殷即王室内部的最高主宰,起大宗殷的“大宗长”的作用,实际就是起王室家长的作用。所以在殷代的国家中,商王或殷天子处处都是绝对权威。全天下,商王是天下共主“天子”;商族内,商王是总族长“商王”;殷氏族内,商王是氏族长“氏族王”;大宗殷的宗族内,商王是大宗长,实际就是王室成员的“家长”。在殷代,商王从身边的王室(“大宗殷”)起到“全天下”的“天边”止,集王室的“家长”、王室所属氏族的“首领”、全商族的“王”与天下共主“殷天子”于一身。殷氏族作为商王所属的商族子姓中的一个氏族,随着商王代数的增多,殷氏族越来越庞大,商王为了突出自己在王室宗族内的绝对权威,总是想办法将自己所属的殷氏族中的一个分氏族(“大宗殷”),也就是“王室”的范围,弄得相对较小,只将与自己血统比较近的王室成员留在“大宗殷”内,即留在王室内。其办法就是“分宗”(类似于现在的弟兄分家),将殷氏族中商王室的远房分出去,另立新的分氏族(宗)。这就是《世本(秦本)》所记的商族子姓中九大氏族的殷氏族,又分为二十三个分氏族的原因。不管殷氏族怎么分成更小的氏族,整个商族内约定俗成,总将商王所属的大小氏族(宗)称为“殷”,并总将商王所属的“殷”族排在第一位。例如,在整个商族的九大氏族中,总将商王所属的殷氏族排在第一,这已为《世本》所证明,排序为:“殷、时、来、宋、空同、黎、北髦(比髦)、目夷、萧”;在商族中的殷氏族中,又先后分出二十三个分氏族(就是二十三个“大宗”),也将殷分氏族“殷氏”排在第一,这也已为《世本》所证明,排序为:“殷氏、衣氏、汤氏、乙氏、甲氏、沃氏、稚氏、梅氏、祖氏、武氏、邓氏、……、空相氏。”。到殷代后期,商族中“殷氏族”中的“殷分氏族”还是比较大,不能突出商王室的高贵和显示统治集团的集中统一,于是商王又将“殷分氏族”分成许多更小的氏族(更小的宗),不管怎么分,商王所属的那一族那一宗,总排在第一,叫“大宗殷”。“大宗殷”实际就是史书上常说的“殷王室”或“商王室”。据说商王室或大宗殷的成员,先世商王是按五代分宗的,到后世商王,王室分宗以三代为限,王室超过三代,则必须重新分宗命氏。当然,五代分宗、三代分宗,只是个原则的说法,具体到谁是王室的成员,谁不是王室的成员,王室成员婚姻嫁娶对王室成员资格的影响等,则有一套更详细的规定。例如到帝辛这一代,所谓“商王室”或“殷大宗”成员主要就是指帝辛的祖父“太丁(文武丁)”的所有后代。像帝乙、比干、箕子这些人及其后代。过去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虽然同属于殷这个大氏族中的人,成千上万,甚至几万,但他们按房远房近,地位高低,各有自己的“氏称”,是不准都称殷氏的。到商末时,只有“殷太丁(文丁)一族的男性后人才可称为殷氏”,即是说,到殷末时,只有帝乙、比干、箕子这些人及其男性后代才有资格称“殷氏”,才是殷商王室的人,才是“殷大宗”的人,别人都是没有资格称“殷氏”的,其更远王的旁系后裔更是不可称为“殷氏”的。弄清了“商王室”或“大宗殷”的概念后,我们就很容易确定现代的殷姓是殷末哪些人的后代了。现代的殷姓就是由子姓商族中殷氏族中商末殷大宗(商王室)中有资格称为“殷氏”的人在后世姓氏合一的潮流中转化而来的。换句话说,现代的子姓之殷就是殷太丁(文丁)的几个儿子帝乙、比干、箕子等人的后代,而不包括殷太丁以外的其他旁系先王的后代。周灭殷后,殷太丁(文丁)的几个儿子,帝乙、比干、箕子等人的部分后代以国为氏,先称子姓殷氏,后来随着姓氏合一的潮流,由子姓中的殷氏衍变成单独的殷姓。成为现代中华殷氏的主体,包括北宋时因避赵宋宣祖讳改为汤氏和商氏的殷氏后裔。因此,关于现代殷氏的来源,可以作如下概括:殷的远祖是子姓商族始祖契,商族的“立族史”至少有四千多年。殷氏的“肇氏始祖”是第六代商侯也是第一代殷侯冥,殷氏的“得氏史”至少有三千八百多年。殷姓的“肇姓始祖”是帝辛的祖父太丁(文丁)。更具体的世系有帝乙系、比干系、箕子系等,其中帝乙系又可分成帝辛系、微子系、微仲系三个子系。殷姓的“得姓史”至少有三千多年。
成汤的国号既然为殷不为商,那么史书中和甲骨卜辞中,为什么还称商呢?那是因为成汤立了规矩,国号定为“殷”以后,这族号“商”仍不能废,因为“商”是祖宗的标志,凡是商族内的一切族事活动,还必须称商。商王在管理族内事务行使“王权”时,要自称商王,而不能自称殷王,更不能自称殷帝。商王只有在以天下共主身份处理“国事”行使“天子权”时,才称“殷”,如外交、向天下发布昭告、与诸侯盟会、征伐反叛者等场合才用国号“殷”,其他场合还一律称“商”,特别是在祭祀祖宗时更必须一律称“商”,不得称“殷”。
成汤建立的泱泱大国殷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六个世纪之久,创造有灿烂的文化,至契的第三十世传人帝辛(纣)时,由于帝辛的文治武功,疆域达到顶峰,民族数量也跃居史上之最,为今天的中华版图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周人对殷人典籍档案的故意破坏或窜改,使我们除地下考古发现外,无法得到殷代的真实传世文献。周室此举,意在从中国历史上抹杀曾屹立于东方六个世纪之久的泱泱大国殷之影响,给后人造成一种假象,使后世史家误以为周才是中华一统和中华灿烂文化的缔造者。周人这个良苦用心,经后世孔、孟等儒学大师,特别是经董仲舒等汉儒们,大力提倡和渲染,成为中国的正统治史思想,统治了中国史学界近三千年,直到甲骨文的发现,特别是安阳殷墟发掘的成功,殷代灿烂的文化才重见天日。
由于帝辛(纣)用兵频繁,激起民怨。加之,他晚年刚愎自用,居功自傲,生活腐化,用人不当,且过于相信天命,不听微子、箕子、比干等忠臣的谏言,致看似强不可摧的帝国大厦,在周师的袭击之下,倾刻坍塌瓦解。帝辛(纣)虽然因己过失国,但他在开疆拓土奠定中华版图、建立多民族国家、解放奴隶,锐意改革等方面功不可没,决非夏桀之类。后世史家常将桀、纣并讨,是有失公允的。
据袁义达等《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统计,现代殷姓依人口计位列第一百一十一位姓氏,约占全国人口的0.14%,总人口约有一百七十余万。本是殷王朝国氏的现代殷姓为什么会由殷商大族沦为弱小族姓呢?致中华殷氏发生人口锐减的事件主要有两次:一次是自西周初至秦末,中华殷氏屡遭诛灭,致总人口从殷末商王室“大宗殷”一族的百人规模或几百人规模(后者包括王亲国戚和王室成员的配偶在内)锐减到秦末的几十人,唯一的一个官至秦会稽郡守的殷通,又被项梁、项羽叔侄谋杀灭门。在澹泊主编的十二卷本《中国名人志》(2001年12月图文版第1版)收录的中国名人中,收录的第一个殷氏名人是三国时东吴的殷礼(今丹阳人),从上古到东汉末,《中国名人志》收录的名人中,除殷商王室成员外,没有一个殷姓人。后来由于汉至唐陈郡长平殷氏的中兴,殷姓人口才从秦末的几十人发展到唐末的十多万人。致中华殷氏发生人口锐减的第二个事件是,北宋初的避宣祖讳。北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封其父赵弘殷为赵宋宣祖,从此国人用姓取名必须避赵弘殷名讳,其姓名中不得含有“弘”和“殷”两个字。如果国人强行不避宣祖名讳,则不得入国学,更不得入仕。于是北宋的殷姓,几乎全部改为汤姓,少数改为商姓。于是,宋代的汤姓人口统计数突然从唐末的极为稀少上升到十二万,而宋代的殷姓人口实然从唐末的十多万下降到接近于零。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因南宋和明代殷人的回姓,殷姓人口才又恢复到唐末的水平,达到十二万人,即使如此,明代万历年间的殷姓人口还是远少于汤姓人口(明代万历年间殷姓人口十二万,汤姓人口十九万,显然明代万历年间的十九万汤姓人口的主体还是由北宋因避讳改姓的殷姓人口组成)。在北宋年间,不仅活人要避讳,不能姓殷,就是死了几百年、上千年的殷氏老祖宗也不准姓殷。如宋朝所编的前朝正史、野史,凡涉及到殷姓的,均全部改为汤姓。如晋代名将殷浩、殷仲堪在宋太宗时编的《宋钞本洪范政鉴》等书中,都分别被改姓为“汤浩”、“汤仲堪”。从澹泊主编的十二卷本《中国名人志》收录的殷、汤二姓历史名人数的历史分布曲线的突然变化也可以窥其端倪。从上古到清末(上古~公元1911年)《中国名人志》收录的汤姓名人共五十二人,其中,从上古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政权止《中国名人志》收录汤姓名人只有三人。而从公元960年北宋立国到清末,《中国名人志》收录的汤姓名人突然增加到四十九人,其中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收录十一人,明代收录二十四人,在宋代收录的十一位汤姓名人中,除宋高宗时武举人汤鸴无法确定其世系外,其他如安徽池州汤悦(殷崇义)、汤允恭等十人从地域和世系来考虑,全是北宋初改姓汤的殷氏后裔(汤悦、汤允恭、汤千、汤中、汤汉、汤璹、汤正臣、汤东野、汤思退、汤鹏举)。《中国名人志》收录的殷姓名人的历史分布和汤姓名人的历史分布正好相反,在赵宋从后周夺取政权的公元960年之前《中国名人志》收录的殷氏名人共四十三人(收录的殷商王不在此内),而到公元960年之后《中国名人志》收录的殷氏名人突然锐减。整个北宋朝(公元960年~1127年)一个殷姓名人也没有。由南宋(公元1127年)至清末(公元1911年)《中国名人志》收录的殷姓名人也只有十四人。如果以北宋立国的公元960年为分界,将中国从上古到清末的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的话,公元960年之前,汤姓名人只有三人,公元960年之后,汤姓名人突然增加到四十九人;而公元960年之前,殷姓名人多达四十三人,公元960年之后殷姓名人突然锐减到十四人。且在整个北宋期间(960~1127)一个殷姓名人也没有。从以上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因北宋初的避宣祖讳迫使殷姓改为汤姓的这个北宋国策,对中华殷姓人口的锐减和中华汤姓人口的突然增加(即中华殷姓人口向中华汤姓人口的转移)起的影响是何等巨大了。即是说,北宋及北宋以后的殷姓人口突然非正常减少不是天灾人祸、也不是殷姓繁衍力减弱造成的,而是由宋初避宣祖讳改姓转化为汤姓和商姓的人口造成的(即是说实际的殷姓后裔并没有减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目前殷姓人口一百七十万,汤姓人口二百万。殷姓人口仍少于汤姓人口。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二百万汤姓人口中,北宋时因避讳改姓的殷裔人口应该占绝大部分。如果将当代汤姓人口全加到殷姓人口中去,则殷、汤二姓的总人口在三百七十万人左右。若将殷、汤二姓总人口全视为中华殷氏人口,则目前殷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0.29%,这样一来,可使中华殷氏的人口排位从目前的第一百一十一位上升到第七十位。因此当代的中华殷氏都视中华汤氏为最亲近的共祖族人。唐末五代至南唐的殷氏名臣殷文圭、殷崇义一家就是北宋因避讳改姓汤的历史见证人。殷文圭、殷崇义(即汤悦)父子二人,因为名气大,已成为姓氏史学家研究北宋殷姓改汤姓的典型接口人物。唐末名士殷文圭(唐末进士)生三子,长殷崇义(南唐宰相,随南唐后主李煜入京仕宋,为宋初之大文豪)、次殷崇礼、三殷崇范。殷崇义、殷崇礼在宋朝为官,分别改名为汤悦、汤静(后被史家讹传成汤净),老三殷崇范奉兄命不入宋仕,未改姓在家守殷氏香火。殷文圭、殷崇义、殷崇礼父子三人的后裔,已成为当代汤姓大宗,殷文圭也已成为今汤姓大宗公认的共祖。
下面再回过头来将殷氏在历史上屡遭诛灭的详细过程讲一讲。殷帝辛为周武王所灭。武王死,殷武庚联合徐、奄等十七国诸侯和周之三监,起兵复国,又被周公旦镇压,殷氏几乎灭绝。西周初,亡国的殷氏人,为周人支解得七零八落。死硬的“殷顽民”(《尚书•周书》中称为“多士”)被迫迁于周室专为之营建的“洛邑”集中监管,据专家估算,当年周迁殷都朝歌的“殷顽民”于“洛邑”者,有十万之众。居于殷王畿内的殷民六族、殷民七族被周公分别交给鲁公伯禽和卫康叔监管。这在《左传•定公四年》中有明确记载:“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吕,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饑氏、终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于有阎之土,以共王职。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臣服于周的“殷献民”则命微子带去宋国。避乱迁居北方的北殷氏一族后来又为秦宁公(公元前715年-前704年在位)所灭。因此,自西周至秦汉的近千年间,殷姓人口锐减,从殷商大族,沦为弱小族姓。随着周朝的衰弱,周室对殷人的控制力也减弱。殷氏的主支从被集中监管状态慢慢获得解放,先散居于今洛阳东郑州南颖川的殷水一带(今河南的禹州、许昌、商水、周口、淮阳一带)。秦末,集中移居到河内野王(今河南的沁阳、武陟一带)。入汉以后,殷姓受压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说,获得解放,但人口的繁衍力和殷人受压的心理状态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以致于到西汉成帝时(公元前32年-前7年在位),“诏求殷氏后裔”,竟无人敢应。汉成帝,因婚久无嗣,求子心切。微官梅福乘机上疏,请求加封殷商后裔,以续成汤香火。其大意为:“武王击败殷纣,还没下战车就分封五帝夏殷,封武庚祀殷,封杞延夏,后来成王又封微子于宋,代殷后祀成汤,以示自己不独自占有天下。保存别人就能保存自己,阻塞别人就会阻塞自己。善恶有报,富贵在天。从前秦灭了东周西周,扫平六国,不提拔隐士,又断绝三代香火,灭道逆天,因此秦始皇不仅自身陷入危难,而且儿子二世被杀,孙子也不能继位,这就是阻塞别人就会阻塞自己、善恶有报的例子。现在五帝夏周都受到祭祀,唯殷人失去后嗣,成汤断了香火,陛下恐怕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一直没有子嗣吧。”梅福的上疏虽被斥责为:“边部小吏,妄议朝政”,但汉成帝却悄悄记在心里,派人四处寻找末代殷商王室直系传人,“诏求殷之后裔”。此时才发现,殷氏的后裔已“分散为十余姓,推求其嫡,不可得”(实际是,屡受打击的殷姓人,如惊弓之鸟,不敢承认自己是末代殷商王室嫡裔)。于是,只好采纳梅福的建议,因孔子也是殷人之后,改封孔子的直系传人为专祀成汤的殷侯。汉成帝于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下诏封孔子的十四世传人孔吉(一说是孔吉之子孔何齐)为殷绍嘉侯,不久又进封为殷绍嘉公。殷绍嘉公的封地位于汝南郡新郪县(汉初置新郪县,在今安徽省太和县赵庙镇),封地方圆百里,食邑一千六百七十户,建平二年(前5年),增封九百三十二户。
西汉时,因北地太守殷续有功于汉室,封于汝南,居于汝南郡之长平县,殷氏族人纷由野王奔之,形成长平殷氏望族,后因长平县由汝南析隶陈郡或称陈州,故后世史书又称长平殷氏为陈郡长平殷氏。长平,秦置县,故城在今河南西华县城东北九公里的董城村,秦时属陈郡,西汉属汝南郡,东汉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改属淮阳国,章和二年(公元88年)改属陈国,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复划长平于陈郡。后来,陈郡长平殷氏在晋至唐的近八百年间,实现殷氏中兴。致西周以来被打下去一千多年的中华殷氏再度成为影响朝野的政治力量。因此现代的殷姓人多称自己望出汝南,多称自己为陈郡长平殷氏后裔。其实入汉以后,殷氏不再受压,先后兴起的并不只是先属汝南后隶陈郡的长平殷氏一支,据史书记载,至少还有以博士殷崇为代表的琅琊(今山东临沂)殷氏,以殷嘉为代表的东海(今山东郯城北)殷氏,以殷谟为代表的雁门(今山西省河曲北)殷氏,以殷肃为代表的弘农(今河南内乡以西、陕西柞水以东)殷氏,以殷周为代表的左冯翊(今陕西大荔县)殷氏等。即使是陈郡长平殷氏本身,也非以殷续为始祖的一支。秦末,久受压迫的殷氏后裔集聚于河内野王。入汉,族人得知殷续做了大官,有功于汉,封爵汝南,居于长平,族人由野王纷奔之,显然,汉时的殷续封地汝南长平已是殷代朝歌、秦末野王殷氏的第二故乡、安居乐土。因此,汉时移居长平的野王殷氏绝非殷续一支,只是因为殷续的名气大,世后各支殷氏多攀龙附凤慕之而已。
东汉桓、灵二帝间,陈郡长平殷氏一支,殷续后裔,东汉谏议大夫殷封(字建之),因党锢之乱,弃官避祸江南,隐居曲阿(今镇江丹阳),成为陈郡长平殷氏首次过江南渡者,被今镇江地区和周边各支殷氏奉为“润之初祖”,其后在江南吴地形成望族,出倍受诸葛亮称赞的吴使零陵太守殷礼(字德嗣)、西晋文学家苍梧太守殷巨(祖 殷礼,父殷兴,父又名殷基)和唐名吏卒赠司空的殷侑等殷氏名人。关于东汉殷封的官宦生涯,因其弃官隐匿,正史无见。仅有唐冯宿撰《天平军节度使殷公家庙碑》一文可窥其踪影。查汉史游《急救篇》“殷满息”条唐颜师古“殷”字注有“秦有殷通汉有殷仲”的注语,疑颜师古注语中的“汉有殷仲”即“汉有殷封”之讹,亦或“殷封”的本名就叫“殷仲”,后因避祸江南,隐居曲阿,取“仲”、“封”音近,改名殷封。此疑待考。
陈郡长平殷氏另一支,殷续裔孙,魏晋间人殷褒(字元祚,一作殷裒),曹魏章武太守,西晋荥阳令,有美名。晋永嘉之乱后,其孙殷敞、殷识率子殷羡(字洪乔)、殷融(字洪远)全族过江,乔居建康(今南京)。殷识一支,先兴于东晋和南朝,出殷浩、殷仲堪、殷孝祖、殷景仁、殷钧、殷芸等一流人物。正是他们将侨居江南的陈郡长平殷氏带进东晋至南朝的一流高门,使南渡江左的陈郡长平殷氏上升为东晋至南朝宋、齐、梁、陈的五大侨姓之一,它们分别是琅琊临沂王氏、陈郡阳夏谢氏、陈郡阳夏袁氏、南兰陵兰陵萧氏、陈郡长平殷氏。侨居江南的五大侨姓与江南土著高门吴郡陆氏、吴郡盐官顾氏等一起扶持着东晋和南朝的偏安小朝迁,成为左右从东晋起的五朝政治走势的重要力量,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过重大影响。殷敞一支,后兴于南朝末和隋唐,出殷不害、殷不佞、殷英童、殷开山、殷闻礼、殷令名、殷仲容、殷践猷等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中,有的为中华民族从南北分裂终成隋唐一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图像于凌烟阁的兴唐功臣殷开山等;有的在唐代文化的繁荣中自成一家,在中国文化史上树立了丰碑,如殷闻礼、殷令名、殷仲容、殷践猷等。殷敞一族,曾与颜氏连续六世联姻,哺育了影响中外的几代颜氏历史人物,如古文献考据学家家颜之推、海内大儒颜师古、家喻户晓的书法名家颜真卿,特别是大书法家颜真卿及其父颜惟贞父子两代均少孤家贫,连练字的纸墨笔砚都买不起,全靠娘舅殷家养大。大书法家殷仲容的姐姐适颜真卿的祖父颜昭甫,颜昭甫英年早逝,颜真卿的父亲颜惟贞完全靠其舅父殷仲容养大;被大诗人贺知章誉为无所不知的“五总龟”之唐谱牒学大家殷践猷的长妹适颜真卿的父亲颜惟贞,颜惟贞亦英年早逝,少孤家贫的颜真卿母子多人亦全靠其舅父殷践猷接回家养大。学界公认,没有娘舅殷家的默默投入,就没有颜家后来的辉煌。
正是由于陈郡长平殷氏坚行文化兴族的努力,才使中华殷氏从东晋起,获得中兴,再次跨进殷商时代的一流高门。总人口从秦末的几十人发展到唐末的十多万人。但好景不长,入宋以后,中华殷氏面临着避赵宋宣祖讳的灾难,再一次使中华殷氏的人口发生锐减,从唐末的十多万人几乎降到零。随着殷姓大规模地改为汤姓(少部分改为商姓),使中华殷氏人口几乎全部因改姓汤转移成汤姓人口,这在前面已经说明了,此处不再赘述。
关于中华殷氏之来源还有一点要说明的,就是汉史游《急就篇》唐人颜师古殷姓注中说的“以水为姓”的问题。颜氏在《急就篇》“殷满息”条下加注释曰:“微子本殷之族,虽封于宋,支庶或称殷氏。又,殷水在颖川,居之者亦以为姓。秦有殷通,汉有殷仲。满息,言充满而蕃息也。”颜氏此说,后被一些姓氏学家解读为“殷姓除了有殷商子姓的一个源头外,还有一个以水为姓的源头。”但中唐的林宝撰写《元和姓纂》时,未采以水为姓之说。两宋间姓氏学大家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也不支持以水为姓之说。只是对殷水的地理位置作了详细的解释。郑氏认为,殷水即溵水,既为颖水之支流,也指颖水之本身。古人谓颖为溵,故命以殷。郑氏强调说,成汤为什么将国号定为殷,就是因为他建国时的都城在殷这个地方。后来的殷王朝虽王都屡迁,如迁于嚣,迁于相,迁于耿,迁于朝歌,但国号一直没有变,仍叫殷。值得指出的是,郑氏的这个“以水名为国名”的说法也是不对的,前已说明,成汤代夏后的国号为什么称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代夏前的诸侯国号本来就是“殷”,成汤代夏的前的国号在在先世“冥、王亥、上甲”的时候早就由商改殷了。成汤成为天下共主后,是沿用老国号“殷”,就如同周武王代殷前诸侯国号是周,代殷成为天下共主后,仍沿用老国号周为国号一样。郑氏的用意很明显,意在将以水为姓一说统一到殷姓源于殷商子姓的一个源头中去。意思是说,不管殷地是因水而得名,还是古溵水(颖水)因殷地而得名,总之,住在古溵水(颖水)流域即住在殷地的人肯定都是子姓商族人(殷人),而不会是他姓别族人。古溵水(颖水)流域(即殷地)这些人,他们因为姓国姓“子”,因此在当朝时他们是绝不会,也没有必要,弃国姓“子”不用而依水名改姓的。只是在殷亡后,他们才与殷王室不得封者一起,为不忘故国,以国为姓,称殷氏。这样一来,郑樵既否定了殷氏还有因水得姓一说,又将史游《急就篇》颜师古的姓氏注的殷氏两个源头说,统一到殷商子姓的一个源头中,郑氏可谓用心良苦。近世,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的姓氏文化专着《中华姓氏河南寻根》在释殷氏本源时,就采用了郑樵的说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详见该书第三卷第859-861页)。郑樵《通志•氏族略》释殷氏源头的原文如下(引文中,郑氏的“亳论”根据欠足,不一定可靠,读者勿为所累):“殷氏:契始封于商,后世迁于亳,故京兆杜县有亳亭是也,杜城今在长安南,故司马迁云,禹兴西羌,汤起亳也。及有天下,始居宋地,复命以亳,今南京榖熟是也。盖有殷水出阳城东,至西华,汝阳,入于颖水合流,古人并谓颖为溵,故名以殷。旧有溵水县,宋建隆改商水,隶陈州。然迁于嚣,迁于相,迁于耿,迁于朝歌,皆谓之殷,以成汤建国之所命也。或谓之商,以契始封之所命也。自汤至雍己,……至纣,为周武王所灭,封微子于宋,以奉汤祀。其子孙不得封者,以国为氏”。
近世,网上也有人反对郑樵的和稀泥说,他们认为,在成汤建国前,殷水流域本就有以水为姓的殷姓人,这些以水为姓的殷姓人与殷商子姓毫无瓜葛,他们得殷姓,距今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他们认为,汤代夏建国后,殷水流域的这些殷姓人,都被成汤赶跑了,住到边远的山区去了,沦为少数民族。他们还举例说:“在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同胞中的一支殷氏家族,就坚称其祖先是殷水之畔原住民,后来商王占据其地立都,族人无立足之地,遂辗转迁入凉山地区,后融入彝族的。显然,该支殷氏族人就是‘因水而得姓’。他们称殷氏就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比殷侯武庚禄父后裔的得姓历史至少还要早一千余年。”针对此说,我们又委托西昌地区殷姓公务员就地进行户籍调查,至今也没有得到因水得姓的一部彝族殷姓家谱。此外,针对此说认为因水得姓的殷姓分支比殷商末代王室后裔的“得姓历史至少还要早一千余年,……其与殷商王朝基本上就没有任何关联”的观点。我们又组织人力对十几本《甲骨文合集》的全部拓片,进行筛选式过虑,结果只发现有姓子的人,竟没有发现一例姓殷的人。这说明,在整个殷商时期,尽管商族中有“殷、时、来、宋、空同、黎、北髦(比髦)、目夷、萧”九大氏族,尽管商族中的殷氏族位列九大氏族之首,尽管殷氏族又衍生出二十三个分氏族,尽管商族中的宋氏族又衍生出八十五个分氏族,尽管殷氏为殷王朝的国氏称,尽管殷商王室只是殷氏的一宗(叫“大宗殷”),但包括殷氏族和繁衍能力最强的宋氏族在内的整个殷商族各大小氏族全姓“子”,没有一个人姓“殷”,也没有一个人姓“宋”,那时只是有子姓中“殷氏”、“宋氏”,没有单独的“殷姓”和“宋姓”。单独的“殷姓”是殷商灭亡以后才产生的;单独的“宋姓”是微子的宋国灭亡以后才产生的。殷商灭亡以后,殷商王室“大宗殷”的人,以国为氏,先称“子姓殷氏”,后来在姓氏合一的潮流中,才逐渐地由“子姓殷氏”衍化成独立的“殷”姓。微子的宋国灭亡以后,宋公室的人,以国为氏,先称“子姓宋氏”,后来在姓氏合一的潮流中,才逐渐地由“子姓宋氏”衍化成独立的“宋”姓。
由以上论述可知,汉史游《急就篇》中唐人颜师古“殷”姓字注最先提出的殷氏除了殷商子姓的源头外还有一个因水名得姓的源头是不确的,是无根据的。不仅唐人颜师古之前的任何姓氏书中都无此说,就是当代的殷氏也没有任何一支声称自己是因水得姓的。
此外,对上述的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姓氏文化专着《中华姓氏河南寻根》中的所说的,在清后的现代殷姓中,还有一支是清满州八旗姓音佳氏的满族人改单姓殷而来。我们对此说也进行了网络调查,发现确有一支殷姓源于满族的音佳氏,他们主要居于东北地区,且在现代殷姓人口中,所占比例极少。
是为序。
时维
癸巳年孟秋月 中浣 榖旦 (公元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二日)
殷商传承文化研究网兼中华殷氏网 站长 殷作斌 谨识
分享按钮>>【何氏视频】广西贺州第五届何氏学子欢送会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百家姓(15)《鲁韦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