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朐阳殷氏新谱编谱方法问题向编委会名誉主任殷学润将军的汇报信
- 中华殷氏网 2016年6月22日 殷作斌
就朐阳殷氏新谱编谱方法问题向编委会名誉主任殷学润将军的汇报信
学润大哥:
您好!听苏州作海三哥说,您近来不在301医院,住在家里,身体还可以。弟希望您一定要保重好身体。一定要争取看到我们的新谱。滨海作琪二哥没有能看到新谱就走了,很可惜。我们的电子谱已经搞成,并已经发上族脉网。现在我正在紧张地编写纸质谱稿。争取今年底至明年初将谱编出来,明年送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次的修谱不是简单的续修,而是三种不同来源的聪公支谱的统编统修。本支苏州老谱失于1862年的捻军战乱。后来天各一方的聪公后人凭记忆和门头谱重修了三部谱。因为老谱丢失,无法知晓聪公父祖辈的名讳,所以只能以聪公为一世始记祖。我们依据的三部谱是:第一部是1864年首修、1937年二修的《汝南郡·德一堂·阜邑东乡殷氏宗谱》(以下简称为《滨海谱》),第二部是1865年首修、1871年二修、1902年三修、1989年四修的《朐阳殷氏宗谱》(以下简称为《朐阳谱》),第三部是缺页损坏不知何年编修的响水张集《彭庄殷氏宗谱》(以下简称为《彭庄谱》)。这三部谱都以聪公为一世始记祖,前五世的记载也大体相同。这次的五修谱就是在这三种谱本的基础上统编统修而成的。
经多种文献查考。聪公是明代嘉靖至隆庆年间(1565年前后)人。聪公直系先祖源于末代殷商王室,子姓。帝辛失国后,先祖为不忘故国,以殷代的国氏为氏,称子姓殷氏。后来,历春秋战国至秦汉姓氏合一,才从子姓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姓氏,称殷姓。据文革被毁的《殷氏家传》记载,殷末,先祖居殷都朝歌。周初,周人遣送先祖于洛阳。春秋,东迁至今河南省颖川的殷水一带。秦末,移居河内野王(今沁阳、武陟一带)。西汉北地太守续公因功封爵汝南,定居时属汝南郡后又析隶陈郡的长平县(长平县故城位于今河南省西华县城东北九公里处的董城村)。因此,本支以汝南为郡望,史称中原陈郡殷氏。西晋末年永嘉年间,聪公的直系先祖随陈郡长平殷氏整支过江南渡,侨居建康(今南京),后又移居苏州(元代的平江路)。时为苏州殷、朱、刘、王、席、唐、吴、杨八大姓富族之一。明初,因曾支持义军领袖张士诚事发,为朱明政权移民国策所迫,经苏州阊门移民机构办理户籍迁移手续,被明军遣送苏北海州板浦盐场,贬为“盐丁”,列入“灶籍”,定居于海州西南乡殷家邨,以烧盐为生。这在《朐阳殷氏宗谱》清同治十年(1871)二修谱《序》中也有明确记载:“聪公原籍海州场,属板徐,世为灶籍。”因海州别称朐阳,故称聪公后裔为朐阳殷氏。因聪公后裔在海州西南乡殷家邨曾建有堂号为“德一堂”的宗祠,因而聪公后裔称自己为“汝南郡·德一堂”传人,以区别于陈郡长平殷氏后裔中的其他支派。聪公后裔之所以将堂号命名为“德一”,是缘于《孟子》经典。《孟子·公孙丑下·第二章》曰:“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又因本支全族于明末清初由海州南迁涟水(清安东县)余东沟(亦名嵇屯沟),故朐阳殷氏亦名涟水殷氏。后因维系全支族脉的唯一苏州老谱于1862年的捻军战乱中丢失,致本支居于苏州的先祖代代相传的世系和明初北迁海州的始迁祖名讳成为失考的悬案。清人显祖公(讳高良,作斌主编曾祖)为解决这一悬案,曾以教私塾为名,去今苏州、无锡、镇江、常州等地寻祖根三年,深入到苏南殷氏各支派祠堂,查阅了当时能看到的所有江南殷氏族谱。期间,他虽然也查到好几个线索,并立下遗嘱叫我们后代子孙继续研究,但经作斌主编八年来的反复查证,没有一个世系接口是过硬的。因此作斌主编决定,朐阳殷氏五修谱仍以聪公为一世始记祖,不向上溯源。这样做,虽然有违今天各支派修谱向上溯源的潮流,但可确保世系的真实性。不过显祖公在江南的三年时光也没有白费,正是他得出了朐阳殷氏属于中原陈郡长平殷氏南渡后裔的结论,且手书对联一副以示后人:“传汝南世泽,振长平家声”,落款是“苏州阊门人显祖书”。
在本族中,最值得族人怀念的是二门五世祖松三公(字恒吾)。1989年朐阳四修谱曾误作“松二公”。松三公是明末清初率族众由海州西南乡殷家邨(时属海州板浦盐场)整支南迁涟水余东沟(亦名嵇屯沟)的英雄。从此,朐阳殷氏族人结束了受朱明政权监管长达二百七十余年的“灶户盐丁”生活,重新走上先祖“耕读持家”的道路。松三公逝后,墓基在余东沟庄东北,因墓茔特别高大,得名殷大墩。该处即为朐阳殷氏南迁涟水后的祖茔所在地。余东沟庄位于今涟水县南禄乡老朱圩西约一公里处。这在滨海港殷作成发现的1902年朐阳三修谱手抄本中有明确记载:恒吾公的墓“基在嵇屯沟庄东北。”作斌主编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亲临朐阳殷氏祖茔殷大墩考察。计有主墓两座,小墓若干。两座主墓呈南北分布,高出地面约七米,呈圆盘状,二者相距约二十米,北墓较大,南墓略小。其间,地势明显较高,成连体状。据老年人回忆,清末,北墓高达十米以上,南墓也至少有七、八米高,后因水患,渐低。坟茔塘积水深不见底,终年不干,盛产鱼鳖,传有神龟守护。当地人,虽时有前往垂钓,但无人敢下去捕捉。此墓还有个有趣的传说,流传范围达百里之遥:当地穷人家每逢红白喜事办宴席谢客时,如缺碗碟杯盏,只要晚上去该墓焚香祈祷,至次日黎明前,其处必有足够的成筐碗碟杯盏供应,事毕,如能守诺如数送还,今后还可再借。后有一户,借用大批碗碟杯盏,违诺占有己有,墓主人生气,遂不灵验。前几年,附近的张顾村民,响应政府号召,为扩大耕地面积,将该墓区全部平为农田。作斌主编听族人述及祖茔被平后,曾驱车再临考察。时,分居涟、响、滨、灌四县的朐阳殷氏数千裔孙,本欲上访理论,作斌主编考虑到平坟扩耕是地方政府的富民政策之一,故苦口相劝,风波乃平。2010年6月下旬,附近张姓人,发现主墓(北墓)被盗挖,遂向地方政府举报。市、县文物主管部门当即派员前往现场考察,发现主墓随葬文物已被盗空,只见数枚棺钉散落四周,因此未作深入研究,只嘱托当地派出所立案侦查。案情至今无进展。作斌主编闻讯后,曾于2010年8月17致函淮安市高雪坤市长、淮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保护处、涟水县陈卫京县长、涟水县公安局嵇海婴局长、涟水县文化局负责文物保护的沈绍宏副局长请求关注,市县领导虽也于百忙中派员催查,但至今无果。
松三公,妣贾氏,生五子,另收有守第等两义子按族规未能入谱。五子:长守鼎(字定宇)、次守鼐(字建宇)、三守鼒(字灿宇,夫妇均早亡,无后,止)、四守聘(字帝臣)、五守道(字治臣)。松三公后裔,人口众多,是朐阳殷氏中人口最旺的支脉。你老哥、作际弟和我都是松三公后裔。我是松三公第四个儿子殷守聘的后代,您和作际是松三公第五个儿子殷守道的后代 。
我们这次修谱面临四大编辑难题:
(1)世系图采用什么样式?
(2)每个“在谱成员”的简介怎么与世系图紧密结合?目的是使读者一看到世系图就能立即查到附于图后的图中每个成员的信息简介。
(3)检索谱中成员的“索引”怎么编?目的是要像查字典那样,能快速查到谱中每个成员的信息,因为谱中有好几万人,要达到这个目的,也不是容易的。
(4)如何压缩篇幅也是个大问题。因为谱中列条人员有13237人(男8450,女4787),加上每家中非殷姓配偶和殷姓女儿的夫婿和子女,全谱有近五万人。如果按传统家谱的方式编排,一部谱势必会由很多本“谱册”组成。这样不仅出版印刷成本高(因为我们是下决心申请书号公开出版,不搞私印,不搞非法出版物),而且不易收藏和永久传世保存。我的设想是尽可能搞全一册,绝对不搞多册。
为了解决上述四大编辑难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对谱中每个单条列名成员进行科学编码,否则无法解决快速检索谱中每一个成员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对谱中成员编码,快速检索谱中每一个成员的《索引》就无法编。经研究决定,谱中每个成员的编码由两段组成。其格式如下:
“成员的世次----该成员在同一世中的序号”
例如:始祖聪公的编码为“1-1”,表示聪公是第1世中第1人,
聪公长子潮大公的编码为“2-1”,表示潮大公是第2世中第1人,五世松三公的编码是5-11表示松三公是五世中第11人。如果是女性的在编码后加个“女”字。例如: 我的大姑奶殷佩兰的编码是“13-276女”表示她是13世中第276人,而且是女性。有了每人不同的编码就能够在正文前面编写查找索引。即是说,在完成正文的编辑以后,有了以上成员编码 ,编辑快速检索谱中成员的《索引》就轻而易举了。
【2】科学设计包含成员编码的世系图,并“以世系图中的成员编码为纲”编辑谱中每个成员的简单文字信息简介。
【3】本谱正文部分计划分两大卷,第一部分叫《祖根卷》,尊12世之前的人为祖,尊其配偶为妣。第二部分叫《支派卷》。《祖根卷》已经编好33页,页面为A4大小。现发给作际,打印送大哥审阅。《祖根卷》中的第12世人是本次续谱的依据。全谱第12世祖共有428人,其中除去无后绝支和脱谱待查支以外,在12世祖根中,共有357支可以续谱 ,其中长门潮大公派19支,二门岗二公派305支,三门谷三公派33 支。《支派卷》就是按这357支的顺序来分门派逐支编辑。
现将已经编好的《祖根卷》中的前33页,送大哥审阅,请大哥多提宝贵意见。
祝大哥身体健康
主编 殷作斌 2016-6-18
分享按钮>>湖北何氏|黄石何锡庄惠匾、大冶茅垴何庄祖堂重光庆典仪式隆重举行
>>【覃氏名人楷模】覃光恒-广西大学原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