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家谱源流】殷改汤、商、戴三姓初探

    中华殷氏网 2017年10月12日 殷志良


湖南殷志良,二零一七年九月


一、前言

   殷姓历史久远,早在上古秦汉时期史书典籍记名的殷姓人物就遍布全国东南西北,得姓早、分布广,正常来讲传承几千年后人口必定不少。但事实上当今殷姓人口在中国姓氏排行中只列第一百零四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六。造成这一现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殷姓在中古时期的两晋至隋唐实现中兴以后,入宋人口大减,因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也就是宋宣祖叫作赵弘殷,为避讳,以行政手段强迫殷氏改姓。按照目前史学及姓氏学的研究,主流观点认为殷姓在宋代改姓,主要改汤、商等姓。然而,在具体开展这一研究时,虽然知道这种说法,但是除开殷改汤比较容易找到史籍资料证据外,殷改其他姓氏却鲜见能找到例证。笔者多年来对此亦有关注。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浩瀚的书山之中,笔者觅得几篇古文,找出了殷姓在入宋初期为避讳为改姓汤氏、商氏、戴氏等姓的直接例证。今略作整理,以为异姓同宗之间强化血缘纽带关系、增进文化交流而有所启益,同时也为促进广大殷氏后裔铭记这段辛酸的历史,珍惜爱护自己的族姓。

二、殷改汤例证

   殷姓改汤姓之历史事实,史书、汤姓族谱等多有记载,例证容易查找。且在宋代殷氏改姓过程中,改为汤姓的应当是主流。今暂举一例:

   《旧五代史? 卷一百一十八?世宗纪五》记载:“《宋类苑》云:汤悦,父殷举,唐末有才名。本名崇义,建隆初,避宣祖讳改姓汤。初在吴为舍人,受诏撰扬州《孝先寺碑》,世宗亲往,驻跸此寺,读其文赏叹。及画江议定,后主遣悦入贡,世宗为之加礼。”

三、殷改商例证

   商姓人口比较少,全国不到四十万人,排名第二百四十多位。史学界、姓氏学界均有殷氏改商氏之提法,今笔者从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元好问所著《元遺山集》之第三十九卷中,觅得《曹南商氏千秋录》一文,查得《唐书》立传之人物殷侑→殷羽→殷盈孙这一支姓氏在入宋之初便改姓商氏,并且还出现了商衡等历史著名人物。《曹南商氏千秋录》节录如下:

   “……盖自少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十三世而至汤,十七世而微子代殷,后为偃王,又二十六世。于秦、于两汉、于曹魏、六朝、隋、唐,详见于家牒者。以节度君推世次,系出陈之长平。长平,殷高宗冢在焉。远祖司空侑,《唐史》有传;太和中,再领天平节钺。子羽,举进士,藩府辟召,不至通显。子盈孙,僖宗闻其有礼学,擢为太常博士,终于大理卿,赠吏部尚书。子暄,暄之子处让,处让之子岳。已上失其官号,俱为唐人。岳之子讳怀钦,入五代十年生。周显德三年刘灿榜擢第,终于宋建隆四年朝奉郎、试大理评事、知曹州南华县事。致仕,因家于曹,享年九十四。详见谱谍。盖自司空而后为郓人,南华而后为曹人。避宋宣祖讳,改姓商氏,逮节度君九世矣。……”

四、殷改戴例证

   在宋初,殷氏除改姓汤氏、商氏外,还有改姓戴氏者。笔者从《四库全书?东维子集》之第十五卷中,觅得《元故处士殷君墓碑》一篇,成为以殷改戴之例证。原文录节如下:

   “殷,子姓,以国氏。逮宋,避宣祖讳别族太史为戴氏者,君之先也。及君而宋亡,遂复姓殷氏。讳澄,字公原,华亭人,宋朝请君某之孙、节干君某之子、司法君某之弟也。……”

   结合以上例证,充分表明殷氏在宋代改姓其他姓氏确属历史事实。目前,笔者仅找到以上几例,或许除改姓汤、商、戴三姓以外,还有改为其他姓氏者,这有待于广大殷氏文化爱好者继续深入研究考证。

 

 


分享按钮>>【覃氏网新闻】广西马山古零公益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这样强调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