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镇邦续修家谱

    中华毕氏网 2009年3月4日 毕镇邦


续修谱记
相国庄,因冯道得名。据清乾隆年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崔尔庄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之“滦阳消夏录”载:高祖有诗云:“青史留名字数行,书生终是让侯王,刘光伯墓无寻处,相国夫人各有庄。”考道所居,今曰相国庄,其妻家,今曰夫人庄(前屯)。
冯道,字可道,自号长乐老。公元八八二年(唐僖宗中和二年)生,“少敦厚,好学,善属文”,“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公元九0六年(唐天佑三年)事 燕王刘守光任参军。公元九一三年(后梁太祖乾化三年)守光败亡后,冯道投奔太原监军使张承业,为巡官。公元九二三年,李存勖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以冯道为省郎,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公元九二六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拜端明殿学士,迁兵部侍郎。公元九三六年(后唐清泰三年)契丹立石敬塘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以冯道为首相,后加司徒兼侍中,进鲁国公。公元九四二年(后晋天福七年),石重贵为帝,加冯道为太尉,进封燕国公。公元九四七年(天福十二年),耶律德光即皇位,国号辽,以冯道为太傅。后刘知远建后汉,冯道归汉,封为太师。公元九五0年(后汉乾佑三年),郭威杀后汉隐帝刘承佑,建后周,拜冯道为太师兼中书令。公元九五四年(后周显德元年),冯道四月十七卒,享年七十三岁。被周世宗册赠尚书令,追封瀛王,谥曰“文懿”。冯道历任四朝,在相位二十余年,为人善良,刻苦俭约,“以持重镇俗”,“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为元老”。冯道著有《冯道集》六卷,《河间集》五卷,《诗集》十卷。在其倡议下,由国子监校订的《九经》,后世称为“五代监本”,成为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端,对传播古代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为争夺皇位,假借“靖难”为名,举兵南进。明惠帝朱允炆,派兵北伐“不义之师”,两军交战达四年之久,主战场直隶、山东等地。朱棣攻下南京,又亲率大军北上,俗称“燕王扫北”。沿途肆意杀戮,报复阻挠他南进的地方武装,使冀鲁等地人口骤减,田园荒芜,经济萧条。献县一带首当其冲,丁口几被杀戮殆尽。朱棣帝位稳定之后,于永乐初年定都北京,遂三次下诏,从山东、江西、江苏、山西等地,向京畿地带迁民。永乐二年(一四0四年)我始祖兴公,遵奉朝廷迁大姓实畿辅的诏命,从山东潍县带领族人来到献县东北七十里相国庄。近六百年,我祖先勤恳劳作,发愤读书,“蝇蝇继继,丕丕承承”发展成今天拥有一千五、六百口的大家族,可谓人丁兴旺。
关于毕氏的起源,我带着浓厚的兴趣查阅资料,二下山东做了一些考证。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全世界华人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或“炎黄(炎帝与黄帝)子孙”。在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黄帝的子孙很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氏。
中国的宗法制度很注重长子嫡孙,也就是嫡系子孙,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其他非嫡系子孙不再姓“姬”。
据《说文》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都出自少典氏,这两个部落经过一场坂泉之战(坂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又称涿鹿之战),炎帝败,合并为炎黄部落。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统一了全国。黄帝率领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祖。
后来,黄帝的家族越来越大,他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改为其它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黄帝嫡系子孙(长子、长孙)世世代代仍旧以姬姓相沿袭,直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继承着祖传的姬姓,建立了中国最长王朝——周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间伦常关系以及封建制度。
作为黄帝嫡系子孙的姬氏族人,在中华民族发展过中,为创造华夏文明功绩卓著。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以及召公姬奭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对缔造中华文明,提升中华民族的素质方面贡献很大。

毕姓的始祖,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长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以国为姓,是为毕姓的由来。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当年的毕国,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塬或咸阳塬,在周朝初年, 受王室十分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均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八百七十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一直显赫于世。春秋时代,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后代魏文侯,后来“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当年始祖毕公高后裔的显赫情形。
在春秋时改姓魏的毕姓后裔,仅仅是毕公高的众多子孙中的一支。其余的子孙,虽然以后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三千多年以后的今天。
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结果都一致。《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炕乃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 可以这样说,毕姓源于姬,始于毕国。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汉代则有一支远远地迁徙到山东的东平郡,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相国庄我始祖兴公正是由东平郡所辖的潍县迁来,这就证明相国庄毕氏一族为始祖毕公高之嫡系子孙。
毕氏出人头地,历代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毕升,一介布衣,北宋庆历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士安,北宋时曾任礼部、吏部侍郎,后与寇准同拜平章事(宰相);毕沅,清朝大臣,官至湖广总督,总纂了“续资治通鉴”。东平的毕氏亦是人才济济,三国时在曹魏与创清谈风尚的“傅粉何郎”何晏齐名的名士毕轨、南北朝时一家四代皆为州刺史的毕众敬(其孙毕闻慰曾为北魏沧州刺史)、以及唐代安禄山反叛时,死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等,统统是山东省东平郡人氏。清代大文学家、《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坐馆的馆东南通州知府毕际有,家住东平府所辖淄川县,也是与我潍县毕氏同宗的知名人士。

家之有谱始于汉而盛于唐。两宋以后此学浸微,而衣冠诗礼之家始各自为谱。我始祖兴公自永乐初年迁居以来,家谱之存由来以久。然兵火频仍,谱志几遭遗失,时至今日已所存无几。儿时少不谙事,孤陋寡闻,只听说家谱是一部书。后来又听说还有一种叫挂谱的,将族人按序写在布幛上,到了节日才悬于中堂供后人拜祭。真正见到我们毕氏家谱是当兵转业后的第二年,在老家养病的时候。这就是中华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十六世祖维鋆作序的版本。
按规矩,谱书应二十年一续,怎奈民国七年之后战乱纷繁,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直奉战争、蒋冯阎大战、倭寇入侵、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等,民众生计尚无保证,哪有精力而言他,续谱之事一直拖了下来。全国解放后,进行土地革命,划分阶级成份。一个家族有了地主、富 家之有谱始于汉而盛于唐。两宋以后此学浸微,而衣冠诗礼之家始各自为谱。吾族始祖兴农、中农、贫农之分,加之运动频繁,“三反”、“反右”、“大跃进”、“社教”等接踵而来,大抓阶级斗争,谁还敢轻易叙说家族关系。
  一九六二年,三年自然灾害过后,国家急需稳定,全国在纠正极左的形势下有了一些宽松的气氛,续家谱的问题在农村有些松动。在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泽瀛、炳瑞、炳珂、雪珍、培芬、培蕙、镇国、镇峰四代祖孙一同续修谱事。据家父介绍,当时条件十分简陋,凉炕、油灯、裤带紧勒,坚持四个月初稿始成。可惜,“文化大革命”及以前的“四清”运动,砸碎了“四旧”,也砸碎了几代人的续谱梦,谱稿未及付印即泥牛入海不知所终。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三十五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十几年,大地一片春光,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续修谱事终于摆上了议事日程。一九九八年春,颂如、培谦、玉洪、镇洪、建勋倡议、酝酿续谱事宜,议定各支派自行组织。
  柳木楼支谱由培喜叔组织操办,在镇玲、镇国、镇鸿诸兄协助下,千辛万苦,历时几年,终成谱稿。谱稿由振鸿兄审校。此谱是在民国版基础上增补而成,非一二人之矮见,与毕姓各支派谱稿互证、参阅,互相取长补短。当从者固己从,不从者亦各有见解。知之则叙之,不知则阕之,族属有序,长幼有礼,不敢妄为穿凿附会。
  历史长河汹涌向前,毕氏族人定能代代兴旺。此谱艰难玉成,族人知根源、明伦次、促和睦、扬传统、催奋进为我所愿。
谨遵叔、兄命,是为记。



公元二00三年五月二十日月(癸未年四月二十日)
二十一世孙 毕镇邦 于沧州


分享按钮>>沧州毕氏族谱续修记
>>毕姓源流与迁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