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将军名人录】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陆军少将安东

    中华安氏网 2008年12月6日 安志民录



  【安氏将军名人录】
  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陆军少将安东

  安 东:(公元1918~1966年),四川阆中凉水井(今四川阆中凉水乡)人,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冬由县苏维埃保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九师政治部宣传员、秘书,第二六五团政治处敌工队队长,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机要科机要股股长。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轮训队政治指导员,军委一局一科科长,军委作战部一处副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参谋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参谋处处长,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一二九师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对外联络处处长,总参情报部三局第一副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办公室主任,兼军委办公厅机要秘书处处长,装备计划部副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6年5月21日意外逝世,终年四十八岁。
  1973年,安东的夫人写信给聂荣臻元帅,要求为安东作出恰当结论。聂荣臻当时指示:关于安东同志的非正常死亡问题,建议国防科委党委按中央1972年45号文件指示精神,作出恰当结论,并报军委审批。后经中央军委批准,安东按病故处理。
  注,_安东将军意外逝世:
  1966年5月21日早晨8:00,聂荣臻元帅办公室的电话响起,秘书接了,原来是安东的女儿打来的,她急促的声音:“我爸爸心脏病犯了,快不行了……”当时安东的住所和聂荣臻的家只隔一道墙。聂帅立刻派医生、护士去安东家处理情况,二十分钟后,北京医院派了医护组到安家紧急救治安东少将。又是打强心针,又是人工呼吸,但都无济于事。上午9:40,医护组宣布救治无效,安东逝世。聂帅带着无限伤感离开了家,去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央文革小组”召集的会议。在车上,聂帅和身边工作人员说:“安东年轻啊,身体也不错,前几年知道他得了心脏病,所以,我叫他多休息,他还几次来看过我,谁知道这么快就突然逝世了,可惜啊……”
  就在当晚,情况发生变化。负责安东同志治丧工作的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关事务管理局,派姜严俊向聂帅汇报:验尸结论是安东少将不是死于心脏病,而是死于服用大量“眠尔通”,导致中枢神经深度麻痹而亡。聂帅大惊,连问三次是否准确,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第二天早晨,罗舜初送来验尸的书面材料,证实了姜严俊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当时是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一位掌握着导弹、原子弹等大量国防机密的高级军事干部,突然意外死亡,引起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中央军委决定进行调查,主要是查清他是否自杀。这时,康生把目光投向了这个案子,他提出此人很可能是特务,有特殊政治背景等。公安部和国防科委,联合把此案定为绝密案件。后来国防科委机关,出现了批判安东不突出政治、反对毛泽东思想的大字报,说他是畏罪自杀身亡,一时间,流言充斥国防科委大院。9月12日,聂帅听取国防科委关于安东案件的汇报时说:“说安东不突出政治,我相信。说他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我不信,我看不是事实!”
  后来,由于没有确切证据,对安东案件的调查暂时搁浅……直至七年后的1973年,安东的夫人李树坚,给聂帅写信要求对安东作出结论,聂帅给国防科委党委写信,建议他们按照中共中央第四十五号文件精神,作出正确结论,国防科委党委会,在报请中共中央军委审批后,正式发出文件:安东同志没有任何问题!

 
【安氏族人健康长寿秘诀】【安氏族人健康长寿秘诀】【安氏族人健康长寿秘诀】【安氏族人健康长寿秘诀】

  【安氏族人健康长寿秘诀】

                益寿篇 ---- 情志致病与七情太过 
  情志致病与七情太过
  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中医科学理论认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金匮要略方论》),即六淫、七情、饮食劳伤。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邪毒侵入人体而引发的疾病;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所伤所引起的疾病;饮食劳伤,是指饮食不节,起居不慎等引起的病变。以上说明,情志是引起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为何情志能产生疾病呢?
  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或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对任何人、事、物,都不是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的,而总是表现出某种相应的情感,如高兴或悲伤、喜爱或厌恶、愉快或忧愁、振奋或恐惧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或心情,在正常范围内,对健康影响不大,也不会引起什么病变。《黄帝内经》里说:“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意思是说,一个人有时高兴、喜笑,有时发怒、有时忧愁、有时悲伤,好像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有时候下雨、有时候干燥一样,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内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太过,则能导致人发生多种疾病。
  喜,是指狂喜。旧时有所谓“四喜”:十年久旱逢甘露,千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捐生金榜题名时”。这种突然的狂喜,可导致“气缓”,即心气涣散,血运无力而瘀滞,便出现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等一类病症。成语“得意忘形”,即能说明由于大喜而神不藏,不能控制形体活动。清代医学家喻昌写的《寓意草》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昔有新贵人,马上扬扬得意,未及回寓,一笑而逝。”《岳书传》中牛皋因打败了完颜兀术,兴奋过度,大笑三声,气不得续,当即倒地身亡。可见过喜对人体健康不利。有一个患急性心肌梗塞的女病人,经过住院治疗,病情已经好转。出院的那一天,她突然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儿从外地赶来接她,兴奋过度而倒在地上死了。这些例子皆说明,暴喜、大喜、狂喜同样不利于健康。
  忧,是指忧愁、苦闷、担心。表现在情绪上,失去欢乐,悲伤恸哭,气怯神弱。轻者,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少言少语,忧郁寡欢,意志消沉,独坐叹息;重者,难以入眠、精神萎颓或紧张,心中烦躁,并会导致咳喘、噎逆、呕吐、食呆、失眠、便秘、阳痿、癫痫等症,甚至诱发癌症或其他疑难重症。俗话说:“多愁多病,越忧越病”,“忧愁烦恼,使人易老”、“愁一愁、白了头”。事实上正是如此,东周伍子胥,因无计闯过昭关,一夜之间愁白满头青发;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才华出众,但由于遭到打击,长期被贬,沉闷、忧郁的贬谪生活,把柳宗元折磨得形容憔悴,体质虚弱,得了毒疮又患霍乱,47岁就含恨长逝了。
  怒,是指暴怒或怒气太盛。它是由于某种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逐渐加深紧张状态,终于发怒。可表现为暴跳如雷、拍桌大骂、拳打脚踢、伤杀人畜、毁坏器物。轻者会肝气郁滞,食欲减退;重者便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抖,甚至昏厥死亡。《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位“文武筹略,雄姿英发…的将才,但好生气发怒,被诸葛亮“三气”之下,大怒不止而死。当然,若是轻度的发怒,有利于压抑情绪的抒发,有益于健康。
  思,是指集中精神考虑问题,但思虑过度也会导致多种病症。其中最易伤脾,脾胃运化失职,则食欲大减,饮食不化,故中医有“思虑伤脾”之说。据《吕氏春秋》记载,齐闵王因为思虑过度,损伤了脾胃功能,以致积食内停,久治不愈,后经文挚用激怒的方法,令其吐出胃中积食而告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大脑高度紧张的知识分子,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病,这和中医学的“思虑损伤心脾”的理论是一致的。   悲,是指悲伤、悲痛、悲哀。如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或者是失恋;或者是丢失了心爱的珍贵物品,或者是遭劫受灾,等等,都会感到非常难过和伤心,伤心到极点便会变成沮丧和绝望。总之,悲的产生与失去所追求、所盼望的事物和目的有关;悲哀的程度与失去的事物的价值有关。若悲哀太甚,可致心肺郁结,意志消沉。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悲则气消。”悲痛欲绝,还能引起昏厥或突然死亡,容易悲伤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或别的疑难重症。
  惊,是指突然遇到意外、非常事变,心理上骤然紧张。如耳闻巨响、目睹怪物、夜做噩梦等都会受惊。受惊后可表现为颜面失色、神飞魂荡、目瞪口呆、冷汗渗出,肢体运动失灵,或手中持物失落,重则惊叫,神昏僵仆,二便失禁,常谓如:“惊弓之乌”。几乎谁都有这样的体验,惊慌时会感到心脏怦怦乱跳,这是由于情绪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的缘故。血压升高,也是最常见的表现,有人特制了一张靠背椅,一按电钮,椅背便立刻向后倾。让受试者紧靠椅背而坐,并测量血压;随后突然按动电钮,椅背立刻倒下,这人突然受惊,血压便骤然上升。科学试验表明,由惊恐所致血压升高,大多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其机理是心脏搏出的血量增加。
  恐,是指恐惧不安、心中害怕、精神过分紧张。例如临深渊、履薄冰、人将捕之等。严重者亦可导致神昏、二便失禁。中医认为,恐惧过度则消耗肾气,使精气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调而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严重的会发生精神错乱,癫病或疼厥。恐与惊密切相关,略有不同,多先有惊而继则生恐,故常惊恐并提。然惊多自外来,恐常由内生。
  综上所述,七情太过可致病。太过,主要指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如狂喜、盛怒、骤惊、大恐等突发性激烈情绪,往往很快致病伤人;另一种情况是七情持续时间太长、过久,也会伤人致病,如久悲、过于思虑、时常处于不良的心境,皆可积而成病。
  中医养生话“七情”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情志伤肝 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 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 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疾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年老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喜伤心的病例。
  情志伤脾胃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情志伤肺 忧和悲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咳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消化功能严重干扰之症。《红楼梦》中,多愁善感、悲忧伤身的林黛玉,就是很好的证明。
  情志伤肾 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其可致人于死亡。在生活中,通过惊恐的语言暗示,而把人真的吓死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
  “虚者风烛,百疾易攻”,过激的情志,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充满在生活之中。方法是: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事情。事情过后,不要把它长期放在心上,以自寻苦恼。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另外,平日增加各种有益心身健康的兴趣,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证脏俯安泰,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情志异常 易生溃疡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愤怒、悲伤、极度忧虑的时候,纵然是山珍海味,也难以下咽;在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的时候,即使粗茶淡饭,也会胃口大开,胜似美味佳肴。医学专家们为了观察这个问题,在胃造瘘手术的患者身上进行了实验,发现精神愉快时,胃黏膜血管充盈,胃壁运动和消化液分泌增加;痛苦、悲伤和失望时,胃壁黏膜苍白,胃肠功能降低;长时间的情绪激动或愤怒可使胃酸分泌持续增高,造成胃黏膜损伤或糜烂。
  情志护理
  情志致病的特点
  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或与他人接触过程中,对任何人、事、物都不是无动于衷,而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情感。例如,喜爱和厌恶,高兴或悲伤,愉快或忧愁,振奋或恐惧等。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雨后青山分外明。”人在高兴的时候,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感到称心如意,精神百倍;而在悲哀之时,会感到一切无望,心灰意乱,认为周围事物都死气沉沉,甚至伤心坠泪或绝望。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情和情绪亦称为“七情”。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则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情志致病,主要是引起五脏气机失调的病证。如《灵枢··寿夭刚柔》所说:“忧恐愤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
  所以七情致病一般有以下特点:
  1、情志致病损伤五脏
  《医学正传》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故七情太过则伤伤五脏……。”说明情志变动可以损伤内脏,其中首先是心,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精神之所舍。另外,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又有不同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喜伤心,忧伤肺,怒作肝,思伤脾,恐伤肾,”但一般说,情志伤脏,常以心、肝、脾三脏的症状多见。
   2、情志变动影响气机
  《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说明不同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所以导致的症状亦各异。
  反之,内脏变化也可引起精神情志的变化,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怒,并于脾则是思,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灵枢·本神》中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所以,当患病后,不论急性病还是慢性病,都可导致精神情志的变化,而情志变动反过来又可导致脏腑功能进一步紊乱。
  可见,精神与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的关系。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中说的:“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凡激怒、忧郁、焦虑,特别是对自己所患“不治之症”的恐惧忧虑心理,往往能促使或加速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反之,保持开朗乐观的思想情绪,对战胜自己疾病充满信心和意志顽强的人,将有利抗邪能力的提高,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说明情志护理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情志护理的原则和方法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情志致病和对疾病的影响,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说:“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医宗必读》强调:“境缘不偶,营救未遂,深情牵挂,良药难医。”故历代医家主张:“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凡心之病当须用心药治才能见效。
  所谓情志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顾虑和烦恼,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病人痛苦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以及由些产生的种种躯体症状,使病人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
  1、热情诚恳、全面照顾
  人在患病后,常有恐惧、紧张、苦闷、悲哀等不良情绪,迫切需要新人或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病人的病痛。除自己的语言、态度外,还应重视病室环境和病人周围的人和事,全面进行照顾。如主动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和同病室的病友;安置优雅舒适的病室等,使病员感到如同家里一样温暖、亲切和舒适,能很快安下心来接受治疗和护理。
  某些对治疗缺乏信心而终日忧心重重的病员,可安置与性格开朗,对治疗充满信心的或治疗效果理想的病员在一起,以相互开导、启发和影响,可去忧解烦,增强其信心。
  2、因人而异,做到有的放矢
  病人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各人的性格、年龄、爱好、生活习惯、经济情况和病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护理。
  (1)新入院病人,由于环境陌生和生活不习惯,心情多显紧张或有忧虑,担心自己的病、工作或学习,对治疗有恐惧感。护理人员应主动介绍有关情况,帮助解决其疑虑和困难。
   (2)危重病人,病情急、痛苦大,多缺乏思想准备,而产生悲观和忧伤,尤须耐心安慰和开导。讲清情志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和利弊,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3)慢性病或生活失去自理的病人,精神上压力大,考虑生活、工作和预后。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做好生活护理,实事求是地讲解疾病治疗的难易和规律,也可请治疗效果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对住院时间长而思念新人的病人,尽可能请家人多来探视,以解思念之情。有条件亦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以丰富生活内容和怡情悦志。
  (4)对易发怒生气的病人,更应耐心,注意态度和语气,待其情绪安定后慢慢进行劝导安慰。
  3、正确运用开导法
  开导法,就是通过正面说理,使病人了解自己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情况,使其引起注意和重视。
   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语言是一种非常实际而又十分广泛的信号。语言的刺激比其它任何刺激要严重得多。尤其是医护人员的语言对病人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内经》中的语言开导法,包括解释、鼓励、安慰、保证等内容。《灵枢·师传》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待,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所谓告之以其败,是指向病人指出产病逝危害,使病人重视疾病认真对待之,如不及时治疗,就会贻误病情;所谓语之以其善,是指要求病人与医者很好配合,告诉其疾病的可愈性,只要遵照医嘱服药,病是可以治愈的;所谓导之以其所便,则指告诉病人如何进行治疗和调护的具体措施,懂得自我调养的方法;至于开之以其所苦,是解除病人消极的情绪,给以一定承诺、保证,以减轻病人心理上的压力。
  以上开导法,可运用于情志护理实践。通过开导法的运用,可解除病人不良的情绪,从而使病人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条达,气血调和,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早愈。
  4、关于"五志过极"
  中医还有关于"五志过极","以其胜治之"的情志治疗方法,即"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在护理上也可适当用之。

秋雨送凉护胃首当其冲
情志护理对中风患者的影响 论中医的自然观与情志疾病
“多事之秋”的情志养生法 情志疗法理论与实践探析
情志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情志养生
110例中风后遗症的情志护理 怯 性情舒畅,精神愉快
自拟镇惊安神养心汤治疗小儿情志相关性疾病举隅
经前期浮肿的中医辨治 甲亢 乳腺癌术后中医分期辨证治疗
谈孔明三气周瑜 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中医情志疗法
保健:“多事之秋”如何养生? 肥胖与人的情志变化有关吗?
一些细节使你丧失性功能! “七情”内伤可致癌
“不语”为主诉小儿情志病2例 情志致病 养胎护胎有讲究
情志相胜疗法与森田疗法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情志护理 情志致病亦治病 第五章.第一节 情志变化
偏瘫要重视早期康复 不吃药调治抑郁症
小儿情志变化与肝脾失调关系刍议
养生之情志调摄篇 中医养生之情志保健
传统医学:中医养生话七情! 中医情志护理教学方法探析
逍遥散加减治疗功能性发音障碍1例
心理平衡 情志养生 春季养生以肝为先
乳腺癌的预防与治疗 情志致病与七情太过
经期保健应注意 情志护理 调节情志有助于走出亚健康
浅述情志失调与消渴病 情志的心理治疗及护理
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理辨证护理
  www.jkzxw.com 安志民录


分享按钮>>悬赏2500元查询朐阳殷氏始祖殷聪直系先祖的启事
>>官氏当代名人——官梦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