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宗亲会名录】安氏宗亲会天津分会会长安中利

    中华安氏网 2008年12月8日 安氏宗亲会



  【安氏宗亲会名录】世界华人安氏宗亲会天津分会会长安中利
  世界华人安氏宗亲会

  安中利 天津市安氏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天津市安氏蜂业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国共产党十八烈士之首安幸生烈士的故居,天津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天津市北辰区中河头村。其中安姓占60%之多。董事长安中利先生为本公司创始人。
  本公司系集养蜂生产、蜂产品加工、经营为一体的专业公司具有30多年的养殖、生产历史,是天津市蜂产品协会理事单位,既是天津市蜂产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又是天津市蜂产品行业首家通过药监局药品许可生产认证企业,也是天津市蜂产品行业首家通过QS认证企业。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聚集了一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人员,拥有多条国内外一流的生产流水线和先进的检测设备,下属上百家会员养蜂场遍布全国各地,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的新鲜、纯正。公司为制药、食品、饮料、日用化工等行业提供各种优质的原料用蜂产品,天津市场占有率达95%,现为天津达仁堂、乐仁堂等全国重点中药企业的药品辅料供应商。公司所生产的“安氏”系列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产品以其纯正的质量、低廉的价格、丰富的花色品种及其优质的服务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与信赖。
  安氏蜂业
  天津市安氏蜂业有限公司坐落于天津北辰区上河头镇安氏工业园,此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天津市安氏蜂业有限公司系集养蜂生产、蜂产品加工经营为一体的专业公司,具有三十多年的养殖、生产历史,其下属上百家会员养蜂场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的新鲜、纯正。本公司的“安氏”系列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液等产品以其纯真的质量、低廉的价格、丰富的花色品种及其优质的服务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与信赖,已成为天津市场上的名牌产品。
  地理位置:天津北辰区上河头镇安氏工业园
  邮编:300401
  电话:022-26954660
  传真:022-26950700
  手机:13312053638
  电子邮件:anshi@vip.163.com


【安氏族人健康长寿秘诀】【安氏族人健康长寿秘诀】【安氏族人健康长寿秘诀】【安氏族人健康长寿秘诀】

  【安氏族人健康长寿秘诀】
                    丙型肝炎的防治            
  丙型肝炎临床表现特征     
  ①丙型肝炎病的潜伏期,约为2-26周,平均7.4周。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为7-33天,平均19天。
  ②丙肝较乙肝为轻,多为亚临床无黄疸型,转氨酶峰值较低,大多数患者不易被发现。
  ③丙肝常见单项转氨酶(ALT)升高,且长期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
  ④短潜伏期丙肝,病情较重,症状突出,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成慢性。
  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慢性化。据观察研究,约40%-50%发展成为慢性肝炎,25%发展成为肝硬化,余为自限性经过;从HCV发展成慢性肝炎,平均约为10年,肝硬化平均约20年,少数患者恶变成为原发性肝细胞癌需30年。
  ⑥虽然一般丙型肝炎经过较轻,但亦可见急性丙型肝炎暴发型与亚急性经过,或慢性迟发性肝功衰竭等严重表现,而丙型暴发肝炎时,与乙型肝炎不同,HCV仍处于高度复制状态。
                          (来源:人民网)

         86%的丙肝患者却染病不知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公布的报告显示,丙肝是全世界导致死亡的十大感染性疾病之一,但86%的丙肝患者,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庄辉教授呼吁:丙型肝炎,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和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积极防治丙肝;有可能感染丙肝的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曾接受过输血、血制品和器官移植、静脉内注射毒品、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与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日用品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慢性丙肝,是一种严重的进展性疾病,我国目前有4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远远高于约65万的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病人数,而且与仅5%—10%的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的慢性化率相比,感染丙肝病毒后,约50%-85%的患者,将演变为慢性丙肝。庄辉院士表示:正是因为丙肝是一种没有疫苗的、传染性广泛的、慢性化率极高的、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病毒性肝炎,所以,无论从疾病对患者健康的危害,还是对国家和个人造成的经济负担来考虑,丙肝都是一个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多数丙肝患者,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大部分病人直到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时,才发现自己患有丙肝。针对这种染病不自知的现状,庄辉院士介绍:“日前,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办事处和15个欧洲国家的肝病患者协会及相关医学会,共同开展了主题为‘行动起来、排查肝炎’的‘世界肝炎认知日’活动,以提高公众对肝病的意识,推动潜在高危人群接受筛查,呼吁各国政府等相关方,将丙肝防治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从而,最终有效控制肝炎疾病的全球性蔓延。”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的新发丙肝病人数,已从2003年的2万多人,发展为2005年的近6万人,逐年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由于目前丙肝检测,没有列入常规检查项目,我国也缺乏对高危人群的有效筛查机制,因此,不少丙肝患者,不能被及时发现并接受治疗,进而导致传染源的进一步扩大。                     (来源:新华网)
           警惕"沉默"的丙肝    

  “这是一种难发现但却不难治疗的肝炎,只要接受规范疗法,60%以上的患者能彻底治愈。但问题是现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这种病毒,直到肝功能受到了不可逆转的损害时才就医,一切也就太晚了。”日前,在广州举行的肝病论坛上,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长唐小平和记者,谈到目前大多数人对丙肝缺乏足够认识时,一脸焦虑。
  患丙肝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乙肝
  张小姐最近怀孕了,在孕期检查中却被发现转氨酶高达80u/l(正常<40u/l)。拿着检查结果,张小姐一头雾水,自己几个月前在单位才查过乙肝,一切都正常啊?最后,有人建议她检查一下丙肝。结果,张小姐的丙肝病毒抗体及丙肝病毒核糖核酸均为阳性,表明张小姐确实患了丙肝。对此,张小姐倍感冤枉:“怎么这么多年来,我一点症状都没有呢?”
  据了解,丙肝虽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很陌生,但其实丙肝病毒携带者,在我国正常人群众的比例,已达到3%,全国目前大概有4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其感染人数仅次于乙肝。
  丙肝发病率提高很多
  据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州市肝病医院)院长唐小平介绍,感染丙肝后,绝大多数患者会像张小姐一样,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但这并不阻碍丙肝病毒在体内慢慢对肝脏造成侵害。唐小平说,丙型肝炎感染后,会呈现慢性演变过程,80%的患者会成为慢性肝炎,最后约有25%的人,会发展为肝硬化,其中一部分,更会演变成肝癌。据调查,目前我国死于丙肝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的病人,是20年前的2~3倍,而在世界范围内,丙肝更是肝脏相关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在目前的常规体检中,是没有丙肝检查的,所以,很多人在查了没有乙肝之后,就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但在他接诊的部分肝硬化甚至肝癌病人中,追溯病史,就发现很多人曾感染过丙肝。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在感染丙肝病毒后,和感染艾滋病病毒有点相似,就是都会出现“空窗期”,也就是说,在有高危行为后的第一二天去验血,可能会因为体内的病毒量还很低,而得出“阴性”的结果,但这并不代表“没事”,可能是病毒量还太低而查不到,稳妥的做法是,3个月后再检查一次。
  不洁内窥镜手术也可能惹来丙肝
  对于丙肝的感染途径,绝大多数人都只知道输血和性行为可以传播丙肝,但实际上,所有侵入性的医学操作,例如胃镜检查、未经严格消毒的针灸治疗、牙科操作、内窥镜手术,以及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的文身、文眉、穿耳孔等皮肤黏膜损伤性操作,均可能传染丙肝病毒。不仅如此,一些人以为酒精消毒就能杀灭丙肝病毒,其实不然,只有高温和高压,才能彻底消灭这种病毒。 

                患丙肝不宜吃太饱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系小池和彦教授近日宣布,他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经动物实验发现,丙型肝炎患者,易患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因体内无法有效合成能使血糖值降低的胰岛素而发病。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技术培育出一种实验鼠,这种实验鼠,能在肝脏中合成制作丙肝病毒的蛋白质。给这种实验鼠注射胰岛素,然后将它同正常实验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注射胰岛素1小时后,正常实验鼠的血糖值比注射前下降了70%,而转基因实验鼠的血糖值,只下降了52%。给转基因实验鼠喂食高热量食物后,转基因实验鼠发生肥胖,并患了糖尿病,而正常实验鼠,虽然吃高热量食物,但并不患糖尿病。
  小池教授说,肝脏异常是引发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因此,丙肝患者,要特别注意不要吃得过饱,以免身体发胖而导致糖尿病。    (来源:肝病网)

        1994年前输血者都应该查丙肝     

  中国疾控中心,最近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现的丙肝病人数,已从2003年的2万多人,上升为2005年的近6万人。传染病专家昨天呼吁,1994年前输过血的人,都应该做丙肝检查。
  解放军302医院肝病科主任张鸿飞教授昨天说,在302医院临床收治的肝炎病人中,丙肝病人逐年呈增长趋势,且其中80%来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的丙肝患者,都因忽视病情或病急乱投医,已发展为肝硬化或肝腹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肝病领域知名专家徐道振教授呼吁,曾因为手术、分娩或外伤而输血,尤其是在1994年前输过血的人,都应该关注丙肝,并去专业医院接受丙肝抗体检查。
  目前在中国,丙肝尚没有被列入常规体检,加上患丙肝最初几年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虽然目前丙肝年发现率成倍升高,但值得警惕的是,还有很多丙肝患者仍未被发现,耽误了治疗时机。
                         (来源:北京青年报)

                 什么是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
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它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亚于乙型肝炎。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
  预防丙肝的措施,筛选献血员是重要一环,凡血中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均不能作为献血员。 (来源:39.net)

               为美“文身”染上丙肝!

  专家提醒说“三类人”易染丙肝病
  一位身材健美的舞蹈演员,为了追求形象更“酷”,专门找了一家美容院文身,谁知道三个月后,出现乏力及食欲不振,到医院检查发现,转氨酶上升到100多(正常值为35至40左右)后,来检测丙肝抗体,确诊是患上丙肝,必须用药正规治疗一年,才能治愈。小伙子后悔极了,早知道,我就不搞这些。
  远在汕头市一对夫妻,为了补身体,经常一起注射白蛋白,后来出现肝功能异常,最后也被确诊为患上丙肝,而且,罪魁祸首十有八九就是白蛋白的质量不合格。
  这些一个个真实故事,都是发生在中山三院传染病科主任高志良教授门诊的。高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在医院发现的丙肝患者,有三类人能明确获知染病原因:一类是,由于输血或血液制品不合格染病(包括因肾衰竭进行肾透析);第二类是,吸毒者之间互用针管交叉传染;第三类是,由于进行针灸或纹身、理发时剃须割破皮肤等等,所染上的。由于丙肝染病后,大多数人症状不明显,半年后,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会转为慢性丙肝,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经济负担。而此病,又必须通过丙肝抗体检测才能诊断,常规体检一般没有这一项检查,因此,很多丙肝病人,至今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患上丙肝。
  据介绍,一般来说,被丙肝病毒感染后,潜伏期约一个月到一年不等,输血后约一个月左右可能发病,而通过其它途径,可能会在3个月至一年的时间内发病,广东省为乙肝高发地区,对乙肝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其他肝病。但是,同样为病毒性肝炎的丙型肝炎,却鲜为人知。
  高教授提醒说,不久前,在广东省近百家医院,开展丙肝筛查活动,只要有过输血史的人(特别是1992年以前)以及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等高危因素的人,应尽快到医院进行丙肝抗体的检测。若检测结果呈阳性,病人可到南方医院、中山三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和深圳东湖医院等,具有感染专科的重点医院,进行确诊。
  目前,大医院一般设有丙肝检测,只需要花费48.7元,做一个丙肝抗体(IgG)发现是阳性,而且又胖,有转氨酶异常的,基本上能够确诊是丙型肝炎。

               预防丙肝一席谈

  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病因,也是我国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因。全球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约为3%,即感染人群约有1亿7千万。在美国,有1.8%~2%的人口(约4百万人),抗-HCV阳性。我国人群中,抗-HCV阳性率,约为1%~3%,因此,估计我国的抗-HCV阳性人群,约有3千万。抗-HCV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有增加趋势,每10岁约增加0.3%~1.0%,30~40岁年龄段,抗-HCV阳性率最高。丙肝的主要临床特点是,在感染后极易慢性化,约75%~80%的急性丙肝患者,转为慢性感染,其中大多数人,发展为慢性肝炎。据估计,经过10~20年的慢性病程后,至少20%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据日本和美国对输血后丙肝患者,随访10~29年,发现35.1%~51%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10.6%~23.4%的患者,发展为肝癌,死于肝病的占15.3%。
  慢性丙肝的重要临床特点之一,是感染后症状轻,进展速度慢,肝功能指标多为正常或轻度异常,不易被患者或医生发现,因而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隐匿的、未被诊断的慢性丙肝人群,也形成了一个极具危险性的、隐匿的传染源。
                       解疑答惑,请进肝病论坛>>

                丙型肝炎是怎么感染上的?

  丙型肝炎,主要是经过以下四种方式,经血或血制品传播的:
  (1)经血传播:国外报告输IX因子或纤维蛋白原,可发生丙型肝炎,在输血后肝炎中,丙肝占95%以上;我国曾因在单采血浆回输红细胞过程中,血液交叉污染而造成丙型肝炎暴发;我国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中,约53%HCVRNA阳性。输血量越大,感染机会越多,输入IIU、2~3IU、6—15IU血液者,丙型肝炎发病率,依次为6.9%,10.3%,12%。
  (2)性接触传播:国内外多数报告认为,性接触是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在性病病人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者(抗-HCV阳性),美国为23%,沙特阿拉伯为15.1%。我国辽宁省为9.4%(15/159例),对照组仅1.3%(2/150)。上海报告,HCV感染者配偶(未采取措施),阳性率为12.6%,高于家庭其他成员。
  (3)母婴传播:丙型肝炎,可以经母婴传播,但多数人认为,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率(7.7~15.4%),明显低于乙型肝炎(70%一90%)。
  (4)其他途径:尚有15%一30%散发性丙型肝炎,无经血或肠道外暴露史,是否有其他传播途径,如日常生活接触病人的血液,就不可避免感染上丙型肝炎。
                       解疑答惑,请进肝病论坛>>

               丙种球蛋白能预防丙肝吗

  我们知道,病毒性疾病的彻底消灭,主要依赖于有效的预防。目前的主要预防方法有两种,一是疫苗的应用,称为主动免疫,二是特异性高效价的丙种球蛋白等,称为被动免疫。一般来说,前者作用产生慢,但比较持久;而后者作用产生快,但不持久,多作为紧急情况下的救急措施。目前,丙型肝炎的疫苗在积极研制中,但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供使用。目前尚没有针对丙型肝炎的高效价的免疫球蛋白,普通丙种球蛋白也不能预防丙型肝炎。此外,应用丙种区球蛋白时,还要注意丙型肝炎的可能性。
                       解疑答惑,请进肝病论坛>>
                   丙肝悄悄害你没商量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丙型肝炎的感染率为3%,估计约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每年新发现丙型肝炎病例3.5万例,丙肝是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后期肝病的最主要死因。在我国,一般人群丙肝病毒感染率为3.2%,丙型肝炎患者约4000万。但由于该病症状比较隐蔽,以至于很多患者,染病许久都没有发现,等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时,却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怪病突袭林先生
  38岁的林先生,家住中牟县某乡政府家属院,身体一直都很硬朗,但最近一段时间,他却经常感觉到乏力、精神不振,有时还伴有低烧的现象。家人开始以为他患了慢性肝炎,但是,到附近的卫生院检查后却发现,林先生的肝功能一切正常,以至于医生也不敢轻易下结论,不知他究竟患了什么病。
  鉴于这种情况,林先生便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郑州,找了一家医院有名的肝病专科求医,医生给他进行了详细的抗体检查,结果发现,林先生的所有症状,都是由于丙肝引起的,而导致丙肝的罪魁祸首,是3年前的一次意外输血。终于找到病因了,林先生似乎可以把心放下来了,可平日里听说的乙肝、甲肝都挺多,那这丙肝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
  丙肝究竟是啥病
  据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尚佳介绍,丙肝属于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虽然目前我国有3000多万名丙肝患者,但平日里能够真正发现的患者,却并不多见,其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该病的隐匿性比较强。尚佳进一步介绍说,由于乙肝、甲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比较多见,所以,这两种病大家也都比较了解,但对丙肝的认识却还比较有限。同时,丙肝的检查费较贵,技术含量也较高,很多基层医院也都不具备诊断和治疗的条件,这也限制了对基层群众的必要普查。更重要的是,丙肝病情非常隐蔽,很多患者即使已经染病,也很少有明显的转氨酶升高及乏力症状出现,个别患者的病情,甚至能隐匿20年后才突然发作,但这时多数都已经发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了。
  丙肝隐匿性较强
  既然这种病的隐匿性那么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怎样及时发现它呢?尚佳颇有些无奈地介绍说,丙肝病程进展非常缓慢,这也是其临床症状比较隐蔽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同乙肝相比,丙肝更容易转化为肝硬化或者肝癌。
  在此特别提醒肝功能异常者、转氨酶不明原因升高者、密切接触者中有确诊的丙肝患者、长期血液透析或经常有某些医疗行为,如输液打针而又不是在正规医院进行的人,属于高危人群,应该去做丙肝检测。丙肝测定也很简单,主要是查丙肝抗体,如呈阳性,再进一步进行核酸检测,从而最后确诊。值得庆幸的是,丙肝一般要比乙肝治疗效果好、速度快。临床表明,通过规范的治疗,丙肝甚至可以完全治愈。省会几家医院,一般都是应用长效干扰素,如派罗欣加抗病毒口服药,如利巴韦林等,逐步进行治疗的,通过正规的治疗,丙肝患者的治愈率能达93%以上。
  自我保护防感染
  尚佳告诉记者,丙肝最主要的发病因素和传播途径,是血液以及各类血制品,根据其具体临床特征,尚佳建议:首先,有过输血史、文身史、打耳钉史、拔牙史或者吸毒史的人,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丙肝抗体,从而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感染了丙肝,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以避免出现肝硬化或者肝癌。再者,丙肝疫苗目前尚未问世。因此,我们也不可能像预防乙肝那样,通过注射疫苗产生抗体,进行事先预防。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就更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要尽量减少输血的次数,并尽量不文身、不扎耳洞从而尽可能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如果确实有此需要的话,也要到正规机构接受服务。最后,大家还要注意,别与他人混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因为,这样也极有可能通过血液传播导致感染。
                        (来源:东方今报)

                丙肝患者维持治疗对它无影响

  大多数静脉注射药物成瘾者IDUs 都感染了HCV,这些人通常需要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资料提示,美沙酮可能抑制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Sulkowski等研究评价了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慢性丙肝患者,同时接受派罗欣抗HCV治疗时,美沙酮与派罗欣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PD)及其相互作用情况。
  共有24例患者入组。派罗欣180 μg/次,1/w单次和多次给药之后评估其PD和PK。派罗欣对美沙酮的PK影响通过派罗欣多剂量给药前后,美沙酮PK的变化进行评价。 派罗欣的PD通过测定,血清2′5′-OAS活性和HCV动力学来评价。
  结果表明,派罗欣PK在给药第1周和第4周时,与没有接受MMT的CHC患者的情况相似。美沙酮PK的基线水平,与派罗欣治疗4周后情况也相似。单剂量给药后,派罗欣诱导2'5'-OAS 活性,与健康者中所观察到的相似。在派罗欣治疗4周后,12例 60%有病毒应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肌痛、发热、疲劳和食欲缺乏,大多数为轻度或中度。未观察到阿片戒断症状出现,在研究期间,也没有患者需要调整派罗欣或美沙酮的剂量。
  研究结果提示,接受MMT的CHC患者,派罗欣单药治疗有较好的耐受性。MMT并不影响派罗欣的抗病毒活性。
                      解疑答惑,请进肝病论坛>> 

               丙肝何时需要干扰素再治疗

  丙型肝炎,是一种治疗比较棘手的疾病,虽然干扰素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临床上常有反复现象。停止干扰素治疗后不久,病毒指标又恢复阳性,转氨酶又再次升高。有些患者很苦恼,甚至丧失信心,而有的患者则认为干扰素无效,盲目相信庸医的神话,从而放弃抗病毒治疗。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那么,对于复发者应该怎么再治疗? 从临床经验上总结出几种方法:
  ①更换另一种亚型的干扰素:不同的干扰素存在不同的抗原性,因此,换用不同的类型,可望能避免因抗干扰素产生所致的疗效降低。再使用另一种干扰素,一般认为复发时再治疗有益,以3百万单位、每周3次、共12个月为佳。
  ②加大干扰素的治疗剂量:可从3百万单位改成5百万单位,每周3次,连续使用62个月。
  ③联合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例如加用病毒唑,可使血清ALT水平及HCV桼NA滴度显著下降。
  ④去铁疗法:慢性丙型肝炎,对干扰素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受肝内储存铁的影响。如果采取去铁疗法,可增加治疗效果。
  有人认为,对无反应患者不需再治疗。从他们自己的临床资料统计,再采用同样剂量及同样疗程,结果治疗反应率仅为16%,组织学上看,再治疗结束后,组织学无明显改善。所以,认为对无反应者再用干扰素治疗作用不大。但我们反对这种意见,因为,即使经过干扰素再治疗,虽然病毒指标可能不一定阴转,但肝纤维化指标则肯定好转,换句话说,使用干扰素治疗后,肝硬化的发生率较不使用者明显减少。
                     解疑答惑,请进肝病论坛>>

               乙肝新药能治丙肝吗
           长效干扰素乙丙都治 核苷类药物只抗乙肝

  王女士患丙型肝炎3年了,曾经在医院打过两个疗程的干扰素。她知道,干扰素是抗病毒药物,既能治疗乙型肝炎,也能治疗丙型肝炎。
  前不久,她听说拉米夫定治疗乙肝效果不错,而且不用打针,于是要求医生也给自己开这种药。但医生告诉她,这种药只能用于乙肝治疗。事实上,抗乙肝病毒的药,并不都能用来治丙肝。
  乙肝丙肝都要抗病毒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成军教授告诉记者,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关键是抗病毒,丙型肝炎也不例外。
  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后,丙肝病毒复制会减少,肝脏的炎症将逐步得到控制,转氨酶恢复正常。并且,丙肝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丙型肝炎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核苷类药不能治丙肝
  成教授介绍,一直以来,干扰素同时应用于乙肝和丙肝的治疗。近年来,问世的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一周仅需注射一次,这无疑给乙肝患者带来了福音,且对丙肝患者也很有好处。
  除了干扰素,抗乙肝还有一大类药可以使用,那就是近年新研制的核苷类药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这3种新药都是口服药,是针对乙肝研制的,因此,不能用于抗丙肝治疗。不过,成教授认为,适合于丙肝治疗的核苷类药物,也会在不久的将来问世。
  联合疗法治丙肝六七成有效
  成教授介绍,这些年来,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经过了3个发展阶段:最早是单用常规干扰素,后来发展为常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目前,是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
  从疗效上看,常规干扰素抗丙肝病毒的疗效较差,但是1年的疗效显著高于半年的疗效,有效率可在8%—25%之间;把利巴韦林引入慢性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可以使抗病毒有效率达到41%左右;近年来,长效干扰素的临床应用,再加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可以使有效率上升到65%—70%左右。
  尽管疗效比较让人满意,但成教授提醒,干扰素加利巴韦林治疗,存在不良反应,主要有干扰素引起的流感样症状和骨髓抑制,病人会出现发烧、痛、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等问题;另外,利巴韦林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但是,这些不良反应都是可逆的,即停药后都能恢复,且大部分人都是可以耐受的。
(来源:中山日报)

                警惕没有症状的丙型肝炎

  中华医学会制订的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前言部分,有这样的介绍: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病症,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及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丙肝指南万里行继续教育项目启动仪式上,庄辉院士等肝病专家指出,我国不但是乙肝大国,也是丙型肝炎高发区,全国约有近4000万丙肝患者。然而,由于丙肝具有隐匿性,被感染者多无明显症状,且丙肝尚未列入常规体检,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染上丙肝。有些病人即使查出了丙肝,也因为不了解其危害性及科学治疗知识,而延误治疗。专家们认为,丙肝的早期发现与规范治疗,不仅有赖于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也需要广大患者的配合,特别是要走出以下认识误区:
  一、误认为没有症状就不要紧。很多人以为,丙肝像乙肝一样,感染后如果没有症状,就是病毒健康携带者,不需要进行治疗。正因为丙肝具有隐匿性,很多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在很长时间内,都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丙肝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悄悄持续着,直至肝脏出现硬化或恶变成肝癌后,才出现相关症状。因而,丙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丙肝不存在病毒健康携带者,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减轻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
  二、误认为丙肝无法治愈。乙肝至今尚无法根治,丙肝则不同,如果能早发现、早进行抗病毒治疗,70%的患者可以彻底治愈。
  三、盲目服用保肝、降转氨酶的药物。很多丙肝患者,受虚假医药广告误导,花了大量的钱吃保肝、降转氨酶的药品、保健品,均不能见效。实际上,治疗丙肝,应首先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尽早抑制、并清除丙肝病毒,阻止病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以长效干扰素,与病毒唑联合使用,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四、误以为只要转氨酶恢复正常,就无须继续治疗。转氨酶恢复正常,并不表明体内的丙肝病毒已经彻底清除,一定要继续坚持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一般来说,1型丙肝患者,至少需要治疗1年,2型、3型丙肝患者,至少需要治疗半年。
  丙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输血、输血浆或血制品,以及使用被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接受过输血,做过血液透析、器官移植,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等,与丙肝患者共用过剃须刀、牙刷,有过不洁性生活史,曾经有过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皮肤粘膜损伤的人,和接触血液的检验人员,都是丙肝高危人群。肝病专家提醒,有过这些经历的人,及早做丙肝检测。专家们同时建议:将丙肝的治疗纳入医疗保险,使更多已经确诊的丙肝患者,有机会得到治疗。 (来源:光明日报 )

                   丙肝治疗答疑

  丙肝患者,常常询问有关丙肝治疗问题,例如他们应用了干扰素,但收效不大,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治疗。在此说说我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1、专家们一致认为,α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丙肝惟一有效的药物,故希望丙肝患者不要轻易放弃干扰素治疗。我们曾遇到数位丙肝患者应用α干扰素3~6个月没有反应,而应用到9个月时疗效明显,一直应用到12个月甚至更久,取得理想疗效。有人曾提出,应用干扰素6个月无效就要停用,这不一定准确,停用干扰素还能用什么?丙肝进展缓慢,与乙肝不同,干扰素治疗的疗程一定要充足。当然,也可增加剂量,由300万单位/次增加到500万~600万单位/次。
2、可改用复合干扰素。复合干扰素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对干扰素各种亚型进行重组而得到的非天然干扰素,它比原来的α干扰素的抗丙肝病毒作用至少大5倍,不良反应为轻到中度,与其他类型干扰素相似。丙肝病人使用其他类型干扰素无效时,可改用复合干扰素,每次皮下注射9微克,每周3次,6~12个月为一疗程。此药国内市场上有售,上海等地已应用于临床,效果较好。
3、联合用药。目前推荐的方案是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利巴韦林),还可应用干扰素联合胸腺肽(Tα1),后者每次1.6毫克皮下注射,每周应用2~3次。新近研究,国产中药氧化苦参碱注射剂,除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外,还有抗丙肝病毒作用,有人应用于临床,每次200毫克肌注,每日2次,疗效很好,不逊于干扰素。可和干扰素联合应用治疗丙肝。
4、丙肝治不好还要分析原因。一般如果丙肝合并肝硬化、脂肪肝、糖尿病、心脏病、胆道感染、HIV感染等,都难以治疗。此时,对于合并症也应适当治疗,否则,不会收到满意效果。还有研究发现,许多难治性丙肝病人,血清铁较高,肝细胞内含铁也多,影响疗效。有人给丙肝患者应用乳铁蛋白,使其结合过多的铁,排出体外。乳铁蛋白是一种转铁蛋白,同时有免疫调节作用。
5、治疗适应症也很重要。有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不是治疗适应症患者,或者不是应用干扰素治疗的适应症患者。病人血清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即原GPT)水平正常者,不是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患者;无纤维化(FO期)或轻微肝纤维化(F1期),也不一定需要抗病毒治疗。肝硬化及肝功能失代偿患者,通常不给予目前的抗病毒治疗,因为治疗无效。专家们建议,丙肝的肝纤维化F2期和F3期,是抗病毒(干扰素)治疗的最佳适应症,肝硬化早期可考虑抗病毒治疗。丙肝病毒基因型,与抗病毒治疗也有关系。所以,慢性丙肝病人应争取进行肝活检和丙肝病毒基因型及病毒载量的测定,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6、疗效判定,不能完全以ALT为标准,主要应以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来验证。如果HCVRNA转阴,说明治疗的效果好;如治疗结束,HCVRNA仍为阴性,这叫“持续应答”,最理想。有的患者以抗—HCV的阳性或阴性来判断干扰素疗效,这是不对的,抗—HCV是抗体,当HCVRNA转阴后,抗—HCV仍然可以阳性,可持续数年不消失。所以,丙肝病人,在治疗前后一定要检测HCVRNA,以准确判定干扰素的疗效,莫将有效当无效。
                      解疑答惑,请进肝病论坛>>
                       (来源:光明日报)
                治疗丙肝不光抗病毒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焦健博士的一项临床实验表明,丙型肝炎病毒与宿主在影响抗病毒治疗应答状况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治疗方案不光是对抗病毒一个方面,还应着眼于宿主(人体)本身,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增强宿主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清除,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
  该研究以探讨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等位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应答率的影响为目的。通过对113例接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丙肝患者,进行基因型调查,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其中25例患者的HLA-DRB基因型进行分析,探讨病毒基因型及人体HLA等位基因,对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反应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应答率不同,其中Ⅳ/2b型应答率最高,为57.78%;Ⅲ/2a型为47.62%;Ⅰ/1a型为46.15%,Ⅱ/1b型应答率最低仅为11.76%。
  丙肝患者性别、所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以及人体HLA-DRB等位基因三种因素,均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应答状况相关。同时,综合患者年龄、性别、输血史,以及所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等多种因素,对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应答状况的影响。发现女性、Ⅳ型HCV感染,以及携带HLA-DRB1*07等位基因的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状况好,而男性、Ⅱ型HCV感染,以及携带HLA-DRB1*04等位基因的患者,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多无应答。
  进一步比较几种相关因素,对抗病毒应答状况的影响程度发现,DRB1*07等位基因及Ⅳ型HCV感染因素,对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最大(OR>15),提示病毒与宿主在影响抗病毒治疗应答状况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丙肝的治疗方案,不应单纯只针对抗病毒一个方面,还应着眼于宿主本身,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增强宿主对HCV的清除,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
                     解疑答惑,请进肝病论坛>> 

              抗丙肝病毒新药“派罗欣”应用临床 
                中国乙肝治疗网 2005-05-03 ]

  本报讯(记者邢远翔),全球最新抗丙肝病毒药物“派罗欣”,已正式批准应用我国临床。北大一院斯崇文教授日前指出,这是第一种在中国上市的长效a干扰素。其问世为干扰素抗丙肝病毒治疗带来了质的飞跃,明显提高了丙肝的治愈率。
  派罗欣(即PEG干扰素α-2a),2002年6月首次被欧盟批准,2002年底被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至今,派罗欣已在80多个国家使用。由于PEG干扰素是利用一个大分子PEG包裹住了干扰素,犹如穿上了“盔甲”保护了干扰素的活性,所以,干扰素在血液和肝脏中,就可保持恒定的浓度,从而,有效抑制肝炎病毒的复制。值得指出的是,派罗欣对治疗丙肝的疗效尤其突出。临床研究表明,61%的患者在接受48周的派罗欣治疗方案后,丙肝病毒持续性消失。2003年欧洲肝病年会报告,在持续性丙肝病毒消失的病人中,停药4年后,99%的患者血清中仍没有发现病毒,因此,派罗欣被认为是当前最有希望治愈丙肝的药物。加上恒定的浓度,使患者只需每周注射一次(原需一周注射3次),减少了病人痛苦。

                  治疗丙肝新药派罗欣

  最近,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将去年(2002年6月20日)才在美国、欧洲上市的新一代丙肝治疗药物派罗欣,推向中国市场。
  该药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α-2a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具有40KD聚乙二醇化的链接结构。其独特之处在于,可为各种基因型丙肝病人,提供比常规干扰素更长效的治疗——具有长达7天的抑制病毒作用,并能直接作用于肝脏。有研究表明,99%以派罗欣进行成功治疗的病人,4年后在其血清中,仍未发现丙肝病毒。
                       解疑答惑,请进肝病论坛>>

                 治疗慢性丙肝新药—派罗欣

  成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约80%转为慢性,说明HCV感染后的顽固性。HCV RNA可分为6个亚型,其中1型和4型,对干扰素易产生耐药。但在我国,HCV RNA 1型感染者占80%以上,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干扰素(IFN),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回顾10年来的治疗经验,IFN-α300~500万U,隔日注射,其持久病毒应答率(SVR,定义为停药半年后,血清HCV RNA仍阴性)徘徊在20%左右,如延长疗程至48周,可使SVR提高至30%左右;后来发现,IFN-α和利巴韦林(RIBA)联合治疗,SVR可提高至40%左右;进一步研究表明,IFN-α改为每日注射,又可提高疗效,但每日注射长达1年,患者难以承受,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派罗欣就是PEG-IFN的一种,由IFNα-2a与聚乙二醇,共价结合而成,每周只需注射1次,不但减少了注射次数,而且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毒副反应。
  单用派罗欣每周注射1次,持久HCV应答率达39%;如联合RIBA治疗1年,HCV持久应答率达61%。对易耐药的HCV RNA 1型感染者SVR达51%,而对基因非1型者,SVR可达78%,疗效显著提高。
  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DA)批准,派罗欣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在北京、天津、重庆、广州等地的14所医院,共208例慢丙肝患者中进行。106例应用派罗欣,1/w;102例应用罗荛愫300万IU,3/w,共24周。治疗结束时,派罗欣组HCV RNA阴转率达77.36%,而罗荛愫组为31.3%,派罗欣的疗效远优于罗荛愫。两组都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皆能耐受。停药半年后持久应答率,派罗欣组为34.0%,而罗荛愫组为14.6%。临床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了派罗欣在治疗慢丙肝中的优越性,派罗欣的疗效,突破了以前任何普通干扰素的疗效。
  派罗欣,为什么有如此好的疗效?这主要是,IFNα-2a与分子量,为40KD的聚乙二醇相结合后,使IFN的药,代动力学得到改进,通过延缓吸收、增加水溶性、减少肾脏排泄等,延长了半衰期,派罗欣注射后,血中有效浓度,可维持168小时(7天)。所以,每周只需要注射1次即可。而普通IFN-α注射1次,血有效浓度,只能维持3~8小时。
  聚乙二醇在体内无免疫原性,在肝内分解成单分子或小分子量,从肾脏排出。聚乙二醇与IFNα-2a结合,减少了IFNα-2a的暴露,可降低IFNα-2a的免疫原性,不易产生抗IFNα-2a抗体。派罗欣主要在肝内分解,因此,使肝内IFNα-2a的浓度更高,这也是提高抗HCV疗效的一个方面。
  派罗欣的不良反应和普通IFN-α相似,并有减轻的趋势,如明显发热反应在IFN-α组为56%,而派罗欣组为43%;中性粒细胞下降幅度也较轻,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派罗欣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当前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理想药物。派罗欣在中国上市,是中国丙肝患者的福音,它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愈机会。
                       解疑答惑,请进肝病论坛>>

                治疗新突破—派罗欣临床试验进展

  罗氏公司,一直致力于病毒性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80年代开发出大分子40KD PEG干扰素(派罗欣)后,于9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从单用Pegasys治疗慢性丙肝,到联合派罗欣与病毒唑治疗慢性丙肝患者,开展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单用派罗欣,治疗非肝硬化和肝硬化慢性丙肝的Ⅱ期临床试验,均发表在2000年的《新英格兰杂志》上,研究发现,单用派罗欣无论在治疗非肝硬化和肝硬化患者,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治疗非肝硬化慢性丙肝,SVR分别为39%∶19%(P=0.0001),而丙肝肝硬化,SVR分别达30%∶8%(P=0.001)。
  联合派罗欣与病毒唑治疗慢性丙肝的Ⅲ期临床试验,发表在2002年的《新英格兰杂志》上,研究发现,联合派罗欣与病毒唑较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和单用派罗欣,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SVR分别为56%∶44%∶29%(P<0.001)。
  这些临床试验,充分证实了派罗欣作为第二代大分子PEG干扰素较普通干扰素,明显提高了慢性丙肝的治愈率,因此,在FDA成功申请到了单用和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肝的适应症。
  同时,派罗欣与病毒唑治疗慢性丙肝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结果(NV15942),在2002年EASL上引起了轰动,该项研究,首次证实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肝,需要派罗欣联合高剂量病毒唑治疗1年,而治疗基因非1型慢性丙肝,只需派罗欣联合低剂量病毒唑治疗半年。这项临床试验的结果,为欧洲和美国制定慢性丙肝的治疗指南,提供了依据,这项临床试验,也将发表在2003年《柳叶刀》杂志上。
  派罗欣在治疗以往干扰素无效和复发的慢性丙肝,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2001年AASLD上报道,派罗欣联合病毒唑治疗干扰素无效和复发的慢性丙肝,分别取得25%和61%的病毒学反应。
  此外,罗氏公司仍在进行特殊慢性丙肝人群的临床研究,包括ALT正常、HIV/HCV重叠感染、合并晚期肾病、儿童等,其中,前2项研究将在今年的EASL和AASLD上,公布其结果。
  派罗欣治疗慢性乙肝的Ⅱ期临床试验,已证实半年疗程的派罗欣较普通干扰素,取得了更显著的SVR。大规模的Ⅲ期临床试验,正在全球进行中,将在2004~2005年,发表研究结果,全球都在密切关注着这项临床试验的结果。
  总之,派罗欣已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证实了其较普通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的优势,毋庸置疑,派罗欣联合病毒唑,将替代普通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成为慢性丙肝治疗的金标准,我们期待着派罗欣治疗特殊人群慢性丙肝和慢性乙肝临床试验结果。罗氏公司的派罗欣,将为更多病毒性肝炎病人,带来福音。
                      解疑答惑,请进肝病论坛>>

                   α干扰素再战病毒

  由瑞士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全球最新抗丙肝病毒药物“派罗欣®”近日正式在中国上市,这是第一种在中国上市的长效a干扰素。“派罗欣®的问世改变了以往α干扰素治疗丙肝疗效不高的情况,明显提高了丙肝的治愈率,给病人和医生带来了希望和信心。”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巫善明教授说。“派罗欣®的问世也为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
  罗氏公司今年上市的PEG干扰素α-2a,即派罗欣®,在弥补常用的a干扰素的缺点上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派罗欣®于2002年6月20日首次被欧盟批准,2002年底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中国上市。至今,派罗欣®已经在超过80个国家被批准。
  派罗欣®对治疗丙肝的疗效尤其突出。“61%的患者,在接受48周的派罗欣®治疗方案后,获得了有效的持续性丙肝病毒的控制,”巫善明教授说。“而且99%的患者在停药四年后,血清中仍然没有发现病毒,因此,派罗欣®是当前最有希望治愈丙肝的药物。”
  患者只需每周注射派罗欣®一次,相比于其它的药物,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更多方便。
  “PEG为干扰素的治疗平添了双翼,为其发挥抗病毒作用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巫善明教授不无感叹地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跌打滚爬’,人类向找到治疗丙肝病毒的青霉素’跨出了关键的一步”。
  干扰素,是在病毒感染后人体天然分泌的一种抗病毒的糖蛋白。干扰素系统,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重要防御系统,它与其它免疫系统一起,共同担负着抵御病毒感染的任务。大多数急性病毒感染者,都伴随有干扰素的产生。
  1957年,苏格兰和芬兰科学家,在研究抑制流感病毒时发现干扰素后,干扰素在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引起极大的轰动,被认为是治疗病毒的“青霉素”。但是,近半个世纪后,干扰素在临床治疗病毒上的应用,却走过了无数的低谷和艰难坎坷。通过近30年的探索,科学家们在1986年,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了大量的α干扰素。从此,α干扰素被广泛应用于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的治疗,多年来一直缺乏一个很好的个体化治疗的标准。“因为肝炎病毒,尤其是丙肝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可出现多种基因亚型丙肝病毒。而常用的α干扰素,对不同基因型的丙肝病毒的作用不一,为制定有效个体化治疗方案带来了困难。”徐道振教授说。
  关于派罗欣®, 对于最终发展成肝硬化的患者,最终唯一有效的治疗就是进行肝脏移植,但是,在肝移植手术不能普及的情况下,预防病毒感染的发生和对慢性丙肝进行早期治疗,必须得到重视。α干扰素,是目前慢性丙型肝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派罗欣®,是新一代的治疗丙肝的药物,去年在美国和欧洲上市,今年在中国上市。它是最先进的α-2a聚乙二醇化干扰素。99%的得到派罗欣®成功治疗的病人,在四年以后血清中,仍然没有发现病毒。
  派罗欣®以不同的构想,为受到各种基因型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带来远胜于传统干扰素治疗的益处。派罗欣®,其独特之处在于,为各种基因型病人提供比常规干扰素更长效的治疗。它提供40KD聚乙二醇化的链接键结构,能使病人获得真正的长达7天的病毒抑制作用,并能直接作用于患病的主要器官-肝脏。派罗欣®,也是唯一一个现有的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方案。各种体重的病人,都只需每周皮下注射一次180微克剂量的派罗欣®,一般需治疗48周。
  派罗欣®,于2002年6月被欧盟首次批准;它被批准用作单独治疗和与Copegus进行联合治疗,Copegus是罗氏拥有的利巴韦林产品。派罗欣®和利巴韦林(Copegus),目前已经在超过80个国家批准。派罗欣®,还在进行针对乙肝病毒感染病人的三期临床试验。
                      解疑答惑,请进肝病论坛>>
  www.jkzxw.com 安志民录


分享按钮>>【安氏宗亲会名录】安氏宗亲会北京分会秘书长安百升
>>【安氏宗亲会名录】安氏宗亲会浙江分会会长安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