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当代名人录】赶大营的先导安文忠

    中华安氏网 2009年5月27日 安双通提供



  【安氏当代名人录】赶大营的先导安文忠

  赶大营的先导安文忠
坐落于千年古镇杨柳青估衣街的杨柳青年画馆原是“赶大营”先导安文忠的家祠。
  安文忠,字荩臣,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祖籍浙江绍兴,始祖安承怀于康熙(1662--1720)年间北迁,在杨柳青定居务农。五世孙安瑞章改业为船业工人,生有四子,安文忠居长。
  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左宗棠率清军西征,一举击破了盘踞新疆多年的阿古柏,收复全疆。杨柳青人肩挑货担,随左宗棠军队进入新疆进行商贸活动,史称“赶大营”。现杨柳青人的后裔遍布天山南北达10万余人。
  光绪二年(1876),左宗棠又向新疆用兵,往征阿古柏。青年时代的安文忠肩挑两个小篓随军出关,紧跟西征的清军,沿途贩售针头线脑等物,以补军需之急。
  清末时期,客货运输主要有三条路:一是走大路。从杨柳青镇去新疆,既可步行,也可用毛驴、骡、骆驼、马车等代步的一条路线,全程近万里。
  二是走外蒙大草原。这条路是在十八世纪初期,清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时由兆惠将军开辟的,从北京出发,经张家口、归化(今呼和浩特)、百灵庙进入外蒙的乌里雅苏台大草原,再分成两路,一条向西北,进入科布多、阿尔泰到伊犁;一条向西到巴里坤、古城子至迪化。
  三是坐沙俄火车,时称“俄台”。清代末年,沙俄修建了由海参威到莫斯科的西伯利亚铁路,其中有一个车站距我国东北的满洲里很近,来去新疆的客商就利用这条铁路往返于天津、北京至塔城、伊犁之间。
  民国以后,“赶大营”的路线有了变化:一是走大陆的变化。在民国初年走大路去新疆的人,多是为了投亲靠友谋生,一般都带着路途盘费,像过去前一辈人沿途挑篓叫卖的很少了。走路的条件也已改善,津浦、陇海两条铁路已初步完成,从杨柳青乘车到徐州,转乘陇海路到观音堂,路程2400里,过去步行需40天,有了火车只用4天就够了。二是走大草地与归化城的变化。宣统三年(1911),沙俄派遣使臣进入外蒙,煽惑哲布尊丹巴活佛并给予实力援助,趁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之机,赶走清政府驻库伦大臣的办事机构,库伦(今乌兰巴托)宣布独立,接着又出兵攻占了新疆边城科布多,从此,来往新疆的运输队不能再走乌里雅苏台大草原,更不能经科布多入伊犁,只得改
  走内蒙、甘肃之间的长城内外,选择水草丰盛的地方穿行,这一段路取名小草地,也叫“走甘边”。
  安文忠西出阳关,先后在哈密、古城子等贸易区内摆摊售货,是杨柳青人到新疆艰苦创业的第一家、第一人。光绪七年(1881),安文忠回家完婚,并置办内地商品,运往新疆销售,设字号“文丰泰”,新疆很多地方都有它的分号。经过四年营运,每年大批内地商品进入新疆,生意兴隆,积累了大量资金,蜚声全疆,名噪津门。 
  作者:安双通 (2009-5-27 15:59:05) 

  光绪二十年(1894),安文忠回津料理父亲后事后回到新疆伊犁。此时,由于货源充足,生意更加红火。至1909年已家资百万,颇有经营头脑的安文忠回到故乡杨柳青,重辟生财之道。
  回到家乡后,安文忠手握雄厚资金,与天津金融界巨头创立了洽源银号,在安文忠的影响下,许多在民国后归来的新疆贸易者也都效仿他的做法,纷纷投资开办银钱号。
  发财还家的安文忠在生活稳当后,开始着力善举活动。早在新疆经商期间,他就时刻惦记着故乡,组织各分号集资,每年都为家乡杨柳青十八道水会汇寄银两,添置消防器材,维修水会房屋。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伊犁商户安文忠等人捐钱救济家乡父老。
  安文忠回津后,在其家住宅后,独资成立施医局,曾在甘肃做过知县的刘文蔚为局董,中医马少三看诊,并施种牛痘等。同时还参加天津市及杨柳青慈善团体。如杨柳青的辅善社、普济社等,加入世界红十字会办理赈灾。安文忠非常重视教育,自己投资在杨柳青镇药王庙西院成立安氏私立小学校,捐土地一倾余,以每年所得收入用于辅助学校经费。民国17年(1928),安文忠举家迁往天津市河东区定居。民国31年(1942),安文忠病逝,享年91岁。在天津大办丧事,有万民伞70余把,均为天津市各慈善团体所赠。
  “赶大营”的先导安文忠“六渡玉门,八涉瀚海,”舍生忘死,拼搏创业,在八千多里的征途中,冒着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毫无退却,为此摆脱了贫困,获得发家致富的成功,创造了历史的奇迹。“赶大营”有力地支援了清军的卫国战争,恢复了新疆的大片国土,安文忠及其杨柳青人的爱国之心、报国之举,让后人称颂。无论是在遥远的西部边疆经商,还是回到故乡,安文忠时刻心系家乡,关心家乡父老需求,为家乡捐款的善举在杨柳青广泛传诵。 
  作者:安双通 (2009-5-27 16:03:03)


分享按钮>>【安氏当代名人录】做人行事走正道的安文忠
>>【安氏古代名人录】安金藏碑文“唐代国公安金藏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