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当代名人录】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工人作家安敏
- 中华安氏网 2009年8月4日 安双通提供
【安氏当代名人录】总工会的常务副主席“工人作家”安敏
八九岁时,生长在做乡村教师的母亲身边的安敏,寒假里去城里奶奶家小住,帮着去拾柴火。在被一帮城里孩子欺负时,他得到了这位陌生木工叔叔最细微的帮助。感激之情一直深藏心底,他说:“老实人吃亏,但偏偏就有人关心老实人。保护弱者这种朴素的情感,在普通劳动者那里是一种自然的流露。那位木工叔叔,是我一生的精神榜样。”
到总工会机关工作后,坚持“业余写作”的安敏在创作题材上开始回归,用更多的笔墨书写工人,书写劳动形象,捕捉他们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和精神世界,哪怕是不经意的举手投足,甚至只是一个侧面、或者一个背影。
“不管现在的文学怎样浮躁,我的文学目光都始终放在普通劳动者身上。”他说:“这既与我的文学使命观有关,又与我目前的工作有关。”
与一般的作家相比,安敏是总工会的常务副主席;与一般的工会主席相比,安敏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作家。
安敏特别看重2005年由全总授予的“全国五一文化奖”和湖南省职工文学创作一等奖,以及2007年的全国“职工文学创作征文优秀作品奖”。安敏认为,自己最大的创作还是为普通劳动者服务的工会事业。
如今谁来写工人
现代工业文明正在成为现代中国文明的主流,而现代工业文明对人、对人性、对人类精神的解放与张扬,似乎一直遭到当代文坛的冷漠与怠慢。
近些年,我国长篇小说的年均创作量已突破1000部,散文和诗歌的创作量更大,但其中写工人、写工业题材的作品不到1%。
“如今谁来写工人,谁来写工业题材?”坚持“业余写作”的安敏,常常陷进深深的孤独。
安敏说:中国的工人文学,曾经影响过“主力军”艰苦奋斗的劳动热情,也辉煌过中国的文学殿堂。而今天在国有企业改制后新出现的各种成分并存的工人队伍,特别是农民工队伍,更需要文化熏陶和精神营养。所以他想拯救职工文化资源,十分急迫地想把“走”散了的职工业余创作群体重新聚拢,把“工人作家”、“工人书画家”、“工人摄影家”一个一个地找回来,让备受挫折的“工人文学”、“职工文艺”再度崛起。
2005年12月,筹备将近一年、由安敏担任主编的有湖南省新闻出版局登记号的双月刊《脊梁》创刊。安敏说,由市总掏钱办这个杂志,目的就是要挖掘和培养一批职工“文化技师”,向工厂、向工地、向职工配送精神食粮,提供文化服务,并倡导“写工人、工人写”,把“工人文学”的旗帜再举起来,把中国工人的脊梁再书写出来。
从创刊起,这份刊物就专门开辟了专栏《旗鼓台》,组织名家和职工讨论当今“工人文学”,惟一的主题就是:“如今谁来写工人”。这七个大字,从创刊至现在的21期中,一期都未间断过。
做工人文学“娘家人”
在为“工人文学”鼓与呼的同时,日常工作之余,安敏全力以赴培养和扶持工人诗人、工人作家,推出了大量由井下工人、炼钢工人、下岗职工、一线女工作者创作的反映工人生活的新作品。
塘冲煤矿矿工诗人陈援华成为湖南省作协会员,完全是因工会的发现、培养和扶持。2007年,在娄底市总资助出版的工人作家“热土文丛”中,写了14年诗歌的陈援华终于出版诗集。
作为工人文学“娘家人”的安敏,还利用自己的人缘,邀请工人出身的蒋子龙、阿城、姜贻斌等著名作家在《脊梁》杂志上发表关注当代工人生存现状的新作,一起为“工人文学”、“职工文艺”摇旗呐喊。
以“脊梁”为旗号,娄底市总还在2008年5月开展了首届职工文化艺术节活动,评比表彰首届“脊梁”人物和“脊梁”书画双十佳。
“以文化人、以文凝聚人、以文帮扶人。”在安敏的倡导下,娄底市总把职工文化建设与“体面劳动”对接,不仅践行对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的维护职能,还通过扶植新人,帮助贫困的工人文艺创作者靠技艺养家。
2008年八九月,借助市总的“职工文化长廊”,娄底市饮食公司下岗职工王界明举办了首次书画作品个人展。
“有两三千人看了我的展览,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有些名气了。”王界明说,他下岗早、年纪大,加上身体不好,就业比较困难,没想到市总别具一格的帮扶挺管用,一些单位把广告制作业务送上了门,使他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作者:安双通 (2009-8-4 2:16:38)
分享按钮>>【安氏当代名人录】中国电信产业研究院所长安筱鹏
>>【安氏当代名人录】包揽残疾人追逐赛3项冠军安凤珍